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4518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docx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学案

第6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

考查频度

必考

加试

新民主主义革命

(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2)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3)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5)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7)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b

b

b

c

 

 

b

b

c

(2016·10月,12)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

4次1考

考点一 国共对峙及红军长征

[梳理·基础知识]

一、南昌起义(b)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建军节)。

二、(加试)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b+)

1.召开: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

2.内容: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三、秋收起义(b)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

10月,率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革命道路。

四、(加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b+)

1.成立: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2.意义:

建立了一个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峙的工农民主政权,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

五、红军长征及其意义(b)

1.背景:

由于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经过

(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2)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

①内容:

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加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史料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对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实行民主,而对地主阶级等一切反动阶级和派别实行专政,直至消灭地主阶级,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统一全中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

[读史用史]史料一说明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及党的革命任务和目标,其反映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局面如何?

提示:

国共对峙,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

史料二 “工农民主共和国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72页、

第574页、第213页)

[读史用史]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分别指的什么历史事件?

提示:

前者指的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建立;后者指的是1937年我党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要点二 长征的原因、转折和意义

史料一

[识图解史]①到②指长征路线起点与终点。

③指遵义会议及四渡赤水打乱敌人围追堵截部署。

红军被迫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史料二 《遵义城头霞光闪》中说: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

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

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识图解史]史料中“云消雾散”“舵手”“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分别指什么?

提示:

“云消雾散”:

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

“舵手”: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

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精练·选考题组]

【例1】对比考查对长征历史意义的辨析

(2016·浙江10月选考)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

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

下列选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为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批骨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②④正确。

①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③是土地改革的意义。

答案 D

练1民主革命进程的地理历史综合考查

(2017·台州中学高三统练)某一主题展览中出现了下边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的三幅图片。

下列有关解说正确的是(  )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

B.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

C.“左”倾错误的发展是导致图一到图二的根本原因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图三的原因

解析 图一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图二反映的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领导工农红军进行长征实行战略转移后,在以刘志丹建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形势;图三反映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在华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形。

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答案 C

练2细化考查长征历程

(2017·镇海中学等九校高二联考)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毛泽东填写了《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在(  )

A.陕北吴起镇B.陕北延安

C.甘肃会宁D.江西景德镇

答案 C

【例2】史料考查“八七会议”的内容

(加试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

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

该决议反映了(  )

A.“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解析 从史料“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准备总暴动”等信息可判定是在中共“八七会议”召开之后,故A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与材料无关,故B、D两项错误;材料信息“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说明了当时还没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没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C项错误。

答案 A

练3(加试题)下图是我国历史上曾经发行的一张股票图样。

请根据内容判断其发行的目的应为(  )

A.打破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发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发行

C.实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而发行

D.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发行

解析 由图文信息“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可知,该股票发行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

故选A项。

答案 A

考点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梳理·基础知识]

一、(加试)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c+)

1.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2.意义:

解放区农民分得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二、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b)

战役名称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地域范围

东北

华北

华东

长江中下游

主要意义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易错易误] 三大战役又称为战略决战,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c)

1.成就: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意义

(1)改变广大人民地位: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改变中国历史进程: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改变世界力量对比:

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3.经验: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史料 决战期间,解放区的人民群众凭着落后的小农经济,依靠相当原始的运输工具,从千里之外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保障了数百万军队展开大规模决战并赢得胜利。

——王道平、周宏雁、姜铁军著

《震撼世界的大决战》

[读史用史]阅读史料,概括其反映的现象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联系。

提示:

解放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战略决战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

要点二 (加试)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史料

[识图解史]《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解放区土改的纲领性文件。

据此简析1947年解放区的土改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

赢得了解放区人民的支持,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精练·选考题组]

【例1】用形势图考查战争战役

(2015·浙江1月会考)下图是一次战役的形势图,下列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

A.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D.战略决战中的淮海战役全面展开

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从徐州、双堆集等可以判断是淮海战役,故D项正确。

答案 D

练1考查著名战役的形势图

(2017·台州高三期末质检)1946年至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的人民解放战争。

下列均是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役,其中发动最迟的战役是(  )

解析 由图中关键地理历史信息可知A项为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反攻;B项为辽沈战役;C项为平津战役;D项为淮海战役。

故选C项。

答案 C

【例2】(加试)考查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2017·杭州七校联考改编)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在1931年、1942年、1950年、1953年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结合历史背景可知,1950年的土地政策是(  )

A.依靠贫雇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保障农民及地主的地权、财权、政权

C.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把……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

解析 1950年的土地政策主要把地主土地没收并分给农民,故A项正确;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故B项错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是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是在1953年一化三改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A

练2(加试)图文史料考查解放区土改的意义

右图是一部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

与出现这种场景相关的是(  )

A.解放区土改

B.北伐战争

C.敌后根据地的开辟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解析 根据史料中“胶东解放区”信息可知,这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场景,土地改革后,解放区人民踊跃支援前线。

本题选A项。

答案 A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有人找到一条历史标语条幅,可以辨识出“打倒叛党卖国的蒋介石”、“江西全省总工会宣传部印”等内容。

据此判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D.渡江战役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内容,由“叛党”信息可判断应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标语,故选A项。

答案 A

2.(2017·台州2月评估)下图所示的军事行动是(  )

A.淮海战役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D.枣宜会战

解析 由图示中“长沙”、“文家市”、“三湾”等信息可知,此军事行动为秋收起义形势图。

答案 C

3.《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述:

“毛泽东力排众议,说服了这些溃不成军的士兵、矿工和农民组成的部队,撤退到湘赣两省交界的偏僻山区。

”撤到“偏僻山区”后,毛泽东(  )

A.事实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

B.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在此成熟

C.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创建了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解析 题目描述的是毛泽东率军进入井冈山,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4.(2017·萧山区命题比赛)“蒋(介石)虽屡电诸将,要求‘努力截追’,‘务将西窜匪部聚歼于湖北以东地区,勿使漏网’,并未能克竟全功。

……至民国廿四年九月,自峨眉山军官训练团下来,知道追剿失败,自叹‘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

’”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南昌起义成功B.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长征胜利进军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答案 C

5.(2017·温州中学3月模拟)《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  )

A.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平型关大捷

解析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

答案 B

6.(2017·嘉兴3月测试)观察下图。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会址位于图中(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①为延安,故A项错误;②血战湘江,故B项错误;③遵义会议,故C项正确;④巧渡金沙江,故D项错误。

答案 C

7.(2016·9月金华十校联考)史载:

某年10月底,陈毅、刘伯承的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分向徐州东西前进……政府军……由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指挥。

11月6日,战斗开始……南京、上海等处出现抢米风潮,秩序大乱。

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 根据材料“陈毅、刘伯承的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分向徐州东西前进”等可以判断,该战役是淮海战役。

答案 C

8.(2017·台州中学高三统练)1949年3月,中共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该纲要作了以下军事部署:

西路作战集团集结于九江至安庆地区,东路作战集团集结于镇江至江阴一线。

根据这一部署,随后人民解放军(  )

A.展开战略反攻B.实施辽沈战役

C.进行淮海战役D.发起渡江战役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及部署方针可判定,该战役是1949年4月21日进行的渡江战役,故D项正确。

答案 D

9.(2016·绍兴高一期末改编)“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部分)。

毛泽东这首七言律诗反映的是下图中哪一幅形势图(  )

解析 可从“宜将剩勇追穷寇”等信息推断出此诗写作背景是渡江战役取得胜利,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A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项是三大战役;C项是百团大战;D项是渡江战役。

答案 D

10.(2016·9月嘉兴教学测试)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

“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

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

”其中“燎原烈火向天明”指代的历史现象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解析 “燎原烈火向天明”是指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B项正确。

答案 B

11.(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口号反映了一定阶段的革命主题,以下口号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军阀!

打倒国际帝国主义!

” ②“北上抗日,红军胜利万岁”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D.③②④①

解析 “打倒军阀!

打倒国际帝国主义!

”是国民大革命的口号,“北上抗日,红军胜利万岁”是抗日战争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国共对峙时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12.(加试题)(2017·绿色评价联盟模拟)毛泽东说,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共产党的任务不是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继续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里“走相反的道路”是指(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谋求国共合作,打败日本法西斯,捍卫国家主权

D.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解析 材料“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故A项正确。

答案 A

13.(加试题)《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

“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解析 “八七会议”纠正的错误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

答案 A

14.(加试题)1921年中共的诞生表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

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  )

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

解析 “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两者的共同作用是“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故A项正确。

答案 A

15.(加试题)“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密不可分”。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改打击了封建地主,削弱了蒋介石统治的基础

B.土改促进了解放区的经济发展

C.土改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D.通过土改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解析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6.(2017·杭州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

《长征:

前所未闻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

概括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事件”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

答案 

(1)原因:

“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致使红军损失惨重。

表现: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将东北各地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号召平津学生南下抗日宣传。

(2)事件:

遵义会议。

原因:

结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