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3156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docx

教学楼毕业设计某学院综合教学楼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毕业设计

某学院综合教学楼(框架结构)

 

 

某学院综合教学楼(框架结构)

设计说明书

一、建筑设计

二、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学院综合教学楼,该教学楼工程已经城市规划局审定批准。

该综合教学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

4064.1m2,层高为:

3.9m,总层数为6层。

二、建筑说明

1、建筑布置:

供学生上课的教室(32-34个),语言教室(1-2个),计算机房及办公室(2个),电教室及办公室(1-2个),资料室及办公室(2个),每层设教师休息室1个,男女厕所各1个。

2、平面处理

平面柱网采用3.6m*6.0m及3.6m*3.0m柱网,横向3跨,跨度为15.0m,纵向为12跨,跨度为43.2m,布置整齐。

3、立面处理

因综合教学楼布置较整齐,立面没有高低凹凸之感,以平面为主,外墙采用外墙涂料喷涂,对窗户及雨棚等加以颜色区别,起点缀作用。

4、基础处理

基础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C10混凝土垫层100mm厚,基底标高为:

-2.3m。

5、交通布置

采用内走廊布置,设一个楼梯,供交通使用。

6、采光

为保证各教室的采光度,采用天然采光及照明辅助方式,窗采用塑钢,门采用木材。

7、通风、水电暖部分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全楼均用热水采暖,除走廊用吸顶灯外,其他均用日光灯照明,门厅可设壁灯,各房间均有插座。

三、工程做法及说明

1、内墙:

采用普通内墙涂料,做法详见05J1

2、外墙:

采用高级外墙涂料喷涂墙面,做法详见05J1

3、屋面:

三毡四油撒绿豆砂,150mm厚1:

8水泥焦渣找坡,冷底子油热沥青各一道,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坡,40mm厚的钢筋混凝土整浇层,预应力空心板,吊项。

4、楼面:

水磨石地面,50mm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预应力空心板,吊项。

5、地面:

厕所地面铺瓷砖;语言教室、计算机房、电教室铺木地板;其余地面均为水磨石地面,做法详见05J1

6、顶棚:

做法详见05J1

7、其他:

做法详见05J1

结构设计

一、设计资料

二、结构方案论证

三、结构选型及主要工程做法

四、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确定

五、荷载计算

六、内力计算

七、内力组合

八、截面设计

九、楼面设计

一十、基础设计

一十一、绘制施工图

一、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

室内设计标高为:

室外高差450mm

2、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物场地位于渭河

级阶地上,地形较平坦,勘测表明,场地地层从上到下由素填土和黄土状土构成,其中素填土层厚1.4-2.5m以下为黄土状土层,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为:

W=26.0Y=19.8KN/m3e=0.9Sr=87.4%d=2.7Wp=14.6W1=25.3a=0.42Mpa-1Es=4.74Mpafk=150Kpa

场地为级非自重湿陷型黄土场地,地下水位标高为-8.6m,在多雨季节无显著变化,地下水位无侵蚀性,土壤冻结深度为-0.5m,冰冻期为35天,室内外计算温度T=-8℃-32℃

3、气象条件

某地区:

最热月平均温度27.3℃(绝对最高气温41.7℃),最冷月平均温度-1.7℃(绝对最低气温-20.6℃)。

空气相对温度:

最热月平均72%,最冷月平均70%,主导风向:

冬夏季为东北风,基本风压:

0.35KN/m2,基本雪压值:

0.3KN/m2。

4、抗震设防

某地区为8度抗震设防,二类场地设计。

二、结构方案特征

鉴于本建筑物为综合教学楼,跨度大,隔墙少,由结构规范可知,地震区的框架结构不超过10层,高度不超过45m,本建筑共6层,高度为:

3.9*6=23.4m故采用现浇全框架结构,混合承重方案。

三、结构选型及主要工程做法

本结构为现浇全框架结构,层高为3.9m,横向3跨,跨度为6.0m、3.0m、6.0m,纵跨为12跨,跨度为3.6m.

1、屋面做法:

三毡四油撒绿豆砂,150mm厚1:

8水泥焦渣找坡,冷底子油热沥青各一道,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坡,40mm厚的钢筋混凝土整浇层,预应力空心板,吊项。

2、楼面做法:

水磨石地面,50mm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预应力空心板,吊项。

3、门窗做法:

窗全部选用塑钢窗,门除一层门厅外,门廊处采用铝合金门外,其余均采用木门。

4、墙身做法:

墙身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用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采用混合砂浆打底,厚20mm,内墙涂料两遍;外墙采用1:

3水泥砂浆打底,厚20mm,高级外墙涂料喷涂。

5、雨棚结构:

选用现浇方式,从框架梁上挑出。

6、过梁:

均以框架梁代替过梁。

7、基础:

条形基础。

8、地基:

基础埋深-1.85m,土方开挖至黄土层,3:

7灰土处理至基底处.

四、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确定

1、结构平面布置如图:

 

2、梁、柱截面尺寸初估算:

(1)框架梁

横向框架梁:

高度通常取h=1/8-1/12,宽度通常取b=(1/2-1/3)h,AB、CD跨:

取h=600mm,b=300mm;BC跨:

取h=400mm,b=250mm;

纵向框架梁:

AD轴:

取h=400mm,b=250mm;

BC轴:

取h=400mm,b=250mm;取h=600mm,b=300mm;

(2)框架柱:

框架柱截面取:

500mm*500mm.

(3)板:

现浇板厚取100mm.

(4)选用材料:

框架梁柱采用C30混凝土,板采用C20混凝土,钢筋采用

3、结构计算简图确定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50mm,由此得出底层层高为:

3.9+0.45+0.55=4.9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计算如下:

AB、CD跨梁:

i=2E*1/12*0.3*0.63/6=18*10-4E(m3)

BC跨梁:

i=2E*1/12*0.25*0.43/3=8.89*10-4E(m3)

E层柱:

i=E*1/12*0.5*0.53/3.9=13.35*10-4E(m3)

 

底层柱i=E*1/12*0.5*0.53/4.9=10.63*10-4E(m3)

(注:

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现浇楼板作用,取I=2I0,I0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矩)

五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a屋面恒载:

二毡三油防水层:

0.35KN/m2

20mm厚1:

2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KN/m2

100-140mm厚膨胀珍珠岩保温层:

(0.1+0.14)/2*7=0.7KN/m2

100mm厚现浇板:

0.1*25=2.5KN/m2

15mm厚底板抹灰:

0.015*20=0.3KN/m2

屋面恒载:

4.23KN/m2

b屋面梁自重及侧粉刷:

ABCD跨梁自重:

0.3*0.6*25=4.5KN/m

粉刷:

2*(0.6-0.1)*0.02*17=0.34KN/mKN/m

合计:

4.84KN/m

BC跨梁自重:

0.25*0.4*25=2.5KN/m

粉刷:

2*(0.4-0.1)*0.02*17=0.2KN/m

合计:

2.7KN/m

C屋面梁的线荷载:

gTAB1=gTCD1=4.84KN/mgTBc1=2.7KN/m

gTAB2=gTCD2=4.39*3.9=17.12KN/mgTBc2=gTCD1=4.39*3=13.17KN/m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磨石面层:

0.02*24=0.48KN/m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KN/m2

100mm厚现浇板:

0.1*25=2.5KN/m2

15mm厚底板抹灰:

0.015*20=0.3KN/m2

楼面荷载:

3.68KN/m2

b框架梁及粉刷填充墙自重:

边跨AB、CD梁及侧粉刷:

4.84KN/m

边跨填充墙自重:

0.25*(3.6-0.6)*12=9KN/m

边跨填充墙墙面粉刷:

(3.6-0.6)*0.02*2*17=2.04KN/m

合计:

11.04KN/m

中跨BC梁及梁侧粉刷:

2.7KN/m

C中间层框架梁线荷载:

gAB1=gCD1=4.84+11.04=15.88KN/mgBc1=2.7KN/m

gAB2=gCD2=3.68*3.6=13.25KN/mgBc2=3.68*3=11.04KN/m

(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a边柱连系梁自重:

0.3*0.6*3.6*25=16.2KN/m

粉刷:

0.02*(0.6-0.1)*2*39*17=1.23KN/mKN/m

合计:

17.43KN/m

600mm高女儿墙自重:

0.6*3.9*0.24*19=9.85KN/m

粉刷:

0.6*0.02*2*3.9*17=1.47KN/m

连续梁传来屋面自重:

1/2*3.9*(1/2*3.9)*4.39=14.22KN/m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TA=GTD=42.97KN/m

b中间连系梁自重:

0.25*0.4*3.6*25=9KN/m

粉刷:

0.02*(0.4-0.1)*2*3.6*17=0.74KN/m

连续梁传来屋面自重:

1/2*(3.9*2-3)*1.5*4.39=13.83KN/m

1/2*3.9*(1/2*3.9)*4.39=14.22KN/m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TB=GTC=37.79KN/m

(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a边柱连系梁自重:

0.3*0.6*3.6*25=16.2KN/m

粉刷:

0.02*(0.6-0.1)*2*39*17=1.23KN/m

铝合金窗自重:

3.4*2.3*0.5=3.91KN/m

墙体自重:

(1.3-0.6)*0.25*3.4*12=7.14KN/m

粉刷:

0.7*0.02*2*3.4*17=1.62KN/m

连续梁传来屋面自重:

1/2*3.9*(1/2*3.9)*3.68=13.99KN/m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A=GD=69.57KN/m

b中柱连系梁自重:

9.75KN/m

粉刷:

0.8KN/m

内纵墙自重:

3.4*3.2*0.25*12=32.64

粉刷:

3.4*3.2*0.02*2*17=7.4

扣除门洞加上门窗:

-2.4*1.0*0.25*12+2.4*1.0*0.7=-5.52

框架柱自重:

22.5

粉刷:

1.53

连续梁传来屋面自重:

1/2*(2.9*2-3)*1.5*3.68=13.25KN/m

1/2*3.9*(1/2*3.9)*3.68=13.99KN/m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B=GC=96.34KN/m

(5)恒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2、楼面活荷载计算

楼面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活荷载:

屋面活荷载:

1.5KN/M2,教师楼面活荷载:

2.0

走廊楼面活荷载:

2.5

各荷载值计算如下

PTAB=PTCD=1.5*3.9=5.85

PTBC=1.5*3=4.5

PTA=PTD=1/2*3.9*1/2*1.5*3.9*1.5=5.7

PTB=PTc=1/2*3.9*1/2*3.9*1.5+1/2*(3.9*2-3)*1.5*1.5=11.10

PAB=PCD=2.0*3.9=7.8

PBc=2.5*3=7.5

PA=PD=1/2*3.9*1/2*3.9*2.0=7.605

PB=PC=1/2*3.9*1/2*3.9*2.0+1/2(.3.9*2-3)*1.5*2.5=16.605

3.风荷载计算

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W=BZ*U8*UZWO

该结构高度为25。

6M〈30M,取结构体型为矩形,取W=1.3.Uz查《荷载规范》可得其值。

当Uz﹤1.0时,取Uz=1.0,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得集中荷载,表中A为一榀框架每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计算结果如下: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见图5

4地震作用计算:

该结构设计仅考虑地震水平作用,因该建筑物高度小于40米。

以剪力计算为主,因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故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力。

(!

)计算各层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屋面G=4.23*43.7*15.5=2865.192N

屋面雪荷载:

0.2*43.7*15.5=135.47取50﹪,则为67.74KN

纵横梁自重:

(4.84*6.0*2+2.7*3)*13+(4.84*4.37*2.7*43.7)=1519.34

框架柱自重:

0.52*【(3.6-0.6)*30+(3.9-0.4)*22】*25=1002.522KN

粉刷:

1.25*0.02*(3*30+3.2*22)*1.77=68.17KN

楼面恒载:

3.68*48.6*16.2=2897.34KN

楼面活荷载:

2.0*6.6*2*48.6+2.5*3*48.6=1647.54KN取50﹪,则为823.77KN

标准层纵横墙自重:

S=(48.6*2+16.2*2-3.0*0.5)*(3.6-0.6)+(48.6*2-5.7-3.9+6.6*1.3-3.7*0.5)*3.2-(3.4*2.3*11*2+5.2+2.3*2+0.5*2.3*2+4*1.2*0.6)-(2.4-1.0*18)=114.6*3+154.9*3.2-(210.34+43.2)=585.94㎡

G=585.94*3.68=2156.26KN

铝合金窗自重:

210.34*0.5=105.17KN

木门自重:

43.2*0.7=30.24KN

底层纵横墙自重:

S=114.6*3+(3.9*8*2+3.9+6.6*12-28*0.5)*3.2-(3.4*2.3*22+5.2*2.3*1)-(2.53*2+5.2*3)-(1*2.4*13)=14.6*3+123.7*32-184-30.6-31.2=493.84㎡

K=493.84*3.68=1817.33KN

铝合金窗自重:

184*0.5=92KN

铝合金门自重:

30.6*0.5=15.3KN

木门自重:

31.2*0.7=28.84KN

所以:

1817.33+92+15.3+21.84=1964.4Kn

顶层重力荷载:

3456.33+78.73+1668.7+1070.67+2291.67=8566.1KN

二~六层重力荷载:

2897.34+823.77+166.87+1070.67=2291.67

=8752.15KN

低层重力荷载:

2879.34+823.79+1669.7+1070.67+1946.67

=8406.95KN

2)计算2,地震影响系数:

按经验公式确定结构的基本自振自期:

T1=0.22+0.035H/B1/3,式中H为结构总高度:

6*3.9+4.6=28mB为结构总宽度:

6*2+3=15m

所以T1=0.22+0.035*21.2/16.21/3=0.5824S

按设防烈度为8度,由《规范》查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max=0.16

按近震Ⅱ3类场地查得特征周期Tg=0.305,则地震得影响系数a为a=(Tq/T1)M.9amax=(0.3/0.15824)0.9*0.16=0.088

3)计算结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

Ge=∑G12=8566+875*5+8407=607332KN

4)计算地震作用标准值:

(本结构有13榀框架)1

Fek=Z1Geg=Z10.85Ge=0.088*0.85*60733=4542.8KN

Fek=Fek总/13=4542.8/13=349.52KN

5)计算每榀框架承受的地震作用Fi

因为F1=0.5824S>1.4TG=1.4*0.3=0.42S

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Sn=0.087+0.07=0.08*0.5824+0.07=0.11

所以顶部附加水平水平地震作用△Fn=SnFEK=0.117*349.5=40.89KN

Fi=Gi*Hi/∑Gi*Hi*FEK(1-Sn)

地震作用力计算

层次

Hi(m)

Gi(KN)

GiHi(KN.M)

Fi(KN)

6

22.6

8752

197795

65.1

5

19.0

8752

166288

54.8

4

15.4

8752

134781

44.4

3

11.8

8752

103274

34.0

2

8.3

8752

71766

23.6

1

4.6

8407

38672

12.7

六.内力计算

1.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载(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

柱与浅刚度取框架柱实际浅刚度的0.9倍

1)弯矩分配系数:

2)顶层内力计算:

图8(a)中梁上分布荷载由矩形和梯形两部分组成,根据固定端弯矩相等的原则,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Fe为等效均布荷载图8(b)

a=1.95/6.6=0.295

g边=gTb1+(1-2a2+a3)gtB2

=4.84+(1-0.2952+0.2952)*17.12=19.42KN

gk=gTBC1+5/8gTBC2=2.7+5/8*13.17=10.93KN

结构内力可以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的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MAB=MBA=1/2g边t边=1/12*19.42*6.62=70.49KN.m

Mcb=1/6g1中t2中=1/6*9.6*1.52=4.1KN.m

3)二~六层的内力计算

计算解图同顶层

G边=gAB1+(1-222+23)gAB2

=15.88+(1-2*0.2952+0.2953)*14.35

=28.10

G`中=gBC1+5/8gBC2=2.7+5/8*11.04=9.6KN

MAB=MBA=1/12g`边t2边=1/12*28.10*6.62

=102.0KN.m

MBC=1/3*9.6*1.52=7.2KN.m

MCB=1/6g`中t2=1/6*9.6*1.52=3.6KN.m

4)底层内力计算:

g边=28.10KN.mg中=9.6KN.m

MAB=MBA=102KN.mMBC=7.2KN.mMCB=3.6KN.m

 

(5)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可得整个框架结构在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并进而可求得框架各梁柱的剪力和轴力,框架的弯矩图,轴力图,剪力图,见图13、14.

 

欲求跨中弯矩,则不能按等效分布荷载计算,而需要根据求得的支座弯矩和等距的实际荷载分布,按平衡条件计算。

①顶层边跨

M1中=1/8*4.84*6.62=26.35

M2中=17.12*(1/3*1.952+1/4*2.7*6.6-1/8*2.72)=82.37

M中=-(40.64+53.53)/2+26.35+82.37=61.64

②中间层

M1中=1/8*15.88*6.62=86.47

M2中=14.35*(1/3*1.952+1/4*2.7*6.6-1/8*2.72)=69.00

M中=-(75.3+84.32)/2+86.47+69=75.7

③底层

M中=-(73.04+82.86)/2+86.47+69.04=77.56

2、楼面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考虑到活荷载的

分布最不利组合,各层楼面活荷载的布置又能不利组合,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计算结果见图15.

3、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计算过程见图16

由图5风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见图可见。

风荷载分布近似看作均布荷载柱反弯点高度y。

由规范中查得,然后计算各柱的弯矩值,并由节点平衡条件计算得梁的弯矩值,最后以梁为脱离体,求得梁内剪力,自上而下逐层叠加节点左右的梁端剪力,求得柱内轴力,如图17,

 

a.剪力在各柱间分配(KN)

b.各柱反弯点及柱端弯矩

P6=8.18

VP6=13.93

K=1.13

K=1.74

Y0=0.407

Y0=0.437

a=0.36

a=0.47

M上=6.45

M上=7.49

V6=3.02

V6=3.94

M下=4.42

M下=6.20

P5=7.79

VP5=21.72

K=1.13

K=1.74

Y0=0.450

Y0=0.450

a=0.36

a=0.47

M上=9.33

M上=12.18

V5=4.71

V5=6.15

M下=7.63

M下=9.96

P4=7.28

VP4=29

K=1.13

K=1.74

Y0=0.457

Y0=0.487

a=0.36

a=0.47

M上=12.30

M上=15.16

V4=6.29

V4=8.21

M下=10.35

M下=14.39

P3=6.64

VP3=35.44

K=1.13

K=1.74

Y0=0.457

Y0=0.487

a=0.36

a=0.47

M上=15.4

M上=18.63

V3=7/73

V3=10.09

M下=12.72

M下=17.69

P2=6.39

VP2=42.03

K=1.13

K=1.74

Y0=0.500

Y0=0.500

a=0.36

a=0.47

M上=16.40

M上=21.42

V2=9.4

V2=211.90

M下=16.40

M下=21.42

P1=6.79

VP1=48.82

K=1.45

K=2.23

Y0=0.606

Y0=0.550

a=0.57

a=0.65

M上=20.66

M上=26.93

V1=11.40

V1=13.01

M下=31.78

M下=32.92

5、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过程见图19

由图6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图可见,地震荷载分布沿竖向倒三角形分布,各柱反弯点、高度y,由规范中查得从而进行计算。

弯矩图,简力图,轴力图见图20、21

F=65.1

VF6=180

F=1.31

F=1.74

g=0.45

g=0.45

a=0.36

a=0.47

M上=71.3

M上=100.9

V6=39.04

V6=50.96

M下=63.24

M下=82.56

F=54.74

VF5=234.8

F=1.31

F=1.74

g=0.457

g=0.487

a=0.36

a=0.47

M上=199.54

M上=122.78

V5=50.92

V5=66.48

M下=83.77

M下=116.55

F=44.4

VF4=279.2

F=1.31

F=1.74

g=0.457

g=0.487

a=0.36

a=0.47

M上=98.31

M上=145.99

V4=60.55

V4=79.05

M下=99.62

M下=138.59

F=34.2

VF3=313.2

F=1.31

F=1.74

g=0.5

g=0.5

a=0.36

a=0.47

M上=122.26

M上=139.02

V3=67.92

V3=88.68

M下=122.26

M下=159.62

F=23.6

VF2=336.8

F=1.31

F=1.74

g=0.5

g=0.5

a=0.36

a=0.47

M上=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