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6970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跑》教案

跑是人体水平位移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互交替,上肢与下肢、蹬与摆协调配合的周期性运动。

无论练习者跑的距离长与短,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完规定的距离。

一、跑的教材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田径教材在初中各年级的分配要求,本年级在跑的教学内容上,把跨栏跑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其他跑的教材,如接力跑、耐久跑、发展学生跑的能力的练习等,可作为辅助的教材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在初中学段各年级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量化指标也有不同的要求。

初中三年的教材在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三年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技术和发展身体方面达成课程标准和教学的目标。

(一)教材内容价值与设计思路

1.跨栏跑教材的内容价值

跨栏跑,是途中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也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节奏性比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项目。

从事跨栏跑运动,可以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2.本年级跑的教材设计思路

九年级跑的教材是以跨栏跑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发展学生的无氧代谢能力,在跨栏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技术教学,合理利用各种辅助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区别对待的方法,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

除了跨栏跑的教学之外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发展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的练习,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跨栏跑的技术。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初中体育毕业考试的需要,适当安排耐久跑及各种发展跑的能力的练习。

在跨栏跑的教学中由于该项运动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合理组织教学,控制学生练习的情绪,合理安排教学的进程,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器材的使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安全性能高的代用栏架。

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鼓励,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教材搭配建议

在跨栏跑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各种跨栏跑的专项练习和辅助练习作为学生学习的前导,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一定的体验,帮助学生逐步学习体会跨栏跑的动作,掌握正确的跨栏跑的技术。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安排球类项目的练习、比赛,以发展学生奔跑的能力。

跨栏跑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短距离的节奏跑、规定步数的跑、规定标志的跑的练习,以及一些发展速度的练习,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一定的体验,促进学生逐步学习体会跨栏跑的动作,掌握正确的跨栏跑的技术。

在学生的技术和耐力素质有了一定的发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测验、考核、比赛等手段,提高学生跨栏跑的成绩和运动水平。

二、跨栏跑

在九年级进行跨栏跑的教学过程中,确定“起跑跨过第一个栏”“栏间跑”“全程跨栏跑”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把50米全程跨栏跑作为考试内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跨栏跑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跨栏跑的运动特点,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正确的技术概念,使学生对跨栏跑对人体的锻炼价值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2.通过跨栏跑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和基本掌握跨栏跑的技术,初步掌握完整技术动作,使学生体验和初步掌握“全程跨栏跑”的技术动作。

3.通过跨栏跑的教学和各种练习发展速度、力量、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并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动作方法

1.从起跑到第一个栏

跨栏跑要采用蹲踞式起跑。

起跑的过程与短跑基本相同,起跑至第一栏起跨点一般采用8步起跑,起跑时应把起跨脚放在前面。

从起跑线到第一个栏的距离是固定的,同时要求从起跑到过第一个栏加速跑的步数也要固定。

做“预备”动作时,臀部抬起要明显高于肩。

听到“跑”的信号后,后蹬要有力且角度稍大,重心稍高,促使起跑后步长能够得到较快地增长;一般在起跨前两步时,身体已基本成正常的途中跑姿势。

2.起跨过第一个栏

攻栏。

起跨腿用前脚掌着地,在充分燈伸的同时,摆动腿大腿屈膝高抬,上体尽量前倾,当起跨腿蹬离地面时,小腿积极快速前伸,异侧臂也尽力前伸,完成攻栏。

过栏。

当起跨腿蹬离地面时,即开始过栏。

这时起跨腿收髋屈膝,大腿外展向前提拉,提膝勾脚过栏,准备前摆;同时摆动腿以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向后鞭打扒地,迅速蹬伸髋、膝、踝过渡到后蹬,使身体重心迅速移过栏架。

3.栏间跑

栏间跑一般有三步、四步和五步栏间跑等形式。

下栏的第一步步长较短;栏间跑最后一步要准备起跨,动作要点基本上与起跨过第一个栏前的最后一步相同;栏间跑中间的几步要高抬大腿用前脚掌弹性着地,明显加大摆臂的幅度。

(三)动作要点

1.起跑到第一个栏

要保持加速跑节奏(上体抬起、步幅增大、速度加快等)的相对稳定。

2.起跨过第一个栏

起跨迅速,蹬地有力;上体前倾,攻栏腿前伸,划臂。

3.栏间跑

节奏分明,摆臂有力。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跨栏步技术。

难点:

过栏时的鞭打、提拉过栏动作和身体的协调配合。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进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教科书和浏览有关跨栏跑的学习材料,了解跨栏跑的技术,认识到跨栏跑有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体能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掌握跨栏跑的兴趣。

2.教师在教学开始时一定要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讲解和利用各种图解、视频,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

3.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和教学的进程,安排各种辅助练习和诱导性练习。

应该根据技术上的需要抓住重点的技术环节,有针对性地安排辅助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动作。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跨栏跑的技术。

4.教师还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及学生掌握技术的实际,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基础测试,并根据教学进程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练习方法;教师可利用简便安全的替代器材作为栏架(如海绵小垫子、硬纸板等),采用降低难度、缩短栏间距离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5.跨栏跑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如做好准备活动、降低栏架高度、严格教学组织纪律等,保证教学过程的安全。

6.在安排跨栏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以及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可以采用体验式、研究性学习、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合作练习等方式组织教学。

7.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采用专项练习与技术练习结合的方式,并根据起跨腿的动作技术、摆动腿的动作技术、完整的过栏技术等要求,安排不同的模式教学。

可以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跨栏跑的技术学习。

如:

从起跑到第一个栏的距离是多少?

从起跑到第一个栏应该跑多少步?

为什么跨栏跑栏间要跑固定的步数?

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起跑到第一个栏的距离;让学生自行设计栏间距离和栏的高度;让学生根据自己技术掌握的情况选择练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制订锻炼计划。

8.跨栏跑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一:

要仔细观察图解或示范动作。

学法指导二:

试着说出起跨攻栏、腾空过栏的技术动作。

学法指导三:

反复体会摆动腿的“攻摆”和起跨腿的“提拉”动作技术。

学法指导四:

慢跑中做有栏或无栏的跨栏步练习。

学法指导五:

跑过适宜距离放置的实心球、哑铃等,体会栏间跑的节奏。

学法指导六:

采用蹲跟式起跑在50米距离内跨过5个低栏。

学法指导七:

一定要分清哪条腿是摆动腿、哪条腿是起跨腿。

学法指导八:

两人一组的跨栏坐练习,相互观摩、纠正。

学法指导九:

一帮一起跨腿提拉过栏练习。

(六)跨栏跑的易犯错误及糾正方法

1.有惧怕心理,不敢过栏纠正方法:

(1)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的运动能力,树立信心,尽量消除心理障碍;

(2)尽量采用降低栏高或利用替代器材(如小垫子)等方法、手段减小过栏的难度,以使学生增强自信、消除惧怕心理。

2.“跳”栏纠正方法:

(1)通过讲解、示范,明确身体要积极向前攻栏,强调身体向前而不是向上,培养跨或跑栏的意识;

(2)标出适宜的起跨点,控制起跨距离,强调起跨腿要充分踏伸,不要离地过早;

(3)反复练习过栏,提高熟练程度。

3.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节奏不稳定,发挥不出速度。

纠正方法:

(1)通过讲解、示范,建立正确的跨栏跑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概念;

(2)反复进行快速跑的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练习后,进行跨栏跑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不做跨栏动作)的练习,突出跨栏跑起跑的技术特点;

(3)反复进行蹲踞式起跑,并从栏侧跑过或从栏侧过栏,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

4.下栏后制动,起跨腿提拉得不够。

纠正方法:

(1)通过讲解、示范,明确技术要点,下栏后的瞬间要迅速向前提拉起跨腿;

(2)做出摆动腿落地的标记,反复练习,强化下栏动作要为下一步过栏做准备的意识。

5.栏间跑不是跑,而是跨步跳。

纠正方法:

(1)适当调整栏间距;

(2)改进攻栏技术,减小水平速度的损失;

(3)加强腿部力量,提高速度。

6.栏间节奏不稳定。

纠正方法:

(1)反复练习摆动腿下栏和起跨腿的提拉过栏动作,适当加大下栏后第一步的步长;

(2)反复进行栏侧过栏或没有栏的栏间跑练习。

(七)跨栏跑教学步骤

1.介绍跨栏跑完整技术,使学生了解跨栏跑技术和知识

讲解跨栏跑的项目特点和跨栏跑基本技术、基本知识。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跨栏跑的技术特点、比赛项目、比赛规则和学习中注意的事项等有基本了解,为学习跨栏跑做好准备。

介绍基本术语,如什么是起跨腿与摆动腿,什么是栏前与栏后等,使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能够清晰地理解。

采用直观教学,利用挂图、录像等教具,同时结合讲解、示范,使学生明确跨栏跑的基本技术。

通过教师的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对跨栏跑的动作概念及主要动作结构有基本了解,初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

2.学习跨栏步技术

(1)学习起跨腿过栏

1)原地支撑提拉起跨腿的模仿练习。

双手支撑肋木,身体保持前倾,在起跨腿一侧距肋木1〜1.2米处横放一个栏架,起跨腿屈膝做向上方提拉过栏的练习。

2)走动中起跨腿栏侧过栏练习。

在跑道上摆放5〜6个栏架,栏距4〜5米。

在走动中起跨腿依次提拉在栏侧过栏。

3)跑动中起跨腿栏侧过栏练习。

慢跑或中速跑栏侧过栏练习,做跑动中起跨腿过栏练习。

栏间跑可先用5步,然后过渡到3步。

(2)学习摆动腿栏侧过栏技术

1)摆动腿模仿练习。

原地或行进间做摆动腿攻栏和下压着地动作。

2)摆动腿攻栏模仿。

横放鞍马,原地或走1〜2步,迅速向前上方摆腿,到超过鞍马高度时,摆伸小腿下压至鞍马上。

3)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

慢跑或快跑中摆动腿栏侧过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攻栏动作。

(3)过栏练习

1)原地过栏练习。

摆动腿在栏架上方,稍抬起后迅速下压,同时起跨腿蹬离地面做提拉动作,在两腿做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剪绞的时机。

2)慢跑或高抬腿跑过栏练习。

在慢跑或高抬腿跑过程中越过栏架,过栏时体会两腿剪绞和与上体、上下肢的配合动作。

3)跑动中过栏练习。

站立式起跑过2〜3个栏,体会过栏技术。

3.学习过栏及栏间跑技术

(1)栏侧过栏练习

1)起跨腿栏侧过栏练习。

连续用起跨腿跨越4〜5个栏架的栏侧,栏间采用3步跑法。

2)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

连续用摆动腿跨越4〜5个栏架的栏侧,栏间采用3步跑法。

(2)栏间跑练习

1)5步过栏练习。

栏距为7〜9米,要求学生栏间跑5步过栏。

2)3步过栏练习。

栏距与栏高略低于正式栏距与栏高,要求学生栏间跑3步,过3〜5个栏。

4.学习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1)站立式起跑踏上起跨点。

(2)站立式起跑过第一栏。

(3)蹲跟式起跑过第一栏。

5.学习全程跨栏技术

(1)起跑过3〜5个栏练习。

(2)起跑过5〜7个栏练习。

(3)起跑全程跨栏练习。

(4)听信号起跑全程跨栏练习。

(八)跨栏跑辅助练习

1.跨栏步的辅助练习

步骤1:

让学生像跨越水沟一样助跑跨越平放在地面的技巧垫(可先横跨再纵跨)。

要求:

起跨腿充分蹬伸的同时,摆动腿折叠前摆跨出,用前脚掌着地并继续向前跑出,起跨腿离地后自然留于体后,不做膝外展动作,空中两大腿呈充分拉开姿势。

步骤2:

助跑跨越橡皮筋练习。

将系有橡皮筋的两个跳高架分别立于技巧垫两侧前方,要求学生按跨栏步技术经橡皮筋上方跨越,可适当调节高度。

要求:

摆动腿积极前摆下压,起跨腿充分蹬伸,离地后做屈膝外展提拉动作,两臂配合下肢做正确的摆臂姿势。

步骤3:

助跑跨越横杆练习。

将两个跳高架立于技巧垫两侧前方,杆托上平放一根竹竿,要求学生按跨栏步的技术跨越横竿练习,适当调节高度直到与栏架高度相同。

注意事项:

开始时要求学生能跨越过去,随着跨栏步技术教学的深入,教师应将学生的注意力向某些动作的细节上引导,如摆动腿的积极下压、起跨腿的提拉方向、上下肢的配合等,使学生对自己的技术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预计教学效果:

通过辅助练习,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跨和前摆技术,预防跳栏动作的发生,为跨栏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没有顾虑的情况下轻松地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跨栏步技术。

2.栏间跑的辅助练习

步骤1:

助跑跨越3〜5道横绳。

按照一定的栏间距离用系有绳子的标枪插立两侧,设3〜5道,要求学生横绳间跑3〜5步跨越横绳,可以适当调节横绳高度及横绳间的距离,直至分别与栏距和栏高相同。

要求:

跨越横绳时积极做好跨栏步动作,横绳间跑3〜5步,逐步形成正确的栏间跑节奏。

步骤2:

助跑跨越3〜5道横竿。

用跳高架托横竿,按一定的栏间距离设3〜5道,要求学生以跨栏步的技术跨越横竿,可以适当调节横竿间的距离和横竿的高度,直至分别与栏距和栏高相同。

要求:

跨越横竿时积极做好跨栏步动作,横竿间跑3〜5步,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高水平的学生安排到跨越栏架小组,栏间跑3步,逐步形成正确的栏间跑节奏。

注意事项:

学生学习栏间跑的过程中,应强调栏间跑的节奏,通过跨越横绳和横竿来代替跨越栏架的练习,绳(竿)间的距离及高度应逐步调整到与栏间距离和高度相同,由短到长,由低到高,让学生形成栏间跑的正确节奏,不能过多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栏间跑三步步长比例上,让学生只注意步长比例是否符合要求,这会破坏栏间跑节奏的整体性,形成栏间跑不是跑而是跨的错误技术。

预计教学效果:

通过跨越横绳和横竿来代替跨越栏架的练习,能够消除学生对跨越栏架的惧栏心理障碍,学生练习比较轻松、积极,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跨栏步动作,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栏间跑节奏。

3.全程跑的辅助练习

步骤1:

跨越3〜4道横绳:

用系有横绳的栏架或替代物,设3〜4道,绳间距离与高度可以适当调节,要求学生跨越横绳,并跑完全程。

要求:

绳间跑三步,认真体会绳间跑节奏,跨越横绳动作协调,进一步提高跨栏步的技术,努力跑完全程。

步骤2:

缩短栏距,全程跑,跨越4〜5个栏(起跑到第一栏的距离不变,把栏间距离缩短至7米左右,或根据学生年龄、身高来调整栏间距离,栏高从低到高调节)。

要求:

树立跑完全程的信心,栏间跑三步,形成栏间跑的正确节奏,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跨栏步技术。

步骤3:

同学陪跑,全程跑跨越5个栏架(按标准栏距设5个栏,栏高从低到髙适当调节,练习者找同学在栏侧陪跑完全程)。

要求: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跨栏跑技术,在有同学陪跑的鼓励下努力跑完全程,起跑至第1栏,应注意步点准确过好第1栏;第1至4栏,应积极加速保持动作的向前性;保证技术动作的连贯性;最后注意加大步长,为终点冲刺做好准备。

注意事项:

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跑完全程”这一概念上,学生在基本掌握技术之后,应指出学生技术上的不足,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向改进技术细节上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的技术特点。

通过跨越横绳、缩短栏距、降低栏高、同学陪跑的诱导辅助练习,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消除惧栏心理障碍,使学生树立信心跑完全程,完成全程跑的动作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