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6258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docx

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

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

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

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有(  )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B.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需修筑的隧道长D.水源地污染严重

2.完全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完全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B.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武功段的渭河径流量增多D.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双转移”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

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3.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A.劳动力成本下降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D.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4.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

A.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C.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下图为“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关于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B.①②③中,①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6.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资源的调配促进东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以下两题。

7.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8.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B.线状与岛状C.点状与岛状D.点状与面状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已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干线。

待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该地区将出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大汇合。

结合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9.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

B.自西向东输水的原因是降水西多东少

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减轻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D.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10.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补充作用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

完成以下两题。

1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

12.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13.关于该省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D.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14.关于该省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

B.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

D.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扶持第三产业

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回答以下两题。

15.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

A.亚洲B.北美C.欧洲D.非洲

16.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 ③科技发达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下左图是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右图是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图。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7.我国政府协调东、西部发展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西部输出了资源,但是得到了资金,有利于经济的再发展

B.东部输出了资金,但是得到了资源,有利于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C.通过东、西部资金与资源的相互流动,加强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D.通过西气东输国家增加了东、西部的税收,有利于投资其他行业

18.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说明(  )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耗能量就越大B.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耗能量就越小

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有很大影响

D.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19.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紧缺、植被覆盖度不高和人地矛盾是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好转的四大主要因素。

下列影响西部大开发的自然条件中,主要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缺少的自然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宜耕荒地广阔——热量充足B.草原广阔——森林

C.矿产资源丰富——光照D.土地广阔——水

2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1.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

22.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23.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③矿产资源丰富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以下两题。

24.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B.ⅡC.Ⅲ    D.Ⅳ

25.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读“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资源严重短缺。

长江三角洲地处____________气候区,但近年来也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共同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此外水运便利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沿河发育的重要原因。

长江三角洲已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密集群,成为带动沿江经济发展的引擎。

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塔里木盆地应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

长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________农业和以服务城市为中心的__________农业。

(4)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资源各有优势、经济互补性强。

上海实施“东锭西移”战略,将附加值低的低端纺织加工业向塔里木盆地__________主产区转移;已建成运营的__________工程将缓解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状况。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山东省在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________和_______为核心的城市。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__型产业为主。

(3)从材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

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答案

(1)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亚热带季风 水污染严重,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

(2)水源充足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濒海临江、水陆交通便利

(3)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瓜果、棉花 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 外向型(出口创汇) 都市(城郊)

(4)棉花 西气东输

∙文字解析

本题以我国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示意图为背景(西气东输的起止点),考查两地在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性、今后经济发展方向、两地经济的互补性等知识。

∙考点

区域的特征与分类

 

∙答案

 

(1)济南 青岛

(2)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劳动密集

(3)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内部交易成本低等。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是济南、青岛。

(2)从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入手分析。

(3)从影响工业区位的地理位置、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即可。

∙考点

产业转移分类及其规律

 

∙答案

 

(1)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文字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区域分析步骤,首先从经纬度入手分析气候差异的原因,然后从等高线入手分析调水的难易。

(1)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终点是北京市,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美国西海岸,北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降水差异明显,南部降水少,北部降水多。

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多少主要与地势有关,自流则耗能少,若需要逐级提水则耗能多,从图中的海拔可以做出相应的分析。

(2)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做出分析。

(3)审题时注意是“节水”措施,不能回答“开源”的措施。

关于节水的措施要从生产到生活、从意识到行动等方面考虑。

∙考点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其他国家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