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4834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解决问题.docx

三年级解决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学生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结论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

  每人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

为什么?

  

(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面积和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

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有次序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摆满)

  (3)汇报结果

  二、新课

  1、导入

  上面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但要测量黑板、草场或更大的地面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的实际测量行吗?

今天就寻找一个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2、猜想

  请仔细观察刚才摆的面积单位,沿长边摆了几个?

长是多少?

沿宽边摆了几个?

宽是多少?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验证

  同桌合作,完成课本第77页例2的

(2)

  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4、概括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想一想:

同桌讨论

  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

  三、巩固

  1、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79页1、2、3、4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教案示例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帮助学生根据操作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学生估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面积大约是多大?

  (上节课已经让学生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有了初步的概念,学生可以用自己手边的练习本、课本表面的大小描述出这些单位面积的大小,教师自己要先做好相应的测量。

  总结:

我们可以用这些标准单位或者我们已知的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去估测未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引入课题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

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

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老师这里有几个长方形,这是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

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

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

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

(可能出现的情况:

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

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

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

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

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看它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本上面“做一做”:

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面积。

  2、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四、小结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对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帮助学生根据操作理解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         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师:

前面我们研究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同学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知道我们教室的面积了,这里有两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

  1.先测量,再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学生做完后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点拨。

  如果有的学生选了,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首先学生说明自己的算法,再让学生讲明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引导:

长方形的长变短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也可以这样想,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其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2.学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师板书公式,并说明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动手测量正方形彩纸(教师在开始即准备好)的边长再计算它的面积。

(遇到有小数的情况,计算结果可以用整分米来表示。

  2.学生思考:

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还用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解决问题

  【例题】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是14分米,宽9分米。

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提问:

“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是什么意思?

”(要配的玻璃面积与桌面的面积一样大,也长14分米、宽9分米。

根据公式,计算出玻璃面积)

  2.按题意选择答案,用枪射击正确答案的目标靶心,试试看你有多厉害。

出示动画。

  四、小结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师:

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还有千米、公里等等)(出示ppt课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师:

同学们说得都对,那么我们看一下:

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相邻两个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分小组,猜测,然后分派代表回答问题)

  师:

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不同的意见,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究新知

  

(一)师:

老师这里有一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师: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

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用直尺去量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

你们真聪明,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还有更好的主意吗?

  (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

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

同学们真聪明。

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师:

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知识迁移

  师:

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那么同学再想一想:

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按照例题的要求提问两个问题:

  

(1)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你们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板书)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三)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

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四)练习巩固

  三、全课小结

三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热度2已有317次阅读2011-5-1115:

47|系统分类:

学科教案|关键词:

教学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下)P85、86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2、能够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掌握换算的思路与方法。

通过操作使学生感受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区别。

      3、在实际的测量、计算中体会每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4、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两个正方形。

 2、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板书:

长度单位)

2、问:

米、分米、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有多长?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

10和箭头)

3、前几天我们还学习了面积单位,有哪些?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出示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教具

(2)请一生测量:

它的边长是多少?

  生:

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

(3)师:

假如计算它的面积,用10厘米作边长和用1分米作边长,算出来的面积你说会是怎样的?

  生:

相等的,因为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

(4)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分别用一种单位作边长计算面积,同桌比较,看看结果会怎样?

(5)你发现了什么?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⑹师:

请同学左手拿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右手拿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比较一下,说说看,1平方分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

多少个1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

⑺小结:

从上面我们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以分米来做单位面积是1平方分米,以厘米为单位面积是100平方厘米,而它的面积大小并没有改变。

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教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⑴问:

你能用同样的道理说明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完成: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米;

  边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从而得出: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对比

⑴问:

通过同学们的研究,我们知道: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可见,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⑵想一想:

为什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长度单位的大小可以用线段来表示,1分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小段,1小段就是1厘米。

而面积单位的大小可以用正方形的面来表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可以摆放10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4、教学单位换算

⑴P86想想做做第1题

①师:

观察每题等号的左右两边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发现?

(左边的面积单位大,右边的面积单位小)

②你会做吗?

你能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说说你在做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吗?

(做好后,可以先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

想:

因为_,_是_个__,也就是_。

)(先填一个,让学生照样子说)

⑵P86想想做做第2题

①师:

观察每题等号的左右两边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发现?

(左边的面积单位小,右边的面积单位大)

②你会做吗?

你能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说说你在做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吗?

(做好后,可以先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

想:

因为_,_里面有_个_,也就是_。

)(先填一个,让学生照样子说)

⑶小结方法

问:

你觉得在进行面积单位间换算的时候,先看是什么?

(先看两个面积单位哪个大)

5、P86试一试

 问:

你是怎样想的?

6、教学P86想想做做第3题

⑴指名读题

⑵问:

这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样求它的面积?

⑶问题中的"合多少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

(把第1问的结果换算成平方分米,得多少)把谁换算成多少平方分米?

⑷问:

要求96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我们要先看什么?

再怎样想?

⑸小结:

要求96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分米,也就是求96平方米是多少平方分米,先看哪个面积单位大,因为平方米大,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96平方米是96个100平方厘米,就是9600平方厘米。

⑹指导书写格式,指名一个板演。

7、教学P86想想做做第4题

⑴学生默读题目

⑵问:

从图上看,广告牌是什么图形?

长多少?

宽多少?

要求什么?

你会求吗?

(做在作业纸上)

⑶问:

要求4500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我们要先看什么?

再怎样想?

⑷小结:

要求4500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也就是求4500平方厘米是多少平方分米,先看哪个面积单位大,因为平方分米大,100平方厘米等于1平方分米,4500平方厘米里面有45个100平方厘米,就是45平方分米。

⑸指名一个板演,集体校对。

 

三、小结全课(边指板书,边引导学生小结)

1、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2、我们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先看什么?

3、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认识小数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教师出示ppt课件:

小数的初步认识

  师:

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有书包、文具盒、铅笔、彩笔、橡皮擦和日记本等等,同学们。

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

怎么分呢?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选代表说明自己的分法和理由。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出示课件:

  师:

我们将这些标价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

(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

(板书课题:

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

  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

  2.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_元____角____分。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巩固应用

  师:

(出示图片)看看这些学生都在做什么?

同学们。

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同学们可以自己先看书,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想一想:

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

第二位呢?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四、知识应用

  1.例题讲解

  师:

这是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你能根据表格中的成绩为它们排一下名次吗?

  (注意0.88和0.9,1.15和1.2的具体比较,可以运用小数和分数的转化关系进行比较验证。

强调在比较小数大小关系时,需要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在比较小数点后的数字,顺序是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的大小,依次第二位、第三位……)

  2.做一做

  看图,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学生先用数标出图像信息,分别是2.5和1.8,然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师再次强调比较数的大小时注意比较顺序。

  五、学生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认识小数

安徽省芜湖市澛港小学徐志清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六册P88-89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认识小数。

教学难点:

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商标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小数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

书包 45元      文具盒 18元    圆珠笔 3.50元

铅笔 0.20元    橡皮 0.15元     日记本 3元

(在黑板上依次贴出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

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黑板的上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

书 包 45元          圆珠笔 0.50元

文具盒 18元          铅 笔 0.20元

日记本   3元           橡 皮 0.15元

左边这组数45、18、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

准还能举出其他整数的例子?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

(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拿走黑板上三个整数标价牌。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

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试读文具标价的三个小数。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元 角 分

3.5 0     3元5角

0.2 0       2角

0.1 5       1角5分

3.完成88页表格中的填空。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景图。

让学生说出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填在课本上。

4.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对的。

5.学生类推:

完成89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元 角 分                   

3.5 0     3元5角   

0.2 0       2角   

0.1 5       1角5分

解决问题

重庆市万州区鸡公岭小学郭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运动会体操比赛录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

看,咱们鸡公岭小学的运动会开幕啦,小朋友们多高兴哪,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载歌载舞,迈着整齐的步伐整队入场,这是二年级的同学,现在入场的是三年级的同学,向我们走来的是四年级的同学。

热闹的开幕式结束了,首先进行的是体操比赛,小朋友们列成3个整齐的方阵,正展示着他们的风采。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列成的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A、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B、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2个方阵有多少人?

2.收集信息。

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先来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要知道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学生汇报,老师课件:

(每个方阵多少人,又从哪些信息能知道呢?

)谁能说得更准确更完整一些。

横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每行有几个人,(课件闪烁行。

)竖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有几行。

(课件闪烁有几行。

)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每个方阵有几行,每行几个人?

现在你自己能再说一遍吗?

(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

3.独立试做。

(课件展示完整题目:

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需要的信息找到了,现在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好,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在草稿本上试着列式计算吧!

(师巡视,抽生板演答案。

4.交流汇报。

好了,都完成了吗?

我们来看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自己对照一下,还有不同做法的请自己写到黑板上来。

好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解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提出问题。

(师:

生①很有想像力,他先把这三个方阵的同学集合在一起(课件),先求整个方阵每行的人数10乘3等于30人,有8行,再乘8,就等于240人。

还有什么疑问吗?

他的回答你们满意吗?

生③的想法更是与众不同了,他把队形作了这样的变换(课件),然后我们站到旁边来看,每一行是8乘3等于24人,有10行,再乘10就等于240人。

好了,还有什么疑问吗?

那老师还有个疑问,一直憋在心里边很着急?

就是这种方法里的10×8是什么意思呢?

80×3又是什么意思呢?

哦,我明白了,你是先求的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