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8349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记叙文概括事件.docx

记叙文概括事件

记叙文概括事件

知识点1记叙文概括内容

1.知识点二

【知识梳理】整体内容理解题——根据要求从文中提取信息

1、概括特点

2、概括事件

 

★解题方法小结:

1.审清题目要求,注意关键词,确定信息提取位置。

2.要善于从原文中摘取关键词句。

3.概括事件时可用六要素法、人物+事件(主要人物所做的主要事情及产生的主要结果)法。

 

概括文本内容的基本步骤:

    1.明确要求,找到出处。

    2.确定范围,再筛要点。

    3.按照格式,综合概括。

 

【例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22分)

通往滴水泉的路

李娟

    最早的时候,通往滴水泉的路只有乌斯曼小道。

乌斯曼是一百年前那个被称为“哈萨克王”的鼎鼎有名的阿尔泰土匪头子。

    更早一些,这片茫茫戈壁上,牧民之间神秘流传着一种说法,就在戈壁滩最最干渴的腹心地带,在那里的某个角落,深深地掩藏着一眼奇迹的泉水。

水从石头缝里渗出,一滴一滴掉进地面上的水洼中,夜以继日,寒暑不息。

那里有着一小片青翠静谧的草地,有几丛茂盛的灌木,水流在草丛间闪烁,沼泽边生满了苔藓。

那是一片狭小而坚定的沙漠绿洲——有人声称亲眼目睹过那幕情景,当时他身处迷途,几天几夜滴水未进,已经意识昏茫、濒临死亡了,这时他一脚踩入滴水泉四周的潮湿的草丛中,顿时感激得痛哭起来。

他在那里痛饮清冽的甘泉,泪流满面。

    然而战乱使大地上不再存在安静的角落。

滴水泉最终还是从牧民世代口耳相传的秘密中现身了,它的确切位置在戈壁滩的遥远之处被圈点了出来。

乌斯曼的烈马走出了一条忽明忽暗的羊肠小道,笔直地戳向滴水泉。

那些烽火连天的年月里,他一手持匕首一手握马缰,无数次孤身前往这隐蔽的绿洲,补充给养,这是乌斯曼的传奇,也是滴水泉的传奇。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要到乌鲁木齐的话,只能搭乘拉矿石的卡车,沿东北面的群山颠簸好几天。

这条“东线”道路只在夏天通畅,到了冬天,去乌鲁木齐只能走通过滴水泉的那条路。

    司机们路过滴水泉,无疑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无论当时天色早晚,都会停下来歇一宿。

打水洗漱,升火烧茶泡干粮。

等过了滴水泉,剩下的路程又将是几天几夜无边无际的荒凉。

后来,有一对从内地来到新疆的夫妻经历种种辗转来到滴水泉,在泉边扎起了帐篷,开了一家简陋的小饭馆,菜蔬粮油全都由过往的司机捎送。

这样一个小店对于司机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一般。

于是,在往返这片漫漫戈壁滩时,总算可以过一天“人过的日子”了。

    然而这对夫妻,他们在如此偏远的地方讨生活,不只是辛苦,更多的是寂寞吧?

常常一连几天,门口的土路上也不会经过一辆车。

再后来,多多少少发生了一些事情,那个女人走了,那个男人也没有等待,不久后也走了。

滴水泉又恢复了深沉的寂静。

    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周折,那个女人跟着一个陌生的年轻司机出现在了滴水泉。

饭馆重新开张了,泉水边还放养了几只鸡,简陋的餐桌上出现了鸡蛋和鸡肉。

小饭馆有了住宿的地方,虽然只是一面大通铺。

    总会有一些日子,大家提前约好了似的,突然间会有很多人同时光临滴水泉。

那时,饭桌前的板凳都不够用了,大家捧着饭碗黑压压蹲了一屋子。

睡觉的地方更是不够用,女主人把饭桌拼起来,把自己的床铺让出来,还在地上铺塑料布和毡子。

一房子横七竖八躺满熟睡的身体。

    那一年,从乌鲁木齐到富蕴县的班车也开通了,每星期对发一趟。

他们的生意极好,滴水泉从未曾如此热闹过。

于是两人决定把店面扩大。

    整个夏天里,当车辆穿行在东线的群山中时,滴水泉是悄寂无声的。

两个人决定用这段时间盖几间新房子。

    他们把泉水下的水坑挖成深深的池子,又挖了引水渠一直通向店门口。

    泉水很细弱,他们用了一个夏天的时间耐心地等待水池一次次蓄满,用这水和泥巴打土坯。

晾干后,土墙很快砌了起来。

他们又赶着马车,从几百公里以外拉来木头架檩子搭椽子。

在屋顶铺上干草和厚厚的房泥。

    就这样累死累活干了一整个夏天,房子渐渐起来了,新的饭桌打制好了,也添了两个屋子的新床。

他们坐下来等待冬天,等待大雪,等待第一辆车辆在门口鸣笛刹车,等待门帘突然被猛地掀开,等待人间的喧哗再一次点燃滴水泉。

    但是,他们一直等到现在。

    就在他们盖好房子的第二年,新公路在戈壁另一端建成通车了。

通往滴水泉的路,被抛弃了。

它们空荡荡地敞在荒野之中,饥渴不已。

久远年代的车辙印如做梦一般遗留在上面,它们比从不曾有人经过的大地还要荒凉。

    新的道路如锋利的刀口,笔直地切割在戈壁腹心。

走这条路,一两天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一切都在上面飞速地经过,不作稍刻的停留。

    滴水泉的故事结束了吗?

滴水泉那些一滴一滴仍在远方静静滴落的水珠,还有意义可被赋予吗?

再也不需要有那么一条路通向它了吗?

再也不需要艰难的跋涉和挣扎的生活来换取它的一点点滋润了吗?

我们如今所能得到的一切,全都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了吗?

    还有两个人,至今仍留在那片小小的绿洲上,仍然还在泉水边守着一滴滴下落的泉水,日以继夜和泥、打土坯,并在等待土坯晾干的漫长时间里,冲着天空仰起年轻的微笑的面孔。

只有他们仍然还在无边无际的等待之中,美梦不受丝毫惊扰。

    当我在这片荒野里走着,不知不觉又走上了通往滴水泉的旧道。

茫茫野地上,路的痕迹如此清晰,便不由得清楚地听到那个女人的声音——她勇敢地对那个年轻的司机说:

“我们去滴水泉吧!

”(有删改)

1.“滴水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故事。

阅读全文,补写下面的表格。

(4分)

时期

关于“滴水泉”的故事

更早一些

民间传说有人穿越戈壁滩时,在绝望中发现了滴水泉。

战乱年代

①                                                              

后来

有一对夫妻在滴水泉边开了一家小饭馆,不久后又走了。

过了很长时间

那个女人跟一个年轻司机在滴水泉边重新开张饭馆,扩大店面。

新公路建成后

②                                                             

2.“那里有着一小片青翠静谧的草地,有几丛茂盛的灌木,水流在草丛间闪烁,沼泽边生满了苔藓”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3.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结合上下文,从修辞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他们坐下来等待冬天,等待大雪,等待第一辆车辆在门口鸣笛刹车,等待门帘突然被猛地掀开,等待人间的喧哗再一次点燃滴水泉。

                                                                                     

                                                                                     

                                                                                    

4.文章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

(5分)

                                                                                     

                                                                                     

                                                                                     

5.“还有两个人,至今仍留在那片小小的绿洲上,仍然还在泉水边守着一滴滴下落的泉水”,你赞同他们这种坚守吗?

请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看法。

(5分)

                                                                                     

                                                                                     

                                                                                     

                                                                                     

                                                                                     

【答案】1.①乌斯曼无数次孤身前往滴水泉,成了不朽的传奇。

②通往滴水泉的路被抛弃了,那个女人和年轻司机依旧在滴水泉坚守。

(4分)

2.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青翠”“茂盛”“闪烁”“生满了苔藓”等描写展现了滴水泉的勃勃生机,与茫茫戈壁形成鲜明对比,渲染了滴水泉的神奇。

(4分)

3.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连用五个“等待”,表达了那个女人和年轻司机对生意红火的期待,与后面的失落形成强烈反差。

(4分)

4.①设置了悬念,“通往滴水泉的路”是怎样的路?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通往滴水泉的路”展开叙事。

③标题既指茫茫戈壁上通往滴水泉的那条路,也象征着通往生命的道路,更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表达作者对传统生活与现代文明飞速发展之间的冲突的思考。

(5分)

5.示例一:

赞同。

①他们选择坚守滴水泉,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传递温暖;②他们坚守滴水泉,守护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是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5分)

示例二:

不赞同。

①因为新公路建成通车了,通往滴水泉的路被抛弃,他们的坚守就失去了意义,他们应该寻找新的生计;②现代文明飞速发展,他们不应该固守老旧的传统,应该与时俱进,寻找新生活,新梦想。

(5分)

【例题2】现代文阅读(共30分)

诚信的味道

    有一次,我坐火车到省城去办差。

    

    当车停在一个小站时,我想透口新鲜空气,便打开车窗,伸出头来呼吸。

这时,我看见远处有个小贩推着小车,正在沿着车窗兜售吃食,恰好感觉肚子有点饿,于是便大声唤他过来。

    等他来到我跟前,火车就快要开了,因为乘务员正在上车关门。

着急中,我也顾不上问他都卖些什么,看见小车上摆的是热碗面,就随便要了一份。

    他麻利地递到我手中,同时报出了价格:

“六块钱!

” 

   准备付钱时,我才发现钱包里除了百元整钞,根本没有别的零钱。

此刻,火车已经鸣笛准备启动,小贩的脸上显露出一些焦虑,他催促我赶快一点。

我虽然翻遍了所有口袋,但还是没有找到零钱。

    火车缓缓启动了,小贩把车放在一边,跟着车窗小跑起来。

情急之下,我只好取出一张百元的整钱,一边递给他,一边大声说:

“三天后,我会从这里返回,还是这趟车!

” 

    他收到钱后,便停止了跟随的脚步。

那一瞬间,不知道他是否听清楚了我所说的话,但我却分明地看见他黝黑的脸上隐现出了一丝笑意,好像是狡黠的笑。

我突然意识到,刚才自己有点冲动了。

    等我缓过神儿来,才想到当时应该还给他那碗面,而不是100元。

甚至,还胡思乱想三天之后的情景,如果返程时遇不见他怎么办?

或者是遇见了但他不承认怎么办?

    坐在对面的小伙子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他开口嘲讽我:

“大哥,刚才你真大方!

”我听后不知该如何作答,便随口问他:

“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办?

    他振振有辞地跟我讲:

“如今这时代,实在人吃不开。

如果刚才我是你,根本不会理睬他,因为我不相信他能跑得过火车!

”说完,他便是一阵哈哈大笑。

邻座的几位乘客也跟着笑了起来。

唯独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三天后,差事办结,我又踏上了那趟火车返程。

当再次停在小站时,我还是情不自禁

    地想超了找钱的事,虽然心里已不抱希望,但还是有点儿期望。

    于是,我打开了车窗,然后向车外张望。

我惊喜地发现,那个小贩正在沿着站台,挨个车窗往里探望,似乎并不是在兜售他的吃食。

    他是不是在找我?

想到这里,我便大声向他呼喊:

“老乡,你是在找我吧?

”我刚喊了一句,就看见他扭头向我这望了一下,  并径直向我奔来。

    很快,他就来到我跟前。

这时,我发现他手里攥着一把零钱。

 还未等我开口,他就把钱递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

“终于找到你了,这三天我一直在找你,生怕你提前返程错过了。

现在好了,你数数,94块钱!

”我接过钱时,他黝黑的脸上又现出了一丝笑意,与三天前的一模一样,但却找不出一丝狡黠的意味。

     在他的话里,我隐约听出,他为找我影响了做生意。

于是,我便在刚刚接过的钱里,抽出一张50元的,使劲往他手里塞。

他用一句开玩笑的话拒绝了我:

“你这是干吗, 成心不让我好好做生意呀?

”     我见他不愿收下我的钱,只好说:

“为了给我找钱,耽误了你的生意,真对不起!

”    我刚说完,他就回答了一句让我回味无穷的话:

“这是应该的!

因为你给过我信任,我理应还你诚信!

”    我没想到,这个看似憨厚的小贩,竟然这么会说话。

忽然间,我很想吃他的热碗面,于是拿出六块钱,然后对他说:

“再给我一份热碗面!

”    他愣了一下问:

“是想照願我的生意吧?

”    我认真地对他说:

“不,我只是想品味一下诚信的味道!

”1.根据选文情节内容,概括“我”当时的心情。

(4 分)

情节发展

递给小贩一百元

受到他人的嘲讽

再次经过小站

小贩找回零钱

“我”的心情

2.下面两句都写到小贩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请你分析小贩“笑”的原因各是什么?

(4分)(])我却分明地看见他黝黑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好像是狡黠的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接过钱时,他黝黑的脸上又现出了一丝笑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结尾段有何作用?

请你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着急;后悔(难过、懊悔);期待;感动

2.

(1)对能收到那碗面的钱感动高兴(1分),对“我”能如此信任他感到感激(1分)

(2)对完成给“我”找回零钱这一任务感到如释重负(1分);为自己恪守诚信而感到高兴(1分)

3.文章最后一段叙写了“我”想再吃一碗面的原因(1分),含蓄地表达了“我”对小贩能够恪守诚信(1分)而感到敬佩和感激(1分),点明中心,照应题目,收束全文。

【变式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22分)

绿色托起的梦

吴胜之

    ①我对茶情有独钟,尽管离开了茶界很久,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或是在休暇之日,我都喜欢搭着通往普觉镇的班车去看那里的大同万亩茶海,并与朋友曾见见面。

    ②春茶采收结束了,正值夏茶开采的五月。

此时,翠玉般的茶园,在立夏后的阳光照耀下,瞬间变得炙热起来。

藏在草丛中的虫蝉正在休眠,只听见从山上传来布谷鸟婉转的叫声。

漫步茶园,置身绿树间,只觉心胸坦荡开阔。

怀着对一棵棵绿树的一往情深,伸出双手抚摸萌发的嫩叶,那浅浅的青,淡淡的绿,齐刷刷挺立着,仿若一夜间冒出。

一路茶香弥漫,枝叶轻摇,令我心情陶醉不已,遐想无限。

    ③眺望远处,棉花坡山下的茶园里遍布着采茶人,不远处有几个中年人抬着修剪机正在忙碌,前面有个大嫂,身边还带着一个小男孩,她全神贯注盯着茶蓬面上,双手轮作像蜻蜓点水似的,灵巧熟练。

我不由自主地走近,当她得知我是曾的朋友,便对他夸赞起来,说他做事干脆利索,从不拖欠她们的采茶费。

    ④正在谈话间,曾大步流星向茶园走来。

他还是当年那副神态,尽管已近花甲之年,但身体还是那样强壮结实,还是满头黑发,不减当年的风采。

难得的是,他有个好脾气,无论遇到多大的不愉快的事,脸上不挂怒气,对人总是笑脸相迎。

“怎么来场不先打个电话呢?

”他语气带着点责备。

他说他到镇上取钱去了,每天都要支付采茶人的工费,这事可不能含糊。

    ⑤寒暄几句后,我们走出茶园,来到他新建的加工厂车间。

他的现代厂房选建在一座小山头上,厂房四周种满了合欢树和桂花树,与对面的狮子山隔壑相望。

这座足有三千多平方米的加工房,车间宽敞明亮,机器布局有序,颇有现代企业的气派。

走进车间,工人们一派忙碌,只见五六台揉捻机不停地运转。

“这是一台大型的自动杀青机,那头鲜叶自动进口,这头自动吐料。

有了这台机器,就不怕茶园投产的高峰期了。

”曾笑着说道,“这台机一天可以杀青一万多斤,而且杀青的质量好,没有烟焦味,有了这些保证,茶价自然就上了档次。

”行走在车间,我只闻到茶香,没有闻到其它异味,地上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杂物垃圾,令人耳目一新。

    ⑥回到办公室,曾给我泡上一杯碧螺春,说起村民的变化。

以前,村里大多数上了五十岁的人,出门打不了工,又没有经济来源,被政府列入了贫困户的名单。

但自从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老板积极响应,产业带动就业,五百多亩茶园投产后,每年支付村民的劳务费就达一百三十多万元,三年来共支付近四百万元。

这笔劳务费的付出,大多数都落实在了附近村的贫困户身上。

    ⑦比如,道塘村的小凡一家,家里有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还要扶养两个上初、高中的孩子,妻子患上智障病,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他不能外出打工,家里无经济来源,家境十分困难。

在去年春茶即将开采时,曾说,他主动登门叫小凡去他茶场打工,并叫他负责用采茶机采茶,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

小凡身体壮,吃得苦,一天机采四五千斤鲜叶,采茶收入每天一百多元。

在高峰期,采茶收入达到每天三百多元,一年干下来,能挣到两万多元。

再加上冬季在茶场干点零活,全家的收入达到四万多元,去年他家就已经脱贫出列了。

    ⑧又如,东门村的妇女小金,她家也是贫困户,家里的男人早已去世,丢下两个老人和三个小孩,其中一个男孩患上痴呆症,家里上下都靠她打理,家境窘迫。

后来曾也让她来到他的茶场打工做茶,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干起活来不怕苦不怕累,在茶叶加工的高峰期,她熬更守夜,连续上两个班,因为加工茶叶是按件计费,那年她在车间做茶收入两万多元,去年她家也已经脱贫出列了。

曾对村民的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正说着,一辆长长的货车驶进来了,他赶紧起身,说是浙江的老板装货来了。

后来,他告诉我,这笔货款一到手就是二十八万元,是历年最大的单笔交易额,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⑨午夜时分,弯月钻进了云层,月光隐匿,四野变得昏暗起来,我走回楼房枕着茶香入眠。

不远处的加工厂房,还是一片灯火通明,机器隆隆作响,宛如交响曲回荡在寂静的田野上空。

曾的茶叶加工,今晚又是通宵达旦……

    ⑩翌日早上,我离开了茶场。

回来的路上,东边的太阳升起来了,彩霞很快把天空映成红彤彤的一片,远去的茶海已经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正是这片绿色托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梦!

(有删改)

(1)本文以“我”的行踪为线索,记述“我”的所见所闻。

阅读全文,补写下面的表格。

(4分)

行踪

所见所闻

来到茶园

茶园充满生机,工人一片忙碌

来到加工厂车间

回到办公室

走回楼房

加工厂房一片繁忙

离开茶园

茶海晨景

(2)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怀着对一棵棵绿树的一往情深,伸出双手抚摸萌发的嫩叶,那浅浅的青,淡淡的绿,齐刷刷挺立着,仿若一夜间冒出。

(2)不远处的加工厂房,还是一片灯火通明,机器隆隆作响,宛如交响曲回荡在寂静的田野上空。

(3)这是一篇纪实散文,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4分)

(4)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

(5分)

(5)联系上下文,结合“脱贫攻坚”时代主题,谈一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5分)

【答案】【答案】

(1)车间宽敞、明亮、整洁,机器布局有序、先进高效;

(2)听朋友讲述村民脱贫出列的故事。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挺立”这个动词把茶园嫩叶人格化(1分),写出了茶叶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整个茶园生机勃勃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茶的喜欢之情(1分)。

(2)“回荡”是指机器的声音在田野中来回飘荡,通过声音来衬托出朋友曾的加工厂房繁忙的场景(1分),表达了作者对曾及其工人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1分)。

这篇纪实散文的主要语言特色

(1)写景生动形象,极富文采:

清新明快,富有表现力,描写了茶园一派生机景象。

(2)人物描写刻画细腻具体,塑造了“曾”干劲十足、温和、有责任心,和村民勤劳肯干的形象。

(3)叙述质朴平实,借曾之口真实地再现了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1)题目“绿色托起的梦”新颖含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运用比喻,将茶园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比喻成茶园绿色托起村民的“梦”。

(3)题目作为文眼,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中心。

展现在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村民们通过绿色茶园顺利脱贫致富的故事。

(4)题目与结尾相呼应,深化主题。

(1)这是环境描写,通过描绘初升的太阳把彩霞染成红彤彤一片的美丽画面,预示着“脱贫攻坚”工作给村民带来的希望与美好前景。

(2)以绿色的茶海比作绿色的海洋,预示着中国正向成功的彼岸迈进,实现人民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

(3)表达作者对未来生活充分信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变式题2】阅读文章,回答题目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

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

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

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

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

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

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

他眼里总有活儿。

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