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8577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三年级2124通案.docx

新三年级2124通案

课题

21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知诗句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

感知诗句的意境美。

学法

指导

读读、想想、说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

谁来背背他的诗?

这节课我们在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板题〈望天门山〉。

(学生齐读课题)

二、导学新课

(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懂的字音多读几遍。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生字:

断楚帆孤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学习生字:

指名学生交流生字的音、字、结构、部首、

识记方法,进行扩词练习。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

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3、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家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

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指导方法:

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篇。

(1)学生个人读悟

(2)在小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

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重点指导:

开、至此回、相对出

 

(4)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二)课下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

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同桌互背,齐背。

(三)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写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望天门山》。

三、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四、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高耸

天长江水汹涌祖国山

门山相望河壮丽

山小船漂动

1、默写《望天门山》。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错别字。

天门中段楚江开,_________绿水冬留至此回。

__________

两岸青山相队出,_________孤凡一片日边来。

__________

 

课题

21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2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亦、妆”两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知诗句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朗读古诗,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

感知诗句的意境美。

学法

指导

自主合作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

西湖的景色美吗?

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2、板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导学新课

(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懂的字音多读几遍。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生字:

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学习生字:

指名学生交流生字的音、字、结构、部首、

识记方法,进行扩词练习。

(2)多媒体出示课文《饮湖上初晴后雨》。

如果大家把

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3、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家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

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1)学生个人读悟。

(2)在小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

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重点指导:

淡装浓抹、欲

 

(4)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二)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

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三)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写生字“亦妆”

2、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四、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山色空蒙西湖风

晴后雨欲……比……光秀美

相宜

1、解词。

潋滟:

___________________空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雨亦奇。

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相宜。

 

课题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教具

课件(中国地图)

通案

个案

一、启发谈话:

板书课题

1、同学交流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2、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请一名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的位置。

二、教师范读课文。

(或听课文录音)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自由朗读课文。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威”半包围结构,里边“女”字上面的小横不要丢掉。

“武”字的倒数第一笔是“丶”,不要多加“

“插”左右结构,右下角“白”字里边的横要断开。

“粪”上下结构,上边最后一笔是“

”,下边最后一笔是“丶”。

3、小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富饶:

形容物产很多。

(饶:

富足,多。

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

瑰丽无比:

奇特的美,没有什么能相比。

蠕动:

慢慢地移动。

五、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一句话说说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

(板书:

美丽富饶)

七、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八、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朗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1、看拼音写词语。

yánsèmàomìxíngzhuàngpījiǎféiliào

()()()()()

fēngjǐngyōuměiwùchǎnfēngfùqiānqíbǎiguài

()()()

2、组词语。

蓝()披()壮() 拣( ) 鱼( )威()

篮( )波()状()捡()渔()武()

 

课题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2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过程与方法目标:

积累语言,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难点:

积累语言,学会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

课件(海底图片)

通案

个案

一、课前测评。

(听写词语)

颜料形状肥料威武懒洋洋蓝色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祖祖辈辈披甲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课件显示海底世界的图片。

学生看图片后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意思。

(2)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

同桌交流。

练习朗读第3自然段。

(3)自主归纳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学习课文第4——6

自然段。

教师点拨理解句子“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

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说海里还有哪些鱼。

(4)质疑,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1、感情朗读2——6自然段。

同桌互读互评。

2、齐读第7自然段,设想西沙群岛将来会怎样发展。

3、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1、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2、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板书设计:

海水: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风景优美海底:

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物产丰富海滩:

贝壳海龟

海岛:

海岛鸟蛋鸟粪

更加……更加……

1、填词语。

()前哨()优美()百怪()丰富()朝天

()十色()富饶()无比()交错()条纹、2、照样子写词语。

各种各样懒洋洋飘飘摇摇一簇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原文填空。

()一带海水(),():

有(),(),(),()。

(),(),相互,()。

因为海底(),有(),有(),海水(),从海面看,()就不同了。

4、搜集文中描绘海水颜色的词语。

课题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认“汇、欣”等1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认“汇、欣”等14个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

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小兴安岭的四季风光。

2、生说画面,导入课题。

二﹑引导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如:

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

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

2、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三﹑初读课文

1、初步感知。

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交流。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去掉拼音读

生交流识字方法。

进行扩词练习

从课文中找出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如:

抽、赏、浸、缕、献、软。

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四﹑再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语句画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2、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3、师问:

读了这篇课文你对小兴安岭的四个季节有哪些了解?

你能用语言来表示每个季节的特点吗?

五﹑写字、词

课件出示会写的14个字,生认读,再组词。

六﹑师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积累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1、组词。

汇()挡()赏()视()线()

会()当()堂()观()钱()

刮()软()材()柏()库()

舌()欢()才()伯()裤()

2、填空

()的小兴安岭景色()()的浓雾严严()

()天空密密()()的野花穿过()

3、照样子写词语。

例1:

又酸又甜又()又()又()又()又( )又( )  

例2:

严实----严严实实

干净---()的确---()整齐----()

 

课题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2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难点:

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法

指导

自读感悟

教具

学具

课件

通案

个案

一、课前测评

1、课件出示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读课文,要读出感情,集体评议。

二、感悟品味

1、①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师课件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

师板书:

抽出

②师问:

“抽出”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用“抽出”而不用“长出”?

③生体验“抽出”的过程,体会“抽出”用的好。

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欢的感情。

2、①齐读第三自然段,师课件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画面

②师:

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

③生回答,师板书: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

生看画面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

3、①齐读第四自然段,师课件播放小兴安岭秋天的画面

②生看课件体会“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并加深感悟。

③师加以说明作者看到树叶飘落的样子,联想到彩碟飞舞的情景,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4、①齐读第五自然段,师课件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画面

②师指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只好”“添着又肥又厚的脚掌”“刮”。

③学生在情景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小兴安岭的冬天美景。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课文,并体会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

三、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

(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

着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

四、拓展活动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师说明:

这里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

2、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3、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总树多景象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

分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树木松树山葡萄榛子

美丽的小兴安岭冬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

黑熊松鼠

总美丽和物产丰富。

 

1、用“是……也是……”写一句话。

  

2、把搭配适当的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金色的蘑菇收藏视线

翠绿的花坛珍宝检阅

美丽的阳光穿过部队

鲜嫩的树叶挡住树梢

 

课题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课型

略读课

课时

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搜集资料,,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中丰富的词汇,如,“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奔流不息、璀璨无比”等。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香港景观图片

通案

个案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

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

(香港)

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

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1﹑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

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读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说说:

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2﹑播放香港景观幻灯片,加深体会。

3﹑诵读体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

三﹑交流展示。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议议:

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五、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方美食天堂

珠旅游胜地——海洋公园

灯的海洋

1、填空

()中心()价廉()之珠()各地()满目

()尽有()俱全()口福()胜地()闻名

()降临()六色()人间()不息()大厦

2、造句

每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语文园地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4-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流畅的语言介绍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小组交流,练习说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难点:

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口语交际

1、揭示交际话题:

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

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

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4、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5、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6、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

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并评出等级

 

\

课题

语文园地六

课型

新授

课时

4-2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围绕中心,写出文通字顺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习作中应用。

情感目标:

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难点:

培养书面表达的能力。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习作

1、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

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可是怎么写呢?

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2、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3、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4、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5、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6、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选出不同等级的范文两篇,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

课题

语文园地六

课型

新授

课时

4-3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积累写景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小组合作,引导发现词的多义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增强爱国之情。

重点

难点

重难点:

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案

个案

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2、教师提问:

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3、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4、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

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封──密闭。

5、拓展延伸。

“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

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指名读。

集体齐读。

3、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诵。

小组背诵。

集体背。

6、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

给大家背一背。

 

 

默写写景的古诗名句

 

\

课题

语文园地六

课型

新授

课时

4-4

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