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707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Word文件下载.doc

A.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考察关键总量(如产出、消耗、消费、投资等);

B.投入产出核算:

考察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相互提供、消耗产品);

C.资金流量核算:

考察部门间经济收支关系(分配、转移、金融);

D.资产负债核算:

考察资产负债存量(总量和结构);

E.国际收支核算:

考察对外经济往来和对外资产负债。

五大核算的内在联系:

(1)流量(ABCE)~存量(D):

即ABCE四大核算属于流量核算,D属于存量核算;

(2)国内(ABCD)~对外(E):

ABCD四大核算是国内各部门各环节的经济数据核算,E对外的经济数据核算。

(3)总量(ADE)~部门结构和关系(BCD):

ADE三大核算是进行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BCD三项核算是进行国民经济部门结构与关系的核算,D项核算即包括总量核算,也包括部门结构核算。

3、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

其基本内容涵是什么?

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

即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出指标就算到哪里,使用指标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中间消耗与最终使用就在哪里分界。

平衡原则的两层涵义:

(1)要求国民经济诸环节的核算保持总量平衡,即社会生产产出总量、初次分配的来源总量和社会产品的使用总量,三者都与生产范围保持一致、相互平衡;

(2)要求国民经济诸环节的核算保持结构平衡,即分配核算和使用核算的内部划分与生产范围、生产核算彼此,衔接对应,避免矛盾。

4、何谓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社会产品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举例说明。

这些区分与生产范围有何联系?

初次分配:

产出价值在其生产领域内部按所投入的有关生产要素进行的直接分配(如生产企业发放工薪、上缴生产税、提取折旧和分配利润等),初分配形成有关单位或部门的“原始收入”。

再分配:

在初次分配基础上继续发生的收入流程,如政府对工薪等收入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利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对居民发放的困难补助和救济金,企业或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缴款、政府的社会保险付款,以及常住居民与非常住居民之间的侨汇等。

再分配形成有关单位或部门的“派生收入”。

中间使用(中间产品):

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又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被进一步加工或被一次性地消耗掉,如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办公耗用品和其他低值易耗品等。

最终使用(最终产品):

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在核算期内不再被继续加工,它们或者是完全脱离生产领域作为消费品来使用,或者是留在社会生产领域内部继续周转,但不是作为劳动对象被一次性地消耗掉,而是作为劳动手段(固定资产)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持续地发挥作用、作为补充的存货满足后续时期生产上的有关需求、作为贵重物品(珍贵物品)满足保值增值或鉴赏的需要,或者是被出口到国外(无论具体用途如何,都脱离了本国的生产系统)。

教育部门支付教师工资,在SNA核算体系下属于初分配,在MPS体系下属于再分配;

工厂生产用电属于中间使用,家庭用电属于最终使用。

生产范围决定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的划分界限,还决定着产品的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的划分界限。

5、何谓“常住经济单位?

在常住单位的定义中,“经济领土”及“经济利益中心”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有何作用?

何谓“国民核算的主体原则”?

常住(经济)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

经济领土=地理领土±

“领土飞地”,领土飞地是一国驻外的使领馆、新闻移民机构、科考站、军事基地等。

本国的经济领土包括在本国地理领土的基础上加上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减去在国外在本国的领土飞地。

经济利益中心:

某一经济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上拥有固定场所(厂房、住宅等)并长期(一年以上)从事生产或消费等经济活动,表示该单位在该领土上具有某种“经济利益中心”。

“常住(经济)单位”是一个重要的核算和分析概念,由此可以决定其他重要概念:

如非常住单位、国民经济总体与国外等的概念。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以“常住单位”为基本主体,着重考察其全部经济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据以进行的各种资源条件。

一国的全体常住单位构成“经济总体”;

非常住单位只有在与所论经济总体发生经济交易或资产负债等关系时,才被纳入核算范围,并构成相应的“国外部门”。

第二章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

A机构单位B基层单位C经济活动D产品

2.物质生产部门是()。

A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B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

C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D生产物质产品和物质产品中追加价值的部门

3.第一产业包括()。

A工业B农业C建筑业D流通和服务部门

4.机构部门是从()角度对经济活动主体进行的分类。

A是否生产物质产品B劳动对象的特点C交易D资产

5.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6.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常住单位B非常住单位 C基层单位D机构单位

7.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

A基层单位  B产业部门 C常住单位 D非常住单位

二、多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机构单位B基层单位C消费单位D活动E产品

2.下列部门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有()。

A工业B农业C流通部门

D为生产服务的部门E为生活服务的部门

3.下列产业属于第二产业的有()。

A农业B建筑业C工业D流通部门E服务部门

4.我国的机构部门包括()。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

5.SNA的机构部门包括()。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公司部门

C一般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

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

6.下列表述属于正确的是()。

A伐木属于第一产业活动B机器设备制造属于第二产业

C渔业属于第二产业D国家机关属于第三产业

E房地产属于第三产业

7.在SNA中机构单位是具有哪些特征的经济实体().

A拥有资产B可编制一套完整的会计帐户

C承担债务D独立从事经济活动

E独立核算

三、简答题

1、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的区别是什么?

划分这两种单位的目的是什么?

从核算的角度考虑,国民经济基本分类单位主要是“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两者之前的区别在于:

前者强调经济单位在法律和财务上的独立性与决策权,并以能否编制一整套完整的会计帐户作为基本判据;

后者只关注经济单位的生产经营上的相对独立性和决策权,以及能否提供基本的生产活动数据(如关于投入、产出和资本形成等方面的数据)。

划分机构单位的目的:

是为了通过这些单位取得相应的财务资料、并以这些单位为基础组合成相应的机构部门,以便进行资金流量、资产负债核算和编制完整系列的国民经济帐户。

划分基层单位的目的:

通过这些单位取得分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进而为研究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等技术经济联系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2、什么是经济存量?

它和经济流量之间有何联系?

解答:

经济存量是指经济主体在某一时点的状况。

与经济存量相对应,经济流量是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的变化量。

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任何经济存量都是过去经济流量的沉淀和积累,而任何经济存量的变化则又直接表现为某种经济流量。

3、什么是经济资产?

经济资产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所谓经济资产,是指各机构单位个别或集体所有的、在持有期间能够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实体。

作为经济资产,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机构单位个别地或集体地能够对其行使所有权,二是其所有者在持有它们期间能够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4、什么是非金融资产?

按产生来源的不同,非金融资产的分为哪些类型?

非金融资产是指除金融资产之外的各种经济资产,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

按其产生的来源不同,非金融资产首先分成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两个类别。

生产资产作为非金融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进一步分为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三大类。

而非生产资产则进一步分为有形非生产资产和无形非生产资产两类。

5、什么是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试举例说明。

生产资产是指作为生产过程的产出而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它由各年未被消费的各种产出累积而成,而且在被消耗或毁损后,可以由生产过程再次复制出来。

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各种存货、珠宝等贵重物品,都属于生产资产。

非生产资产是指通过生产过程以外的方式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其中既有由机构单位个别或集体地行使所有权的各种自然资产(如土地、地下资产、非培育森林等),也有通过法律程序或核算活动产生的被称为社会构造物的各种无形非生产资产(如专利、商誉等),它们被消耗或毁损后,都不能依照原产生过程重新复制出来。

6、什么是金融资产?

简述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

金融资产是指金融性的经济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另一个机构单位有对等负债的各种金融债权(如通货、存款、贷款、股票、股票以外的证券、保险专门准备金等)。

SNA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主要按两个标准进行:

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如可流通性、可转让性、适销性或可兑换性;

二是描述债权人与债务人基本关系形式的法律特征。

在对金融资产作更为详细的分类时,SNA还考虑了金融资产期限的长短。

第三章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

一、

1.下面各项中没有纳入生产核算范围的是()。

A农民自产自用粮食B房屋

C居民家计活动D房屋租赁

2.生产核算的国土原则和国民原则的共同点是具有相同的()属性。

A常住属性B非常住属性

C基层属性D非基层属性

3.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核算的核心内容是().

A、资产负债核算B、国际收支核算

C、国内生产总值核算D、资金流量核算

4.已知某地区GDP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总值为().

A、5600亿元B、3600亿元C、800亿元D、1600亿元

5.某地区1996年有关收入分配的统计数据为(单位:

亿元):

劳动者报酬300,生产税180,生产性补贴160,固定资产损耗80,营业盈余120,则该地区GDP为().

A、520亿元B、600亿元C、800亿元D、480亿元

6.GDP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全部()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之和.

A、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

C、基本单位D、基层单位

7.在生产核算中,生产税除了各种利前税之外,还应包括().

A、所得税B、调节税C、奖金税D、增值税

8.服务是提供无形产品,其特点是().

A、生产和使用同时进行B、可以多次交换

C、无法计算产出价值D、无法计算增加值

9.在SNA中,拥有资产承担债务,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从事交易的经济实体是().

A、物质生产部门B、机构单位

C、产业活动单位D、产业部门

10.一定时期生产产出包括().

A、原材料库存价值B、在制品期末期初价值差额

C、期初在制品价值D、期末在制品价值

11.下列哪项属于收入法增加值的统计内容().

A、增值税或营业税B、生活价格补贴

C、所得税D、设备普通保养费

12.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A、统计在工业总产出之中B、不统计

C、统计在建筑业总产出之中D、统计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之中

13.SNA核算体系的生产范围是().

A、所有货物的生产B、所有有酬劳动者提供的服务

C、所有货物的生产和有酬劳动者提供的服务

D、所有货物的生产及营利性服务

14.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

A、消费品及服务B、用于积累的生产资料

C、出口货物及服务D、进口货物及服务

15.按产品法计算总产出的部门是().

A、工业B、农业C、商业D、金融业

16.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A、中间产品价值B、总产品价值

C、社会最终产品价值D、社会成品价值

17.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居民消费不包括().

A、购买的消费品B、家庭成员自己从事的家务劳动

C、购买的各种服务D、获得的实物报酬

18、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数值上相差()

A固定资本消耗B生产税

C生产税净额D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19、可支配总收入=可支配净收入+()

A固定资本消耗B生产税

C生产税净额D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20、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不包括()。

A消费品支出B消费服务支出

C珍贵物品上的支出D以上都不对

二、

1.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以下各项构成().

A固定资产损耗B净出口

C生产税净额D营业盈余

E劳动者报酬

2.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应包含以下各项().

A总消费B总投资C净进口D净出口E期末国家储备

3.国内总产出的价值构成().

A生产资料转移价值B中间消耗

C必要劳动价值D剩余劳动价值

E出口

4.下列哪些项目包括在生产活动及其产出统计之中().

A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B家庭内部的自我服务C房屋租赁

D居民自有住房的使用E政府公共服务

5.服务产出包括().

A教育服务B旅游业服务

C娱乐服务D国防、治安等安全服务

E金融、保险业服务

6.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总产出合计减中间消耗合计B国内总产出

C最终产品价值D货物和服务生产总值

E全部增加值之和

7.包含折旧在内的指标有().

A国民总收入B国民净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净值

E总产出

8.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品有().

A居民个人和个人社会集团购买的消费品

B作为固定资产的产品C增加储备的产品

D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E贵重物品

9.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收入有( ).

A劳动者的货币工资B劳动者的实物报酬

C固定资本消耗D生产税E居民储蓄的利息收入

10.不包括折旧项目的有().

11.国内生产净值的实物构成为().

A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

B新增的固定资产

C用折旧资金替换的固定资产

D增加储备的产品

E净出口的货物和服务

1、何谓“国内生产”?

SNA及我国新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的范围应该如何界定?

国内生产是指全体常住单位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其生产成果属于“国内产出”。

SNA及我国新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的范围:

即是“综合性生产”观念所界定的国内生产范围囊括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部领域,其中,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和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气水业和建筑业)从事货物生产,第三产业则从事服务活动。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领域十分广阔,既包括商业、货运和邮电通信等“流通部门”,也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居民服务等一般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还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福利服务的部门,以及国家机构、政党、社团、军警等社会公共服务部门。

2.简述国内总产出的概念及其构成。

国内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体(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所有常住单位)的全部产出之和。

国内总产出的实物构成可从不同角度考察:

从产品形态看,它包括货物与服务;

从实现方式看,它包括商品(经过市场流通)与非商品(不经过市场流通);

从经济用途看,它包括生产资料与消费品,或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从价格的角度看,国内总产出又是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体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完全价值之和,其价值构成为:

(1)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包括劳动手段转移价值c1(即固定资本消耗)和劳动对象转移价值c2(即中间消耗);

(2)活劳动新创价值,包括必要劳动价值v和剩余劳动价值m。

国内总产出的价值构成可表示为:

Σ(c1+c2+v+m)=C1+C2+V+M=C+V+M。

3.货物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有哪两种?

这两种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之间的区别及其相应的应用领域是什么?

货物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有两种:

企业法和产品法。

企业法的基本原理是:

以单个企业作为基本统计单位,按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

同一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算被消耗品的转移价值,但在不同企业之间则允许重复计算。

产品法的基本原理是:

以具体产品为统计对象,凡是某一生产过程的预期有效成果(通常就是统计目录中规定的产品),无论是否属于有关经济单位的最终生产活动成果,均应计入该单位的总产出。

企业法与产品法的主要区别:

企业法,一个经济单位(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是准备出售,就要作为该企业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而如果作为消耗品自用(自制设备除外),就不是企业的最终成果,也不能计入其总产出;

产品法,一个经济单位(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被列为统计对象,则无论出售还是自用,都要计入该单位的总产出。

企业法和产品法的应用领域:

农业总产出和建筑业总产出的核算,使用产品法核算,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使用企业法核算。

21、简述服务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及相应的应用范围。

服务总产出的基本核算方法包括:

追加价值法(主要用于计算商业和货物运输业的服

务总产出);

营业收入法(用于各种营业性服务企业的服务总产出核算,如旅馆业、旅游业、生活服务业、信息咨询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文化教育、卫生和科技服务等行业);

服务费用法(各种形式的佣金、手续费、交易费和其他服务费;

成本费用法(政府服务,其他非营利、非市场服务);

虚拟推算和抽样推断方法。

4.简述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概念、构成,并说明它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中间产品就是核算期生产、又在期内被消耗或进一步加工的生产资料。

中间产品的实物构成包括: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和为生产的有关服务活动等。

最终产品就是核算期生产且在期内未被消耗或加工、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

最终产品的实物构成包括:

(1)核算期生产的消费品(有关货物和服务);

(2)核算期生产的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变动和贵重物品净获得,主要是货物);

(3)用于出口的产品(有关货物和服务)。

正确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应注意三个问题:

(1)从全社会或经济总体的角度区分,“社会最终产品”有别于“企业最终产品”。

比如煤矿的产品就是煤,如果生产过程中被用作燃料或原料,它是中间产品,如果被居民用来烧饭取暖,或者用于增加生产部门的库存、用于出口等,就是最终产品。

(2)与生产范围的划分方式相结合,适当贯彻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

例如,在SNA中,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两者都包含货物和服务的内容,生产部门消耗掉的货物和服务属于中间产品,其它产品则属于最终产品。

(3)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