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9250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0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docx

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

一、单选题(50分)

1.(2分)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

     A.贝加尔湖

     B.里海

     C.洞庭湖

     D.苏必利尔湖

2.(2分)世界著名的葡萄酒多产自地中海沿岸的原因是(          )

     A.气候和工艺

     B.人口与资金

     C.交通和风俗

     D.国家和地区

3.(10分)下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4分)读下面的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描述的半球为(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此时,图示地区的月份和季节可能为(          )

          A.1月,夏季

          B.1月,冬季

          C.7月,夏季

          D.7月,冬季

5.(2分)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地区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

①板块碰撞边界 ②板块张裂边界 ③板块内部

④环太平洋地震带 ⑤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A.①⑤

          B.②④

          C.①④

          D.③⑤

(2)2017年7.0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3)我国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了显著的(          )

          A.海洋性气候

          B.大陆性气候

          C.季风气候

          D.雨林气候

6.(2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          )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西高南低

7.(4分)古诗词中往往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题。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

巴山指今四川盆地一带。

诗中表明,影响当地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地理位置

     C.季风

     D.人类活动

8.(6分)德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          )

     A.A

     B.B

     C.C

     D.D

9.(2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2)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C.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10.(2分)关于海陆分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80%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0%

     B.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北极地区是一块陆地

     C.无论把地球如何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陆地的面积始终小于海洋的面积

     D.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隔成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11.(4分)读南、北美洲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岸线平直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因素

(2)关于两个大洲的居民和经济,叙述正确的是(          )

          A.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

          B.南美洲居民以黑种人为主

          C.北美洲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D.南美洲的居民主要讲英语

12.(2分)下图反映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少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3.(4分)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的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图四地的气候特征与下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

          A.①—a

          B.②—b

          C.③—c

          D.④—d

(3)①③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4.(2分)张昕说:

“我们家乡一到冬季树叶都落光了,一派萧索的景象”。

据此判断张昕家乡的气候属于(          )

     A.温带季风气侯

     B.亚热带季风气侯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5.(2分)中新网9月17日电:

2015年9月17日6时54分,在南美洲智利西海岸发生8级地震,据此并结合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智利在我国的____方向(          )

          A.东北

          B.正南

          C.东南

          D.西北

(2)产生本次地震的原因是(          )

          A.火山爆发引发的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C.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

(3)下列关于世界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火山与地震多发地带

          B.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C.板块内部是火山与地震多发地带

          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二、填空题(12分)

16.(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

A.        B.        H.        。

(2)D为      气候,主要分布在      和      。

(3)图中,冬季多雨的气候是     ,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写字母)

 

三、综合题(38分)

17.(8分)

阅读下列法国与德国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工农业均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约占20%,农业产值约占4%。

法国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占国土总面积的2/3,耕地面积达3350万公顷,土壤肥沃。

法国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

材料二德国经济高度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约占30%,农业产值约占1%。

德国耕地面积1183万公顷。

德国北部为平原,多沼泽湿地,土壤贫瘠,低温潮湿日照少;中部为山地;南部为高原与山地。

材料三近年来,法、德两国与我国在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

我们身边有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例,如:

空中客车、家乐福超市、地铁车辆、中法互办文化年等。

 

(1)法国的B地北隔     海峡与英国相望;德国的B地北部有基尔运河连接波罗的海和     海。

(2)

在下列沿图中剖面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中,正确表示法国与德国地形分布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法国煤炭资源趋于枯竭,目前发电量中比重最高的是(          )

          A.风能发电

          B.潮汐发电

          C.水力发电

          D.核能发电

(4)比较法国、德国耕作业条件的差异。

 

(5)法国盛产葡萄的气候条件是                            。

(6)参考材料三,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中德经济(或文化)合作交流的实例(举2例)。

18.(15分)读下列降水量柱状图、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从南北半球看,③地     半球,判断的依据是            ,而且位于     (温度带)。

(2)读图可知,①地气温特点是      ,由此判断①地位于     (温度带);①地降水特点是      ,与此地降水存在显著差异,但气温相似的地区是     (填序号)。

(3)读图④和图⑤,表示④⑤两地的气温和降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降水量④地大于⑤地

          B.冬季降水量④地大于⑤地

          C.最低气温都出现在7月

          D.④气温年较差为5℃

 

19.(15分)我市某中学的小明和小军同学5月25日到市气象局进行了参观学习,并收集了大量资料,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室外考察:

气温观测仪器有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这些观测仪器放置在百叶箱中,能够观测包括实时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

自动气象站对气温能够进行实时观测,并每逢整点记录一次。

(1)室内分析:

小明收集了当天莱芜24小时气温数据(下表),尝试绘制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但只完成了一部分,请根据表格中信息,帮助小明完成下图绘图。

当天气温日较差是____。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18

17

17

15

16

16

18

20

22

24

26

27

时间(时)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温度(℃)

29

30

29

29

28

27

26

26

25

25

20

19

 

(2)根据每天的平均气温数值,可以计算出每月的平均气温,下图为小军同学绘制的莱芜市各月气温变化曲线。

据此描述莱芜气温年变化特点。

 

(3)实践应用:

小明同学又上网查阅了黑龙江漠河、新疆吐鲁番、青海五道梁、海南海口的气温年变化曲线,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各曲线的数字代号填入对应地点的横线上。

漠河     、吐鲁番     、五道梁     、海口     。

(4)小军同学对地球的平均气温和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感兴趣,他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以下两幅曲线图。

小军从这两幅曲线图中得出结论:

地球平均气温的增加是由二氧化碳增加导致的。

小明同学不同意小军同学的结论,他比较了两幅图,并指出图中部分信息不支持小军同学的结论。

请你从图中分别提取一条支持小军同学和小明同学的信息。

小军:

                                   ;小明:

                                                                                                           。

答案

一、单选题

1.

【答案】A

【解析】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位于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故选A。

2.

【答案】A

【解析】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光照非常充足。

因此,这里种植的葡萄质地优良,糖分含量较高,为葡萄酒酿造提供了优质原料;加上独特的生产工艺,悠久的生产历史。

故选A。

3.

【答案】B

【解析】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可知,该地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

读右图可知,①是温带季风气候;②是温带季风气候;③是热带季风气候;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右图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②,故选B。

4.

【答案】

(1)B

(2)A

【解析】

(1)读图可知,图示显示等温线从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该地位于南半球。

故选B。

(2)读图可知,图示显示等温线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该地位于南半球,且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该地处于夏季,南半球1月为夏季。

故选A。

5.

【答案】

(1)C

(2)C

(3)C

【解析】

(1)我国东部地区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板块挤压碰撞边界和环太平洋地震带,故选C。

(2)由图可以看出,2017年7.0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主要分布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占了当年五次中的两次,故选C。

(3)我国东部地区濒临最大的太平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故选C。

6.

【答案】C

【解析】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故选C。

7.

【答案】A

【解析】白天,四川盆地受到太阳辐射,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升到高空。

到了夜晚,大巴山等山体变冷,使得山脉上部的暖湿空气降温,形成降雨。

故选A。

8.

【答案】D

【解析】A.从图中可知,A的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是热带草原气候,A错误;

B.图中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是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

C.图中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错误;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

德州是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D正确。

故选D。

9.

【答案】

(1)B

(2)A

【解析】【略】

10.

【答案】C

【解析】A.地球表面79%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1%,A错误;

B.从南北半球来看,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B错误;

C.无论把地球如何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陆地的面积始终小于海洋的面积,C正确;

D.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D错误。

故选C。

11.

【答案】

(1)D

(2)A

【解析】

(1)从图中可知,南、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西海岸的气候类型称狭长地带分布的原因是西部由于受高大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只能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

故选D。

(2)A.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属于黄色人种,A正确;

B.南美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混血种人居多,占45%,B错误;

C.北美洲的国家中,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C错误;

D.过去南美洲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南美洲的居民主要讲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D错误。

故选A。

12.

【答案】C

【解析】由图中的气温及降水量图可以看出,该气候是夏季气温高的时候,降水量最少,而冬季气温低时,降水量最多,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既不是全年高温,也不是冬季干燥,故选C。

13.

【答案】

(1)C

(2)B

(3)B

【解析】

(1)据图可知:

①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多且比较均匀;②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③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④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属于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类型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所以图中所示的四地中,③年降水量最少,故选C。

(2)据图可知:

a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c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

(3)据图可知:

①地位于大洋沿岸,③地位于大陆内部,因此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选B。

14.

【答案】A

【解析】我国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张昕说:

“我们家乡一到冬季树叶都落光了,一派萧索的景象”。

据此判断张昕家乡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故选A。

15.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方向,智利在我国的东南方向。

故选C。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由智利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由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D。

(3)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选A。

二、填空题

16.

【答案】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F        H

【解析】

(1)图中A是热带雨林气候,B是热带沙漠气候  H是温带季风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

(3)F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地中海气候全年的降水较少,而且高温季节雨量甚少.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北京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故答案为: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热带季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3)F;H。

三、综合题

17.

【答案】

(1)英吉利        北

(2)D

(3)D

(4)法国气候温和湿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德国热量条件较差,耕地面积较小,土壤较贫瘠。

(5)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

(6)举例:

大众汽车、西门子电器、磁悬浮、麦德龙超市等。

【解析】

(1)法国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大国,它西临大西洋,法国的西北部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德国的北部有基尔运河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

(2)法国的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德国的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故选D。

(3)法国煤炭资源趋于枯竭,目前发电量中比重最高的是核能发电,约占全国发电量的70%,故选D。

(4)法国气候温和湿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德国热量条件较差,耕地面积较小,土壤较贫瘠,法国是欧洲西部最大农产品出口国。

(5)法国盛产葡萄的气候条件是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

(6)中德经济(或文化)合作交流的实例有大众汽车、西门子电器、磁悬浮、麦德龙超市等。

18.

【答案】

(1)南半球        南半球一月气温最高        南寒带

(2)全年高温        热带        全年多雨        ②

(3)B

【解析】

(1)从南北半球看,③地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南半球一月气温最高,而且位于南寒带。

(2)读图可知,①地气温特点是全年高温,由此判断①地位于热带;①地降水特点是全年多雨,与此地降水存在显著差异,但气温相似的地区是②(热带沙漠气候)。

(3)读图④和图⑤,④的温差大,年较差是20℃;A地最热月在1月,B地最热月在7月;夏季降水量④地小于⑤地;冬季降水量④地大于⑤地;故选B。

19.【答案】

(1)

15℃

(2)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答出两点即可)

(3)①        ④        ③        ②

(4)二氧化碳排放量曲线与地球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两种曲线变化趋势不一致,尤其是1860年至1900年、1940年至198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而地球平均气温基本保持不变;1900年至19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温却下降

【解析】

(1)根据表格找到当日莱芜的11时~15时的气温,在曲线图上找到相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想要的曲线,由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为30℃,最低气温为15℃,故其气温日较差是15℃。

(2)据小军同学绘制的莱芜市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分析可知,莱芜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3)漠河纬度最高,故其冬季气温最低,故①是漠河;吐鲁番冬冷夏热,大陆性强,故其温差最大,故④是吐鲁番;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故③是五道梁;海口位于热带,全年高温,故②是海口。

(4)从二氧化碳排放量曲线与地球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可以推断地球平均气温的增加是由二氧化碳增加导致的。

但由于两种曲线变化趋势不一致,尤其是1860年至1900年、1940年至198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而地球平均气温基本保持不变;1900年至19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温却下降,说明不仅二氧化碳影响地球气温变化,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地球气温的变化,地球气温的变化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