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3573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docx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篇一:

税务自查报告

  税务自查报告

  根据*地税直查(20XX)20XX号文件要求,我公司高度重视*省地税局直属分局对企业所得税的此次稽查,成立专门的自查工作小组,组织相关财务人员学习,采取了自查与聘请税务师事务所税务专业人员协助相结合的方式,于20XX年7月13日-17日针对企业所得税进行自查。

目前,自查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本次自查的时间范围和涉及的税种范围

  本公司本次自查主要为20XX至20XX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情况。

  二、自查工作的原则

  1、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国家财经税收相关法规,对本公司20XX至20XX年度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各类税种进行彻底的清查,力求做到不疏忽、不遗漏。

  2、把握契机,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提前化解税务风险。

我公司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自查,彻底清理违法及不规范涉税事项,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我公司税务基础管理工作,并改善我局税务管理工作的盲点弱点,提高我公司的税务工作管理水平。

  三、自查结果

  经过为期一周的自查工作,我公司20XX年—20XX年税务工作基本遵守国家相关税收及会计法律法规,依法申报缴纳各项税费。

但工作当中难免存在疏漏,问题主要反映在未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年分摊所属费用、购买无形资产直接费用化、无须支付的应付款项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等。

通过此次自查,我公司20XX年—20XX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3,096.18元;其中:

20XX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4,580.76元;20XX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8,515.42元。

具体情况如下:

  1、20XX年度

  我公司所得税自查问题主要反映在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年分摊所

  属费用上面,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少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3,881.10元,应补  

缴企业所得税额4,580.76元,具体调增事项明细如下:

  项目金额

  未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摊所属费用13,881.10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小计13,881.10

  应补缴企业所得税4,580.76

  

(1)未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摊所属费用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我公司20XX年未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分摊所属费用13,881.10元,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084号文)第四条的规定,我公司应将未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分摊所属费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3,881.10元。

  2、20XX年度

  我公司所得税自查问题主要反映在购买无形资产直接费用化、无须支付的应付款项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面,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合计少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4,061.67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额8,515.42元,具体调增事项明细如下:

  项目金额

  购买无形资产直接费用化14,061.67

  无须支付的应付款项20,000.00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小计34,061.67

  应补缴企业所得税8,515.42

  

(1)购买无形资产直接费用化:

我公司20XX年11月购入财务软件

  14,300.00元直接计入了当期费用,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

  [2000]084号文)的规定,应将该无形资产分期摊销,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4,061.67元。

  

(2)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我公司无需支付的20XX年应付莱思软件公司20,000.00元,软件公司现己合并,并且该公司一直未催收该笔款项,根据*地税直函[20XX]89号文中“对于农电提成余额、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00.00元。

  附件:

企业纳税情况自查表

  *省服务有限公司

  20XX年7月18日

  篇二:

xxx企业所得税20XX年自查报告

  xxx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20XX年自查报告

  xxx国税局城区税务分局:

  x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4月23日,位于xxxxxx和村,法人代表xxx,注册资本200万元,从业人数96人,生产销售甲醛、脲醛胶。

主要原材料面粉、三聚氰胺、甲醇、聚乙烯醇。

产品主要销往临沂、河北等市场。

20XX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343791.77元,主营业务成本404920XX.46元,期间费用378203.5元。

实现增值税919381.29元。

20XX年缴纳企业所得税302812.28元。

根据贵局要求,我公司对20XX年度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预警进行了认真自查,自查情况如下。

  一、关于增值税申报税负异常预警情况说明。

  1.营业外支出增长预警情况说明。

是因11月份缴纳环保罚款40000元,12月底原材料仓库盘点,原材料尿素盘亏6023.11元,记入20XX年4季度营业外支出导致预警。

  2.增值税专用发票滞留票异常预警情况说明。

经查对银行20XX年和20XX年的支出明细,公司没有和山东聊城鲁西新材料销售有限公司发生业务往来,也从未收到该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并且该公司在互联网上查找不到,出现上述滞留票的原因可能是该公司非法虚开收入所致。

  二、关于企业所得税的预警情况说明。

  1、销售毛利率偏低预警情况说明。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已进入成熟期,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相互降价,平均每吨比20XX年低36元。

另外,主要原材料甲醇平均单价比20XX年高12元,导致产品利润空间降低,比去年下降了一半。

  2、销售利润率偏低预警指标情况说明。

企业管理过于粗放,20XX年期间

  费用340538.39元,20XX年期间费用比上一年高37665.11元,主要因为20XX新产品研发费用支出20XX7.09元,记入当期管理费用,导致企业利润率偏低。

  3、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预警情况说明。

面对用工荒,工人频繁流动,造成生产原材料消耗大,废品率高,导致生产成本比往年高近2个百分点。

  4、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弹性系数异常预警情况说明。

面对用工荒,工人频繁流动,熟练工和新工人造成生产成本不一样,导致20XX年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弹性系数异常预警。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工人不稳定,导致产品质量差。

下一步将提高工人工资,建立科学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产品附加值低,导致销售毛利润低。

我们将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性能,实施科技兴企、品牌战略。

  3、公司废料售出未做收入。

自查发现20XX年12月16日的销售处理废料15000元未做收入,应补缴增值税2550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3750元,以上应补缴税金共计6300元,我公司将按时补交入库。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XX年11月12日

  篇三:

企业所得税亏损自查报告

  企业所得税亏损自查报告

  目前,开平区现有重点钢铁企业6家,钢铁行业税收占全区地税收入的6成以上。

为此,开平区局不断加强钢铁行业特别是亏损钢铁企业的稽查检查,在20XX、20XX两年钢铁行业效益整体下滑的大形势下,不仅促进了应收尽收,而且有效保障了该行业税基。

  一、强化亏损钢铁企业管理的背景以及工作思路

  20XX-20XX年,全国钢铁业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效益滑坡。

表现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成品钢价格持续走低、工人工资维持原有水平、市场销路不畅通。

特别对一些中、小型规模的钢铁企业,影响尤其明显。

以开平区为例,6家重点钢铁企业全部申报亏损。

在该局的钢铁行业月份入库税款统计中,除城建税、“地方三税”外,出现了所得税“零申报”的“经常化”趋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全面加强亏损钢铁企业所得税零申报管理、充分保护税基尤为重要。

对此,该局充分落实大稽查的指导思想,要求稽查部门和基层征管单位要做到汇算清缴和日常检查两手硬,在应收尽收的同时,保障该行业所得税税基。

从开平区局调研情况看,管理分局加强日常管理、稽查局和管理分局联手汇算、稽查局加强日常检查,这样“三位一体”的模式,可以更加贴近企业生产经营,保证税收链条的紧密连接,可以实现对钢铁业税收信息、财务信息、生产信息的动态掌握,解决企业信息和税务信息相对不对称的问题,效果较好。

同时,对企业偷税

  倾向有了一定的前瞻性预测和分析。

  二、强化亏损钢铁企业管理的方法探究

  

(一)抽调业务骨干,实行集约化检查。

从客观实际看,一般规模的钢铁企业相比其他行业企业,对检查深度、时间、人员安排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户企业检查更应该讲究分工和合作,这样才能提高效率、确保效果。

该局按照企业会计科目和相关税种设置,将检查人员分为不同的小组,即成本(从材料购进到成本的结转)、往来账目、销售收入(结合购销合同等相关资料)、流转税种(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账面各项收支(管理费、销售费、营业外收支、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土地面积,核实折旧,房产税、车船税)、工资(成本、个人所得税)等。

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属于个人分工的其他问题,也要求全面纪录,并传递给相关分工的检查人员。

同时,该局坚持同一检查人员在不同企业检查中的分工不变,便于对相关政策的透彻理解和统一掌握,通过对比发现新问题,以实现集约化、专业化检查。

从开平区局调研发现,这种方法实际效果较好,不仅兼顾了企业账面全部,而且便于对政策的透彻理解掌握以及所负责账户的深刻认识,便于对比问题和发现新问题,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通过这种分工和深化,开平区局很多同志成了特定分工账户的“专家”,对提高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在查深、查细、查透上下功夫。

一是把成本检查作为重点和突破口。

由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复杂性,成本检查成为了税务管理和稽查的难点。

从材料购进环节的平均单价检查开始,到耗材数量、成本的结转、甩料核算,逐步细致检查,对原材料暂估入库、退货冲回、亏吨问题、原材料年末红字现象、材料盘点差异、自建行为领用成品钢等容易掩盖问题的会计现象加大了检查力度。

在20XX年的成本类检查中,累计调增应税所得额1200万元,通过检查核减了企业亏损额,保证了税基不受侵害。

二是资金资本化问题得到了重视。

20XX—20XX年,钢铁行业利润率较高,带动了原有企业的改、扩、建和新建,但所占用资金的财务费用所有企业均列支到了当期费用中,利息资本化问题没有一家企业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通过调整,促使某钢铁公司冲减了当期财务费用10万元,其他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冲减了当期财务费用。

虽然调整数额不大,但纠正了一个行业的会计处理问题。

三是严格规范纳税调整。

对企业账务处理中,以白条列支劳务费、占地费;损失不经审批直接税前列支;资产的“费用化”以及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长期挂账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及时作出纳税调整,累计调增应税所得额500万元。

四是加强了关联企业的检查。

该区一般规模的钢铁企业,以集团公司形式注册的较多,关联方交易较为频繁。

对此,该局按照当期该行业的市场平均价格,对有关企业关联方销售进行了调整,调增所得额70万元;对部分关联企业间整体租赁抵顶银行利息行为进行了查处,查补相应营业税及附带税种累计160万元,调增了出租方应税所得;对集团内部企业间代付

  银行利息行为,通过核对贷款协议户头,调整了利息7笔,制止了企业利润向亏损企业转移的问题。

五是对老钢铁企业的地方三税严格检查。

部分老企业改、扩建后,对新增部分不及时申报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老企业没有土地证,土地使用税少申报现象突出;连续亏损企业存在新增房产价值不入账现象,且较为普遍,造成房产税少申报。

通过检查,查补地方三税20多万元。

  (三)注重查后巩固工作。

企业所得税补亏政策是连续性的,那么检查更要注重连续性,保证高质量的连续深入检查,是保护税基的必备条件。

该局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企业财务人员作了讲解,同时保存了上年检查记录,以对来年相同性质的问题进行着重检查。

从20XX年钢铁企业检查和20XX年汇算看,同一性质的问题基本得到了杜绝。

  三、对亏损钢铁企业检查结果的思考

  通过强化稽查检查,该局20XX年查补地方三税30万元,调减钢铁行业亏损额1.2亿元;20XX年查补地方三税20万元,调减亏损额1.6亿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侵害税基现象发生。

从中,该局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是不申报、少申报问题较多。

这和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有关,同时也说明税收管理员日常辅导工作还需加强。

二是应调未调问题较为突出。

比如营业外支出中的不合规问题、超三年的应

  付账款问题。

多数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侥幸心理。

三是企业偷税倾向发生转移。

从原来的费用类做表面文章,变为现在的成本类作深层文章、利用关联企业、涵养折旧、转移利润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

四是对企业的日常跟踪管理不到位。

企业改扩建问题、日常报表的异常情况得不到充分重视。

  为此,该局建议:

一是税收管理员要加强钢铁企业日常辅导。

很多问题都是日常性调整问题,但这些问题在年终汇算中发现以及日后稽查中发现,与在日常辅导中纠正是不一样的,企业一次性调整,破坏了税款的均衡入库。

二是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着力促进钢铁企业会计的正规化。

三是加强企业自查。

一般的企业自查都可以对日常调整项目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同时可以很好地节省日后税务稽查成本。

四是加大处罚力度。

对很多蓄意偷税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发挥税收震慑作用,净化辖区纳税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