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463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9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docx

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C-12N-14O-16Na-23Si-28Cl-35.5Fe-56Cu-64Ag-108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顶符合题意)

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化学性质

应用

A.

Fe的金属性比Cu活泼

FeCl3浓溶液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n.

明矾与NaOH生成Al(OH)3

明矾可作净水剂

C.

O价铁具有还原性

铁粉可用于食品中的脱氧剂

D.

NaHCO3水解显碱性

发酵粉中含有NaHCO3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纳米铁粉的吸附性去除污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B.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C.用过量氨水除去Al(OH)3中的少量Cu(OH)2

D.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

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的原子数约为0.2NA

B.30g甲酸甲酯与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NA

C.常温常压下,60gSiO2晶体中含有2NA个Si—O键

D.1mol氯气与过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KI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碘易溶于CC14,难溶于水

B.

一小粒金属钠投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

反应结束前一段时间,钠浮在乙醇表面

密度:

乙醇大于钠

C.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Na2SO4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D.

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

NO3-还原为NH3

5、如图装置中,在U型管底部盛有CC14,分别在U形管两端小心倒入饱和食盐水和稀硫酸溶液,并使a、b两处液面相平,然后分别塞上插有生铁丝的塞子,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B.铁丝在两处的腐蚀速率:

a<b

C.一段时间后,a处液面低于b处液面

D.生铁丝中的碳在a、b两处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6、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3.58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CO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最终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1molB.0.24molC.0.16molD.0.14mol

7、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X、Y同周期,X、Z同主族,Y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X2-、W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M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2Z3可通过Z2-和W3+离子在溶液中反应生成

B.W元素形成的可溶性盐溶液一定显碱性

C.M单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先熔化再燃烧

D.W的氧化物与Y、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反应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用两块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

Cu+2H+

H2↑+Cu2+

B.NaOH溶液与足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

2HCO3-+2OH-+Ca2+=CaCO3↓+2H2O

C.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在溶液中的反应:

2Fe2++2Br-+2Cl2=2Fe3++Br2+4Cl-

D.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

2NH3·H2O+SO2==2NH4++SO32-+H2O

9、用C5H10O2和C6H12O2两种一元酸与乙二醉(HOCH2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13H24O4的酯最多有()种

A.32种B.32种C.11种D.8种

10、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

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R为甲基则该物质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6H10O7

B.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C.l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氢气加成所需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mol、7mol

D.l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6molBr2完全反应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若使用催化剂,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

B.反应2Mg(s)+CO2(g)==2MgO(s)+C(s)△H<0从熵变角度看,不可自发进行

C.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O2(g)=2CO2(g)△H=+285.8kJ/mol

D.在密闭容器中,2HI(g)

H2(g)+I2(g)△H=+14.9kJ/mol,若投入NA个HI分子,反应平衡时,吸热7.45kJ

12、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向50mL2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1mol/L的某种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加溶液的体积与反应放出热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热量的散失),则该溶液的溶质可能是

A.醋酸(CH3COOH)B.盐酸C.NaH2PO4D.硫酸

13、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SCN-

B.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

K+、HCO3-、NO3-、AlO2-

C.pH值为1的溶液Cu2+、Na+、ClO-、NO3-

D.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Cl-、Br-、Ba2+

l4、25℃时,已知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

FeS:

Ksp=6.3×10-18mol;CuS:

Ksp==1.3×l0-36 ;Ag2S:

Ksp=1.6×10-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Cu2+(aq)+Ag2S(s)

CuS(s)+2Ag+(aq)的平衡常数K=1.2×10-13

B.将足量CuSO4溶解在0.1mol/L的H2S溶液中,Cu2+能达到的最大浓度为1.3×10-35mol/L

C.因为CuSO4+H2S=CuS↓+H2SO4,所以FeSO4+H2S=FeS↓+H2SO4

D.向等浓度的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Ag+肯定先沉淀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B.某温度下纯水的C(H+)=1.0×10-6mol/L,在此温度下,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2:

9

C.常温下,0.4mol/LHB溶液和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B-)>c(H+)>c(Na+)>c(OH-) 

D.pH相等的下列溶液:

a.CH3COOK、b.NaHCO3、C.NaOH、d.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c

16、今有两种盐的稀溶液,分别是amol·L-1  NaX溶液和bmol·L-1  NaY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b,并测得c(X-)=c(Y-)+c(HY),则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

B.若a=b,pH(NaX)>pH(NaY),则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

C.若a>b,测得c(X-)=c(Y-),则可推出溶液中c(HX)>c(HY),且相同浓度时,酸性HX<HY

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c(X-)+c(Y-)+c(HX)+c(HY)=0.1mol·L-1  ,则可得a+b=0.2mol·L-1 

17、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离子浓度之和c>b>a

B.b点溶液中c(H+)+c(NH3·H2O)=c(OH-)

C.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等体积b、c处溶液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b>Vc

D.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

18、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

xMg+Mo3S4

MgxMo3S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Mg2+向正极迁移

B.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3S4+2xe-+xMg2+=MgxMo3S4

C.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xMg-2xe-=xMg2+

D.电池充电吋,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o3S4

19、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池中Ag电极质量増加5.4g时,乙池某电极析出1.6g金属,则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足量AgNO3溶液

B.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NO3-的浓度不变 

C.图中甲池为原电池装置,Cu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D.若用铜制U形物代替“盐桥”,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U形物称量,质量不变

20、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mol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

 A.2:

3混合的Pb3O4、PbO            B.1:

2混合的PbO2、Pb3O4

C.1:

4:

1混合的PbO2、Pb3O4、PbO  D.1:

1:

4混合的PbO2、Pb3O4、PbO

21、(14分)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对优化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1)用CH4催化还原NOX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发生的反应如下: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若0.3mol CH4将NO2还原为N2,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

(假设水全部以气态形式存在)

(2)用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和F。

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物质的量如下表;

1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1℃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如果已知T2>T1,则该反应正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③在T1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增大NO转化率的是____。

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增大c(NO)d.移去部分F

(3)汽车尾气处理中的反应有2NO+2CO

2CO2+N2。

某温度时,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0.lmolCO和0.lmolNO,0.5s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的浓度为0.02mol/L,则反应开始至平衡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

若此温度下,某时刻测得CO、NO、N2、CO2的浓度分别为0.01mol/L、amol/L、0.01mol/L、0.04mol/L,要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4)某课题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和O2化合生成N2O5,形成原电池的过程。

物质Y的名称为______,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环境污染。

资料:

氰化钠化学式NaCN(c元素+2价,N元素-3价),白色结晶颗粒,剧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易水解生成氰化氢。

I.

(1)NaCN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双氧水氧化法除NaCN:

碱性条件下加入H2O2除CN-,可得到纯碱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实验一】实验室通过下图装罝制备Na2S2O3。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等,d装罝中的溶质有NaOH、N2CO3,还可能有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______(选填“NaOH溶液”、“水”、“CCl4”中任一种)的注射器,再关闭K2打开K1,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

【实验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

已知:

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mg/L;

②Ag++2CN-=[Ag(CN)2]-,Ag++I-=AgI↓,AgI呈黄色,且CN-优先于Ag+反应。

实验如下:

取25.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10-4mol/L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2.50mL。

(6)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为________mg/L。

23、(10分)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

实验

操作

现象

I

常溫下将MnO2和12mol/L浓盐酸混合

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II

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

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III

加热MnO2和4mol/L稀盐酸混合物

元明显现象

①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

(如图1):

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实验IV中的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④用图2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V:

ⅰ.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

ⅱ.向右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

ⅲ.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

将实验V中的ⅰ和ⅱ、ⅲ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①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

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3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盐酸,再加入1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

通过实验I、II、III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2,III的操作是________。

实验

操作

现象

I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II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Cl2中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III

试纸先变蓝,不褪色

(3)由上述实验得出:

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_______有关。

三、选做题(共14分)

24、己知A、B、C、D、E五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

A元素核内只有质子,B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C的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nsnnpn+2,E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

(1)E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A、B、C可以形成化学式的ABC的分子。

该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稀有气体稳定结构,则该分子中B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比较B、C、D三者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_____。

(4)己知三硫化四磷是黄绿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二硫化碳,其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二硫化碳属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②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0.1mol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_______。

(5)纯叠氮酸(HN3)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沸点较高,为308.8K,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5、—种常见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流程如下:

己知以下信息:

①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上述流程中C8H10分子含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OH时会发生: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该流程中C8H10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F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⑤、⑦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8H8C12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C1原子不与苯环直接相连的还有种_____(不包括上述流程中的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

1:

1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