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8783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2019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数一数、比一比》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比较。

并且能熟练的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比较物体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复习策略):

在数一数、分一分、比一比的游戏活动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复习重点:

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比较,并且能熟练的掌握数数的方法。

复习难点:

发现并提出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复习过程:

一、动手游戏《数一数、比一比》

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老师说你们做》的游戏。

老师说学生边说边做(大小)

二、说一说

1、小朋友,你们在家愿不愿意帮助妈妈收拾家务?

我们的好朋友小明他帮助妈妈把家务收拾好后,把妈妈、爸爸、自己的衣服分类放好,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啊”,你能告诉老师,小明是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

数一数有多少?

(出示课件图片)

2、学生自由发言(因为我看到妈妈的衣服叠的最厚了。

3、看到老师的图片,你还能比较什么?

(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比小明的衣服长,所以小明的衣服最短;还能比较花瓶,观赏的装饰品,古董马,妈妈小明的身高)

4、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

闭上眼睛,跟老师旅游轻松一下!

看!

出示课件,我们到哪儿了啊?

(花果山)你能在这儿比较什么?

(学生尽情发挥数,猴子,比较多少)接着去旅游出示课件我们又来到哪儿了啊?

(海边我们能比较什么啊?

(学生自由说)

5、我们旅游到了这么多的地方,能不能从我们生活中进行比较呢?

把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告诉大家你比较的是什么。

(矿泉水瓶,汽车,球,铅笔,纸)看看我们教室里能比较什么?

生活中我们还能比较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随机鼓励肯定其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6、游戏《小组找家》出示课件让学生比较完书的厚和书的多少之后,分组,听老师口令找家。

7、游戏〈男女找家〉出示课件,轻重的比较,然后男生女生分组找家。

8、小猫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开心,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但是它带来一只小猫和两团线球,它要问问我们小朋友哪团线球长?

学生自由发挥,肯定起想象的答案。

你还能比较什么?

9、动手涂一涂。

出示课件,看到大数受不了了,为什么?

(我们小朋友可不要象他这样,要爱护树木)下面把你认为是大树的涂上深绿色,小树涂上浅绿色,动手涂一涂,比一比谁涂的又快又好,老师就奖励他一个大拇哥。

学生动手老师巡视。

三、练一练:

1.数数练习:

(1)全班同学一起报数,看看全班有多少人.

(2)让学生看着图数数,注意手指着的小球和口头数出的数要一一对应.

(3)要求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数.

(4)同学随便说个数,数出后面五个数来.

2、在○里填上“>”、“<”或“=”.

14○14 18○1510○105○4

19○20 9○136○89○0

3、说一说,是对还是错.

(1)9>10()

(2)6>5()(3)7>8()

四、单元试题检测

1、数一数,每一种物品有几个?

(12分)

()个苹果()个杯子()个球

2、看图圈数。

(12分)

3、按要求,画一画。

(20分)

(1)画○,比△多△△△

(2)画△,比○少○○○○○

(3)在最短的后面画“△”,最长的后面画“○”。

(4)在最高的下面画“√”。

4、看数画图。

(10分)

(1)画5个○

(2)画7个△

5、我会连。

6、想一想,画一画。

(30分)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3、多的画√,少的画○。

4、长的画√,短的画○。

第二课时:

复习《位置》

复习要求: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复习重点:

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复习难点:

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复习准备:

挂图投影课件座次卡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

1、谈话引入

师:

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座位游戏

师:

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

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

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

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

师:

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

位置

3、介绍新位置

师:

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

师:

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

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

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

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

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1、教师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

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

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

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

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

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

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

(生口答)

看书:

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

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

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2、挂图出示

(1)情景导入

师:

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2)全班交流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练习题吧。

3、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完成剩下的练习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师:

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家都喜欢的游戏,“听反话”

要求:

(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第三、四课时:

复习《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复习重点:

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复习难点:

1、序数。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和第五两个单元,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两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

汇报:

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这单元内容我们都要注意什么?

1、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

如:

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重点练习从左(右)圈几个和第几个。

(1)图中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是第()个。

(3)从左往右数,排第().

2、相邻数:

()6()。

单数:

1、3、5、7、9

双数:

2、4、6、8、10

3、10以内数的组成。

递增、递减、交换方法。

“对口令、找朋友”游戏进行复习10以内的组成。

4、10以内的加减法;

(1)写出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2)在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出示计算卡片练习。

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6,

尤其是()-3=3,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

9○6=36○5=1

5、用数学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

一图一式、一图二式、一图四式。

三、通过这两单元的复习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练一练

1.圈一圈,连一连。

(共8分)

2.数一数每种花各有几朵,写一写。

(共5分)

3.涂一涂,填一填。

(共10分)

(左)(右)

把左边的3个涂上红色;把右边的5个涂上绿色;给从左边数排第5的涂上黄色。

绿比红(),红比黄()。

(填“多”或“少”)

4.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共12分)

5>()()<3()>4

2<()3<()()=()

1<()()>()()<()

5.要使盒子里都是5个皮球,每个盒子里要添上几个皮球?

请画上去。

并写数。

(共16分)

6.把4个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

写一写。

(共6分)

7.请你先写数,再填空。

(共10分)

8.比一比,看谁吃得多。

(共12分)

10.看图回答问题。

(共9分)

一共有()个人在排队买票,排在第(),排在第()。

11.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有几种插法,请写出来。

(共8分)

四、想一想,做一做。

(13分)

1、写出上的数:

235

431

2、

3、看图填数。

比少;

比多。

4、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2个:

☆☆☆☆☆

涂第2个:

☆☆☆☆☆

五、画一画,你能行!

(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6分)

¤¤¤¤

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六、看图计算。

16分

七、根据要求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分

八、按规律填一填。

九、是几就圈几

十、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

5分

十一、把右边的6串葡萄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7串涂上颜色。

第五课时:

复习《认识图形》

复习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重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复习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复习过程:

一、谜语导入

教师分别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谜语,让学生来猜。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二、根据特点进行分类

长方体:

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正方体:

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

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

光光的,能滚动……

三、练习

长方体有()个,圆柱有()个,

正方体有()个,球有()个,

2、

从左起,第()个是球,第()个和第()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是(),球的右边是()

3、

长方体有()个,圆柱有()个,

正方体有()个,球有()个,

4.请你试一试。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个正方体

5.小明在家里拿来下面这些物品,你能帮他分一分吗?

请把序号填在合适的括号中。

四、练习

1.填一填

(1)是()体,它有()个面。

它的每个面都是()形。

(3)是(),上下两个面都是()。

(4)是()体,它有()个面。

每个面都是()形。

2.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3、数一数,填一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