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02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docx

批注学案赏析资料补充

批注式阅读拓展资料汇编

一.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一)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标题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爸爸的花儿落了》

夹竹桃凋谢

父亲去世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

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心声》

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变色龙》

(比喻,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

一种善于变色的蜥蜴

比喻像变色龙一样的奥楚蔑洛夫,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2)标题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标题

作用

《背影》

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藤野先生》

表明写作对象

《智取生辰纲》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事件

《羚羊木雕》

贯穿全文的线索

《心声》

透露情感主旨。

此外还有含蓄寓意,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

(三)如何品析文章标题:

 1、先看标题的本义:

(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2、再思考深层含义:

  

结构

(是否文章线索    是否设置悬念)

主旨

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

人物

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修辞

比喻、拟人、双关等

表现手法

象征

 

 3、最后分析其效果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示例:

《履痕》文章标题“履痕”有什么含义?

从全文看,其作用是什么?

含义:

①鞋印;②人生的轨迹

作用:

①是贯穿全文的主线;②揭示文章中心,突出母爱伴着儿女成长

(四)如何给文章拟标题。

给文章拟标题可以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从以下角度考虑:

①文章的核心人物是谁,有何品质;

②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③文章的核心事件是什么;

④作者的情感如何,要表达什么主题。

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它由许多因素决定,诸如文中的内容、文体的特点、写作风格等等,致使文章的线索出现了多种形式。

(1)以人物品格为线索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精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这三个事例可以说是文章的"部分",要把"部分"组成"整体",就得有条线索,这条线索就是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核优异品质。

(2)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串联起“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的情节,从而反映辛亥革命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3)以典型细节、典型事物为线索。

如《背影》以背影为线索

(4)以人物感情为线索。

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5)以时间、空间变化为线索

2.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在做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弄清文章的段意、层意,这样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一)结合文体特点

体裁不同文章的写法也不同。

文章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记叙类文体一般以时间、空间为序,思想感情变化、内容变化、描写角度、逻辑顺序等,其中散文多半具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小说重点是刻画人物性格,它的故事情节一般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说明文一般时空顺序、认识规律、事物发展过程、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等;议论文一般有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等。

补充:

写人或者叙事的散文,要关注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情景的变化、逻辑的顺序等等;写景散文要注意写景的顺序和方法,是移步换景还是定景换点;抒情散文则要抓住思想感情的变化,理清结构

(二)借助语言标志

首先,从首句或者结句、或过渡句入手进行分析。

(1)中心句(包括全文和局部);

(2)结构句(如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和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等);(3)从议论抒情句入手。

议论抒情句往往是对上文的总结!

其次,从标志语入手进行分析。

一是词语的标志。

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那时候”“现在”等。

文章的段内层次,往往也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词语,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

抓住了这些信息,我们便能快速把握文章脉络。

此外,关联词和标点符号的提示功能也值得重视。

(三)概括各段大意

阅读时可采用一边读文章一边概括每段内容的方法,理清文章内部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快速了解全文内容、中心和结构层次。

概括的时候也可以着重考虑段首句、段尾句等。

(四)需要积累的结构常见术语与其表达效果

1、题眼:

含义深刻,紧扣内容和全文线索,新颖独特

2、线索:

把全部材料贯穿一体,使文章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3、开门见山:

切入点新颖独特;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或者引出话题;交代背景,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或者与下文构成对比。

4、承上启下:

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思路清晰,转接自然;衔接紧密,上下贯穿

5、卒章显志:

剖结上文,呼应前文(开头、题目),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升华感情;深化主题;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让人难忘

6、呼应:

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突出主题,深化主题

7、详略得当:

详写有利于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有利于表达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主题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详略得当,使文章浓淡相宜,错落有致,内容充实,人物丰满;笔法富于变化,重点突出

8、点面结合:

能反映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物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3.批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方法

运用

课题扩充法

要素串联法

记事类扩充完整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

写人类扩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写景类扩充主要景物及其特点

段意合并法

把主要段落的段意连起来,修改、删减、综合

句子摘录法

摘录文章中提示主要内容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等,稍加改动。

方法一:

抓住关键句,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们知道在每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往往会使用一些关键句,能突出表现文章的内涵。

这些关键句,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要筛选出语段中的关键句,有的语段中有或总领或总结的概括性中心句,有的语段中会有针对核心话题的核心陈述句,如:

这些文章中就有非常典型的关键句

句子摘录法

题目

摘录关键句

提取关键词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索溪峪的“野”》

2.山是野的

3.水是野的

4.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

5.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山野、

水野、

动物野、

游客野

文章描绘了索溪峪的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连游客也变得野的独特景象。

《詹天佑》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5.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

6.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7.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

爱国

不怕嘲笑,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詹天佑不怕嘲笑,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路线,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士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方法二:

抓住段意,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但是,很多文章它是没有典型段落,也没有关键语句,这时我们就要教会学生先提取关键词,再归纳出段落大意,最后合并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段意合并法”

“段意合并法”

关键词→自然段段意

主要内容

关键词→自然段段意

关键词→自然段段意

方法三:

课题扩充法

题目

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山中访友》

访问了那些朋友

访问了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朋友

“我”去山中访问了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大自然中的一切朋友,心情十分愉快

《詹天佑》

写了他什么事?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詹天佑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路线,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士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索溪峪的“野”》

哪几个方面的野?

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游客野

文章描绘了索溪峪的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连游客也变得野的独特景象。

方法四:

要素串联法

写人类:

完整罗列出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

主要人物

桑娜、渔夫、五个孩子;西蒙、两个孩子

主要事件

渔夫和妻子桑娜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

主要内容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渔夫和妻子桑娜在自己生活很贫困的情况下,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事

写景类:

完整罗列出主要景物及特点

主要景物

特点

有声有色

主要内容

课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

写事类:

完整罗列出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

时间

1932年的秋天

地点

上海内山书店

人物

“我”、鲁迅

事件

“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

主要内容

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这“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巨大

四.批情感

(一)快乐

相关词语:

高兴欢快开心欢乐愉快快乐欢腾欢欣愉快欢喜

形容快乐的成语:

欣喜若狂、喜溢眉梢、眉开眼笑、大喜过望、欢呼雀跃、喜笑颜开、喜不自胜、心花怒放、得意忘形、载歌载舞、杯酒言欢

(二)愤怒

相关词语:

恼怒气愤生气盛怒负气发怒不满不悦不高兴大怒震怒众怒

形容愤怒的成语:

横眉冷眼、怒发冲冠、怒气冲天、火冒三丈、怒火中烧、嗔目切齿、义愤填膺、目眦尽裂、神怒人怨、勃然变色、大发雷霆、

形容不满的成语:

怨声载道、满腹牢骚、怏怏不乐

形容不高兴、震怒、大怒的成语:

 

形容气愤的成语:

七窍生烟、忧愤成疾、愤愤不平、捶胸顿足

(三)悲哀

相关词语:

悲痛悲伤哀痛哀伤悲恸伤心悲哀哀伤悲恸悲凉沉痛痛苦难受痛苦忧伤难过酸心痛心不快忧愁哀愁忧闷忧郁忧虑忧伤 

形容伤心的成语:

抱头痛哭、悲痛欲绝、痛心入骨、痛哭流涕、目断魂销、五内俱崩、肝肠寸断、泣不成声、心如刀割、九回肠断、老泪纵横、

形容难受、忧郁的成语:

郁郁寡欢、郁郁不得志、如鲠在喉、黯然伤神、愁眉不展、愁肠百结、忧心忡忡

(四)恐惧

相关词语:

惧怕害怕恐慌惊恐恐惧畏惧胆寒胆怯惧怕畏怯

形容害怕的成语:

胆战心寒、惊恐万状、丧胆亡魂、心惊肉跳、失魂丧胆

形容恐惧的成语:

毛骨竦然、不寒而栗、闻风丧胆、面无人色、碎心裂胆、魂飞天外、坐立不安 

五.批写法(文章的表现手法或写作技巧)

1、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

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主要方面的XX特征。

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

批注格式参考:

把和对比,突出,更好地表现的特征/主题。

2、衬托:

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相似的做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做陪衬叫“反衬”。

作用:

突出本体的××特征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衬托的主体只有一个,使用衬托手法使这个主体更鲜明、突出,有主次之分;而对比的两个方面都是主体,使用对比,两者都更鲜明、突出,没有主次之分。

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的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补充的作用。

3、渲染:

对文章中的环境和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着意描写。

作用:

突出形象,深化主题。

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渲染与衬托的区别与联系:

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4、象征: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象征体),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本体)。

作用: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1)象征是表现手法,属于全文构思立意使用的手法,比喻是修辞手法,只用于某个句子。

(2)象征中的象征体是具体事物,本体是抽象的精神品质,而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没有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的限制。

批注格式参考:

用象征,含蓄、深刻地表达了的情感。

5、抑扬结合: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作用:

更能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某种品质,使赞扬或批评更为强烈;还能使文章行文富有波澜,制造曲折,避免平淡。

批注格式参考:

该文采用了抑扬法,先,后,突出了。

6、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和直接描写景物的方法,侧面描写是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描写,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来另辟蹊径地表现事物,体现事物。

7、托物言志:

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例:

《陋室铭》和《爱莲说》。

批注格式参考:

通过,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志向/情感。

8、借景抒情:

让感情依附一定的景物,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情是目的,景是手段和条件,情要从景中引发,与写景的特征相关联,一切情语皆景语。

常见的说法有:

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乐景、哀景)衬情。

9、虚实结合:

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批注格式参考:

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虚写,激发读者的想象,使文章,表达了。

10、动静结合:

动衬静,静衬动,相得益彰,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批注格式参考:

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是写动景,是写静景,动静相间,使文章相映成趣,多姿多彩。

11、以小见大: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往往借助平凡、具体的小事,或生动的细节描写,加以适当的议论、抒情,来反映社会生活现象,表达深刻的道理。

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批注格式参考:

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从这一件小事中,表现了这一重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省。

12、联想和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无论联想还是想象,都是虚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3、悬念:

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注意。

有两种情况:

一是简要地提出事物,让读者急切地想了解结果。

另一种是让读者对人物和事物有比较多的了解,只是作品中的人还“蒙在鼓里”,让读者有兴趣关心结果。

批注格式参考:

设置了一个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14、铺垫:

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和事物以作衬垫,蓄积气势,为了突出主旨,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比如要形容冬天的寒冷,不是直接说冷,而是通过描写冬天里的万物萧瑟来写冬日的冷寂。

15、伏笔: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

特点:

一是有伏必应;二是要伏得巧妙;让读者无法轻易察觉到,切忌刻意、显露,这是伏笔与悬念的区别;三是伏笔的照应,前后不宜过紧。

分析伏笔可从人物的外貌、人物言行、人物心理、环境描写入手。

批注格式参考:

采用了伏笔/铺垫的手法,是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作铺垫,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结构严谨。

补充:

铺垫和伏笔的区分:

铺垫“层层递进”、修饰烘托主题的效果的意味更浓些;而伏笔更侧重于指“线索”,使上下文有呼应,读者读来不会有突兀的感觉。

铺垫是前面有所交代,打好基础,以便后面的高潮。

而伏笔是埋下关子,设下包袱,你后面得抖开包袱。

伏笔强调的是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交待,有伏必有应。

好比你在上文里埋了颗雷,下文说到雷爆炸了,如果上文没提埋雷,直接说雷爆炸了,是不合逻辑的。

六.批段落

批注格式参考:

第一步:

内容上,该段写出了什么内容(注意修辞手法的考虑和分析)。

第二步:

结构上,该段有什么作用。

提示:

必须先弄清楚段落在文中的位置。

1、批注的段落在文章的开头,作用参考如下:

引出下文;

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对象。

③照应文章标题;

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⑤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

⑥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与环境。

2、批注的段落在文章的中间,一般是承上、启下、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批注参考:

⑴这段文字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

⑵这段文字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

⑶这段文字使文章由……转为……(如①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②由写物转为写人;③由历史转为现实;④由感性转为理性等)

3、批注的文段在文章的结尾,作用参考如下:

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伏笔释念(前面埋下的伏笔在这里得到了解答)

③篇末点题。

④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例:

(1)批注《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段:

内容上,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解决,终会战胜困难的。

结构上,点明文章主旨,篇末点题。

例:

(2)批注《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文章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和文章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内容上: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

“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

结构上:

前者的作用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七.赏析句子的答题步骤

首先,先在文中找到所需赏析的句子,即将句子回归原文,并将句子放在整个段落甚至前后段落中理解,简要地说,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其次,细读所要赏析的句子,根据题意,或主要从某个角度回答,或从多个角度较全面、充分地回答。

最后,将上述思考的结果,整理下来,做到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一)批注修辞句

(1)主要修辞方法:

1.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批注参考: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_______比作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特点,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情感/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观点。

2.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批注参考: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特点,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情感/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观点。

3.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批注参考: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语气强烈,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

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7.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8.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9.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0.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

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11.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12.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2)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技巧

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

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二)批注表达方式

(1)表达方式主要有5种: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具体又可以细分。

(描写)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

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4.环境描写:

①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②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

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

③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5.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