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300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敦煌莫高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敦煌莫高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敦煌莫高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敦煌莫高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敦煌莫高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敦煌莫高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敦煌莫高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敦煌莫高窟.docx

《敦煌莫高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莫高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敦煌莫高窟.docx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

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甘肃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

其中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还有唐宋木构建筑五座。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

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二十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

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佛教史迹画,表现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供养人画像,即开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这是一部肖像史。

在莫高窟各个时代的壁画中,有反映当时的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制度、古代建筑造型以及音乐、舞蹈、杂技的画面,也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

供参观的洞窟较有影响的是96窟、17窟、130窟、158窟、259窟、285窟、200窟、428窟等。

西方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樊锦诗:

敦煌女儿

她守护敦煌已四十多年,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

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无愧于敦煌。

季羡林先生说,她为敦煌牺牲了一辈子,功德无量。

1963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樊锦诗,被时任敦煌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点名要到了敦煌。

25岁的她,告别了恋人,抱着干3年就走的念头,来到了西北荒漠,住进莫高窟旁边的一座破庙。

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敦煌,她一头扎进洞窟,先后牵头完成了莫高窟北朝、隋以及唐代早期分期断代的研究,开创了敦煌石窟考古的新天地。

灿若星河的敦煌艺术让她如痴如醉,敦煌遗产的保护也需要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但樊锦诗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67年,樊锦诗与大学时的恋人彭金章结了婚,当时彭金章已在武汉大学筹建考古专业。

虽然成了家,他们却过着劳燕分飞的日子。

1968年,樊锦诗分娩在即,却因工作需要不能离开敦煌,当彭金章挑着扁担一路换车、到了敦煌,看到的却是光着屁股的婴儿,身上连点儿布条也没有。

樊锦诗看到连孩子衣服都带来了的丈夫,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此后,樊锦诗一家4口,长年分散居住在4个地方。

夫妻不能团聚,母子难以相见。

樊锦诗曾经想过:

为家为孩子,应该离开敦煌。

然而敦煌对于她已经是一块磁石,很难割舍了。

一句舍不得,让这个江南弱女子抛家离舍,独自一人在敦煌工作了23年。

1998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她顶住各方压力,使有关部门放弃了了将敦煌上市的念头;她研究游客承载量,希望在满足游客需要和文物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她不遗余力引进人才,使地处戈壁荒漠的敦煌研究院拥有的博士生在全国文物保护界位列第一;她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字化敦煌的概念,要真实、完整、可持续地将敦煌传给子子孙孙。

她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敦煌,保护不好她,我们都是历史的罪人

 

一、九层楼里的和尚 

  在故事之前,我得先介绍一下敦煌莫高窟的概况。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本地人都这么叫),现在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因为那里有几千年来中国各个朝代开凿的洞库。

里边有大量菩萨塑像和壁画,内容都是佛经故事,各个朝代的洞库又有当时的社会文化特色,所以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历史的大百科。

莫高窟曾经有喇嘛庙、和尚庙和道士庙,都是为了守窟保经。

解放前最后一个守窟人是个道士,叫王圆禄(音)。

藏经洞就是他发现的。

扯远了,如果想知道莫高窟历史故事以后再说。

现在主要说鬼故事。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从他们那里我听到的这些故事。

奶奶跟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大概是96年的事吧记得当时我上高中):

莫高窟里最大的佛是一尊坐着的33米高的96窟(九层楼)弥勒佛,九层楼是在其周围的石壁上搭起的9层楼台,远看象是一座镶嵌在石壁上的寺院大殿。

楼梯在殿内,佛爷的座下从坐到右有条通道,很低大概1。

3米左右吧,过年去拜佛的人都会从底下钻过去,这样新年里都会平安。

九层楼前面是个广场,一些重要的仪式啊什么都在这里举行。

作为旅游胜地,莫高窟白天游客很多,不管哪个角落都能见到游人。

但到下午5点以后,游人都回市区了(莫高窟离敦煌市区5华里),就只有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那里呆着。

 

有三个年轻职工,两男一女(女的是院里一个熟人的女儿,和两个男的之一谈对象呢),就在九层楼的大殿前聊天,聊着聊着女的就看见三楼楼梯上有个白影子,说是不是还有谁在上面没下来,反正都有钥匙(大殿都锁了),干脆到楼上去看看,于是他们就上楼了。

九层楼里没有电灯,完全靠外面的阳光取光,而且它是坐西朝东,5点以后里边能见度就很低了。

他们三个人上到三楼的时候,女的突然就不走了,两个男的奇怪就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话,过了会就直冲下楼,往对面的沙丘上跑(距离洞窟5-600米有条河,再往东走就是一片沙丘,再往东是三危山,祁连山的一部分,沙丘的一片高地遥对着莫高窟的地方是墓地,埋葬着曾经守过窟的和尚喇嘛类的人物),两个男的就跟在后面追,叫她的名字也不回答,追也追不上!

(要知道两个男的使劲的追都追不到个女的)。

女的跑到墓地中的一个坟前停下了,两个男的追到那里,就听那个女的自言自语说:

有人叫我过来这里,我就来了......两个男的吓坏了,拉着女的就往回跑,后来听说女的精神有点乱了。

听奶奶说那个坟是一个和尚的。

 

二、林荫道上的和尚 

  坐车往莫高窟走的后半段路,过了敦煌机场,就都是戈壁,一直到莫高窟前一公里的地方公路两边,有一条长500米左右的白杨林,这些树都是奶奶爷爷那辈人栽的。

研究院新的办公区就在这片林子里。

从新区骑车到莫高窟得个10来20分钟吧。

工作人员有一部分都在新区住宿舍。

一次一个工作人员很晚了骑车回新区,大概晚上10点多以后了,路上很黑,就依稀看见路。

骑进林子后,他就看见前方50米左右有个和尚,青色和尚装,他还挺奇怪,怎么会有个和尚?

于是加速想要追上那个和尚,但他发现,不管骑多快,和尚总在距离他50米左右的前方,而且依稀是面对着他!

(他后来都很奇怪,路都看不清为什么看那个和尚很清楚?

)他意识到是见鬼了,吓的也不敢再追,骑到新区就回宿舍蒙头睡觉了!

后来他跟院里的人说,大家都说是**和尚?

老人似乎都认识......奶奶讲给我的...... 

三、新区宿舍的闹鬼事件 

  经常有美术学院的学生去莫高窟临摹写生,有些人会被安排在新区宿舍里住宿。

有个学生到了莫高窟后住在新区宿舍,过了几天安稳的写生生活,有天夜里,他躺下后怎么也睡不着,到半夜1、2点了,老听见有人在楼道里走动,就在他睡的宿舍的门口来回走,还有踢易拉罐的声音,易拉罐在地上滚动发出的咣啷声,还有风声(隔壁上的风吹起来很恐怖,呜呜的,而且无穷无尽的感觉)。

他怕的不行,因为听见脚步声还算正常,而听见楼道里有风声就不正常了。

好几次听见脚步就停在门口,也不敲门,过会又开始来回走。

吓的他也不敢上厕所,就这么醒着一直到5点多天开始亮了才没有那些声音。

第二天他问其他宿舍的人,没有一个人听到夜里有异动,也没刮风。

吓的他当天就回学校了,也不敢临摹了。

 

  因为研究院里有些研究员兼任美院的导师,所以从他们那里听到了这个故事...... 

四、麦积山的凄厉惨叫 

  奶奶年轻时,因为从事文物保护工作,所以经常去其他石窟古迹去临摹和统计考察。

有一次去甘肃甜水麦积山临摹壁画。

麦积山远看象是一个很大的农家麦剁,山上也有很多洞库。

当时奶奶他们去了都在山下农舍里住,解放初期那里很荒凉,农舍就靠近麦积山的一段悬崖。

有天晚上下雨,那时还没有电灯,点的都是煤油灯,奶奶睡在床上就听见外边的雨和风很凌厉的响。

大概半夜三点多突然听见一个男人的惨叫声,象是一个人从悬崖上掉下来,声音从小到大,很凄惨的叫声,然后突然就没了。

奶奶他们一起的都听见了,大家都起来,提着马灯出去在山脚下找人,他们都认为有人失足掉下山崖了。

但是找到天亮了也没找到,很奇怪,因为听到的声音很近,就象是在跟前发生的。

第二天他们去问麦积山石窟的管理人员(年龄不小了,就是守窟的),那老头告诉他们在多年以前确实有个人从奶奶他们住的旁边山崖上掉下来,是个男人,也是在个大雨之夜......当时奶奶他们也真是厉害,胆子都很大,听了也没当回事,继续在那里一直到任务完成才回敦煌。

后来奶奶跟我将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做出了她自己的解释,可能是地球磁场关系,把多年前的惨叫声存在了那个环境里,当同样的环境再出现时,又把当时的声音重放了。

 

  奶奶现在还很健康,思维敏捷,我经常和她讨论现在的社会啊国事啊,她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非常喜欢听奶奶讲她的经历。

 

五、莫高窟天空的五彩祥云 

  这个事情没有鬼怪色彩,倒是很吉祥的真实经历,不过是爷爷经历的。

 

  爷爷当年在研究院任摄影队队长,负责对各个洞库的壁画佛像进行拍照存档,还有莫高窟周边环境取景等等。

他经常背着相机到处跑,包括附近三危山里。

他年轻时候看到过两次祥云。

敦煌那边地处沙漠戈壁中间,很干燥,天空很少有云。

但爷爷看到的是在莫高窟正上方,有很大一片云彩,云彩边缘发五色光,红、绿、黄、灰、青,而且在飘动过程中不怎么变形。

在佛爷窟上方看到这样的景象,感觉就象在西天世界观看诸佛爷出行讲经一样。

爷爷在敦煌呆了40多年,只看到过两次这样的景象。

我则没有福气,只是听说。

 

  爷爷一生受过很多苦,本来学艺术的个性都很张扬,但就因为那些岁月的那些经历,让爷爷的后半生很平淡内敛甚至是封闭的度过了。

但爷爷是个很好的人,也是受了菩萨的保佑吧,92岁时无疾而终,我们做儿孙的都很欣慰,他的后半生过的很好......怀念爷爷。

 

六、莫高窟的菩萨很灵 

  其实莫高窟的菩萨很灵的,要知道他们都是几千年的佛了。

前面说的和尚故事,我想是因为这些菩萨仍然让他们侍奉才会留在莫高窟。

 

  奶奶以前是档案室的,所以负责所有洞窟的钥匙。

80年代的莫高窟洞窟没有象现在的铝合金门,大都是木头门加大锁,而且没有现在的水泥走道,高点的洞子就是在山壁上打上木桩,然后铺上木头板,用绳索固定,走起来很惊险。

我小时候经常跟着奶奶来回跑洞子,洞子里边黑乎的,进去都得打手电,而且很阴凉,哪怕外边的太阳晒的沙子到100多度,里边还是10带度,奶奶边查洞子边给我讲佛经故事,壁画里有好多都是象连环画一样讲述佛经故事的。

所以我从小就对佛有感情,自然也信佛了。

呵呵扯远了......言归正传 

  莫高窟洞子靠南边上有个小洞子,里边的菩萨是送子观音,在没有进行保护前,敦煌的老百姓都去那里拜她求子。

我的大舅结婚5年了没有孩子,他比我妈结婚早两年,后来我都2岁了他还没子女,急的不行,他和我舅妈什么方都试了,医院检查,吃药,就是没动静。

注:

大舅在兰州工作。

有次回敦煌过年,跟我奶奶说起这个事,奶奶说,我带你去拜拜送子观音吧,大舅特高兴,和舅妈一起去了。

是大年初几啊,洞子里很冷,而且地上都是沙土,舅舅和舅妈进去就跪在土里了,很虔诚的上香,拜佛,奶奶就在边上看着,当时奶奶听见舅舅嘴里念叨:

菩萨保佑赐我对龙凤胎吧......挺贪心的哈......结果过了年到下半年,舅妈就怀孕了,于是我的表妹诞生了,呵呵,舅舅说当时他太贪心了,当时只要个男孩就好了。

不过他对我这个表妹疼的不行,表妹也特粘她爸,舅妈老吃他俩的醋。

我的表妹很乖很听话,我始终相信她是个有福的人,因为是菩萨送她来这个世界的...... 

七、奶奶和剪纸和尚 

  奶奶在我心目中是很让人崇拜的人,虽然性格很要强,有时候很强硬,但她知道的东西很多很多,其中有不少都是带有灵异性质的,所以很吸引我。

这次说个剪纸和尚的事:

 

  敦煌气候干燥,远离海洋和湖泊,所以终年少雨少雪,居民靠饮用地下水和修建水库储存雪山融水来生活。

 

  记得小学4年级时候吧,夏天,特别热的一天,好象是个礼拜六,(注:

我只有周末两天在奶奶家住,平时在自己家和父母住),天上没有云彩,奶奶在家里听我一个劲的喊热,就在书房里书桌旁不知干吗,过了会她叫我过去,手里拿着一叠纸片。

我就问她要做什么,她把纸片展开,是一条7个手拉着手的和尚,光头,有耳朵,手和脚(做法很简单,就是把纸来回折叠,象剪窗花那样剪出人形),然后她跟我说,去把这几个和尚抹点糨糊,倒着(注意是倒着)贴在阳台护栏边上,明天就下雨了。

我当时特不相信,真这么容易下雨么?

但小孩爱玩,也没跟奶奶争,拿了就去贴上了。

第二天果然下雨了!

而且雨还不小!

我现在想起来都兴奋!

记得当时我还问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奶奶这样解释说:

7个和尚被贴了以后会飞到天上拦云,只要是路过的云都会被他们拦住,这样越拦越多,就会下雨了......我当时还问,如果雨下的停不住怎么半?

奶奶说去掉一个和尚,给天留个空,云就都走了。

现在想起来,这个解释就是哄小孩玩的,但事实是那次下雨特别准,现在都没想通为什么这么灵!

   

  PS:

奶奶还教过一招,如果看着天阴沉沉的,但就是不下雨,就让小男孩(一定是小男孩)在楼下墙角边JJ冲着天撒尿,一会就下雨了。

我是亲身试验过的,哈哈,也特别灵的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