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0311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8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docx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理科综合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科目课程标准(实验)和200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化学、生物科目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体现各学科特点。

(二)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以相关科目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考查重点,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三)命题既要有利于高考的平稳过渡、又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四)注重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时代性,体现对考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五)恰当分配主、客观题目比例和对必修、选修课程内容的考查量。

统一必考和自主选考相结合,力求各选考模块试题的难度均衡。

(六)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能力要求

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

既重视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方法,更关注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对能力考核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理解能力

1.能阐释所学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内在要义,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

2.能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对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进行解释,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1.能正确理解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中文字、符号、图像(图表)、公式、模型等所表达的意义。

会运用这些方式准确表达相关的科学信息。

2.能鉴别和筛选试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正确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重组为新的用于解答试题的知识体系。

3.能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或科学实验中获得有效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储存或应用。

(三)科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能独立完成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理解相关的实验原理、方法,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相关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灵活运用所学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实验问题。

3.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能设计方案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假说、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对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在解决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特点,学会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能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简单的问题,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逐一加以解决。

三、考试范围和内容

(一)考试范围

必考内容:

物理:

物理1、物理2、物理3-1、物理3-2

化学:

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

生物:

生物1、生物2、生物3

选考内容:

物理:

物理2-2、物理3-3、物理3-4、物理3-5;

化学: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

生物:

生物选修1、生物选修3

(二)考试内容要求

按照高中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体系提出考试要求。

根据认知性内容、技能性内容和体验性内容的学习要求规定考试要求,并分学科列出考试要求的等级标准及相关内容的考试要求。

1.生物学科

按照新课标提出的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层次提出对生物学科学习内容的具体考试要求,按从低到高的顺序,用相应的行为动词加以表述,列表说明如下:

认知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等级

技能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等级

体验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等级

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指出,辨别,写出,排列

A

尝试,模仿

体验,参加,参与,交流,

讨论,探讨,参观,观察

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示范,比较,描绘,查找

B

运用,使用,制作,

操作,进行,测定

关注,认同,拒绝,

选择,辩护

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利用,总结,研究

C

确立,形成,养成,决定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

了解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了解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

认知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技能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体验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说明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B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B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A

1--2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B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2.观察叶绿体、线粒体

1.体验实验材料及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形成“生命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

2.多种多样的细胞

B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B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B

1--3细胞的代谢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B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的复原

3.探究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

4.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5.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C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B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B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C

6.细胞呼吸

C

1--4细胞的增殖

1.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A

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细胞的无丝分裂

A

3.细胞的有丝分裂

B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B

1.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搜集和分析,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2.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

2.细胞的全能性

B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B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恶性肿瘤的防治

B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生物体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通过进化形成生物的适应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通过对减数分裂、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功能、遗传变异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现代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命延续和发展的规律,认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并利用其原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

认知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技能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体验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说明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1.细胞的减数分裂

B

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只要求知道动物的受精过程

2.配子的形成过程

B

3.受精过程

B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B

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B

3.基因的概念

B

4.DNA分子的复制

B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C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B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B

4.伴性遗传

B

2--4生物的变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B

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

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B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A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B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A

2--5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A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A

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A

2--6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B

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生命世界从细胞到个体,从个体到群体,以至生态系统都有不同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有着自身的物质结构基础,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

本模块侧重于让学生在个体和群体水平认识生命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应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知识的构建,同时注重联系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实例,理解生物体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稳态。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认知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技能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体验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说明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B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体验科学发现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2.其它植物激素

A

3.植物激素的应用

B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B

模拟尿糖的检测

认同物质决定意识的科学世界观,反对迷信。

动物的激素调节指人和高等动物。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B

3.人脑的高级功能

B

4.动物激素的调节

A

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B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稳态的生理意义

B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关注身体的保健。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B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B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B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A

3--4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特征

A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2.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3.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1.关注我国的人口现状,认同我国的人口政策。

2.认识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3.形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物的态度。

2.种群的数量变化

B

3.群落的结构特征

A

4.群落的更替

A

3--5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

A

1.体验物质和能量对于维持生态系统运转的重要性。

2.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C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B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A

2.讨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A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A

选修部分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习该模块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技术素养。

本模块的学习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活动,充分发展个性,让学生体验生物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制作,去实践实习,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生物技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现代科技的进展,形成主动、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氛围。

认知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技能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体验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说明

选1--1微生物的利用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B

关注微生物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B

3.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B

4.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的产物

A

选1--2酶的应用

1.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A

探讨酶的应用前景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2.酶活性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B

3.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A

1--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特定的成分

A

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A

3.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A

选1--4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植物的组织培养

A

选考

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A

3.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A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模块选取了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生物技术,这些技术都和工业、农业,医疗卫生业紧密相关。

学习本模块的目的是开拓学生视野,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技术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认知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技能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体验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说明

选3--1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B

DNA的粗取和鉴定

1.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2.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蛋白质工程(选考)

2.基因工程的应用

B

3.蛋白质工程

A

选3--2克隆技术

1.植物的组织培养

A

1.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讨论细胞工程技术的社会意义。

3.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2.动物的细胞培养和体细胞克隆

A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B

选3--3胚胎工程

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理论基础

A

1.认同胚胎工程在畜牧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2.关注胚胎工程的研究进展。

2.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B

3.胚胎工程的应用

B

选3--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A

1.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认识到每一项生物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带来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2.养成关注社会问题讨论的参与意识,形成质疑、求实的科学态度。

 

2.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B

3.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A

选3--5生态工程

1.生态工程的建设

A

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生态工程的原理

B

2.化学学科

按照新课标提出的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层次提出对化学学科学习内容的具体考试要求,按从低到高的顺序,用相应的行为动词加以表述,列表说明如下:

认知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等级

技能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等级

体验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等级

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

A

初步学习、模仿

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

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

B

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

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

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

C

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

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D

化学必修课程考试内容要求

必修课程模块的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常见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和重要的化学概念的认识和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考查考生的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情况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知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技能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体验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认识化学科学

1.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A

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

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

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原子团等概念的涵义;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化学变化的实质;常用化学用语的涵义。

B

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3.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B

质量、摩尔质量、气体体积等物理量之间的换算;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实验、假设、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化学实验基础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B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

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化学学习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原理。

B

3.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

C

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4.实验室制备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氯气等)的反应原理、实验方法。

C

气体发生、收集与净化操作,实验装置的安装。

4.配制溶液、对酸碱溶液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C

配制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的实验技能、测定溶液pH的技能等

5.控制实验条件的一般要求

B

5.实验现象、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

B

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的技能

6.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B

绘制典型实验的装置图

7.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

B

常见突发事件处理

《化学1》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

C

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分类的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溶液的涵义和溶液的组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胶体。

C

有关溶液组成、溶解度的计算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溶液、胶体等分散系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

3.酸、碱、盐的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C

溶液中Ag+、CO32-、Cl-、SO42-等离子的检验。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B

实验验证铝盐、铁盐的井水作用

金属及合金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应用。

5.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合金材料。

6.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B

实验证明氯气的漂白性

查阅有关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措施的资料。

碳、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硅及其化合物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化学2》

 

认知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技能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体验性学习内容的考试要求

物质结构基础

1.元素、核素的涵义

A

查阅有关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应用的资料

物质组成的元素观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B

实验探究:

几种金属盐的焰色反应。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金属、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A

实验探究:

碱金属、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4.化学键的涵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B

制作简单有机分子的结构模型。

物质种类的多样性

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的原因;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C

设计并进行有关物质间进行化学反应及其探究反应规律的实验。

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2.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

B

中和反应与中和热的测定的实验;

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

利用盖斯定率计算反应热。

提高燃料利用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实验探究:

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实验证明某些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乙烯、氯乙烯、苯的同系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B

查阅有关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的资料;实验探究:

乙烯、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2.乙醇、乙酸、醣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A

尿液中葡萄糖的检测实验原理及方法;淀粉的水解和水解产物的检验实验。

醣类、油脂、蛋白质等有机物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3.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B

设计从乙烯制备乙酸的合成路线。

合成高分子材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作用。

4.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B

查阅有关海水资源及其利用的资料。

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5.水资源的保护、大气污染和酸雨。

C

调查当地水污染及治理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洗衣粉。

化学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6.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C

查阅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的资料。

化工生产中贯彻“绿色化学”观念的意义。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是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化学1、化学2)基础上,为部分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高中生开设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

本课程模块是考查中学生对描述化学反应的物理量,如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等,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运用这些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