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4982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 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试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随着基因工程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公众应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B.基因工程在医、农、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在我国生产及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D.我国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答案】C

【解析】在我国生产及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有些是合法的。

2.随着基因工程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公众应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B.基因工程在医、农、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在我国生产及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D.我国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答案】C

【解析】在我国生产及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有些是合法的。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安全

3.下列选项不利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解决的是()。

A.1993年,我国制定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B.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办法》

C.加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检测

D.减少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答案】D

【解析】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正确态度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4.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B.应该严格地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以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C.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应该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D.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也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在导入外源基因时,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一定要慎重,A正确。

应严格的选择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确保表达产物无毒、无害,以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正确。

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就必须停止并销毁重组生物,C正确。

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5.下列生物技术中,可能引发伦理问题的技术有

①克隆人

②试管婴儿

③基因身份证

④转基因牛

⑤设计试管婴儿

⑥胚胎移植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B

【解析】①克隆人、③基因身份证和⑤设计试管婴儿,都可能会引发伦理问题,但②试管婴儿、④转基因牛和⑥胚胎移植,不会引发伦理问题,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6.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转移到另一物种中去,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下列选项中不是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弊端的是()。

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生物多样性

B.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

C.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

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态入侵

【答案】C

【解析】“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应属“加工”过程而非转基因技术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7.炭疽杆菌是一种能充当生物武器的致病微生物,该菌日益引起科学界的关注,2005年美国一生化制药厂试制了一种对炭疽杆菌细胞壁有转化分解作用的酶制品。

该制品所分解的物质是(  )。

A.DNA和RNA

B.DNA和蛋白质的化合物

C.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

D.糖类与蛋白质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炭疽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由糖类和蛋白质组成,故酶制品分解的物质应该是糖类和蛋白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于科学家不断的努力,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②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因此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③由于人们生活的国家或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因此有人对于转基因成果持怀疑态度

④在转基因生物或其制品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都能够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

A.①②③正确B.②③正确

C.①②④正确D.全部正确

【答案】B

【解析】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了解得相当有限,这些都限制了转基因技术的进行,①错误;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因此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②正确;由于人们生活的国家或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因此有人对于转基因成果持怀疑态度,③正确;在转基因生物或其制品研究过程中,有些科学家并不能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④错误。

因此正确的是②③,故选B。

9.下图为英国诞生的第一个体外受精试管婴儿路易斯和克隆绵羊“多利”,对其培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路易斯和“多利”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

B.试管婴儿的培育依赖体外受精技术、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相关技术

C.“多利”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细胞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恢复到类似于受精卵时期的功能

D.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已经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会在伦理上冲击家庭

【答案】D

【解析】试管婴儿诞生的基础是有性生殖,克隆羊诞生的原理是无性生殖,故路易斯和“多利”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

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尚未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将极大地冲击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家庭,将直接在文明和道德规范上威胁人类社会。

10.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做到多环节。

下面哪些不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

A.转基因农作物的营养成分B.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

C.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D.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要多环节、严谨地评价,确保转基因食物的安全。

例如在农作物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和商品化等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故A错。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如同发明炸药时没有想把炸药用于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中一样,科学家在创造DNA重组技术时,也不是为了用于战争,但却无法抵挡新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生物武器就这样出现了。

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武器难以检测,用其进行杀伤时可能并不会被马上察觉

B.生物武器没有明确的标识,潜在危害大

C.依靠科学力量和人类的文明合作,生物武器也会受到限制

D.生物武器适应能力强,不受气候影响

【答案】D

【解析】生物武器难以检测,用其进行杀伤时可能并不会被马上察觉,A正确;生物武器没有明确的标识,潜在危害大,B正确;依靠科学力量和人类的文明合作,生物武器也会受到限制,C正确;生物武器的传播还受地形、风向等多种条件影响,D错误。

12.转基因植物的营养成分可能发生改变的根据是()

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

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

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可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反方观点:

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

正方观点:

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

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正方观点:

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

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正方观点:

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解:

转基因农作物尽管只是部分DNA发生了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故选:

D.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安全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植物上,可能出现对农业不利的“超级杂草”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转基因必须在人为控制下才能完成,自然条件下基因污染是不增殖和不扩散的

D.转基因食品转入的新基因产生的异种蛋白有可能引起人食物过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生物安全:

①转基因植物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野生种或杂草,②转基因植物竞争能力强,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③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与细菌或病毒杂交,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④可能使杂草成为有抗除草剂基因的“超级杂草”。

【详解】

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可能出现对农业不利的“超级植物”,A正确;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转基因在自然条件下可增殖和扩散,形成基因污染,C错误;转基因食品转入的新基因产生的异种蛋白有可能引起人食物过敏,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的认识,深入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14.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

A.基因检测

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

C.生殖性克隆人

D.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答案】C

【解析】目前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生殖性克隆人。

1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符合我国政府立场的是()

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

B.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C.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

D.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

【答案】B

【解析】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A正确;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错误;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C正确;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D正确。

16.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不会产生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B.“实质性等同”是指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可以认为与天然物种“没有差别”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不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消化道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

【答案】B

【解析】重组DNA进入水体或土壤后可能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环境安全问,A错误;“实质性等同”是指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B正确;转基因花粉中若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造成食物安全问题,C错误;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D错误。

17.如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表示重组DNA分子

B.若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C.若此图为试管牛生产的技术流程图,则获得A(精子)后可直接与B进行体外受精

D.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包括体外受精、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

【答案】D

【解析】若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表示目的基因,C表示重组DNA分子,A错误。

若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若此图为试管牛生产的技术流程图,获得A(精子)后还需获能处理,才能受精,C错误。

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包括体外受精、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D正确。

【名师点睛】

动物细胞融合

(1)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2)融合方法:

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

(3)意义:

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也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18.下列支持转基因生物引发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可以杂交

B.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不会引起生物安全性问题

C.植物花粉存活时间有限,不会散失到其他环境,威胁其他植物

D.转基因植物不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可以杂交,这样就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威胁,所以A正确;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但仍然可能会引起生物的潜在安全性问题,所以B错误;植物花粉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换播并散失到其他环境,进而可能威胁到其他植物,所以C错误;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环境更适应,与其他植物间更具有竞争力,则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所以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与安全性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

B.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

C.通常用一种限制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运载体DNA

D.若转入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生产出来的甘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答案】B

【解析】基因工程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A错误。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B正确。

在基因工程的实验操作中一定要注意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来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运载体DNA,使它们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C错误。

若转基因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仍可能存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安全性问题,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名师点睛】学生对于标记基因的选择存在误区

载体上标记基因的标记原理

载体上的标记基因一般是一些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目的基因要转入的受体细胞没有抵抗相关抗生素的能力。

当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抗性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使受体细胞能够抵抗相应抗生素,所以在受体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加入该种抗生素就可以只保留转入载体的受体细胞,原理如下图所示:

20.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消化酶抑制剂,让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死。

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的安全性评论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安全,不同物种的酶在结构上有差异,该抑制剂对人体消化酶无影响

B.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该抑制剂被高温破坏后不会影响人体

C.不安全,该转基因玉米可能存在一些未被人知的潜在威胁需要进一步评估

D.不安全,该抑制剂基因能直接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体摄取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被生物体消化为小分子核苷酸被吸收,不会在体内表达,D不符合生物学原理。

考点:

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1.建立有关的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法律法规,能够()

①规范生物技术研究

②防止生物技术滥用

③规范科学家的研究行为

④对生物技术产生负面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建立有关的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法律法规,能够规范生物技术研究、防止生物技术滥用和规范科学家的研究行为。

22.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种植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多样性

C.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答案】C

【解析】种植转基因作物以防止对不得植物产生基因污染,所以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A正确;转基因植物可能与野生植物发生杂交而出现基因交流,影响野生植物的多样性,B正确;动物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C错误;目的基因被微生物摄入细胞内后,可能进入这些微生物中,D正确。

23.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的进行克隆人的实验

B.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C.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或过敏的蛋白质

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中国政府:

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禁止生物武器:

签署《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美联合声明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详解】

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A错误;中美联合声明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B正确;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C正确;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要马上停止试验,并销毁重组生物,D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的相关知识点,除了掌握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外,还需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能够根据选项进行正确的分析与选择。

24.引发伦理问题的生物技术包括()

①克隆人②设计试管婴儿③基因身份证④转基因生物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基因身份证都会引起伦理问题,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引发生物安全性问题,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技术涉及的伦理问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往往引起人们争论的技术原因不包括()

A.转移基因的功能和结构往往未知

B.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随机

C.外源基因不少却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D.目前对基因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了解有限

【答案】A

【解析】转基因技术中,转移基因的功能和结构往往是已知的,转基因的功能不属于人们顾虑的因素,A符合题意;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随机、外源基因不少却是异种生物的基因,由于人们对基因结构、基因间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了解有限,故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还存在争论,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二、非选择题

26.生物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图表示转基因番茄的生产过程,①~⑤为步骤。

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通常用同种限制酶切取目的基因和质粒,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同的______________。

过程①还需要另一种工具酶_______________处理。

(2)通过图中③④⑤过程,最终将番茄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这证明番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图中①②过程所涉及的生物技术可称为_______________技术。

(3)转基因技术不仅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还可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①转基因生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降低了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③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转基因食品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④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改变人的遗传信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NA片段/粘性末端DNA连接酶全能转基因动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基因工程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其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此基础上,准确判断图中数字所示过程,并结合问题情境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1)在基因工程中,通常用同种限制酶切取目的基因和质粒,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或相同的DNA片段)。

过程①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除了需要限制酶外,还需要DNA连接酶。

(2)图中③④⑤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最终将番茄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这证明番茄细胞具有全能性。

图中①②过程依次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和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涉及的生物技术可称为转基因技术。

(3)转基因技术不仅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还可应用于动物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基因工程等其他领域。

(4)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转基因生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降低了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③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转基因食品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综上所述,A正确,B、C、D均错误。

27.2013年7月,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卢光琇教授与研究伙伴共同宣布全球首批经全基因组测序的PGD/PGS试管婴儿在长沙诞生。

新技术的突破意味着通过设计试管婴儿解决部分不孕不育问题的同时,部分肿瘤疾病、遗传性疾病的家族性遗传也将有望避免。

(1)设计试管婴儿时为了提高受孕率,胚胎移植时多采用多胚胎移植,因此需要用____________处理促进母亲排出更多的卵子。

(2)胚胎发育的卵裂期在____________(填“透明带”或“放射冠”)内进行。

受精卵经72小时体外培养发育成由32细胞左右的桑椹胚,可用于胚胎移植。

而胚胎移植属于胚胎工程的常用技术之一,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的早期胚胎或________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还包括体外受精、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3)为了某些需要,需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

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

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____________(填“滋养层”或“内细胞团”)细胞,提取DNA;然后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碱基作____________,以_________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最后与SRY特异性探针出现阳性反应者,胚胎为________性。

(4)设计试管婴儿、克隆人等都是引起人们广泛争论的问题。

我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即可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