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48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科护理常规全.docx

儿科护理常规全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热情按待病儿及家长,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环境,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姓名和联系电话。

为病儿安排床位、通知医生,配合治疗及抢救。

2、评估病儿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并制定护理计划。

3、加强饮食管理,根据医嘱、病情及年龄选择适宜的饮食(配方奶、婴儿饭、普食、治疗饮食)、特殊饮食,核对正确后再执行。

4、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做好晨晚间护理,室内通风2次/天,20分钟/次。

5、保持病儿皮肤、衣服、床单位清洁、整齐。

6、病儿入院测量体温2次/天。

发热病儿测量体温4次/天;特级护理、危重病儿测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4小时,或根据病情随时测量生命体征。

7、每天记录大便次数,3天无大便者,遵医嘱给予通便处理。

病重者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每周测体重1次,严重水肿病儿每天测体重。

尿检查阳性者,每周2次尿常规检查。

9、病儿每周更衣2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每周给病儿剪指甲一次,酌情理发。

10、针对疾病做好健康宣教,及时向家长和病儿介绍喂养及饮食知识、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家长和病儿紧张及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做好出院指导,如休息、饮食、活动、药物用法、疾病观察及护理等。

13、病儿出院后,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心率、心律、血压和意识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监测的次数根据病情而定,重症患儿须连续24小时监测。

除此之外,还须观察皮肤色泽、末梢循环、肢体温度、尿量等变化。

(3)昏迷患儿还须观察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受压部位是否有压疮的发生。

(4)观察患儿体温及周围血白细胞的变化、咳嗽、咳痰的性质,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防止窒息:

保持安静,避免躁动、剧烈咳嗽后痰液堵塞呼吸道。

平卧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松解患儿衣扣,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将舌轻轻向外牵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卧床时头肩抬高25度-30度。

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

(2)协助排痰:

鼓励清醒患儿用力咳痰,对咳痰无力的患儿每2小时翻身1次,并经常轻拍胸背部,边拍背边鼓励患儿咳嗽,使痰易于排出。

(3)吸痰:

咳嗽无力、昏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儿,及时给予吸痰。

吸痰前应充分给氧。

吸痰时应取仰仰卧位。

(4)湿化和雾化吸入。

(5)按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地塞米松等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粘膜水肿。

(6)必要时应用人工辅助通气或气管切开,维持有效通气。

3、合理用氧

应低流量持续吸氧以维持PaO2在65-85mmHg(8.67-11.33kpa)为宜。

一般中度缺氧吸氧浓度为30%-40%;重度缺氧为50%-60%。

在抢救急性呼衰时,如供给60%氧仍不能改善发绀,可用100%的纯氧,但应注意吸入的时间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氧中毒。

急性肺水肿时,可给酒精湿化的氧气吸入。

常选用鼻导管、面罩和头罩等方法吸氧。

4、保证营养供给

(1)危重患儿可通过鼻饲法供给营养,选择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免产生负氮平衡。

(2)可进食的患儿鼓励患儿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婴儿喂奶时所用奶头孔宜稍大,以免吸吮费力,但需注意防止呛咳。

吸吮困难者用滴管喂,必要时可用鼻饲。

肾病患儿应限制水、盐、钾、磷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5、按医嘱及时应用药物,并做好效果观察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血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利尿剂、止惊药、洋地黄制剂等等;根据病情和药物调节输液速度及量,以免输液过速或过量造成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避免输液过慢或量不足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避免药物外漏;观察用药后反应。

6、详细记录出入量

保证出入量平衡,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7、生活护理

定时翻身,做好皮肤,口腔,眼、耳、鼻及臀部的护理,预防感染,及时更换汗湿衣服,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8、安全防护

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

禁止不必要刺激,保证患儿安全,必要时给予约束带保护患儿。

9、心理支持

急救处理后应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和消除患儿及家长精神上的恐惧,关心体贴患儿,减轻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概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有无鼻塞、气促、咳嗽,咽部有无充血和疱疹,扁桃体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皮疹、腹痛及支气管、肺组织受累的表现。

4、家长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5、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急性期嘱病儿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3、定时测量体温,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有高热惊厥的病儿,体温超过38℃时,及时给予降温,降温后及时复测体温。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咽部分泌物。

鼻塞严重时,遵医嘱给予滴鼻药物;鼓励病儿咳嗽、排痰,痰液黏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5、保证病儿摄入充足的水分,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

6、摄入充足的水分以协助降温和排出毒素。

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

7、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8、保持口腔清洁,温盐水漱口2次/天。

9、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衣服,促进舒适。

【健康指导】

1、讲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知识及护理要点。

2、鼓励母乳喂养,保证病儿充足水分的摄入。

3、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过热或过冷。

4、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肺炎护理

【概念】

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动、植物油及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锣音为表现。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有无发热、咳嗽、气促、端坐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唇周发绀及肺部锣音等症状和体征。

4、胸部X线及外周血液检查结果。

5、家长对肺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6、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嘱病儿卧床休息,定时测量体温,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

3、观察咳嗽程度,以及有无气促、鼻翼扇动、三凹征和口周青紫症状,有低氧血症、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4、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指导病儿有效咳嗽,协助患儿排痰,痰液黏稠或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

严重喘憋者取半卧位,遵医嘱给予支气管解痉药物。

6、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服。

保持口腔清洁,用温水漱口。

7、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儿多饮水,保证液体的摄入量。

8、哺喂时应耐心,防止呛咳;呛咳明显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9、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健康指导】

1、讲解肺炎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定时测量体温。

2、根据病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适当增减衣服。

 

支气管哮喘护理

【概念】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征。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

4、病儿体位。

5、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的结果。

6、以往治疗史。

7、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8、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的变化。

若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坐位或半卧位,缺氧者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氧浓度不宜超过40%。

对痰多而无力咳出者,及时给予吸痰。

4、哮喘症状明显者,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5、观察B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6、保证病儿摄入足够的水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健康指导】

1、讲解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过敏源,去除诱因。

2、教会病儿及家长辨认哮喘发作的早期征象、发作表现及适当的处理方法。

3、正确、安全用药。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腹泻护理

【概念】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有无发热、呕吐、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4、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颜色、次数、量、气味及化验检查结果。

5、家长对婴幼儿腹泻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6、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病儿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皮肤弹性、黏膜是否干燥、眼窝前囟凹陷程度、四肢末梢循环及尿量等。

3、准确记录大小便及呕吐的次数、量、颜色及性状。

4、对肠道感染性腹泻的病儿,做好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5、对高热者给予降温处理,擦干汗液,及时更衣。

6、加强口腔护理,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7、加强臀部皮肤护理,防止臀红的发生。

8、勤翻身变换体位,腹胀者给予腹部热敷或肛门排气。

9、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调节消化道功能、收敛、止泻的药物,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10、轻度脱水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的盐用温开水溶解,4-6小时内少量、多次服完;中、重度脱水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按计划补液,掌握补液原则;营养不良或合并心肺疾患的病儿,输液速度宜慢,静脉补钾前观察排尿情况。

11、腹泻脱水病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喂米汤,少量多次腹泻停止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健康指导】

1、讲解婴幼儿腹泻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掌握正确喂养知识。

2、注意饮食卫生及食具的消毒。

3、教育病儿饭前、便后洗手。

4、气候变化时注意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季多饮水。

5、及时为病儿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6、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而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消化性溃疡护理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腹痛的部位、性质及与进食的关系,有无嗳气、泛酸、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4、家长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5、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意识状态、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3、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进食的关系,及是否伴随其他消化系统的症状。

4、新生儿及婴幼儿急性消化性溃疡,要注意呕血、便血量的观察,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5、腹痛症状严重,大便潜血阳性的溃疡活动期病人,嘱其卧床休息。

6、节律性腹部疼痛的病儿,可在疼痛前服用抗酸性食物或嘱其深呼吸、听音乐等分散其注意力。

7、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8、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

9、急性大出血、上腹痛严重和呕吐者暂禁食;出血缓解时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空腹,进餐有规律,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

【健康指导】

1、讲解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养成规律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减少溃疡的诱因。

2、遵医嘱服用抗酸制剂和相应胃粘膜保护性药物,禁用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概念】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炎性过程,除心肌炎外,部分病例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有无头晕、心悸、乏力、胸闷、胸前区不适等症状。

4、家长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5、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病儿心率、脉搏的变化,必要时实施心电监护(心功能不全者,按心功能不全护理要点)。

3、嘱病儿臣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病情基本平稳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4、遵医嘱给以营养心肌药物,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5、需较长时间静脉输液时,可选用静脉留置针,以保证药物疗程。

6、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便秘。

7、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

【健康指导】

1、讲解心肌炎的相关知识,遵医嘱服药治疗。

2、根据心功能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病初6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4、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5、服用洋地黄药物的护理要点。

6、服药前数脉搏1分钟,儿童低于60次/分或大于100次/分,婴儿低于80次/分或大于160次/分应停药,并通知医生。

7、口服洋地黄药物时,剂量要准确,若为地高辛水剂药物时,可用1ml注射器抽取再吸少许空气去掉针头直接口服,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若服用维生素C间隔时间应大于30分钟以免影响洋地黄的治疗效果。

8、应用利尿药物时,应熟悉利尿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止因低钾而引起药物的毒性反应。

9、药物疗效的观察:

观察病儿心音是否有力、脉搏是否减慢、脉搏搏动是否增强、呼吸是否平稳,口唇、指甲发绀是否有所好转等。

10、药物中毒反应的观察

(1)胃肠道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

(2)神经反应:

头晕、嗜睡、黄视、复视。

(3)心血管反应:

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及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护理

【概念】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心血管畸形。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有无乏力、气促、多汗、喂养困难,哭闹时是否出现暂时青紫或青紫加重等。

4、家长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5、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心功能不全的病儿,取半坐位,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3、定时监测病儿血压、呼吸、脉搏节律及强弱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性通知医生。

4、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鼻导管法吸氧1-3L/min;面罩吸氧5-8L/min。

5、注意静脉输液控制在10-15滴/分,必要时使用输液泵控制滴速。

6、服用洋地黄药物后,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7、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尿量小于500ml时,及时通知医生。

水肿者每日清晨空腹测体重。

8、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出现青紫时,可休息片刻或给以吸氧治疗,必要时给予鼻饲。

有水肿者限制水、钠的摄入量。

9、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者给以通便。

【健康指导】

1、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知识,遵医嘱服用洋地黄药物。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剧烈活动和哭闹,保证充足睡眠。

3、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防止感染。

4、合理喂养病儿,增强体质,为手术做准备。

 

细菌性脑膜炎护理

【概念】

细菌性脑膜炎是由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有无发热、头疼、呕吐、烦躁不安、惊厥等表现及前囟隆起及脑膜刺激征。

4、家长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5、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干扰。

3、定时监测病儿意识状态、血压、瞳孔、脉搏、呼吸及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4、高热病儿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5、遵医嘱定时给予抗生素。

6、静脉推注降颅压药物时,随时监测血压变化。

7、昏迷病儿根据病情给予口腔护理。

8、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出入液量。

9、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的发生。

10、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11、遵医嘱协助病儿进行肢体主动、被动的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讲解细菌性脑膜炎的相关知识,教会护理病儿的方法。

2、嘱家长定时协助病儿进行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促进肢体的恢复,减轻后遗症状。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护理

【概念】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均为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炎症,由多种病毒引起。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有无高热头疼、恶心、呕吐,表情淡漠、嗜睡、意识障碍或神志不清、谵妄、昏迷等。

4、有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5、家长对病毒性脑膜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6、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病儿意识状态、血压、瞳孔、脉搏、呼吸及体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高热病儿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4、定时翻身拍背,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烦躁病儿,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6、遵医嘱给予抗病毒药物。

7、遵医嘱静脉推注降颅压药物,随时观察血压的变化。

8、卧床期间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

9、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昏迷病儿给予鼻饲或给予静脉高营养。

10、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病情稳定后,进行肢体的主动和被动锻炼。

【健康指导】

1、讲解病毒性脑膜炎的相关知识,教会护理病儿的方法。

2、协助病儿进行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减轻后遗症的症状。

 

癫痫护理

【概念】

癫痫发作是发作性皮层功能异常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状,即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发作性脑功能异常现象,发作时间多较短暂且呈自限性。

两次及以上,甚至长期反复地出现痫性发作的疾病过程称之为癫痫。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抽搐部位、强度、持续时间、次数及间隔时间。

4、家长对癫痫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5、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随时观察病儿有无发作的先兆。

3、发作时立即解开衣领和皮带,摘掉眼镜,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用牙垫防止咬伤舌头。

4、观察病儿发作过程、间隔时间、神志、瞳孔、脉搏、呼吸、面色的变化,并记录。

5、遵医嘱给予抗惊厥药物,并注意疗效的观察。

6、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食辛辣食物,不暴饮暴食,不饮含兴奋剂饮料。

多饮水、多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健康指导】

1、讲解癫痫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和患儿对癫痫有正确的认识,防止各种诱发因素。

2、教会家长癫痫发作时保护病儿的方法。

3、遵医嘱坚持、按时给病儿服药。

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肝肾功能及药物血浓度等。

4、培养病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和疲劳;避免进行危险的活动。

 

脑性瘫痪护理

【概念】

脑性瘫痪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在早期发育阶段即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期间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有无肌张力、姿势异常,有无异常反射,智力、语言障碍、认知和行为改变。

4、家长对脑性瘫痪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5、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根据病儿年龄进行日常生活功能的训练。

3、伴有听力、语言障碍的病儿,按正常小儿语言发育的规律进行训练,多给病儿丰富的语言刺激,鼓励其发声、矫正发声异常。

4、肢体瘫痪的病儿保持肢体功能位,并尽早进行被动及主动的功能训练。

5、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及其他感染。

6、提供进餐环境,挑选容易下咽的食品,鼓励病儿自己进食,进食不可过快,保证病儿有充分的咀嚼时间。

吞咽困难者,遵医嘱给予鼻饲。

保持口腔清洁,每次进餐前后,进行口腔护理。

7、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

【健康指导】

1、讲解脑性瘫痪的相关知识及病儿护理要点。

2、讲解病儿活动和训练的重要性,及早进行康复治疗。

3、鼓励病儿多做治疗动作,锻炼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协助肢体和语言恢复,达到自我照顾的目的。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

【概念】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血尿,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尿液的颜色及尿量。

4、体重及水肿程度。

5、了解尿液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6、家长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7、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每天定时测量血压,有症状者应给予降压药,以防止烦躁不安呀惊厥,防止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3、水肿严重者嘱其卧床休息,水肿消退、血压平稳、肉眼血尿消失后,可进行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4、观察水肿的部位及程度,每周测体重2次。

5、水肿严重者每天测体重,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并观察用药前后体重、尿量及水肿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观察尿的颜色,每周留晨尿2次进行尿常规检查。

8、饮食以低盐、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为原则,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9、严重水肿及心力衰竭者,在利尿、镇静等措施无效时,遵医嘱应用强心药物,并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10、保持会阴清洁。

【健康指导】

1、讲解链球菌感染与本病的关系,预防链球菌感染。

2、遵医嘱给病儿服药及饮食。

3、遵医嘱安排病儿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泌尿系感染护理

【概念】

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

感染可累及尿道、膀胱、肾盂及肾实质,多为细菌性感染。

临床表现以脓尿和/或菌尿为特征,可有尿路刺激征、发热及腰痛等症状。

【评估】

1、病情评估。

2、生命体征。

3、有无发热、排尿时哭闹,年长病儿有无膀胱刺激征状。

4、尿液常规化验结果。

5、家长对泌尿系感染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6、病儿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按小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急性期卧床休息,鼓励多饮水、多排尿。

3、定时观察年长病儿体温变化,有无寒战、腹痛、呕吐、腰痛及膀胱刺激征。

4、观察婴幼儿有无突然高热及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症状,排尿时有无哭闹,尿液有无恶臭味等。

5、观察新生儿有无体温不升、皮肤苍白、拒奶、呕吐、腹泻、嗜睡和惊厥等症状。

6、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

7、保持会阴清洁,便后冲洗会阴,小婴儿勤换尿布。

8、应用抗生素前留取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查及尿液培养,治疗后定期复查尿常规、尿培养,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9、遵医嘱给予抗菌药物,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10、服用磺胺类药物时,注意有无血尿、尿闭、药物热及药物疹等副作用,定时测定尿液的酸碱度。

11、给予高营养、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