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0676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docx

江苏省苏州届高三化学下册月考试题9

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校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

1.某种蛋白质水解生成一种α氨基酸,测得其含N量为15.73%,则此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是下列中的()

B.H2N—CH2—CH2—COOH

C.H2N—CH2—COOH

【答案】A

【解析】B项错误H2N—CH2—CH2—COOH是β氨基酸。

α氨基酸中w(N)=15.73%,设氨基酸通式为CnH2n+1NO2,则

×100%=15.73%,n=3。

2.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

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硫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2e-=Sx2-

B.放电时,电池中消耗4.6gNa,反应中转移1.204×1023个电子

C.该反应一定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D.放电时,电子从钠极经外电路流向到硫极,再从硫极经内电路流向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放电时S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作电池的正极,错误;B、放电时,电池消耗4.6gNa,物质的量是0.2mol,转移的电子数是

0.2mol×6.02×1023mol-1=1.204×1023,正确;C、放电时,该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错误;D、放电时,钠作负极,S作正极,电子从钠极经外电路流向到硫极,不会从硫极经内电路流向钠,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电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盐酸中加入碳酸钙:

CO32-+2H+=H2O+CO2↑

B.在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NH4++OH-=NH3·H2O

C.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

NH3·H2O+SO2=NH4++HSO3-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硝酸:

2Fe2++4H++NO3-=2Fe3++2H2O+N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碳酸钙是难溶的盐,不能拆成离子形式,不选A;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氢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不选B;C、氨水与过量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选C;D、亚铁离子被硝酸氧化成铁离子,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选D。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判断。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I-离子的溶液中:

Cl¯、Fe3+、Al3+、Cu2+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Fe2+、NH4+、Cl-、NO3-能够大量共存

C、pH=13的溶液:

S2-、SO32-、SO42-、Na+

D、在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

NH4+、SO42¯、C1¯、HCO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碘离子与铁离子反应产生碘单质和亚铁离子,不选A;B、溶液为酸性,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被硝酸根氧化,不选B;C、四种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反应,能共存,选C;D、溶液可能酸性也可能碱性,碳酸氢根和氢离子或氢氧根都反应,不选D。

考点:

离子共存

【名师点睛】离子不共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Fe3+、Al3+、Zn2+、Cu2+、NH4+、Ag+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如CH3COO-、F-、CO32-、SO32-、S2-、PO43-、AlO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如:

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如:

Ba2+、Ca2+与CO32-、SO32-、PO43-、SO42-等;Ag+与Cl-、Br-、I-等;Ca2+与F-,C2O42-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

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SiO32-等Fe3+与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AlO2-、SiO32-、ClO-、CO3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

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S2-、SO32-、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Fe3+与F-、CN-、SCN-等;H2PO4-与PO43-会生成HPO42-,故两者不共存

5.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一定减少的是

A.水蒸气通过Na2O2固体B.镁粉投入FeCl3溶液中

C.铝粉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增大,A项错误;B、镁置换铁,3mol镁对应生成2mol铁,质量增大,B项错误;C、1mol铝置换1mol铁,质量减轻,C项正确;D、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2mol碳生成1mol硅,质量增加,D项错误;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

6.将V1mL1.0mol/L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A项:

由图像可知当HCl溶液10ml时,中和后溶液的温度为22℃,所以环境温度应该小于22℃。

C项:

当HCl溶液30ml时,两溶液恰好中和,可推出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5mol/L;

7.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Na2SO4,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②NaOH、③BaCl2、④HCl,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或②③①④;B项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粗盐提纯

8.下列各有机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A.CH2=CH-CH=CH21,3-二丁烯B.CH3CH2CH(OH)CH33-丁醇

C

甲基苯酚D.

2-甲基丁烯

【答案】D

【解析】烷烃的命名原则是:

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

十一烷;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

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

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

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隔开;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

一、二、三...,如:

二甲基,其位置以,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如果含有官能团,则含有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编号也是从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

A不正确,应该是1,3-丁二烯,B不正确,应该是2-丁醇,C不正确,应该是邻甲基苯酚,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9.常温下,欲配制密度为1.1g·cm-3、浓度为6mol·L-1的稀盐酸,在体积为100mL、密度为1.19g·cm-3、浓度为12mol·L-1的浓盐酸中需加蒸馏水

A.200mLB.100mLC.101mLD.120m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假设加水的体积为x,则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分析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即200毫升即可。

根据密度为1.1g/ml分析,最后溶液的质量=1.1×200=220g,原溶液的质量=1.19×100=119g,所以需要加入220-119=101g水,即101ml水,选C。

考点:

溶液的稀释计算

【名师点睛】溶液进行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溶质的质量不变,但溶液的密度和体积,质量都会改变。

注意液体的体积不能进行加和计算。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硫酸铝中加入过量浓氨水:

Al3++4OH-====AlO2-+2H2O 

B.铜跟浓硝酸反应:

Cu+2NO3-+4H+====Cu2++2NO2↑+2H2O

C.实验室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

CO32-+2H+====CO2↑+H2O

D.用氯化铁溶液制作印刷电路板:

Cu+2Fe3+====Cu2++2Fe2+

【答案】AC

【解析】氢氧化铝虽是两性氢氧化物,但不能与弱酸、弱碱反应,铝离子在和足量氨水反应时仍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A错误;碳酸钙是常见的难溶物,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要拆开,C错误。

11.等质量的O2和O3中

A.所含原子数相同

B.所含分子数相同

C.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相同

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相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质量相等的氧气与臭氧中,O原子的数目相同,氧气与臭氧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不同,则分子数不同,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不同,密度=质量/体积,所以密度也不同,所以答案选A。

考点:

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

12.(2015秋•合肥校级期中)盐酸在不同的反应中,起到不同作用,下列反应中盐酸同时表现出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是()

A.Zn+2HCl═ZnCl2+H2↑

B.MnO2+4HCl

MnCl2+Cl2↑+2H2O

C.NaOH+HCl═NaCl+H2O

D.2HCl

H2↑+Cl2↑

【答案】D

【解析】A.Zn+2HCl═ZnCl2+H2↑,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Cl表现氧化性,不表现还原性,故A错误;

B.MnO2+4HCl

MnCl2+Cl2↑+2H2O,该反应HCl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HCl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

C.NaOH+HCl═NaCl+H2O,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2HCl

H2↑+Cl2↑,该反应H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Cl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判断的考查,明确基本概念内涵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13.对于可逆反应2NO2

N2O4,下列说法能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⑴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⑵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⑶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⑷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⑸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⑴⑵⑶⑷⑸

【解析】⑴条件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说明了“定”的真正含义,故正确;⑵此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当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不变能说明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为“定”值,故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⑶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相等,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能说明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为“定”值,故反应已达平衡;⑷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⑸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相等,当温度、压强一定时,体积不变,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都含有纤维素

B.蔗糖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C.N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属于化学变化

D.用加热蒸干AlCl3溶液的方法能制得无水AlCl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错误;B.蔗糖水解后可得葡萄和果糖,正确;C.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错误;D.由于加热件下使平衡

AlCl3+3H2O

Al(OH)3+3HCl向右进行,生成的HCl的挥发,又促进了水解,蒸干时2Al(OH)3

Al2O3+3H2O,最终得到的产品是含有杂质,错误。

考点:

常见纤维(植物性纤维和动物性纤维)的成分区别;二糖的水解及产物区别;焰色反应;某些盐溶液的蒸干问题。

15.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淀粉溶液(NaCl)

过滤

C

CH3CH2OH(CH3COOH)

CaO

蒸馏

D

CO2(SO2)

Na2CO3溶液

洗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己烷和己烯互溶,己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依然溶于己烷,不能分液;B项淀粉溶液体系为胶体,过滤不能除去其中的NaCl;D项由于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而导致CO2被吸收,应选用饱和NaHCO3溶液。

考点: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6.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

a.Cl2、Br2、I2的熔点b.Cl2、Br2、I2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d.HCl、HBr、HI的酸性

(2)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

KClO3晶体

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NaCl+□H2O=□NaClO3+□。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3)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①D是(填离子符号)。

②B→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生成1molC时,KJ的热(填吸收或放出以及具体数值)

【答案】

(1)b、c(2分)

(2)①1NaCl+3H2O=1NaClO3+3H2↑(2分)

②复分解反应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它晶体(2分)

(3)①ClO4-(1分)②3ClO-=ClO3-+2Cl-,(2分)放出117(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与物质的沸点、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无关,故选bc;电解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酸根离子、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1NaCl+3H2O═1NaClO3+3H2↑,故答案为:

1;3;1;3

NaClO3转化为KClO3,说明该反应中两种物质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盐,为复分解反应,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析出,室温下KClO3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它晶体,所以先析出KClO3,故答案为:

复分解反应;室温下KClO3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它晶体;

根据图象知,D中Cl元素化合价为+7价,所以ClOx-中x为4,则D为ClO4-,故答案为:

ClO4-;

②B→A+C,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该反应方程式为3ClO-=ClO3-+2Cl-,反应热=(63kJ/mol+2×0kJ/mol)-3×60kJ/mol=-117kJ/mol,所以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H=-117kJ/mol,故答案为:

3ClO-(aq)=ClO3-(aq)+2Cl-(aq)△H=-117kJ/mol.

考点:

本题以卤族元素为载体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反应、非金属强弱的判断方法等知识点

17.(15分)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________C2O42-+________MnO4-+________H+===________CO2↑+________Mn2++________H2O

(2)称取6.0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

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00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1NaOH溶液至20.0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KMnO4溶液在滴定过程中作_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该滴定过程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滴至16.00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__。

B.若在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结果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C.若在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所得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KHC2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5分)

(1)5;2;16;10;2;8(2分)

(2)①0.005(1分)②A.氧化剂(1分)不需要(1分)无色(1分)浅紫红色(1分)

B.无影响(2分)C.偏小(2分)③21%(2分)64%(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1个C2O42-含有2个+3的C,反应中碳由+3价升高到+4价,消耗1个1个C2O42-,化合价升高2;MnO4-中的+7价的锰,降价变为+2价的锰离子,消耗1个MnO4-,化合价降低5,要使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同,C2O42-系数为5,MnO4-系数为2,依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

CO2系数为10,Mn2+系数为2,H2O系数为8,H+系数为16。

(2)①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溶液中H2C2O4、KHC2O4完全反应,依据反应:

H++OH-=H2O

11

n0.25mol/L×0.02L

解得n=0.005mol

②原溶液无色,而KMnO4为紫红色,所以当溶液中的H2C2O4和KHC2O4反应完全时,溶液呈紫红色,不需要指示剂,因此滴至16.00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

反应中H2C2O4和KHC2O4为还原剂,高锰酸钾是氧化剂。

若在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由于没有改变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所测结果不影响。

若在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小,所以所得结果偏小。

③设25mL溶液中H2C2O4、KHC2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H2C2O4~2NaOHKHC2O4~NaOH

xmol2xmolymolymol

由题意可知:

2x+y=0.05mol、x+y=0.004mol

解得x=0.001moly=0.003mol

KHC2O4的质量分数=

×100%=64%

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

×100%=21%。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相关计算,考查中和滴定及有关计算和误差分析等等。

【名师点晴】

1、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的几点注意:

(1)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方,大刻度在滴定管下端,故前仰后俯体积偏小,前俯后仰体积偏大。

(2)中和滴定的关键:

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溶液的体积,确保标准液浓度的准确;准确判定滴定终点(合理选用指示剂)。

(3)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滴定终点。

(4)在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中,要看清楚是标准液滴定待测液还是待测液滴定标准液。

标准液在滴定管中与标准液在锥形瓶中产生误差情况相反。

2、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

(1)最后一滴:

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2)颜色变化:

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3)半分钟:

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3、解答酸碱中和滴定图像三要素:

(1)酸碱中和反应要有“量”的思想,复习中着重对“两平衡、三守恒”即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进行分析;

(2)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

(3)把图像中的有效信息和具体的反应结合起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18.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乙烷(乙烯)通入过量氢气反应

B.苯(苯酚)溶于热水后分液

C.硬脂酸钠(丙三醇)加入NaCl后过滤

D.乙醇(乙醛)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蒸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乙烷中的乙烯若通入过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乙烷中会引入氢气杂质,错误;B、苯酚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易溶于苯中,所以加入热水后蒸馏,可分离二者,错误;C、硬脂酸钠中的丙三醇加入氯化钠固体后,发生盐析现象,硬脂酸钠以固体析出,丙三醇与水互溶,过滤即可,正确;D、乙醇与乙醛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物质的除杂试剂、方法的判断

19.某实验小组用0.55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盐酸反应来测定中和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示实验装置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2)取50mLNaOH溶液和50mL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1

3.0

2

25.9

25.9

25.9

28.8

3

26.4

26.2

26.3

29.4

②近似认为0.55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盐酸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

则中和热△H=(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③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的原因是。

④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的温度

【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2)①3.0

②-50.16kJ/mol③保证盐酸能够完全被中和④abcd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大烧杯杯口与小烧杯杯口相平,两烧杯之间塞满碎泡沫塑料;

(2)①三次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