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6477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一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0年4月份阶段性测试

高一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Cu:

64

第I卷(选择题)

1、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锎是锕系中的一种元素,1mg锎(

)每秒钟约能释放出2.34×109个中子,在医学上常用作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子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98B.

互为同位素

C.锎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D.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56

2.在浓硝酸和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均不能溶解的单质是()

A.铁B.铝C.银D.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

H2O>HFB.热稳定性:

HF>H2O

C.NC13、SiC1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D.仅由N、H、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Fe3+、NH4+、Cl-、SCN-

B.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

NH4+、Fe2+、SO42—、NO3—

C.含有HCO3—的溶液:

NH4+、Ca2+、K+、I-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

H+、Mg2+、I-、SO4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铵盐不稳定,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

B.N2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由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因此不能用铁罐贮存浓硫酸

D.浓硝酸不稳定,实验室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8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B.78gNa2O2中所含的阴离子数为NA

C.0.1molSO2与0.1molO2充分反应后生成的SO3分子数为0.1NA

D.0.1molCu溶于足量稀硝酸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7.下列有关卤族元素与0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卤族元素易与第ⅠA族元素形成盐B.0族元素可统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C.XeF6中Xe的化合价为0,因为Xe是0族元素D.砹(At)是第ⅦA元素,其固体单质的分子式为At

8.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9.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W

Y

Z

Q

原子半径(×10-12m)

37

64

66

70

154

主要化合价

+1

-1

-2

+5、-3

+1

A.由Q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B.Z与X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的最高正价为+7

10.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

甲和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

甲>乙>丁B.原子半径:

辛>己>戊

C.丙和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1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11.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1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2+、B+、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D>C>B>AB.原子半径:

B>A>C>D

C.离子半径:

C3->D->A2+>B+D.氧化性:

A2+>B+,还原性:

C3-<D-

13.某黑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硝酸仍有部分黑色固体未溶解。

②另取少量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并微热全部溶解。

该黑色粉末可能为()

A.FeO、CB.FeO、CuOC.Ag2O、MnO2D.CuO、Cu2S

14.RO3n﹣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a克RO3n﹣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A.

(x﹣n)molB.

(x﹣24﹣n)mol

C.(x﹣n)molD.

(x+n)mol

15.实验室制取氨气、收集、验证其还原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收集氨气时气体应该从a口进b口出

C.装置丙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时还原产物一定为铜

D.可以用装置丁吸收氨气,进行尾气处理

16.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产物与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相似。

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IBr是双原子分子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C.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OD.和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述原剂

17.m、n、p、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n3一与p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

q>n>mB.m、n、q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离子半径:

q>n>pD.m与q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8.已知A 为常见温室气体,B 为淡黄色氧化物,C 为常见液体,D 为黄绿色气体单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右图所示,M 的水溶液能杀菌消毒。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4.4gA 含有4.4NA个质子

B.7.8g B 与足量A 发生反应①,共转移0.2NA 电子

C.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H2O

2H++Cl-+ClO-

D.M 的电子式为:

19.已知A、B、D、E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A是铁,则E可能为稀硝酸

B.若A是CuO,E是碳,则B为CO

C.若A是NaOH溶液,E是CO2,则B为NaHCO3

D.若A是AlCl3溶液,E不可能是NaOH溶液

20.将3.2g铜跟30mL1mol/L的硝酸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反应后的溶液中有amolH+,则此时溶液中含有NO3-的物质的量为()

A.0.5amolB.(0.1+a)molC.0.1amolD.2amol

21.28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放出的气体与2.24L的O2(标准状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则合金中Cu与A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1B.1:

2C.2:

1D.3:

1

22.1.1L含有HNO3、Fe(NO3)3、Cu(NO3)2三种溶质的溶液,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1∶1,慢慢向其中加入铁粉,以下图象正确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Fe的物质的量,单位:

mol;纵坐标表示Fe2+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mol·L−1)()

A.

B.

C.

D.

23.将m1g铜铝合金投入到1L含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合金完全溶解后只生成VL—氧化氮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c(H2SO4)+c(HNO3)=0.8mol·L-1B.m2—m1=5.1

C.原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34.7%D.V=2.24

24.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中,一瓶装入干燥纯净的氨气,一瓶装入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一瓶装入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为4:

1),然后分别以水作溶剂作喷泉实验。

实验结束后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

1:

2   B.5:

5:

4  C.1:

1:

1    D.无法确定5、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中,一瓶装入干燥纯净的氨气,一瓶装入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一瓶装入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为4:

1),然后分别以水作溶剂作喷泉实验。

实验结束后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25.将12.8g铜片加入到1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产生NO和NO2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0ml2mol/LNaOH溶液,能使溶液中的Cu2-恰好完全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为1︰1

B.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C.铜片与硝酸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0.4mol

D.反应后溶液中剩余NO3-的物质的量为0.4mol

第II卷(非选择题)

26.(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Ⅰ.

(1)请画出元素⑧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

(2)⑦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④⑤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Ⅱ.常见物质A、B、C均含有表中①~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可发生以下反应(副产物已略去),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S  b.Na c.Al  d.NH3  e.CH4

(2)若X是一种常见过渡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含有同一金属元素的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写出A与C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3分)甲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硝酸、氮氧化物的相关实验:

实验1:

将铜片放入烧杯A后,立即用烧杯B盖住

(1)烧杯A液体上方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红棕色气体消失,烧杯C中的液体变成蓝色,甲同学分析出现蓝色的原因,认为其中涉及到两个反应:

①红棕色气体消失,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配平溶液出现蓝色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_______I-+________

+________H+=________I2+________NO↑+________H2O

(3)打开烧杯B,A液体上方又出现淡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Ⅱ:

因为有其他同学对淀粉KI溶液变蓝的原因提出异议,甲同学将铜片换成铁片放入烧杯A后,立即用烧杯B盖住。

(4)实验前甲同学认为换为铁片后不应出现红棕色气体,淀粉KI溶液不会变为蓝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开始后,发现确实无红棕色气体生成,但过一段时间后,淀粉KI溶液仍然变为蓝色,请你帮忙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8.(13分)如图所示,p、q、m、n分别为常见的气体单质,p和s均为有色气体,q能在p中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v的水溶液呈碱性,t的水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新制p的水溶液中,除H2O、H+、OH-外,还含有____________等粒子(填化学式)

(2)取2份新制p的水溶液,向第一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第二份先滴入FeCl2溶液,后加入KSCN溶液,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v + n → r”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每转移2mol电子,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r气体________L。

s溶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9.(14分)有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R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完成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X的简单氢化物与M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

(3)我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长征火箭,常以X、Y的液态氢化物做燃料。

已知X、Y的两种氢化物电子数相等,并且反应时生成两种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①写出两种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②X的液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能证明R、Y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_。

A.R和Y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RY2

B.Y单质常温下是气体,R单质是固体

C.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R的氢化物

D.自然界中存在Y单质不存在R单质

26.(10分)

Ⅰ.

(1)

(1分)

(2)HClO4>H2SO4(1分)

(3)

(2分)

Ⅱ.

(1)abde(2分)

(2)2FeCl3+Fe=3FeCl2(2分)

(3)Al3++3AlO

+6H2O===4Al(OH)3↓(2分)

27.(13分)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分)

(2)①3NO2+H2O=2HNO3+NO(2分)

(方程式2分,单线桥1分)

(3)2NO+O2=2NO2(2分)

(4)常温时铁在浓硝酸中钝化(或生成氧化膜合理即可)(2分)

硝酸挥发到淀粉KI溶液中,将KI氧化为I2(2分)

28.14分)

(1)Cl2、HClO、Cl-、ClO-(2分)

(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1分)

溶液变红(1分)

2Fe2++Cl2==2Fe3++2Cl-(2分)

Fe3++3SCN-==Fe(SCN)3(2分)

(3)4NH3+5O2

4NO+6H2O(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