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散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8851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情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情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情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情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情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情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情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亲情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亲情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亲情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亲情散文.docx

《亲情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情散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亲情散文.docx

亲情散文

亲情散文

  篇一:

中考亲情类散文阅读含答案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

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

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

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

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A.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B.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

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

C.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

父亲呷下一口酒,道,D.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

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

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

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

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

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

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

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安静的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

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

  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

  1.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

请简要概括。

  

(1)

  

(2)

  (3)

  2.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

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

请从文

  中A、B、C、D处任选两处作批注(照抄示例不得分)。

  示例:

我选A处;批注:

与其一味的抱怨、哀叹世风日下,不如身体力行做点什么。

  

(1)我选处;批注:

  

(2)我选处;批注:

  3.联系全文,认真品读第(11)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

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

说说

  你的看法。

字数在80字以内。

  1.

(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

(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

  (3)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

(每点2分,意对即可)

  2.示例:

  A处:

只要肯动手,每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勿以善小而不为;多做事,少抱

  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B处:

反映了某些人缺乏公德心的现状;为“我”“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的自私行为开脱。

  C处:

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态;动作、神态的描写,既写出了路人的不安

  与慌乱,也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

  D处:

言语虽然朴素,却道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赠人玫瑰,手留

  余香;两个反问句表现父亲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每处2分,批注合理即可,照抄示例不给分)

  3.

(1)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但自私冷漠、计较得失,与父亲的助人为乐、友善

  待人、重义轻财相比,人格上显得苍白无力。

(3分,意对即可)

  

(2)比喻或对比;(1分)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解决,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

(2分,意对即可)

  4.看法一:

认同。

理由如:

友情比金钱更重要;钱能测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钱能测出真假朋友。

  看法二:

不认同。

理由如:

人要守信用,不能纵容欠钱不还的不诚信行为,否则会损

  害社会的良序约俗。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

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

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

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

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

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

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

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

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

“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

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

”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

“你?

?

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

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

”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

“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

”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

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

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

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

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

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

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

“把梨送给邻居吧!

”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

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

“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

”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

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

“这梨,怎么这么甜!

  ⑦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

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

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

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

母亲说:

“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

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

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

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

”母亲还说:

“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

  ‘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6.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9.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浪费时间,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雨水多,梨不甜。

  7.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与下文“我”和妻子对父亲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地表现了“我”因忽视父爱而产生的愧疚之情。

  8.

(1)“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

  

(2)“木然拒绝”“默默”写出了我的醒悟、自责,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一股甘泉直入心田”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梨味的甘甜,也表现出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

  9.引发读者思考“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

  例: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容易忽视。

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厌其烦关心子女,问寒问暖,而子女有时却不领情。

这样很不应该,我们要珍视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回报。

  

(二)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

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发上休息。

忽然,门铃响了。

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

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

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

哦,原来是邻居啊!

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

“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要请你们帮忙。

”我说:

“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

”李先生道:

“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

  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

”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

“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

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一楼?

”李太太解释道:

“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运动。

”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

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

大伙儿开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

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和与妻子深深地鞠了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来询问。

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里病故了。

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

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

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

“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哪。

“生活就是这样,。

  1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①第一次__②第二次:

  1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___

  1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

  11.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

②完成父亲的遗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

  1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

  13.给邻居增添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

  14.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

  篇二:

在路上亲情散文

  在路上在路上,在人生的路上。

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尚可,这是我最欣慰的事。

我多么希望父母永远这么健康的陪伴在我的人生路上。

孩子还小,这个月的十三号刚刚满两周岁。

两周岁的孩子有多少心智是我想不到的,但时常给我惊喜。

譬如昨天,从公园出来有点小雨了,我骑车带着他行进在回家的路上。

雨点越来越密集,我回头看了一下小座椅上的儿子。

他用双手在摸自己的头,在下意识的遮挡落在头上的雨滴。

呵呵,我不禁笑了。

儿子,不被风雨摧残一下,你怎么知道风雨为何物呢?

快到家的时候,雨点更加的肆虐了。

我不禁开始担心。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的,儿子猛的掀起了我的衣服,然后小小的人儿钻进了我后背的衣服里。

哈哈,哈哈,真是让我意外啊!

我不禁笑了起来,儿子钻在衣服里,没有了风雨的摧残,加上觉得这个世界都不一样了,好玩的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这个小家伙,怎么想的呢?

怎么会想到钻到我的衣服里面呢?

比你妈妈我聪明多了啊!

就这样,小雨里,我不紧不慢的骑着自行车,带着钻在衣服里的儿子行进在污浊的尘土夹杂着雨滴的马路上。

最近不知道是怎么了,对什么都不敢兴趣。

觉得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为什么?

难道这就是人的低潮期。

差一个月不到两周岁,给儿子断了奶。

其实,这已经很那啥了,比起那些三四个月就断奶甚至从未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

可我还是有点点难过。

我觉得,宝宝就是应该吃妈妈的奶水长大。

宝宝就是应该跟着爸爸妈妈长大。

可是,放眼开去,满大街上,带着孩子的大多不是爸爸妈妈,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不是奶奶就是姥姥。

太多太多的宝宝跟着自己的姥姥或者奶奶长大。

因为妈妈要工作,妈妈也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和老公为了给儿子一个快乐的幼年,我在家整整带了他两年多。

这已经很难得。

这是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

自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这个牵挂无时不在心里。

什么时候心里都有一根弦揪着,绷着。

所以,有时候觉得累,因为太多的顾虑,因为太多的担心,才累。

人生的路,走过春夏秋冬,经过百花盛开和秋叶萧瑟,看过莲叶满池的荷塘与皑皑白雪的山川。

人生的路注定不会一直一个样。

因为那样反而会找不到行进的方向。

不管什么样的境遇,也不管什么样的路途,我们都欣然接受吧。

别忘了在难过的时候看看身边的风景。

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三:

爱的箴言(亲情散文)

  爱的箴言

  文\刘雅君(湖南科技大学)

  也曾有过心动的年岁,当有了心仪的男孩时,便开始好奇父母的恋爱经历。

  十五岁的愣头青爸爸找何伯学太极,一学就学出了火花,两人成了忘年交。

隔年的双抢愣头青爸爸受邀第一次去了何师傅家,成了何家双抢的一把好手。

二十岁夏末爸爸带着朋友,何伯带着二女儿,爬上了衡山南天门。

冬天的时候何伯说要把建材公司的铁饭碗过给二女儿,条件就是和我爸结婚。

三年后爸妈就结婚了。

  东拼西凑,故事梗概我是明白了,与之而来的却是这样的感受,爸妈的结合基本是由外公主导的。

这种不完全自由的结合让我总是困惑,爸妈之间有正真的爱情么?

两人一起生活这么久却没有分开是不是时下流行的一种说法“只是习惯而已”?

也许是因为妈妈没有透露更多的恋爱细节给我,也许是当时的我还未曾经历过爱情,看着相守在一起的父母,想象他们的爱情,我总觉得空洞。

  平日里我从来没见过他俩牵手而行,相册里鲜少有他俩的亲密照片,“我爱你”、“我想你”之类的就更别提了。

虽然他们相守和睦,可我却看不懂他们爱情的味道。

常常在偶然遇见心仪的那个男孩时想,妈妈对爸爸是否也像我这般怦然心动过?

爸爸对妈妈的爱情是什么形状的?

我没有答案,这并不是简单的是非题。

  爸爸有一个原则,一家人,只要在家,就要一起吃早饭。

他总说:

“吃早饭都不同路,一家人怎么会齐心?

”可偏巧的是我和妈妈就属于那种要睡就睡到自然醒才爽快的人,因此在我家,特别是放假,你只要住上一晚,就能看到咱们的拉锯战,爸爸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喊,我们雷打不动的睡,最终只等老爸使出杀手锏——掀被子,战争才得以结束。

我曾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多年我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最终也想不出所以然。

可是事情的转机总是安然的躺在拐角,拐个弯,它来的出乎意料的快。

国庆七天我回家了,第一天爸爸没喊我们起床,起初我还以为他出早班了,结果睡醒了下楼却发现他正在看报,桌上摆着稀饭和油条等着我们。

第二天依然如此,我没有问爸爸为什么出现了这种状况,平时盼都盼不到的懒觉,我可不想失去它。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妈妈的工作在一个月前调动了,隔一天就要上一回夜班。

爸爸什么也没说,却只是改变了他多年来的原则,不再催促我们起床,不再坚持一起吃早饭。

这样的他只是怕妈妈休息不够,没精神。

而我偷来的几日懒觉也是托妈妈的福。

“鱼鳔留着给你,我吃鱼头。

”正当我感慨爸爸的无言行动时,他的话又让我心头涌起异样的色彩,这场景好熟悉,每次家里吃鱼不都是这样的么?

爸爸总是把鱼鳔留给妈妈,我是只爱吃鱼肉,却从没发现妈妈最喜欢吃鱼鳔。

那一刻,那画面,是暖和的。

  我总是在追寻到底爸妈之间的爱情是什么,我总拿我青涩朦胧的爱情理想来衡量爸妈之间的爱恋。

却从来没有真正理解所谓爱情。

爸妈的结合是由外公主导的,并不自由,所以难以有爱。

我总是被这样自以为是的成见蒙住眼睛,被曾经的故事挡住心灵,却忘了从我亲身尽力的现实中寻找真挚的爱。

相爱不是那么简单的我爱你,相爱却又是简单的不叫爱人起床;相爱不是简单的我想你,相爱却又是简单的将鱼鳔夹进爱人的碗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