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5357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docx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政治32订立合同有学问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5

2

订立合同有学问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列举解决各种民事纠纷的事例,表明合同是当事人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一种协议。

评述签订合同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意义。

●课标解读

本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订立合同的过程以及各个步骤的法律效力;引用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比较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学会用法律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类合同纠纷。

●落实策略

课前:

自主学习,调查搜集。

学生阅读教材、搜集资料和行为,提出困惑的问题。

课上: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资料汇总、典例展示探究、教师总结提升、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方式一:

问题导入

你或许并不缺乏合同意识,但你会订立合同吗?

作为权利与义务的载体,合同的订立马虎不得。

从程序,具体条款,一直到效力,每个环节都有大学问。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框内容,订立合同有学问。

方式二:

情景导入

“温馨家园房地产在推销商品房时印发了大量宣传广告,称出售的商品房依山傍水,小区内绿化率达60%,一户一梯等。

遥嘉被广告吸引,签订了购房合同。

交房后发现广告中的多数条件并未兑现,于是要求退房。

开发商认为合同才是确认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依据,而广告既不是合同,也不是合同条款,故不同意退房。

请问:

遥嘉的请求能得到支持吗?

为什么?

要想回答好这一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框内容,订立合同有学问。

●教学地位分析

这一框主要介绍了合同订立的步骤,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两方面的内容。

因为法律课程的应用性很强,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合同这一专题中,学生除了明白合同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信守合同的重要性,还应该对合同的操作性内容有所了解,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签订简单的合同,对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合同进行鉴别。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

1.①看教材43~44页“订立合同两步走”,完成知识1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2.①看教材45~46页“慧眼辨合同”,完成知识2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说明本课时教学地位。

⇒步骤2: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注①⇒步骤3:

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订立合同的过程”,互动方式可以利用问题导思1、2、3由浅入深地实施。

注②⇒步骤4:

教师通过对知识外引内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步骤8:

先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内容,然后对照课堂小结内容进行简要归纳总结。

根据时间让学生处理课堂学习、布置课后练习。

⇐步骤7:

处理“课外生活感悟”,教师根据数学时间和内容灵活掌握,最好交由学生自主处理,参照探究方式,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

注③⇐步骤6:

处理探究2,教师根据教学时间和内容灵活掌握,最好交由学生自主处理,参照探究1方式,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

注③⇐步骤5: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题组训练”1和2,巩固探究成果。

然后根据背景材料,让学生自己提出其他探究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问题解决方式、方法和结果。

最后,根据“当堂双基达标”设计变式练习,学生交流完成并互相评价。

注①:

建议教师对【课前自主导学】中比较基本的知识点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注②:

建议教师除已有“题组训练”和“探究问题”之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和问题提出方式,让学生设置一些变式习题和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注③:

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再找一些体现本知识的事例加以说明,在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了解订立合同的过程以及两个步骤的法律效力。

重点:

明确订立合同的两个步骤:

要约与承诺。

2.运用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比较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

3.学会用法律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类合同纠纷。

难点:

分辨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订立合同两步走

1.合同的订立

(1)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

(2)任何合同的订立,都离不开提出条件和接受条件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要约与承诺。

2.要约

(1)含义:

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或受约人。

(2)意义:

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就不应随意撤销或者变更。

3.承诺

(1)含义:

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由受约人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其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2)意义:

承诺到达对方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

4.合同的内容

(1)明确合同的内容是订立合同的重要环节。

合同的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是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具体协议,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就是通过合同的条款体现出来的。

(2)我国合同法采用自愿原则,即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当事人自己约定,但是,合同法对合同内容作了提示性的规定。

星期天,李军和王云约好一起去理发店理发。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上述案例中谁是要约人?

谁是受约人?

【提示】 理发店是要约人,李军和王云是受约人。

慧眼辨合同

1.合同的效力

如果出现某些不合法的情形,可能导致合同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无法实现,合同归于无效。

因此,在订立合同时要分辨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

2.有效合同

有效合同要求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当事人协商成立,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

无效合同自订立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小张刚刚大专毕业,买了一个假的本科学历证书和一知名院校硕士学历证书,被某企业作为技术人员录用,月薪8000元,双方签订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一个月后,企业发现事情的真相,提出解聘小张。

(1)企业已经和小张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中途解聘是违法的。

(×)

(2)小张靠欺骗签订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

(3)小张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无效。

(×)

(4)企业解聘小张违背社会公德。

(×)

1.教材P43探究问题

【提示】 本案广告中的条件属于合同条款,购房人的请求能够得到支持,因为该广告的内容具体确定,符合要约的条件,应当被当做开发商向买房人所作的要约,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

2.教材P45探究问题1

【提示】 本探究活动旨在讨论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的区别与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能订立这样的合同,因为该合同违背社会公德。

并不是只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达成了合意,就能够订立有效的合同,就受法律保护。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3.教材P45探究问题2

【提示】 本探究活动旨在加强对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的识别,加深对合同效力的理解。

这三种情形均属于无效合同,第一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第二种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第三种情形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订立合同的过程

【问题导思】

赵某、陈某两人在网上某聊天室发帖子,就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买卖事宜进行商洽。

2011年6月7日赵某称:

“我有笔记本电脑一台,配置为……九成新,8000元欲出手。

”6月8日陈某回帖子称:

“东西不错,7800元可要。

”赵某于6月9日回复:

“可以,6月14日到我这儿来。

”陈某于6月11日回复:

“同意。

”赵某于当日收到。

上述帖子为赵某、陈某二人分别在A地、B地所发,赵某的经常居住地为C地,陈某的经常居住地为D地。

6月14日陈某到赵某处取电脑,发现赵某的电脑运行速度明显比正常的慢,比约定的标准差得多,自己无法使用,便拒绝接受,赵某遂降低价格,以3000元出手,陈某同意并取走电脑,此时陈某尚未付款。

1.什么是要约?

【提示】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赵某、陈某互发的帖子中,哪些属于要约?

【提示】 6月7日赵某的帖子属于要约。

6月8日陈某的帖子由于提出了对价格这一要约的实质性内容的变更,6月7日赵某的要约失效,此时陈某发出的是新的要约而非承诺。

6月9日赵某的帖子由于提出了履行,因此也不能认为是对6月8日陈某的帖子要约的承诺,而应当认为是一个新的要约。

6月11日陈某的帖子则显然属于对6月9日赵某发出的要约的承诺。

因此,本题中属于要约的帖子有三个:

6月7日赵某的帖子;6月8日陈某的帖子;6月9日赵某的帖子。

3.本案中合同成立的地点为哪一个?

【提示】 在本题中,赵某、陈某采用的是电子邮件这一数据电文的形式订立的合同,因此应当以承诺的收件人即赵某的主营业地作为合同成立的地点,由于赵某没有主营业地,因此以其经常居住地C地作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合同成立的要件

 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

任何一份合同,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离不开提出条件和接受条件的过程。

这个过程称为要约与承诺。

1.要约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或者受约人。

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要约作为合同订立的必经阶段,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方能发生法律效力。

(1)要约必须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3)要约必须由要约人向希望与其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

2.承诺

承诺是合同订立的第二个阶段,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应该由受约人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其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承诺到达对方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

3.正确理解“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

(1)承诺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是指在承诺中,受要约人必须表明其愿意按照要约的全部内容与要约人订立合同,即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承诺不得限制、变更或者扩张要约的内容,这样才构成意思表示的一致,从而使合同成立。

(2)二者内容相一致并非是说不得对要约内容作丝毫更改,而是指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更改,否则,不构成承诺,而应视为对原要约的拒绝并作出一项新的要约即反要约。

所谓实质性内容,是指未来合同的主要条款。

要约与要约邀请不是一回事。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是邀请或者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要约意思表示。

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题组训练】 

1.关于要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B.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

C.我们到商店买东西,商店是受要约人,顾客是要约人

D.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析】 到商店买东西,商店是要约人,顾客是受要约人;A、B、D都是对要约的正确表述。

【答案】 C

2.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是(  )

①订立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②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③合同的成立一般应经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④由于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不同,还可能具有特别成立要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④不是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排除。

应选A项。

【答案】 A

合同的生效与无效合同

【问题导思】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秘密从境外购买免税香烟并运至国内销售的合同。

甲公司依双方的约定,近期将香烟运至境内,但乙公司提走货物后,以目前账上无钱为由,要求暂缓支付货款,甲公司同意。

3个月后,乙仍未支付货款,甲公司多次索要无果,遂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并支付违约金。

1.合同有哪些类型?

【提示】 合同可分为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2.哪些情况下合同无效?

【提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效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3.材料中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为什么?

【提示】 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因为该合同违犯了国家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故为无效合同。

4.法院应如何处理这起案件?

【提示】 由于合同为无效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法院应驳回甲公司的诉讼请求。

同时,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交易损害了国家利益,法院可以采取民事制裁措施没收双方用于交易的财产。

有效合同

无效合同

从行为人看

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以追认的

从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是否一致看

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从是否合法、合理看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合同成立的要件是当事人、意思表示、合同标的的可能和确立。

合同生效除具备成立的条件外,还应具备合法性及内容妥当性。

联系:

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但合同成立并不必然生效。

【题组训练】 

3.下列哪些情形下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②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无效合同的构成要件,考查对法条的理解记忆。

根据合同法第52条之规定,①②③④均为无效合同的情形,故选D项。

【答案】 D

4.有时一份合同要经历反反复复的要约与承诺才最终得以成立。

体现了(  )

A.我们要有合同意识

B.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

C.合同的订立过程比较复杂

D.合同的订立大有学问,马虎不得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合同订立程序的特点,体现了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的过程。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B

订立合同

有学问

【走进生活】

已婚男子李某与一未婚女子秦某订立了一份合同:

只要秦某愿意与李某婚外同居两年,李某即付给秦某20万元人民币。

秦某与李某同居两年后,李某拒不付钱给秦某,秦某起诉李某违约,但法院却以所订合同无效为由对秦某的诉讼请求不给予支持。

【知识对接】 

材料信息

知识对接

已婚男子李某与一未婚女子秦某订立了一份合同

合同都必须由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李某已婚,却与秦某婚外同居

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法院却以所订合同无效为由对秦某的诉讼请求不给予支持

分辨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感悟应用】 

1.出现无效合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制定程序不严格

B.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出现某些不合法的情形

C.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无法实现

D.合同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制为出现无效合同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

【答案】 B

2.下列情形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

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③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订立的与自己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④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订立的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③属于有效合同,排除,B正确。

【答案】 B

3.材料中“法院却以所订合同无效为由对秦某的诉讼请求不给予支持。

”其原因是(  )

A.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B.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D.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解析】 A、B、C三项都属于无效合同,但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某超市想要购进一批毛巾,于是向几家毛巾厂发出电报:

本超市欲购进毛巾,如果有全棉新款,请附图样与说明,我超市将派人前往洽谈购买事宜。

甲毛巾厂寄送了图样和说明后,又送了100条毛巾给该超市。

但该超市看后不满意,决定不买甲毛巾厂的毛巾。

甲毛巾厂认为该超市发出的是要约,他们送毛巾是承诺,合同因为承诺而生效,该超市拒绝购买是违约行为,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你觉得该超市发出电报的行为是不是要约?

该超市是否该承担违约责任?

为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要注意要约的构成条件,注意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同时阐明原因。

【答案】 

(1)该超市发出电报的行为不是要约。

因为该超市发出电报仅表达了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没有标的、数量、价款、履行期限等。

所以根据其内容,这份电报不具备一个合同应该具备的主要条款。

因此,这不是一份要约,而是要约邀请。

(2)该超市的行为不是要约,超市和甲毛巾厂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合同关系,因此该超市不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2.甲乙双方口头约定,甲方向乙方购买10万瓶劣酒,付款12万元,交款提货,并约定乙方须加贴名牌商标,以便甲方冒充名酒出售。

合同履行时,甲借口手头一时拮据,只付了8万元即提走全部货物。

乙方一再催促无着,诉至法院。

该合同是否合法有效?

法院应如何判决本案?

【解析】 该购销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原因是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没收假冒伪劣产品及货款。

【答案】 

(1)该合同不是合法有效的。

因为该合同首先是甲乙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其次,所签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法院首先判决该合同无效,其次追缴10万瓶劣酒和已收的8万元货款以及未付的4万元货款。

一、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属于要约的是(  )

A.发布拍卖公告

B.寄送商品价目表

C.在报纸上发布新书广告,称款到发书

D.某股份公司发起人发布招股说明书

【解析】 本题考查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都是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如果具体明确则为要约。

本题中A、B、D都是要约邀请;C符合要约的规定,视为要约。

【答案】 C

2.俗话说“一诺千金”,这是指(  )

A.承诺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

B.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C.承诺到达要约人即生效,合同即告成立,要特别慎重

D.承诺内容必须与要约内容一致

【解析】 承诺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

所以,当我们接到一项要约,即将作出承诺时,要格外慎重,答案应为C项。

【答案】 C

3.在一份合同书中通常包括如下内容: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数量、质量、违约责任等。

这些内容在合同中称为(  )

A.要约         B.承诺

C.合同的权利D.合同的条款

【解析】 明确合同内容是订立合同的重要环节。

合同的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题干中所列内容,都属于合同条款。

【答案】 D

4.2013年3月,张先生通过中介买了一套二手房,合同写好是花苑景园小高层803房,但到开发商办理更名手续时才发现不是花苑景园的房子,而是相邻的房子,周围环境较差。

王先生交了1万元定金,已签订了合同。

材料中的合同(  )

①属于有效合同 ②属于无效合同 ③不具有法律效力 ④是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材料中的合同是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故②③④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2012年秋季,花生价格上扬,一些生产花生油的企业因购买不到花生而停产。

2013年春,生产花生油的A企业和B农场签订了收购10万吨花生米的合同,合同规定每千克花生米10元。

2013年秋,花生米价格下跌,A企业以市场价格下跌为由,要求以每千克花生米9.5元的价格成交,B农场不同意,发生纠纷。

运用有关知识分析A企业的行为是否合法。

为什么?

【解析】 回答此问题时首先判断A企业的行为不合法,然后指出法律依据,最后联系材料分析。

【答案】 

(1)A企业的行为不合法。

(2)①我国合同法规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②A企业和B农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设立、变更和终止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各自的某种利益。

A企业以市场价格下跌为由,单方面要求降低收购价格,随意变更合同,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6.甲企业向乙企业发出愿以每套1万元的优惠价格出售10套设备的电子邮件,乙复电提出购买20套,并希望在10天内收到货,货到寄款。

10天后,乙企业未得到消息,与甲企业发生争议。

甲、乙两企业是谁违背了买卖合同?

为什么?

【答案】 甲、乙两企业都没有违背买卖合同。

这是因为:

(1)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

任何合同的订立,都离不开提出条件―→接受条件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要约和承诺。

有时一份合同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协商才最终得以成立。

(2)分析上述材料可知:

甲向乙发出的电子邮件内容具体,符合要约的要件。

乙的复电如果完全同意甲的要约,可以视为承诺,这样一份合同就可以形成。

但是乙的复电内容与甲的要约不一致,改变了甲的要约,其实又成为新的要约。

甲、乙两企业只有要约,没有承诺,所以也就没有完成合同的订立,当然也就不存在违背合同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