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5812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一、文言基础与诗文积累(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B )

A.俨然(yǎn)  间隔(jiàn)  黄发垂髫(tiáo)

B.翕忽(xī)悄怆(qiǎo)犬牙差互(chā)

C.器皿(mǐn)壬戌(xū)曾不盈寸(zēng)

D.窈窕(tiǎo)蒹葭(jiā)溯洄从之(sù)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 )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

沿着,顺着

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志:

记住

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大约

D.尝贻核舟一贻:

赠送

3.下列对通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要:

通“邀”)

B.左手倚一衡木(衡:

通“横”)

C.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坐:

通“座”)

D.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

通“屈”)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武陵人捕鱼为业 题名并撰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D.皆若空游无所依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C.未果,寻病终

D.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6.八年级一班举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9分)

(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

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

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2分)( AD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可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案】__示例:

选D组,在“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中,运用了视觉、听觉描写景物。

这里用听到的黄鹂声来反衬涧边青草的幽静,表达出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之情。

(3)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

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2分)

诗集名称:

《      》

《次北固山下》王 湾

《春望》杜 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答案】(示例)《思亲集》或《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4)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2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

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

有的婉转低回,__示例:

有的澎湃激昂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__有的含苞待放(2分,语意连贯,突出景物特征即可)__,有的灿烂盛开。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6分)

(1)__参差荇菜__,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__寤寐求之__。

(《关雎》)

(2)潭西南而望,__斗折蛇行__,__明灭可见__。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__欲济无舟楫__,__端居耻圣明(6分,每空1分)__”两句运用比喻,不露乞怜痕迹地表达出了求仕的本意。

二、课内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8—9小题。

(5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3分)

【答案】__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1分),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1分),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1分)。

(或:

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

)(意思对即可)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2分)

【答案】__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1分)。

(意思对即可)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__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复行数十步( 又 )

(2)欲穷其林( 尽,走到尽头 )

(3)此中人语云( 告诉(对……说) )

(4)未果,寻病终( 不久 )

11.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答案】__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给分点:

阡陌交通)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答案】__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给分点:

妻子、邑人、绝境)(4分,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2.成语“豁然开朗”出自于本文,请解释文中的意思和成语的比喻义。

(2分)

【答案】__在文中的意思是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成语的比喻义是指经过别人的指点或者自己的思考突然明白和领悟。

13.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②③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

(2分)

【答案】__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画,那里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和谐幸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围绕“幽美宁静”“和乐富足”来描述且表意正确即可给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三、课外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13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4—15题。

(4分)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风断桥②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

zhàn。

②断桥:

指湖水浸过桥面。

14.“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分析。

(2分)

【答案】__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__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即惊喜之情。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6—18题。

(9分)

扬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

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

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空濛晻①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

敬夫于是顾而叹曰:

“此亦曲江公②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

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

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

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

悲夫!

”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

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

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

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

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

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

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

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注释】①晻:

昏暗不明。

②曲江公: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

曾作《登郡城南楼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 担心,忧虑 )

(2)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 实行,推行 )

(3)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通“嘱”,嘱咐(3分,每小题1分) )

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

【答案】__我看了敬夫的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

(2分)

(2)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

【答案】__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

(2分,这句话是倒装句的一种:

定语后置句。

因此翻译时,需对调顺序,这是重要得分点。

“无以”固定用法,翻译为“没有……可以用来。

”)

18.作者借为曲江楼作记,抚今追昔,抒写的所思所感是什么?

请概括作答。

(2分)

【答案】__①朱熹读了张敬夫来信,得知登临曲江楼能看到许多佳景。

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在楼上纵览江山,饮酒咏诗。

②朱熹因为张敬夫提到了张九龄的经历,想到了读过他书的人都会对是非曲直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楼的人,都能从登楼眺望中得到感悟、收获。

【参考译文】

广汉人张敬夫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五谷丰登,百姓安乐,衙门清闲。

只是常常为学校门外挡着高墙而感到不快,于是开门筑路,直达白河,并在上面加筑一座楼台。

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登览,只见浩瀚的江水、相连的湖泊,迂回曲折,旷远深满,江水奔流,一目千里。

西陵峡的群山,烟岚迷濛,云气昏晦,在苍茫的水天之外,隐约显现。

敬夫于是环顾四周,慨叹道:

“这不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

过去张公离开宰相之位,被贬官到这里,在平时闲暇的日子里,登高吟诗,总是飘飘然有超脱尘世的念头。

至于他感伤时事,那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

焦急迫切,唯恐他的主张最终不能实现。

唉,真可悲啊!

”于是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

我看了敬夫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

真想和敬夫一起在上面游览,眺望江山,观看地形,然后相互劝酒,吟咏张公的诗篇,遥想千年以前的他的风采,差不多才能满足平素的心愿。

张公距今已很久了,而读他书的人,无不有感于他的境遇,合上书本,深深地叹息。

这是因为辨别是非邪正,天理本应如此,故人们不能无动于衷。

登上这楼的人,在这也可以反顾自身,而有所感悟了。

对于此楼,我既然未能前往观赏,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唯有逐一陈述敬夫的原话,并附上自己的感慨,以供后世君子观看。

四、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

《傅雷家书》以浓浓的父爱伴随着傅聪的成长。

请你选择《傅雷家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封信,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解析】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