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9278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docx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二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单位:

姓名:

考号:

题号

单选题

多项选择

判断题

综合题

总分

分值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

A:

自我控制训练

B:

肯定性训练

C:

自我强化训练

D:

自我监督训练

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A:

焦虑

B:

强迫行为

C:

强迫观念

D:

强迫恐惧

3.通过角色扮演以增强自信心,然后再将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去。

这一方法叫做。

(2010年,江苏)

A:

强化法

B:

行为塑造法

C:

全身松驰训练

D:

肯定性训练

4.健康的概念是指。

A:

身体健康

B:

生理无残疾

C:

心理健康

D:

身心健康

5.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

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C:

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

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6.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

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

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

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7.“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运用了。

A:

全身松驰训练

B:

强化法

C:

肯定性训练

D:

系统脱敏法

8.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A: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

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9.以下不属于多动症特征的是。

A:

活动过多

B:

注意力不集中

C:

睡眠不安稳

D:

冲动行为

10.学习困难综合症的表现不包括。

A:

计算困难

B:

突然喊叫

C:

诵读困难

D:

缺少某种学习技能

11.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A:

4~5岁

B:

6~7岁

C:

7~8岁

D:

8~9岁

12.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A:

心理测验

B:

心理咨询

C:

心理辅导

D:

心理评估

13.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B:

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C:

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D:

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14.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

行为塑造

B:

行为训练

C:

行为矫正

D:

行为强化

15.根据心理辅导的目标,可以将心理辅导分为调适性辅导和。

A:

治疗性辅导

B:

发展性辅导

C:

主体性辅导

D:

个别化辅导

16.通过角色训练增强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

A:

自我控制训练

B:

肯定性训练

C:

自我强化训练

D:

自我监督训练

17.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艾里斯

D:

雅各布松

18.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A:

3~5岁

B:

5~7岁

C:

8~10岁

D:

12~13岁

19.(2007年10月)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

A:

引起学生注意

B:

提示教学目标

C:

唤起先前经验

D:

呈现教学内容

20.(2008年4月)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

A:

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

学生听课效果

C:

学生心理感受

D: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1.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

A:

学习目的

B:

教学目的

C:

学习目标

D:

教学目标

22.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A:

目标分类

B:

目标表述

C:

任务分析

D:

任务执行

23.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布卢姆

C:

皮亚杰

D:

杜威

24.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A:

知识

B:

领会

C:

综合

D:

评价

25.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是。

A:

知识

B:

领会

C:

综合

D:

评价

26.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

A:

功能

B:

大小

C:

用途

D:

年龄

27.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A:

教学策略

B:

教学方法

C:

教学目标

D:

学习方法

28.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

A:

发现教学

B:

指导教学

C:

程序教学

D:

合作教学

29.无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都能达到某项学习任务的规定水平,只不过所花的时间有所差别而已。

这种教学理念就是布卢姆所提出的。

(2009年湖南)

A:

情境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掌握学习

D:

发现学习

30.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又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其中,形成价值观念是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重要等级,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形成价值观念的是。

A:

愿意改进与团体交往的技能

B:

喜爱所学的内容

C:

为发挥集体的有效作用而承担义务

D:

形成一定的人生哲学

31.下列教学策略中,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A:

计算机辅助教学

B:

程序教学

C:

掌握学习

D:

合作学习

32.根据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领域的研究,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例如,“在乒乓球比赛中,面对各种情况,抽球还击的比率达到90%”。

这具体属于动作技能教学目标中的哪个目标?

A:

模仿

B:

习惯化

C:

准确

D:

连贯

33.个体通过学习,经由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所学得的知识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并融入性格结构之中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A:

形成价值观念

B:

价值体系个性化

C:

反应

D:

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3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

思维品质

B:

学习内容

C:

学习结果

D:

知识技能

35.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A:

知识

B:

应用

C:

评价目标

D:

综合目标

36.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

两个等级

B:

五个等级

C:

三个等级

D:

四个等级

37.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

信息加工

B:

学习活动

C:

复杂记忆

D:

理解

38.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

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

教学媒体

C:

教师的爱好

D: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39.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称为。

A:

发现教学

B:

指导教学

C:

程序教学

D:

合作教学

40.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A:

指导法

B:

讨论法

C:

发现法

D:

接受法

41.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这类目标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A:

接受

B:

兴趣

C:

态度

D:

欣赏

42.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

教师的主导教学

B:

独立完成作业

C:

家庭作业

D:

个别课堂练习

43.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

师生互动策略

C:

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

合作学习策略

44.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

斯金纳

B:

普莱西

C:

加涅

D:

布鲁纳

45.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

学习积极性

B:

学习自觉性

C:

要花多少时间

D:

智力水平

46.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主张。

A:

发现性教学

B:

情境性教学

C:

顿悟性教学

D:

发展性教学

47.(2007年4月)在课堂上,某老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

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A:

参与式

B:

监督式

C:

放羊式

D:

控制式

4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A:

维持动机作用

B:

促进和维持功能

C:

思想教育作用

D:

培养纪律功能

49.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

民主型

B:

放任自流型

C:

仁慈专断型

D:

强硬专断型

50.“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

A:

积极型

B:

对抗型

C:

消极型

D:

失控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