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6460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docx

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

XX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

  XX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1

  XX年上半年,开江县住建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和省、市城市工作暨新型城镇化会议精神,市住建局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进位争先、超常发展、追赶跨越”主基调,围绕“建设达州卫星城市和魅力川东小天府”的发展定位,以“改革创新年、脱贫攻坚年”竞赛、“三创”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开江住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提升全域意识,完善总体布局。

始终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各类规划设计。

开江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峨城大道“金都花园”规划设计方案、峨城大道金源山水城以西出让地块“清晨实业公司”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汇民?

新时代规划设计方案调整、开江县职工活动中心(原大礼堂)规划设计方案等15个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县规委会审查;启动编制了全县脱贫攻坚51个贫困村的幸福美丽新村总体规划和聚集点规划预算的编制工作,完成了18个乡镇专项规划预算的编制、四川省第二批“百镇试点建设镇”的甘棠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讲治镇总体规划地形补测的预算编制和审签工作,正在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修编预算;编制完成“佛韵莲香”黄金包休闲廊道和凉亭的规划设计。

  

(二)提升功能意识,强化基础建设。

XX年上半年共实施市政项目12个,其中竣工3个,在建5个,完成前期工作4个,已完成投资约亿元。

竣工3个:

开江县峨城大道安置房以东36米规划道路工程、城一小后侧12米道路市政工程、蕉溪河沿岸“千年祈水”圆雕维修工程都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在建5个:

滨水景观一期工程廖家沟至3号桥(K0+430至K1+)段已进行了竣工验收,滨水景观一期连接段右岸(肉联厂口至廖家沟口段约380米)目前已完成土方回填、雨污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的施工,绿化景观完成60%,牛山寺休闲公园综合服务区及森林氧吧区建设工程,其历史休闲文化区已完成山顶会所区域正在平场及建筑小品基础工程,四号地块安置房周边16米道路工程已完成人行道面砖铺设约40%,城一小周边(后侧16米、右侧24米、左侧36米)规划市政道路,目前左侧36米市政道路已完成工程量的30%。

完成前期工作4个:

滨水景观3#桥连接峨城大道段道路工程(复兴小学西侧16米规划道路)、橄榄大道至牛山寺端部道路降坡工程、新宁镇建设街至龙门街36米市政道路工程目前已完成前期设计、预算,实施方案已取得县政府批复。

同时完成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暨四川.开江第三届荷花节的准备工作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三)提升改革意识,稳控房地产业。

加大房地产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让广大群众知晓,有效化解我县房地产商品房库存量。

上半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总产值亿元;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4宗,预售面积万平方米;受理购房补助资金申请336户、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助资金元;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1111件、抵押登记320件、所有权预告登记1174件、抵押权预告登记610件、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1575件,预售面积万平方米,存量房签约备案共有182户。

截至目前,康力国际10号楼已完成装饰装修,启动11号楼工程施工;农商春天广场已完装饰装修工程;其它项目正有序推进。

  (四)提升民生意识,落实惠民政策。

一是住房保障工作井然有序。

XX年廉租住房已全部完成建设,XX年、XX年普安工业园区公共租赁住房主体已完工,XX年普安工业园区经济适用住房主体也已完工,新宁镇三里桥村XX年、XX年公共租赁住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二十八挑安置房1#、2#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外墙装饰,3#、4#、15#主体工程和外墙装饰已完成,正在进行电梯安装;五路口城市综合体项目居住建筑1、2、9、10号楼正在贴外墙砖及外墙保温,11号楼正在实施基础土石方工程,商业ABC栋已竣工,中庭景观绿化完成了70%。

二是棚户区改造全力推进。

启动牛山寺片区、复兴小学片区等2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共572户、106932平方米,目前已启动拆迁工作。

4个续建项目中,化工厂片区完成90户货币安置,新建63套正在基础施工;普安东炮台片区新建60套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五金厂片区80户和机械厂片区30户全部完成货币安置。

三是农村危房改造稳步实施。

起草编制完成了《开江县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和《XX年开江县新村脱贫专项规划方案》,下达了142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并督促乡镇完成了“十三五”农村危房改造户资料的网络录入和1240户农房抗震设防改造工作,组织全县20个乡镇对我县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危房改造户进行了两次深度的摸底调查,启动了“四大片区”脱贫攻坚工作现场点新村聚居点和公共服务中心广场建设,对全县20个乡镇发放了《四川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100册、《四川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防宣传挂图》100套、《四川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防宣传手册》200册、《四川优秀田园农房建筑设计图集》20本。

  (五)提升责任意识,加强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行政审批。

严格执行“两集中两到位”,杜绝体外循环。

上半年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8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6件,《施工合同备案》8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11件,《竣工验收备案》2件,《质量监督申报登记》7件,预售许可2件。

二是加强“两违”整治。

上半年查处违法建设125户,查处违法建设占地面积共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23户面积余平方米,发出《责令停止施工通知书》89份,《行政处罚决定书》61份,《限期拆除通知书》73份,《权利告知书》68份,组织了20余次强硬拆除行动,切实遏制了私搭滥建、抢建行为,确保县城总体规划的实施。

三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上半年申报工程监督登记7个,受监工程监督率100%,竣工工程6个,竣工工程合格率100%,张贴悬挂各类宣传标语、横幅等70余条,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5000余份,共发出76份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通知书,检查出质量、安全隐患共计164项,对查出的隐患采取定人、定时、定措施、定验收的方式进行整改,不留死角,对一时不能治理的制定出整改计划落实监控措施,建立起行这有效的长效的隐患排查机制,使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

四是加强物业管理。

配合社区搞好对物业小区管理,对反映涉及到小区内的信访问题及时进行了协调处理,并多次和新宁镇政府、社区干部一起到现场,对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化解了矛盾。

同时,规范维修资金的管理,完成了集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和与银行对账工作,并严格落实“三到位”全方面予以监管,加强了维修资金使用管理。

上半年共归集维修资金2763070元,划拔维修资金153893元。

五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管护。

对城区3000棵行道树进行了修枝整形和春季养护,投入1000余人次对城区绿化带、白色垃圾进行清洁、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城市园林绿地保持了健康、整洁和美观;对城区部分破损道路、人行道进行了及时维修,并严格落实城市道路和人行道开挖审批制,有效控制了“马路拉链”。

六是加强招投标管理。

重点把好了“四关”:

即严把招标文件备案关、从业人员资格资质关、评标定标公正关和中标后的跟踪管理关,完成了政府投资工程公开招投标的项目1个,对开江县化工厂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及监理等6个项目进行了招标。

  (六)提升思想意识,夯实自身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员活动日”活动,进一步落实从严管理党员、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讲一次党课,一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议,切实强化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发展预备党员一名,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深化年”为契机,深化“法律七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从行政决策、文件管理、行政执法、行政监督、考评奖惩等方面,制定并完善了依法行政工作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完成法制审查,通过对行政执法案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调研和论证,对领导督办、交办件重要案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

继续深化万名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及时调整帮扶干部,对工作调动离岗和退休人员进行替换,为万名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及时完善双向网络互动平台,严格按照正科级干部帮扶3名、副科级干部帮扶2名、一般干部帮扶1名困难群众的要求,在平台上传了帮扶承诺。

加强信访维稳工作。

牢固树立“群众信访无小事”的理念,上半年接到信联办移交的四川省委第四巡视组交办信访事项共9批,63件,按照相关程序在规定时限内,将信访事项办理情况和资料反馈给信联办,切实做到接访处置到场率100%,信访工作回复率100%,信访案件办结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住建工作在上半年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商品房库存形势仍不乐观。

上半年虽销售了万平方米,但竣工商品房万平方米,全县商品房库存总量没有减少;二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之融资困难,部分开发企业资金回笼困难,造成资金短缺,有些工程进度较为缓慢;三是受财政资金和土地房屋征拆的影响,部分重点项目如新宁一小周边市政道路、孝文化广场等项目无法动工,不能达到预期的形象进度,也无法形成实物工程量,投资稳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四是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内村民(居民)个人建房申请停报,导致大量的危房改建户诉求增加;五是由于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的执法责任主体不明确,加之拆违上访突出,导致“两违”整治成效不甚理想。

  XX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2

  XX年,市住建局坚持“一首三先”的工作思路,积极创建“四型”机关,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城镇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一)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共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个。

其中,在建项目3个,促投资稳增长新增项目15个。

目前已完成投资万元,其中在建项目完成投资万元,占在建项目总投资91%。

  

(二)县城建设改造提升步伐加快。

截止11月底全市12个县城建设总投资123亿元,建设项目360个,县城规划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12个县城总人口达到万人。

吴起、富县、安塞三县申报为“XX年度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

  (三)重点镇建设成效显著。

35个重点镇XX年计划实施项目335个,计划投资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3%。

其中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计划项目97个,计划投资2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9%,镇均完成投资亿元;18个市级重点镇计划项目136个,计划投资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6%,镇均完成投资亿元;10个县级重点镇计划项目102个,计划投资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6%,镇均完成投资亿元。

因吴起县铁边城镇(市级)和长城镇(县级)已按建设标准建成,故未下达建设任务,未列入统计。

2个文化旅游名镇XX年计划项目23个,计划投资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4%,镇均完成投资亿元。

  (四)农村危房改造扎实开展。

XX年我市下达改造指标10250户,共争取到中省补助资金12335万元。

9月份我局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联合向各县区下达了今年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及《延安市XX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截止11月底,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9997户,开工率为%。

  (五)积极向上争取城建专项资金。

XX年,我局多次与省住建厅联系、沟通,上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4465万元,申报洛川县永乡乡冯家村和甘泉县桥镇乡潘圪村为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申报安塞县为我市循环经济示范县。

  二、建筑业发展形势向好

  

(一)建筑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我市建筑业企业发展到325家,XX年完成产值106亿元,较上年增长5%左右,实现增加值亿元。

同时,我市建筑企业能积极开拓外埠市场,部分已在宁夏、山西等地设立分支机构。

  

(二)建筑市场监管持续强化。

施工现场关键岗位实名制管理逐步推进,目前已有23个市属项目实施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管理。

制定了《延安市建筑市场诚信行为实施意见》,通过施工现场与市场的联动,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模式。

  (三)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先后开展了建筑抗震设防、深基坑、高边坡、材料检测起重机械等专项检查和综合执法检查11次,召开现场专题会议3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4份、停工通知书11份、纠正违法通知书19份,处罚金18万元。

共创建市级文明工地41个,省级文明工地22个,对30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宝塔杯”优质工程备案,3个“长安杯”优质工程备案。

竣工验收工程项目21个,合格率100%。

  (四)绿色建筑行动有序推进。

延安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公司建设的南沟门水库管理站已通过省厅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公共建筑)形式审查,嘉丰国际城期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正在省厅审核之中,市级行政中心等8个新建项目拟申报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正在协调申报事宜。

  (五)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统一平台运行良好。

《延安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统一平台进场交易实施办法(试行)》已与XX年1月10日施行,全市房建市政、交通、水利、装饰装修、治沟造地、土地整理、土地招拍挂等已实现招投标统一进场交易,为下一步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截止11月底共完成交易项目983项,中标价亿元;土地招拍挂牌共67宗,面积公顷,成交额亿元;监理招标329项、勘察招标27项、设计招标55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重点镇原有产业单一,后续产业培育滞后,实现人口聚集目标的困难很大,各重点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形象进度等方面还不平衡;二是我市建筑业产业体系还未形成,大型优势骨干企业没有,企业资质等级低,专业结构不合理,核心竞争力不强,建筑业做大做强的难题仍需进一步破解;三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市本级财力有限,融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四是创建文明工地、优质工程的比例还不高,工程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欠佳。

  四、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围绕加快“二环线”建设,按照城市发展需求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完成大砭沟至小砭沟环线、小砭沟至消林村环线的年度建设任务;开工建设烟洞沟隧道、西环线南段(锁崖至柳林沟)和方塔新区至东过境线道路等工程。

加快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论证等前期工作进度,探索拓宽融资渠道。

不断强化市政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突出特色,积极打造精品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建立重点镇“优进劣退”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强化重点镇在四级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按照“规划引领、保护修复、完善功能、开发利用、产业支撑、打造特色”的指导方针,继续抓好安定、铁边城2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

计划新增一批市级文化旅游名镇,将文化旅游名镇打造成为一批区域性热点旅游景区。

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抓好以上报的16个省级传统村落建设。

  

(二)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促进建筑产业发展。

  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体系、诚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努力推动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培植龙头企业,扩张规模提升实力,逐步打造1-2家“延安建筑航母”企业。

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和投标企业行为的监管。

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建设。

  (三)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按照《延安市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参与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

全面推行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网格化、施工现场管理精细化、直管专业化“三化”建设,建立监管信息平台。

对一些影响工程主要使用功能的渗漏、裂缝以及水暖、电气、节能保温等方面的质量通病,对影响工程结构安全的地基基础工程,对起重机械、深基坑、脚手架工程等重大安全危险源,进行专项治理。

积极打造精品工程,深入开展文明工地、优质工程创建活动,研究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激励施工企业创优积极性,争创省级文明工地9个、市级文明工地20个、“宝塔杯”市级优质工程3个,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四)严格执行节能标准,积极组织绿色建筑评价。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强化执法巡查,加强市场监管。

全面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积极与新区管委会对接,加快市级行政中心等8个新建项目申报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促成新区北区尽快组织申报国家绿色生态城区项目。

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技术,发展节能型建筑,在国家机关、学校、宾馆、医院等公共建筑中率先使用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

  XX区住建局工作总结及计划3

  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住房规划建设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和中央、省委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坚持五位一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扩容提质为抓手,努力实现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事业稳定和谐、又好又快发展。

  一、XX年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城市建设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

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增长%,商品房销售(含预售)面积2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销售额129亿元,同比增长%;预计全市燃气销售量为14万吨,同比增长8%;销售额为万元,同比减少23%;实现税金万元,同比减少2%。

  重点工作情况:

  

(一)城乡规划建设方面

  1.抓好规划编制。

做好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新区起步区、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新区相关的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已报省政府审批,现正根据省的意见启动规划重新编制工作,已进入公开招标阶段。

《阳江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规划》、《阳江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市城规委会议审议,其中《阳江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审批印发,并报省住建厅备案,《阳江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已提交省政府,现已征求省相关部门意见,《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报市政府审批。

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目前已开始测试运行。

  2.继续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一是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发展。

《阳江市新型城镇化规划(XX-2020)》已完成成果,正按程序报批。

积极做好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申报工作,阳东区东平镇被确定为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镇。

二是大力推动我市融入珠三角地区,积极接受“珠中江+阳江”区域核心城市辐射,促进我市加快发展。

三是积极配合做好阳东撤县设区相关工作,制订了《阳东设区后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推动市区规划建设一体化协调发展。

四是突出抓好滨海新区起步区建设,全面加快BT项目一、二期工程、二环南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市妇幼保健院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金平路、漠阳湖公园等一批市政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3.继续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中心镇“九个一”工程建设,到目前止,除污水处理厂设施外,其余项目基本上都能按计划进度完成;二是配合做好全市镇街行政体系改革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工作;三是开展新一轮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其中,东城镇、织镇、双捷镇总体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

  4.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一是出台《阳江市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二是重点推进全市120条美丽乡村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

阳东、阳西两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总体规划和核心村、辐射村村庄规划已基本完成。

三是起草制订《阳江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并已报市政府审批,拟对农村建设进行有效监管。

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收集点升级改造。

起草《阳江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绩效评估办法》、《阳江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重点督促阳东区加快阳东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6%;阳春市生活填埋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

五是继续抓好宜居城乡创建工作。

阳江市鸳鸯湖公园项目获得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阳春市合水镇、江城区双捷镇新塘村分别被评为第四批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宜居示范村;阳东区合山镇和江城区岗列街道对岸村等20条村获得广东省名镇名村称号;阳西县织贡镇大洲村、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阳春市岗美镇水寨村分别被评为第一批广东省传统村落。

  

(二)服务经济发展方面

  1.抓好建筑市场发展。

在一如既往支持本市建筑企业提升资质管理,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针对近年出现的建筑业增长乏力状况,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建筑企业座谈会,分析形势,分解任务。

动员本地建设项目,特别是房地产项目优先选择本地建筑企业施工。

二是积极协调财政、税务部门落实建筑企业所得税扶持政策。

三是加强项目和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力促加快结算,及时纳税。

四是切实加强对外来企业的管理。

配合协助税务部门做好外来企业中标后企业所得税收缴工作,同时对不按承诺完税的企业实行准入限制。

五是进一步加大市外建筑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建设。

六是鼓励企业开展工程创优,引导施工企业打造质量品牌。

七是完善建筑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2.抓好房地产业发展。

一是支持和指导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召开“XX年市房地产协会会员大会暨房地产高峰论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数据分析,做好房价变化监控工作。

二是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管理服务工作。

优化办事流程,实行物业服务企业备案制度。

三是强化房地产交易与房屋权属登记规范管理。

全面实施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商品房预售监督管理,联合市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款监督管理的通知》。

城市房地产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建设项目、城建和房产档案馆两馆合一项目已完成验收工作;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数据化项目现已进入验收阶段;数字城建档案项目已启动建设。

四是加大对房地产纠纷调处力度,建立领导分片挂点工作制,处理房地产纠纷344宗。

五是规范物业管理。

加强住宅维修资金的管理,修订了《阳江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送审稿)。

  3.抓好项目建设管理。

一是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和产业转移园区规划建设,切实加强代建项目管理。

目前,代建的市属非经营性项目共21个,其中,已完工的项目2个,正在进行施工的项目10个,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的项目9个。

三是加大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力度。

针对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制度,推进我市建设工程招标评标定标办法改革,规范招标人及其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加大查处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活动中的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起草《阳江市建设工程项目电子化招标投标交易规则(修订稿)》,推动电子化招标投标交易活动规范化。

XX年1-10月,在住建部门备案的进入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招标工程132项,工程总投资额万元,中标工程总造价万元,节约建设资金万元,工程总造价下浮率%;公开招标107项,邀请招标25项;综合招标率达100%,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达100%。

  4.推进专业市场和城市综合体招商工作。

重点做好汽车商贸城项目招商工作,主动与广东华南汽贸广场有限公司、凌云志集团联系,就汽车商贸城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交换了意见。

经努力,市容华房地产有限公司已落实在我市建设城市综合体,用地面积29954平方米,建筑面积140250平方米,目前其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市策略委审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三)社会民生实事方面

  1.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一是落实市XX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

全市11个新项目已全面动工建设,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329套,占年度开工任务(1238套)的107%,其中新开工建设的公租房827套,已组织252户华侨农场危房实施了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250户已开工建设;基本建成公租房5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