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9417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docx

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

课题:

11.2滑轮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设计

设计

思路

本节课通过开放性活动,讨论“如何把木料运上楼”,从而想到滑轮,认识滑轮,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通过探究性活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从理论上解释了滑轮的特点,并从杠杆的角度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指导学生组装滑轮组,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知识

技能

1.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两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

2.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

3.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过程

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

2.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

难点

1.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

2.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滑轮组(两个滑轮组的)两个

教学过程提要

教学环节

集备意见

个人复备

一、

复习

旧知

引入

新课

一.复习:

1、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分为那几类?

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探究新知:

1。

开放性活动,讨论“如何把木料运上楼”?

、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

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

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讨论

二、

讲授

新课

(新知

探究)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一、初步认识滑轮

1.提出问题:

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

做一做:

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2.介绍滑轮的结构:

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

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1.按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补充实验:

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四、滑轮组

1.定义:

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五、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口诀:

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

例:

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

(动滑轮自重不计)

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

 

 

学生举例并做简单的演示。

 

学生通过比较F1和F2的数值(可以有误差)

 

学生归纳

 

学生讨论总结

 

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为滑轮的引出做好铺垫。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学生归纳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三、

拓展

延伸

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2.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

C.F1<F3<F2D.F3<F1<F2

学生练习,教师讲解。

 

四、

课堂

小结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

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7.滑轮组即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归纳总结

五、

布置

作业

课堂作业

板书

设计

11.2滑轮

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2.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3.滑轮组即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初三物理学案课题:

ξ11.2滑轮

主备董继春审核初三物理备课组时间2020.08.29

复习:

1、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杠杆分为那几类?

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探究新知

1、观察滑轮,说出它的构造。

2、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

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

 

3、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观察比较:

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

 

 

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

表一中滑轮_____动,不能___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_,所以该滑轮是滑轮。

表二中滑轮_____动,省力______,不能改变力的________,所以该滑轮是滑轮

4、思考一下:

能不能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它能同时具有两者的特点。

 

(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课题:

§11.2滑轮当堂训练

班级学号姓名

1. 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构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_________的滑轮叫定滑轮,________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动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2.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

3.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__    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_______力,但费________。

4. 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如图1),挂物体的钩子承受_______牛的力,挂绳子的钩承受_________牛的力(动滑轮重不计).

5. 如图2,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

该滑轮是___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____N。

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___F2___F3。

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___,只能改变力的____。

6. 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D.以上说法都正确

7.如图3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N,绳固定端拉力为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动cm。

8. 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以及已知物体重200牛,物体匀速上升1米,不计滑轮组重及摩擦,则:

(     )

A.拉力为80牛           B.拉力为40牛;

C.绳的自由端拉出4米        D.绳的自由端拉出1米。

9. 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

A.1/3的力  B.1/2的力  C.2/3的力  D.3/4的力

*10. 如图5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

重物G=100N,每一个滑轮重20N。

当绳自由端拉力F竖直向上大小为30N时,重物G对地面的压力为N。

拉力F为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

若重物G能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为_____m/s。

                          

*11. 如图6所示的是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用这个滑轮组提升重为300牛的重物(忽略滑轮组和绳子重及摩擦)

(1)

在图甲上画出当动力F=150牛时绳子绕法;

(2)在图乙上画出当动力F=100牛时绳子的绕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