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5200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五年制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制大纲.docx

《五年制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制大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制大纲.docx

五年制大纲

南京医科大学

五年制医学专业

药理学教学大纲

(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第五版)

前言

药理学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与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各学科联系密切,是由医学基础学科通往临床学科的桥梁。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分析药物用于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因果关系,探讨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在体内的运转代谢规律。

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常用药物的应用原则,对进一步学习临床课程,评价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指导和监测临床合理用药均十分必要。

药理学理论课主要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并分类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本课程课堂讲授内容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学生应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各章节代表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熟悉作用于不同系统常用药物的特点,由此理清药理学的脉络,学好这门课程。

药理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内容。

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掌握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资料统计和运用药理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药理学实验课还可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时分配表

序号

内容

理论课学时

实验课学时

1

药理学总论

10

15

2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10

5

3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10

4

心血管系统药理

12

10

5

内脏系统药理

7

5

6

激素

5

7

化疗药物

12

合计

66

35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一)基本要求

掌握:

药理学、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概念。

熟悉: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研究方法。

了解:

药理学发展史、新药研究与开发过程。

(二)讲授内容(1学时)

1.药物的概念,药物与毒物的界限;

2.药效学、药动学概念;药理学的特点、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研究方法;

3.药理学的发展史。

(三)自学内容

新药开发与研究方法

(四)实验内容(3学时)

药理学实验基本知识和技术(讲授与录像)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基本要求

掌握:

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二重性:

疗效(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与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量效关系、效能、效价强度、ED50、LD50、治疗指数;药物与受体:

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竞争性拮抗、非竞争性拮抗。

熟悉: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和药理效应的选择性及意义;量反应及量效曲线、质反应及其量效曲线;药物作用机制的多样性;受体概念和特性、受体在药物作用中的意义、亲和力指数(pD2)、竞争性拮抗药拮抗参数(pA2);受体的调节。

了解:

量效曲线的变化;受体类型、第二信使、受体调节

(二)讲授内容(4学时)

1.药物作用的性质和选择性

2.药理效应:

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3.药物的量效关系

4.药物作用机制的多样性

5.药物与受体

(三)自学内容

受体的类型及信号转导

(四)实验内容(10学时)

1.苯海拉明对组胺的竞争性拮抗作用及pA2的测定;

2.药物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测定。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基本要求

掌握:

药物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简单扩散);pKa、离子障与药物跨膜转运影响机制;首关消除、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肝药酶特点、肾脏排泄的意义;消除半衰期(t1/2)概念。

熟悉: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及其意义;药物的吸收途径、药物排泄的其他途径、肝肠循环概念与意义;时量曲线特点、生物利用度(F)概念;一级动力学与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特点;连续用药药物在体内积累的规律;稳态血药浓度(Css)概念与意义。

了解:

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药物生物转化过程与类型;AUC、最小有效浓度、最低中毒浓度;连续恒速给药负荷剂量的确定;房室模型。

(二)讲授内容(4学时)

1.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方式及与pKa、pH的关系与意义

2.药物的体内过程、影响因素与意义

3.药动学基本参数、概念及应用

(三)自学内容药物生物转化的类型

(四)实验内容(10学时)

1.氨茶碱血药浓度测定;

2.肝药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一)基本要求

掌握: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个体差异、耐受性、快速耐受性、耐药性等概念

熟悉:

习惯性、成瘾性、依赖性、联合用药、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概念

了解:

年龄、性别、遗传、病理情况、心理因素等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合理用药原则。

(二)讲授内容(1学时)

1.药物方面的因素(剂型、联合用药、药物相互作用)

2.机体方面的因素(遗传异常、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

(三)自学内容

机体方面的其他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一)基本要求

掌握:

传出系统受体分型及激动时的效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熟悉:

传出神经系统分类、生理功能;乙酰胆碱及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消除方式

了解:

乙酰胆碱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贮存、释放;受体的结构、功能与分子机制

(二)讲授内容(1学时)

1.传出神经的分类、生理功能;递质的合成、转运、贮存、释放和代谢;

2.受体分类、分布与效应

3.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三)自学内容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对眼:

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增加汗腺唾液腺分泌)、临床应用(治疗青光眼、虹膜炎)

熟悉:

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心血管、内脏平滑肌、眼及腺体)、N样作用

了解:

毒蕈碱和烟碱的药理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二)讲授内容(1.5学时)

1.乙酰胆碱的M受体激动作用与其他作用

2.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与应用

3.毒蕈碱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三)自学内容

其他胆碱酯类的药理特点;烟碱的作用与毒理学意义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新斯的明等易逆性抗AChE药的药理作用(对眼:

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对胃肠:

促进收缩与分泌;对骨骼肌:

兴奋作用)、临床应用(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尿潴留、青光眼、竞争性肌松药过量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临床表现

熟悉:

易逆性和难逆性抗AChE药的作用机理;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碘解磷定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了解:

胆碱酯酶分类、水解乙酰胆碱的过程;吡斯的明、毒扁豆碱、依酚氯铵、氯解磷定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氯解磷定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二)讲授内容(1.5学时)

1.乙酰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水解作用;

2.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常用药物;

3.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中毒表现及防治

4.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断药(I)-M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阿托品的药理作用(抑制腺体分泌、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松弛内脏平滑肌、心血管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解除平滑肌痉挛、眼科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及验光配镜、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抗休克、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不良反应

熟悉:

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了解:

阿托品作用与剂量的关系、阿托品合成代用品的分类与应用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2.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哌仑西平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3.阿托品合成代用品的分类与应用

(三)自学内容

常用合成解痉药与合成扩瞳药的特点与应用。

第九章胆碱受体阻断药(II)-N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除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筒箭毒碱)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熟悉:

两类肌松药的作用机制;肌松药过量中毒的解救原则

了解:

神经节阻滞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二)讲授内容(1学时)

1.两类肌松药在作用、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和中毒解救的异同;

2.神经节阻滞药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收缩血管、兴奋心脏、增高血压)与临床应用(抗休克、药物中毒性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兴奋心脏;收缩皮肤、肾及内脏血管;舒张骨骼肌血管及冠脉;升高收缩压;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促进糖原与脂肪分解)、临床应用(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局部止血);多巴胺药理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熟悉:

药物分类;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的药理作用与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与防治、禁忌症。

了解:

构效关系、代谢;去氧肾上腺素和甲氧明的临床应用。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构效关系、体内过程;

2.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肾上腺素、麻黄碱和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4.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特点。

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β受体阻断作用:

抑制心脏、收缩支气管、抑制脂肪分解和肾素释放;内在拟交感活性;膜稳定作用等)、临床应用(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甲亢等)、不良反应(心功能抑制、末梢循环障碍、诱发和加剧哮喘、停药反跳等)。

熟悉: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普萘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阿替洛尔的作用特点

了解:

酚苄明的临床应用;拉贝洛尔的作用特点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应用与不良反应;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分类、作用、应用与不良反应;代表药物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1学时)

1.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录像);

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基本作用与作用原理(录像)。

第十二章局部麻醉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局麻药的作用、作用机制、局部麻醉方法和应用注意事项。

熟悉:

常用局麻药的优缺点、吸收作用与不良反应。

(二)自学内容

1.局麻药的概念,局麻作用与作用原理;吸收作用与表现;

2.局部麻醉方法;

3.常用局麻药特点与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第十三章全身麻醉药

(一)基本要求

熟悉:

常用全麻药的临床应用;复合麻醉类型、药物与应用。

了解:

全身麻醉药的作用与作用原理、吸入麻醉分期的临床指标及生理基础。

(二)自学内容

1.全身麻醉分期的临床指标、生理基础、外科麻醉的要求;

2.常用吸入麻醉药和常用静脉麻醉药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

3.复合麻醉的概念、常用方法及药物、临床应用。

第十四章镇静催眠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药理作用(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中枢性肌松)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熟悉:

巴比妥类的药理作用特点、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

了解:

药物分类、中毒解救;水合氯醛药理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镇静催眠药的概念;

2.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

3.巴比妥类的量效关系、药理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应用注意事项。

4.其他药物的特点与应用。

(三)自学内容

药物的构效关系、体内过程。

第十四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地西泮抗癫痫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癫痫的首选用药

熟悉:

扑米酮、丙戊酸钠、加巴喷丁和拉莫三嗪的作用特点;

了解:

硫酸镁抗惊厥的作用与作用机制、给药途径、中毒与解救。

(二)讲授内容(1学时)

1.癫痫的发作类型,临床表现和抗癫痫药物的临床价值;

2.苯妥英钠的作用、作用机制、适应证、体内过程特点和不良反应;

3.卡马西平、乙琥胺的作用、适应证、不良反应;

4.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丙戊酸钠、加巴喷丁和拉莫三嗪的作用特点和临床选用;

5.硫酸镁抗惊厥的作用、给药途径及临床应用

第十六章抗帕金森病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特点与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卡比多巴、金刚烷胺、溴隐亭及苯海索的药理作用特点与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二)讲授内容(1学时)

1.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

2.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应用与不良反应;与卡比多巴合用的意义;

3.金刚烷胺、溴隐亭的作用与应用;

4.中枢抗胆碱药:

苯海索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第十七章抗精神病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安定镇静抗精神病作用、镇吐、影响体温调节、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影响内分泌与锥体外系;自主神经系统:

α阻断与M阻断);作用机制-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临床应用(治疗精神病、神经官能症、止吐止呃逆、人工冬眠);主要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

帕金森综合症、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

熟悉:

抗燥狂抑郁症药丙米嗪、碳酸锂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了解:

其他抗精神病药的特点与应用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精神失常的概念、发病机理,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和应用;

2.氯丙嗪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

3.其他抗精神病药的特点与应用;

4.抗抑郁症药:

丙米嗪的作用、应用与主要不良反应;

5.抗燥狂药:

碳酸锂的作用、体内过程特点、不良反应防治。

(三)自学内容

常用抗焦虑药。

第十八章镇痛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吗啡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缩瞳等;兴奋内脏平滑肌;抑制血管平滑肌而扩血管降血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镇痛、缓解心源性哮喘、止泻)、主要不良反应(耐受性、成瘾、戒断症状);哌替啶的作用特点(与吗啡相似而较弱)、应用(吗啡代用品、冬眠合剂)与不良反应。

熟悉:

吗啡中毒症状与解救;喷他佐辛、美沙酮、纳洛酮的作用特点与应用;可待因作用特点与应用。

了解:

芬太尼、曲马朵、布桂嗪、延胡索乙素的作用特点与应用;癌痛的镇痛治疗。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疼痛及与疾病诊断的关系、内源性阿片肽与镇痛机理、阿片受体的分布与功能、镇痛药分类;

2.吗啡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哌替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4.其他镇痛的特点与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第十九章中枢兴奋药

(一)基本要求

熟悉:

中枢兴奋药的分类;咖啡因、哌醋甲酯、尼可沙米、山梗菜碱的作用、临床应用、应用注意事项。

了解:

其他中枢兴奋药的作用与应用。

(二)自学内容

1.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2.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药理作用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中等程度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机制(抑制环氧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阿司匹林药理作用(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应用(治疗各种慢性钝痛及风湿类风湿;防治心肌缺血性疾病和脑血栓)、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瑞夷综合症);

熟悉:

对乙酰氨基酚和非那西丁的作用特点(解热镇痛作用较强,几乎无抗炎抗风湿作用);吲哚美辛、布洛芬、甲芬那酸、美洛昔康和尼美舒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了解:

其他药物的特点与应用;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组方与意义。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解热镇痛药的共同作用及作用机理;选择性COX-2抑制的理论意义;

2.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量效关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防治原则;

3.苯胺类、吡唑酮类和抗炎有机酸类代表药的作用特点、应用、不良反应。

(三)自学内容

抗痛风药的作用与应用。

第二十一章钙拮抗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熟悉:

钙拮抗药的定义和选择性钙拮抗药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了解:

钙通道的类型和分子结构。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钙拮抗药的定义。

2.钙离子和钙通道及钙拮抗药的分类。

3.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各种选择性钙拮抗药的作用特点。

(三)自学内容

钙通道的类型和分子结构。

(四)实验内容(2学时)

钙拮抗药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第二十二章抗心律失常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奎尼丁、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

应;

熟悉: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其代表药的作用特点;

了解: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二)讲授内容(3学时)

1.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自学正常心肌电生理,讲解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2.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药物分类及其代表药。

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I类——钠通道阻滞药

IA类:

奎尼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普鲁卡因胺的作用特点。

IB类:

利多卡因的体内过程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苯妥英钠与利多卡因比较的特点和临床应用;美西律、妥卡尼的作用特点。

IC类:

氟卡尼、普罗帕酮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II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和应用及不良反应;美托洛尔的作用特点。

III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胺碘酮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索他洛尔的作用特点。

IV类——钙拮抗药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和临床应用。

(三)自学内容

其他类——腺苷作用特点。

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四)实验内容(5学时)

强心苷对心脏毒性作用和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作用

第二十三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一)基本要求:

掌握:

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ACEI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和特点;

熟悉: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分类,强心苷的体内过程和用法;

了解:

β受体阻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意义。

(二)讲授内容(3学时)

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理生理学及治疗药物分类。

2.强心苷类

(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A.正性肌力作用及特点;B.对神经-激素的作用;C.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D.对肾脏的作用;E.对心电图的影响。

(2)药理作用机制:

轻度抑制Na+-K+-ATP酶。

(3)临床应用

(4)不良反应、中毒救治和强心苷的用法。

3.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4.其他类

β受体阻断药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和意义及临床应用;利尿药的作用特点;钙拮抗药、扩血管药和非苷类强心药治疗CHF的作用特点。

(三)自学内容

钙拮抗药、扩血管药和非苷类强心药治疗CHF的作用特点。

(四)实验内容(5学时)

强心苷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第二十四章抗心绞痛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的抗心绞痛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熟悉:

硝酸酯类的体内过程特点和不良反应;

了解:

心绞痛与心肌供氧与耗氧平衡关系。

(二)讲授内容(1学时)

1.心绞痛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心肌血氧供需失衡和血栓形成。

2.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

(1)药理作用(舒张血管作用及机制、对心脏作用)

(2)抗心绞痛作用机制

(3)体内过程特点(不能口服)和临床应用

(4)不良反应及耐受性

3.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机制和临床应用。

4.钙拮抗药抗心绞痛机制和临床应用。

第二十五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一)基本要求:

了解: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病理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分类。

(二)自学内容

1.调血脂药:

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美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烟酸、苯氧酸类(氯贝特、非诺贝特等)。

2.抗氧化剂:

普罗布考

3.多烯脂肪酸类

4.保护动脉内皮药

第二十六章抗高血压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利尿药、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抗高血压的作用、临床应用和应用注意;

熟悉: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α受体阻断药、可乐定、硝普钠、二氮嗪等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了解:

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更重要在于预防或逆转心血管的重构,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二)讲授内容(3学时)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六类)。

2.常用抗高血压药

(1)利尿药:

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

抗高血压作用机制和优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与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比较的特点。

(3)β受体阻断药:

抗高血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

(4)钙拮抗药:

抗高血压的特点。

(5)交感神经抑制药:

可乐定、哌唑嗪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应用注意。

(6)扩血管药物:

硝普钠、二氮嗪、肼屈嗪、吲达帕胺等作用特点。

3.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三)实验内容(5学时)

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

第二十七章利尿药及脱水药

(一)基本要求:

掌握:

呋塞米、依他尼酸、噻嗪类、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甘露醇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利尿药的分类及各类利尿药作用部位;

了解:

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的作用。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利尿药

(1)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自学)及利尿药按其效能和作用部位的分类

(2)常用利尿药

A.高效利尿药:

呋塞米、依他尼酸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B.中效利尿药:

噻嗪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C.低效利尿药:

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的各自作用特点和应用。

2.脱水药:

甘露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三)自学内容

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的脱水作用特点。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一)基本要求:

掌握:

肝素、香豆素类、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熟悉:

铁制剂、叶酸、维生素B12、纤维蛋白溶解药、纤维蛋白抑制药的作用和应用;

了解:

抗血小板代谢药物。

(二)讲授内容(2学时)

1.抗凝药复习血液凝固过程

(1)肝素:

其强大抗凝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措施。

(2)香豆素类:

抗凝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措施;药物相互作用。

2.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3.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尿激酶的作用特点。

4.促凝血药:

维生素K促凝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5.抗贫血药:

铁制剂、叶酸、维生素B12的体内过程、作用和临床应用。

(三)自学内容

1.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3.血容量扩充剂

第三十章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一)基本要求:

掌握:

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异丙嗪等)、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熟悉:

其他H1受体阻断药、H2受体阻断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