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4258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马原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上.docx

《马原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上.docx

马原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上)复习参考资料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斯大林

C、毛泽东D、邓小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李大钊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作为一个理论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

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是( )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   D、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阶级性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客观性D、人民性

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B、博大精深C、与时俱进D、科学严谨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

11、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唯物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12、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儿

13、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A、圣西门B、欧文C、傅立叶D、托马斯.莫尔

14、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

不定项选择题答案

1.ACD 2.A  3.ABD  4.ABC  5.AB  

6.ABCD  7.B  8. D 9.C  10. A  11.CD

12.ABC  13.ABC  14.AB  

二、辨析题:

对命题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不全面。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创始人角度);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理论品质角度)。

2、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唯一的直接理论来源。

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不全面。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吸收这三个理论的积极成果,结合无产阶级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三、分析题:

要求结合所学原理回答问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从它的阶级性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理论体系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在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式的,与时俱进的发展的科学体系。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答案要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一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个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

其次,这种理论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理论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创立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从理论和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的理论。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4.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7.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

这种情况主要说明,联系是

A.客观的B.普遍的C.复杂多样的D.关系范畴()

8.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

A事物的外部联系B事物的直接联系C事物的主要联系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9.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的哲学理论依据主要是

A联系的层次性原理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观点

C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的观点D物无孤立之理()

.10.人们之所以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主要是因为

A.现象有真假之分B.人们可以克服错觉

C.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D.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

11.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

这说明

A机遇就是必然性B机遇是纯粹偶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对立D必然支配偶然  ()

12.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这说明

A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B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

C必须掌握事物的关节点D要坚持适度原则  ()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

这种做法的哲学理论依据主要是

A内外因辩证关系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辩证的否定观D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14.在学习和工作中,急于求成的思想主要是违背了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15.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

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这里讲的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社会基本矛盾B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

D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矛盾  ()

答案:

1.A2.C3.B4.B5.C6.C7.A8.D9.B10.D11.D12.B13.C

14.B15.C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因为()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B.运动和物质是一个东西;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资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形式

5.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6.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

A.人脑的机能;B.人脑的生理活动;

C.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D.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7.系统的整体性揭示系统和要素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下述有关这一关系的正确观点有

A.整体就是部分之和B.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

D.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8.关于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下述正确的观点有

A.事物的发展是永恒和普遍的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或变化

D.事物的质变和否定就是发展()

9.关于事物的可能性,下述错误的观点有

A.可能性是事物中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B.抽象的可能性是主观意识范畴的可能性

C.可能性有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D.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0.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下列情况属于质变的有

A.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B.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C.突破事物度的变化D.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11.下列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现象有

A.生物界的生存竞争B.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

C.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D.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

12.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A.新旧事物之间“容不得又离不得”B.“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C.“运动本身就是矛盾”D.“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13.哲学家莱布尼茨说,天地间既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又没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这说明:

A人化自然不同于“物化智力”

B事物的相同与不相同以人的活动为参照系

C事物在性质、形态上有差异,但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

D事物在现象上是多样的,但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  ()

答案:

1.AB2.AC3.BC4.ABC5.ABD6.AC7.CD8.ABC9.AB

10.ABCD11.ABCD12.ABCD13.CD

三、辨析题:

对命题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1.唯心主义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2.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

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他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静止是绝对的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静止表现为两种情况:

事物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没有进行机械运动。

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才能科学区分事物;才能理解运动。

4.有人认为必然出现的事物是有原因的,而偶发事件是没有原因的。

答案要点:

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原因的。

没有原因出现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具有必然性出现的事物与偶发事件只是产生的原因不同,而不是有无原因的不同。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要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

整体和部分则是反映事物的包含和组合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是部分的总和;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

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不能把两者等同。

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评析上述观点。

答案要点: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并贯穿一切过程的始终。

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二者的辩证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上述观点指出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相互联系、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不可分割。

但这些辩证思想是朴素的、零散的,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在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而不反映它的其余特性。

这表明人的认识具有()

A重构关系B选择性C直接现实性D不可知性

2正确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

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B意识第一性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辨证的观点

3经验论的错误表现在于()

A经验是第一性的B否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D强调了精神的作用

4.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人的智力为自然界立法B.自然界是人的智力发展的现实基础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D.自然界的改变决定了认识能力的改变

5“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诗包含的道理是()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

这主要表明()

A真理的主观性B真理的具体性

C真理的多样性D真理中包含谬误

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本质上是()

A能动的反映论B经验论C科学实验D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动的活动

8.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其意义在于()

A既坚持重点又抓住两点B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

C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

D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9.关于价值评价,下述错误观点是()

值评价也是一种认识即价值认识

B.价值评价是对事物价值的评价性认识

C.价值评价其尺度仅仅是主体及其需要

D.价值评价主要判明客体对主体的利害、好坏、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

答案:

1.B2.C3.C4.C5.B6.B7.A8.D9.C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前者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后者则离开了社会实践

B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

C前者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则否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3“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A教条主义B理论脱离实际C本本主义D经验论

4.马克思说: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思想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D.思维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力量

5.下述有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关系的正确观点有()

A.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B.前者第一性,后者第二性

C.前者即实践,后者即认识D.二者都来源于实践

6.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A.相对真理是不同于绝对真理的另一种真理

B.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份

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辩证转化

7.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的基本要求有()

A.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B.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C.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D.人类的一切需要

答案:

1.ABCD2.ABC3.ABC4.ABC5.AD6.BCD7.ABC

三、辨析题:

对命题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1.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答案要点:

人的认识从一定方面来说是有限的。

就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来说,认识总是有限的,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说,都只能是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人的认识又是无限的。

就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的认识的本性来说,人的认识没有一个终极的界限,总是不断超越不断前进的。

人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人类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中不断地前进。

2.真理是客观实在,谬误是主观幻想。

答案要点: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但真理属于认识范畴,其形式则是主观的,所以不是客观实在。

谬误是错误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但谬误也有客观的来源,并不全是主观幻想。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6、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史观B、折中主义史观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答案:

1.A2.C3.A4.D5.D6.C7.C8.C9.C10.A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社会存在包括()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3、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4、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5、“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杀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6、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的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7、“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