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质量控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6109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安装质量控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装质量控制.docx

《安装质量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质量控制.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装质量控制.docx

安装质量控制

安装质量控制

1、范围

1.1、本办法规定了公司生产的电梯出厂后安装和验收的控制要求,目的是确保安装后的电梯满足用户的需求。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电梯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2、职责

2.1、市场开发部负责与顾客在签订电梯销售合同的同时签订电梯的安装合同。

在对电梯销售合同进行评审时,可邀请工程公司的代表参加。

2.2、工程公司负责出厂后的电梯安装工作,并负责将安装验收合格的电梯交付给用户。

2.3、质量检验部负责安装后电梯的质量检验工作,保证向用户移交的电梯符合规范的要求。

3、工作程序

3.1、电梯安装的一般要求

3.1.1、技术开发部负责根据产品的特性编制用于电梯安装工艺文件和安装验收规范。

电梯安装工艺文件和电梯安装验收规范应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控制。

3.1.2、工程公司在进行电梯的安装施工时,主要的施工工具和测量仪器齐全,符合电梯安装工艺文件的要求。

使用的计量器具按照周期进行检定并处于校准状态。

3.1.3、用于电梯安装验收的检测仪器和计量器具符合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要求,并按照周期进行检定,保证处于校准状态。

3.1.4、电梯安装验收检验人员应具有本岗位操作经验并经过培训和资格考核,在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3.2、电梯安装的通用要求

3.2.1、在实施电梯安装前,安装人员应对出厂的产品和随机文件进行验证,符合要求后进行安装施工,如发现有问题时,应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反馈。

3.2.2、安装人员应按照电梯安装工艺的要求进行电梯的安装施工。

3.2.3、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要采取防护措施保证产品质量不受损坏;临时贮存也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对产品零件进行标识和防止产品外观划伤、变形等。

3.3、电梯安装的特殊要求

3.3.1、从事电梯安装的人员(含维修人员),必须经政府主管部门举行的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并获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

严禁无证上岗操作。

3.3.2、在实施电梯安装前,工程公司应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电梯安装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安装施工。

3.3.3、安装人员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应按要求做好“电梯安装记录”等质量记录(附表1~附表22)。

3.3.4、电梯安装完工后,安装人员应首先进行自检,以提高电梯安装一次交验合格率,并按要求形成“电梯安装自检报告”。

3.4、电梯安装的验收

3.4.1、电梯安装完工后,由工程公司向质量检验部提出内部验收申请,质量检验部派出检验人员到现场按照电梯安装验收规范对安装完工后的电梯进行逐项验收。

3.4.2、在实施电梯安装验收前,检验人员应认真检查和确认所用的检测仪器和计量器具是否处于完好和校准状态。

3.4.3、检验人员按照电梯安装验收规范对安装完工的电梯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的开具合格证放行;验收不合格,通知电梯安装人员重新调试,直到合格为止。

3.4.4、检验人员在验收过程中要做好电梯安装验收记录(附表2~附表20)。

电梯验收合格后形成电梯安装验收报告交本部门保存。

3.5、电梯安装经质量检验部验收合格后,工程公司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申报,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最终的验收。

3.6、经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电梯,由工程公司负责填写“电梯安装竣工交接单”,将产品移交顾客使用。

3.7、执行本办法所产生的记录分别由工程公司和质量检验部负责收集和保存。

4、质量记录

电梯安装记录

电梯安装自检报告

电梯安装竣工交接单

电梯安装验收报告

附表1:

电梯安装竣工交接单

附表2:

开箱点件记录

附表3:

土建交接检验记录表

附表4:

电梯安装样板架放线记录图表

附表5:

轿厢导轨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6:

对重导轨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7:

曳引机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8:

对重装置、补偿装置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9:

轿厢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10:

层门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11:

井道机械设备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12:

钢丝绳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12—1:

电气装置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12—2:

电气装置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12—3:

电气装置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13:

电气安全装置安装质量记录表

附表14:

电梯电器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表

附表15:

电梯负荷运行试验质量记录表

附表16:

电梯主要功能测试记录表

附表17:

隐蔽工程质量记录表

附表18:

设计(技术)变更洽商记录表

附表19:

经济洽商记录表

附表1:

电梯安装竣工交接单

编号:

年月日

产品名称

型号

控制方式

载重量

速度

层站

安装日期

台数

交接日期

安装单位

安装地点

安装队

使用单位

产品出厂日期

产品出厂编号

交接依据

本台电梯零部件配套完整,技术资料齐全,经安装调试运行,符合符合GB/T10058—1997标准《电梯技术条件》和GB/T10060—1993标准《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要求,经检验合格,现交付使用。

备注

甲方代表签字

签字:

盖章

年月日

乙方代表签字

签字:

盖章

年月日

附表2

开箱点件记录

序号

品名规格

箱号

料号

单位

应发数量

缺少

破损

其他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建设单位负责人:

电梯厂家负责人:

附表3土建交接检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安装地点

安装合同号

梯号

安装合同号

施工负责人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安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建设(监理)单位

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合格

不合格

验收项目

施工单位

安装单位

建设(监理)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附表4电梯安装样板架放线记录图表

放线日期

年月日

单位

mm

样板放线示意图

符号

部位名称

放线尺寸

符号

部位名称

放线尺寸

轿厢宽度

轿厢中心于对重中心

轿厢导轨间距

轿厢导轨支架距离

对重导轨间距

对重导轨支架距离

门口净宽

门口工作线与轿厢中心

上样板对角线

下样板对角线

备注

表中的符号字母与示意图中的字母一致

施工员

验收人

放线人

附表5轿厢导轨安装质量记录

导轨支架

导轨顶面间距误差

导轨垂直

导轨接头

编号

水平度

焊口

防腐

垂直间距

A

B

A

B

编号

修光

台阶

缝隙

标准

≯1.5%

≯2500

0~+0.8

5m≯0.6

≥300

≯0.05

≯0.5

检查人员

班组长

自检

互检

备注

签字

日期

附表6对重导轨安装质量记录

导轨支架

导轨顶面间距误差

导轨垂直

导轨接头

编号

水平度

焊口

防腐

垂直间距

A

B

A

B

编号

修光

台阶

缝隙

标准

≯1.5%

≯2500

0~+1.5

5m≯1

≥300

≯0.05

≯1

检查人员

班组长

自检

互检

备注

签字

日期

附表7曳引机安装质量记录表

部件名称

检查项目

内容及允许偏差

实测数据结果

备注

承重梁埋设

支撑长度

相互水平度

钢绳孔洞

每边间隙

曳引机底座

水平度

固定

减振防跳

曳引机

位置垂直

导向、复饶轮

曳引、导向轮

垂直度

曳引轮与导向轮(符绕轮)

曳引轮、飞轮、限速器轮

电动机或飞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

曳引机的油杯、油标齐全、油位清晰适中除蜗杆伸出除外,均不得漏油

电动机及风机

工作正常

曳引绳划出轿厢在各层的平层标记,并将其识别图标挂在易观察的墙上

制动器

销轴、销钉

挡圈齐全,闸瓦、制动轮工作面清洁

动作灵活可靠

闸瓦紧密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

松闸时

同步离开,其四周间隙平均值两侧各≯0.7mm

制动器

线圈铁芯

吸合不撞击,其间隙、弹簧压力符合产品要求

松闸扮手

漆成红色,挂在易接近的墙上

检查人员

班长

自检人

互检人

签字

日期

附表8对重装置、补偿装置安装质量记录

部件名称

检查项目

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备注

对重装置

与轿厢最小距离

对重块

可靠紧固

固定式

导靴

与导轨顶面间隙之和

上左

下右

下左

下右

弹性导靴

伸缩范围

上左

上右

下左

下右

滚轮导靴

压力均匀、不歪斜、中心一致

上下导靴

在同一直线上

不歪斜犏扭

对重

反绳轮

挡绳装置

齐全可靠

防护装置、润滑

下撞板

底部距地500MM,顶距地1700MM

补偿链

张紧装置

坨框距地面距离

≮200mm

导靴与导轨顶面间隙

1~2mm

防坨框跳出装置

牢固可靠

挡绳装置

齐全可靠

防护罩及润滑

井道护栏

同井道多台电梯时,应设护栏

从轿厢或对重形成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地面以上2.5m

如运动部件间水平距离<0.3m,则护栏应贯穿全井道

检查人员

班组长

自检人

互检人

签字

日期

附表9轿厢安装质量记录

部件名称

检查项目

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备注

轿厢底盘

水平度

≯2/1000

四个边

轿架立柱

全高垂直度

≯1.5mm

开关碰铁

垂直度

≯1.1000,≯3mm

门刀

≯1.5mm

门侧轿壁

≯1/1000

轿门

中分门缝

≯1mm

对口平度

≯1mm

轿顶反绳轮

垂直

≯1mm

侧面与梁间隙

差值均≮1mm

防护罩挡绳装置及润滑齐全可靠

轿顶

斜拉杆

双螺母锁紧

轿底

活轿底

定位螺栓

满载间隙1~2mm

固定式导靴

与导轨顶面间隙之和

2.5±1.5mm

上左

上右

下左

下右

弹性导靴

伸缩范围

≯4mm

上左

上右

滚轮导靴

压力均匀

中心一致不歪斜

下左

下右

安全钳楔块

与导轨侧面间隙2~3mm(相互差值≯

0.5mm)

左前

右后

按产品要求

左后

右后

安全钳口

与导轨顶面

间隙≯3mm

护脚板

垂直高度

≯750mm

轿顶

防护栏

安装牢固

检查人员

质检员

施工员

班组长

自检(操作)人

签字

检查日期

附表10层门安装质量记录表

层、站、门

开门方式

开门宽度

门扇数

国家级型式试验合格证书号

有效期

年月日

层站

门口水平位置偏差

联锁安全触点

啮合长度

自闭功能

关门阻止力

紧急开锁装置

层门地坎护脚板

左1

左2

右1

右2

标准

≯5mm

每扇门齐全可靠

≮7mm

灵活可靠

≯150N

安全可靠

平整可靠

备注

检查人员

班组长

自检人

互检人

日期

附表11井道机械设备安装质量记录表

项目

规范、标准要求

结果

备注

限速器铭牌

制造厂商名称、整定动作速度

型式试验标志、试验单位

限速器

封记完好无损,标明安全钳动作响应方向

完全可接近,若在经井道内应能从井道外接近

安装位置正确,运转平稳,润滑良好

底座牢固,当与安全钳联动时无颤动

限速器钢绳

正常运行时不触及夹绳钳

距导轨两个方向差≯10mm

与导轨顶面

与导轨侧面

限速器张紧

装置

底部距底坑地面(mm)

2-3m/s

1.5-1.75/s

0.25-1

m/s

轿厢

750±50

550±50

400±50

对重

补偿链

链环不得开焊,自然悬挂消除扭力

两端固定可靠,螺母锁紧,稍钉齐全,并加钢绳保护

不得与井道内任何部件碰撞或摩擦,并有消音措施

当轿厢在最高位置时,补偿链距底坑地面≮100mm

缓冲器

缓冲器距撞板距离(mm)

蓄能型200-350

轿厢

耗能型150-400

对重

撞板与缓冲器的中心偏差

≯20mm

同基础两缓冲器顶与轿底距离差

≯20mm

蓄能缓冲器

顶面不水平度≯4‰

液压缓冲器

柱塞垂直度≯0.5%

便于检查液位,充液量正确

随行缓冲器

底坑支座高度≮0.5m

轿厢

对重

检查人员

班组长

自检人

互检人

签字

日期

附表12钢丝绳安装质量记录表

项目

规范标准要求

结果

备注

曳引绳

应符合《电梯用钢丝绳》GB8903的规定

无打结、死弯、扭曲、断丝、松股、锈蚀等现象

擦洗洁净并消除内应力

绳头做法

巴氏合金应一次与锥套浇注饱满,绳股弯曲符合要求

其他型式绳头做法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绳头

结合

安全可靠

部位

轿厢端

对重端

绳头编号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螺母锁紧

销钉开口

防扭钢绳

钢丝绳张力与平均值偏差

不大于5%

绳头编号

各绳张力

平均值

偏差%

检查人员

班组长

自检人

互检人

签字

日期

附表12—1电气装置安装质量记录表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及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主电源开关

位置在机房入口处,各台易识别,容量适当,距地面1.3-1.5m

不应切断与照明/通风,插座及报警电路有关的电源

机房照明

与电梯电源分开,在机房入口处设开关,地面照度≮200lx

轿厢

电源由非经主电源开关进线侧获得

通风电路

应装设照明装置,或设置安全电压的电源插座

轿顶照明及插座

轿顶检修220V电源插座(2P+PE型)应设明显标志

电源宜由机房照明回路获得,在机房入口处,设置保护开关

接地保护

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可靠接地或接零

保护线与工作零线始终分开,保护线采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

时不得小于4m㎡,绝缘导线不得小于1.5m㎡

各接地保护端应易于识别,不得串联接地

电梯轿厢可利用随行电缆的钢芯或不少于2根芯线接地

保护干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电源相线的1/2,支线采用裸铜丝

控制屏柜

布局合理,固定可靠,基础高出地面50-100mm

垂直度偏差≯1.5/1000

正面距门窗,维修侧距墙≮600mm

距机械设备≮500mm

线路敷设

各台电梯的供电线应单独敷设或采取隔离措施

机房、井道内应使用金属电线管槽,严禁使用可燃性的管槽

电线管槽

与轿厢、铜绳

的距离

机房内≮50mm

井道内≮20mm

水平和垂直偏差

机房内≯2/1000

井道内≯5/1000,全长≯50mm

均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线槽、软管不得作保护线使用

轿厢顶部电线应敷设在被固定的金属电线管、槽内

检查人员

班组长

自检人

互检人

签字

日期

附表12—2电气装置安全质量记录表

检查项目

规范及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电线槽

在机房地面敷设时,其壁厚≮1.5mm

安装牢固,每根线槽不应少于2点固定

借口严密,槽盖齐全平整,便于开启

出线口无毛刺,位置正确

电线管

应用卡子固定,间距均匀

与线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