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5376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docx

四上品德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

备课人:

许慧赟

【单元概要】

本单元“温馨一家人”是关于“我与家庭”的一个教学主题。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生活的港湾,同时家庭还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源泉。

维系家庭的爱与亲情,表现为家庭成员间彼此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照顾。

儿童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在充分享受父母、长辈和亲人关爱的同时,也应学会尽到自己对家庭的义务与责任。

本单元重点关注儿童在家庭生活中责任感的培养,了解家庭成员对家庭的付出,引导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依赖关系的体察,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和情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体验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愿意主动与家人沟通,尊重、孝敬老人。

关心家庭生活,理解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付出的心血,有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的意识,初步形成合理的消费观。

2、能力:

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主动关心家人、孝敬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好习惯。

初步学会统计家庭收支情况,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学会一些与父母和家人沟通的办法。

3、知识:

知道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了解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必要开支。

知道家庭生活中也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

1、孝心献老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曾经对家庭、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2、了解社会对老人的关怀。

3、理解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

4、具有尊重、孝敬老年人的美德。

重点:

了解老年人的需要,尊重老年人的意愿。

关注老人的晚年生活,做到尊老敬老。

难点:

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

我们该为老人做些什么。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个有关孝敬老人的故事。

2、调查了解你家中或身边的老人过去如何工作和生活的,了解他们现在需要什么?

3、查找有关社会对老人关心的措施、政策,及老年人的节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老人对整个社会所做的贡献。

2、理解老人对家庭所做的贡献。

3、体会长辈对“我”这个小太阳的付出,感受长辈们还需要什么,操心什么,他们盼望着家人、特别是我这个太阳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4、初步激发学生孝敬老人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长辈对“我”这个小太阳的付出,感受长辈们还需要什么,操心什么,他们盼望着家人、特别是我这个太阳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初步激发学生孝敬老人的意识。

课前准备:

一、小组成员选择收集以下资料:

1、询问自己的长辈退休前的工作情况

2、收集社会上老人发挥余热的资料、图片

3、观察理解长辈为自己家庭、为自己所做的事。

4、观察理解长辈为自己所做的事。

二、填写采访表

教学过程:

一、以乌鸦反哺的故事导入:

在一棵高大得白杨树上,住着几只乌鸦,每年春天,当白杨树刚刚发芽的时候,人们常常看到老乌鸦胸前的黑毛总是光秃秃的,粉红色的前胸血迹斑斑。

因为,老乌鸦要用嘴巴衔下自己的羽毛为小乌鸦絮窝。

每天都忙碌着给小乌鸦捕食,每次外出捕食回来,都要把胃里的食物呕给小乌鸦吃,即使没找到食物,老乌鸦也要呕出一些胃液给孩子们。

当小乌鸦‘长大成人后’,老乌鸦老了,没有了捕食能力,小乌鸦也会像当年它们哺育自己一样,外出捕食,甚至用自己的胃液来赡养年老的乌鸦。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老师总结:

小乌鸦懂得反哺自己的长辈,是因为他们记得老乌鸦们是怎么含辛茹苦把他们养育长大的。

而我们呢,我们的长辈不仅把我们养育成人,还要辛勤工作,为我们的家庭、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用心来体会一下长辈们所做的努力吧。

A长辈工作报告会

B辛勤老人事迹展

C为了我们的家

D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可以在教室开出一栏,贴上资料、图片、剪报、自己的观察随笔。

(在交流中,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资料):

潘宏耕:

一位古稀老人的护鸟事迹

老党员发挥余热,义务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天津九旬老翁历时八载英译唐诗三百首等等。

三、交流采访表:

我的祖辈和我

采访对象

让祖辈高兴的事

让祖辈操心的事

祖辈希望“我”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这个社会也在调动一切力量给老人更多的关爱。

要让学生具有尊重、孝敬老人的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尊老敬老。

教学重难点:

要让学生具有尊重、孝敬老人的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尊老敬老。

学生准备:

收集古今中外孝敬老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祖辈们在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他们退休后,有的仍旧心系社会,发挥余热,有的为自己的家庭默默劳动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小太阳们关怀备至,这一点我想同学们都深有体会,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请学生讲述祖辈关心自己的事例。

二、走进故事屋: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尊重、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这样的故事也是层出不穷,让我们走进故事屋一起去倾听一下吧?

请同学讲一讲黄香的故事

请同学补充其他的故事:

彩衣娱亲的老莱子,舍身护父的潘综,锅巴奉母的陈遗……

三、那么我们呢,我们能为我们的长辈,能为社会上的老人们做些什么呢?

爱心回报记录表

小组成员:

记录人:

汇报人:

我们能给长辈的礼物:

我们能为长辈做的事:

外出时,我们能为老人做的事:

实施效果:

自我评价:

四、了解社会对老人的关爱。

课后附记

2、谢谢你们,我的父母

教材分析:

《谢谢你,我的父母》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家庭核心人物—父母的辛苦,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是生活的港湾,每个人都在家庭中出生、成长,这其间付出最多心血的便是我们的父母。

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强烈的责任感带给这个家温暖和幸福。

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的居多,很少会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故本课旨在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也要为家庭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和父母一起,共同创造幸福温暖的家庭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

2.关心家庭生活,分担家务劳动,树立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关心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做到平等相待。

教学重点:

坚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

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准备“小调查”观察统计表。

2.准备一次主题活动,事先向父母发出邀请,使父母能安排时间参加。

3.准备心灵考验试题。

4.学生准备:

或卡片、或信、或小制作、或鲜花……等礼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课中的生活体验,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对于我们的成长,父母倾注了无私的关爱。

2、感谢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培养从生活细节中去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的意识。

教学重点:

坚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

课前调查父母一天内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一、回忆篇浅绿:

1.出示一棵家庭树(双色叶)

绿:

父母

2.回忆这么多年来父母关怀爱护自己的感人事例及自己关心父母的事例(学生说一件,贴上一张相应颜色的叶子),并及时谈谈自己当时的心情、体会或方父母的表情、反应。

二、观察篇

1.出示“小调查”观察统计表

2.交流调查结果

3.说说感想

三、思辩篇

帐单上反映的是什么?

1.出示两份帐单,进行讨论

解读父母的帐单,为什么会是0元的呢?

2.看了这两份帐单,你怎么想?

归纳出两种看法。

第一种:

我是家庭中的一员,帮助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我应尽的义务,不应该要报酬。

第二种:

家务劳动是大人的责任,帮父母干家务,父母给予一定的报酬是应该的。

3.小擂台辩论。

4.小结:

通过上述辩论,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法回报的,而我们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也应当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家庭责任感。

而做家务究竟该不该要报酬,可以视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的态度而定。

四、感悟篇

1.树干演示父母的付出(父母的每一次辛苦操劳都是出于他们对我们的爱,出于家庭责任感)——家庭责任感。

2.出示学习提示。

读一读,悟一悟。

五、感恩篇

1.两个节日来历。

(父亲节,母亲节)

2.写写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写想为自己的父母做的事。

(可以结合书P32—3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关心家庭生活,分担家务劳动,树立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感谢、关心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做到平等相待。

教学重点:

关心家庭生活,分担家务劳动,树立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

从生活的细节中用具体的行动关心父母,热爱父母。

教学流程:

一、心路历程

1.请一位父亲、一位母亲讲讲孩子出生时的心路历程;或请两位母亲分别谈谈孩子出生时和抚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2.即兴采访孩子听后的感受。

二、真情流露

1.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诗朗诵)

2.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交流上节课写的感想,也可现场想说的)

3.孩子,我想对你说……

4.孩子赠送小卡片(小礼物)给父母。

三、心灵考验

1.父母最爱吃的菜、水果是什么?

2.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3.爸爸妈妈最爱吃的菜是什么

4.爸爸妈妈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

5.父亲(母亲)节到了,你会怎么做?

…………

四、爱的互递

唱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板书设计]:

谢谢你们,我的父母

辛劳

感恩、回报

课后附记:

3、家庭收支知多少

教材分析:

家庭经济是家庭生活的保障,但是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却并不同,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属于消费者,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态度,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例如:

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经济来源,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参与家庭的经济预算。

这不仅可以养成学生初步的经济意识,也可以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和对家庭作出的贡献。

本课教学涉及家庭的经济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指导学生预算方法为主,要尊重家庭的隐私,并密切关注学生,积极引导,谨防出现攀比之风。

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经济来源。

初步学习合理地安排家庭的收支。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初步形成一定的经济意识。

教学重点:

树立合理消费的观念,初步学习合理安排家庭收支。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和安排零用钱。

教学准备:

A教师准备:

1、在学生调查家庭支出之前予以方法指导。

1)要求学生按计划做,事前不告诉父母,保证所记录资料的真实性。

2)边观察,边记录,以全新的角度思考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和责任。

3)准备一周后在课堂上和同学交流。

2、有关课件。

3、故事《别盯着杯子》

B学生准备:

1)了解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

2)花一周时间,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整记录本周家庭支出,完成表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经济来源。

认识到家庭经济存在差异,正确认识家庭经济差异。

调查家庭一周支出,了解家庭必要开支。

体会父母的辛劳,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在学生调查家庭支出之前予以方法指导。

1、按计划做,事前不告诉父母,保证所记录资料的真实性。

2、察,边记录,以全新的角度思考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和责任。

3、一周后在课堂上和同学交流。

学生准备:

1、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

2、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整记录本周家庭支出,完成表

格。

教学过程:

了解家庭经济来源

随机提问:

XX,你的铅笔盒很漂亮,能告诉老师是谁给你买的吗?

XX,你的钢笔也很棒,是妈妈买给你的吗?

XXX,请问这个学期你读书的学费是谁帮你交的?

……

我们的衣食住行、读书、娱乐都是父母亲在出钱,那么,我们父母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解释:

劳动所得的报酬)

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家庭经济还有哪些来源途径?

(提示:

询问他人收入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老师不问,学生也不必说出具体数字)

(银行存款的利息,多余房屋出租,股票赢利……)

既然每个家庭的经济来源都不一样,那么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肯定也都不一样,有的家庭条件好一些,也有的普通一些,老师的一个朋友小华最近就为了这个经济条件的问题而烦恼,让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吧!

(出示案例:

小明和小华是一对好朋友。

小明的爸爸是一间大公司的总经理,小华的爸爸是一家小厂的普通员工。

秋假的时候学校组织去外地学习加旅游,小明的爸爸二话不说就出钱让小明参加了;小华也很想参加,但是爸爸说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奶奶病了又要用钱,让小华别参加了。

小华嘴上答应了,可是心里很不高兴。

他想到小明平时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高档文具,每年放假还可以到处去旅游……再想想自己,真的觉得很委屈,说:

人家都有会赚钱的好爸爸,我的爸爸却那么没用。

看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展开讨论。

5、小结:

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样,但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都是父母亲劳动所得的报酬。

父母亲那么辛苦赚钱培养我们,我们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应该盲目地在生活条件上攀比。

观察家庭开支,了解家庭经济

了解了家庭的经济来源,还需要了解家庭的支出情况,才能量入为出,做到收支平衡。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家庭一周支出统计表”

提示:

①交流“用途”和“支出”

②可以比较“用途”的不同,或者同一“用途”不同的花费。

③在比较之后,可以尝试讨论哪些是必要的开支,哪些是可以俭省的。

集体交流:

家庭生活中的必要开支有哪些?

(讨论提示:

适当的休闲娱乐是否属于必要开支?

交流后独立填写P38“我家的必要开支”

评选“支出最合理家庭”

小结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精打细算、合理消费对家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又量入为出,做到有备无患呢?

我们下节课一起来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学习合理地安排家庭的收支。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初步形成一定的经济意识。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故事《别盯着杯子》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请你在纸上写出会令你感到快乐的3个愿望,唯一的要求是这些愿望必须是用钱可以实现的。

(交流后教师控制一个花费的大致平均数值)

请你在纸上写出会令你感到快乐的2个愿望,要求依然是用钱可以实现的,但花费不能超过XXX元。

(在前平均值的基础上减30%)

请你在纸上写出会令你感到快乐的1个愿望,要求依然是用钱可以实现的,但花费不能超过XXX元。

(在前平均值的基础上减60%)

请你在纸上写出会令你感到快乐的1个愿望,要求愿望的实现不能用金钱买得。

请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好吗?

合理理财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家庭的收支情况,今天我们要来学着做家庭预算,学会合理开支。

大屏幕出示:

小刚家一周预算开支为400元,本周有下列费用需要支出:

妈妈要买一星期的菜;小刚要买一双耐克球鞋;秋季来临,爸爸要买一件新毛衣;妈妈要买高档化妆品;小刚需要交少年宫的活动费;妈妈要给爷爷、奶奶买补品;小刚要买几枝活动铅笔;爸爸要买网络游戏充值卡。

请你根据小刚家一周的预算进行合理的分配,填在表格中:

用途

预算开支

交流预算分配方案,并说说你这样的安排的理由。

(提示:

这个家庭的预算金额明显不能同时实现这8项开销,学生在做选择的时候必须要有取舍,教师要注意引导“若预算超支,该如何处理”的方法)

评选最佳预算方案。

刚才我们帮小刚做了一份一周家庭支出预算,同学们都做得很好。

而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家里还有合理消费的小窍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

把你家合理开支的好方法和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小窍门记录下来,回去讲给父母听。

理财实践

我们了解了家庭理财的好办法,对家庭经济管理非常重要。

但我们毕竟还小,家庭中的实际预算或理财,我们只能参与而不能做决定。

其实我们也有学习理财的好途径——合理支配零用钱。

你有零用钱吗?

谈谈你对零用钱的看法(提示:

开展一次小小辩论会。

学习“会生金蛋的‘鹅’”,你有更好的金点子吗?

评选班级理财能手。

小结

谈谈学了这一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根据自己家的预算开支和生活需求,制作一份一周家庭开支预算,请父母评一评。

附:

别盯着杯子

一次,我们几位同学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

老师问我们生活得怎么样。

一句话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

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商战不顺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上帝的弃儿。

  老师笑而不语,从房间里拿出许许多多的杯子,摆在茶几上。

这些杯子各式各样,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杯子看起来简陋低廉……老师说:

“都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待了。

你们要是渴了,自己倒水喝吧。

  我们说得已经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中意的杯子倒水喝。

等我们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讲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

“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挑选去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就没有人选中它。

”我们并不觉得奇怪,谁都希望手里拿着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老师说:

“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

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会去选用好的杯子。

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用来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

杯子的好坏,并不能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你哪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课后附记:

4、我也会当家

教学目标:

通过当家实践,让学生懂得勤俭持家是一门学问,学会勤俭节约。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为家长分忧。

愿意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关心家庭生活。

教学重点:

将前几课所学知识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勤俭持家。

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

尝当家滋味,理解父母的辛劳。

课前准备:

观察父母在家所作的各项工作,观察或触摸父母的双手。

教学过程:

一、以图触情,体味辛劳

1.老师要请大家看一幅图。

出示“大手拉小手”。

谁愿意给这幅图取个名字?

2.看过、触摸过父母的手吗?

是一双怎样的手?

能说说这双手的故事吗?

学生自由说说父母的手做的事情。

二.亲近父母,激发亲情

过渡:

这双手手长着茧,粗糙了,不好看啦,那是因为我们的父母每天除了要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还要不辞辛苦的勤俭操持我们一家的事。

拉着这双手的小手们,你们此刻想对这双手说些什么或想做些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此刻的感受。

父母的手真了不起,要知道勤俭持家可是一门大学问。

有一位同学就尝试了一下当家的滋味。

我们来读读他的当家故事。

阅读学生日记。

说说读后的感受或想法。

想试一试做个小当家吗?

三、合作策划,大胆尝试

过渡:

假如你当家一天,你会像父母一样勤俭持家吗?

不如我们先来定个当家计划吧!

1、讨论:

A、小当家应该做什么?

B、确定当家主题

C、怎样合理安排一天的生活?

D、活动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希望父母给予什么帮助?

2、做一做:

小组合作完成当家计划

3、算一算,一日开支大约需要多少。

一日消费情况表

数量(千克)支出(元)

主食

禽蛋类

蔬菜类

水果类

4、小组派代表交流当家计划

5、如果你是家庭中的一员,你同意以上哪个小组的方案,为什么?

6、评一评:

评出最佳模拟小当家一名,模拟理财能手一名,模拟勤劳奖一名。

四.课后延伸,付诸实践

模拟地当了一回家,大家都很能干,能说说个中感受和收获吗?

大家一定不过瘾,毕竟只是纸上谈兵,老师建议大家在周末把计划付诸实践,真正当回家。

相信我们的小手也能为父母分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