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69639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docx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

(相机板书)

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

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

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

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

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

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述:

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

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

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5、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出示图片)谁来读读描写卧佛的句子?

指读。

(评价:

①读得不错,如果你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到卧佛像活的一样就更棒了。

②是啊,我们似乎还听到他的呼吸声。

③真是“惟妙惟肖”。

7、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据说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这就叫“精妙绝伦”。

8、齐读:

这段话先总写了彩塑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接着描写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最后总写游人的感受,写很有条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三、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是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出示)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上下文之间起什么样的作用?

(2)这句话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几小节的内容?

后半句呢?

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过渡句,过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后连接自然、流畅。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

2、齐读,这句话中哪里写出了壁画的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听起来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上课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

有人说,如果把壁画全部排列起来,有二十公里那么长,可见,敦煌壁画是多么宏伟呀!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小节,用心读,大胆想,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刚才,同学们静静地读,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谁先说给大家听?

4、同学们很会读书,真的把文字读成了鲜活的画面,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西方学者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课文中这样概括地写了壁画的内容——引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画中,各种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丽迷人的飞天读到我们的眼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我给你配上音乐。

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4)评价:

读得怎么样?

掌声送给她。

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壁画上的飞天和同学们想象中的飞天一样吗?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出示飞天视频)

教师引说:

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个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学们,课文用一个排比句来描写飞天,句中用五个有的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姿态,句式非常整齐,而且描写飞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也写一写飞天。

就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个正常,写两个超常,如果能写出三种,那就太超长了!

(2)指名交流。

7、同学们笔下的飞天,和莫高窟飞天壁画一样,姿态万千,优雅柔美。

师引读——看着这些?

?

四、感受藏经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敦煌彩塑神态各异,敦煌壁画宏伟瑰丽。

游览莫高窟,有一个洞窟是必须要去的,这就是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事实上,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无所有,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个小洞前看一看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节,你能找到理由吗?

2、指名交流。

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

(板书:

藏品丰富)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注意一个曾字,你读出了什么?

3、是呀,这长宽仅2.7米左右,高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经封藏了六万多件的文物,如果把这六万多件文物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有25公里之长。

可如今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资料,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

(朗读文字)

看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4、是呀,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小节。

五、总结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她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作为中国人,我们理当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

让我们自豪地读————(出示第五自然段)

板书设计:

18、莫高窟

彩塑精妙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

藏经洞藏品丰富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的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1、同学们,我看见你们的脸上写着两个标点符号:

一个是感叹号,一个是问号。

写着问号的同学可能想问:

“老师,您叫什么名字?

”写着感叹号的同学想说:

“我好害怕老师抽我起来答问!

”接下来,你们想问什么,尽管说。

这时课堂气氛高涨。

凝固的场面顿时升化了,老师顺便问:

“你们想不想看老师给你们带的礼物,想的孩子请举上小手?

”(师出示泥人)玩过的孩子你能说说自己的创意?

你们喜不喜欢绘画?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泥塑、绘画有关的课文《莫高窟》,同时板书课题。

指出“窟”是什么意思?

(教师出示幻灯片)

意图: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已有的认识,让陌生的莫高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请孩子们带着好奇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激发学生走进课文。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请孩子们在默读课文,针对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

(教师随机板板书)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问题。

2、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3、我们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先把描写莫高窟彩塑、壁画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意图:

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当即解决,有些问题可供学生课堂选择研究,学生就水到渠成地培养了学生提问的能力。

这样课堂才会学趣盎然。

同时,学生为自己的问题而定学法。

四、精读品味,点拨提高

1、你最想读哪一段内容?

(教师随机进入)

2、品读“彩塑”一段。

(1)朗读感受:

谁愿意起来朗读感受莫高窟的彩塑,听后想想莫高窟的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

(2)欣赏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放幻灯片)

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彩塑的神态,形象具体地感知彩塑的艺术特点。

(3)品味体验:

欣赏了彩塑,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这段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抓住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间蕴于的情感。

(4)对话追问:

孩子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和课文对话,请你们追问一下古人,他们当时塑造神态各异的彩塑,他们心里怎么想的?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与课文对话,与课文交流,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5)美读感悟:

把你自己对莫高窟的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放音乐)

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全身心地朗读,让语言所抒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5)想象说话:

如果你站在摸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赞叹?

3、总结言语感悟的策略。

(出示幻灯片)

4、自主品读“壁画”一段,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5、品读了课文,欣赏了莫高窟的壁画,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画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用横线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位的词,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语?

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

“结晶”是什么意思?

(教师板书结晶)

意图:

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欣赏影片

如果你是导游,你会给在做的人怎样介绍莫高窟的艺术?

意图:

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化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附板书:

14莫高窟

彩塑壁画

(栩栩如生)(宏伟瑰丽)

结晶

敦煌莫高窟历史精选教案三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因此,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莫高窟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课文。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活学习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

教学要求:

(一)德育目标: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语文知识目标:

1、字:

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绿线中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佛”的读音。

2、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句:

能用“有……有……有……还有……”说一句或几句话。

4、段:

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5、篇:

让学生了解课文以“总——分——总”的形式结构全文。

文章先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选取“彩塑”、“壁画”、“藏经洞”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具体介绍了莫高窟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最后指出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的意义。

(三)能力培养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知道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手法,并练习在写作上加以运用。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圈划点评,查寻资料,培养学生的搜集、筛选资料和网上阅读的能力。

设计特色:

利用多媒体,把莫高窟的情况、情景展示给学生看,帮助他们理解、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里面蕴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有精妙绝伦的彩塑,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板书:

精妙绝伦的彩塑

宏伟瑰丽的壁画

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你们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想)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瞧一瞧吧!

2、请同学们点击洞窟。

(学生看录相,配有解说)

(设计意图:

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欣赏课文第2、3自然段

1、交流:

同学们,你们在网上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

(彩塑、壁画、藏经洞)那么,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学生自由回答,如:

精妙绝伦、惟妙惟肖、宏伟瑰丽……)

2、同学们,看到这么好的景物,你想不想介绍给大家呢?

(想)有一位叔叔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叔叔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

谁愿意代表这位叔叔向大家介绍?

(指名三人分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3、同学们,听了介绍后,你觉得叔叔哪一段介绍得特别好?

答案一:

彩塑

(1)你为什么会觉得彩塑这一段介绍得特别好?

(2)(学生一边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一边出示批注。

如: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真多啊)。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各个塑像各不相同),神态各异,(神态也多种多样)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多么慈祥和蔼,多么亲切),有威风凛凛的天王(真的很神气),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真是力大无穷,确实神勇)。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好大呀,师:

16米,你们知道有多长吗?

你看,多么大呀!

),他侧身卧着,眼睛微(这字用得好,非常传神)闭,神态安详(出示画面)。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确实非常逼真地写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彩塑)的彩塑,游人无不赞叹。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出示相应的批注和画面,并适当表扬学生,如:

你说得真好;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你真会评价等)

师小结:

这些彩塑真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呀!

其艺术造诣之精深、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那我们能不能学着叔叔的样子也来介绍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呢?

试试看。

(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

课文中除了这一段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介绍得也不错呢?

请大家读读课文,划划词语,看看画面,谈谈感受,写写批注,待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答案二:

壁画

(1)你觉得介绍壁画这一段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写得很具体)(词汇丰富,用词贴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些壁画真是造型生动,形象优美)

(学生一边讲一边出示相应的画面)

(2)师小结:

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感受到这儿的壁画真是栩栩如生,十分逼真,多精美呀!

你们愿意和作者一样也用生动的语言来把这一段介绍介绍吗?

(学生齐读)还有谁愿意来单独介绍的?

(指名朗读)

(3)这些精美的壁画大多都出自隋唐时期,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大家想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已经能画出这么宏伟瑰丽的壁画,多么了不起啊!

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真是高超啊,我们每个人来到这儿,都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设计意图:

在学生自学课文后,通过感情朗读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小结: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2.老师这儿还有几幅形象逼真的彩塑和壁画,(出示相关录相)你们看看,能不能学着这位叔叔的介绍也来描绘一下呢?

让我们先一起来看录相。

你可以任选一幅。

谁愿意先来试试?

(指名回答)

3.同学们刚才说得真精彩,能试着把它写下来吗?

这就作为我们今天的作业。

四、作业

1.描述一幅彩塑和壁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