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0831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docx

质量通病十一电梯安装工程

质量通病酿成原因与预控手段

-----电梯安装工程

一、曳引机安装不牢固

曳引机安装主要质量缺陷是:

各种轮的安装极限值超差,固定不牢,制动器闸间隙不均匀,减震垫位置不正等。

1、酿成原因:

(1)、曳引轮、导向轮垂直度及端面平行度超差,容易导致曳引机位移。

(2)、导向轮轴螺栓垫圈使用材质不符合要求,使用了普通平垫圈。

(3)、各种轮的安装时固定不牢,转动不灵活,垂直度偏差大于0.5mm。

(4)、减震垫位置不正。

(5)、制动器闸瓦间隙不均匀,间隙大于0.7mm,容易导致溜车。

2、预控手段:

(1)、控制曳引轮和导向轮偏差值。

(2)、导向轮轴螺栓垫圈严禁使用普通平垫圈,其材质必须按设计要求选用。

(3)、限速器绳轮、钢带轮、导向轮等必须按设计要求选用。

(4)、减震垫的位置应放置准确、平稳,必须按设计要求选用材料,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5)、制动器闸瓦的调整必须使闸瓦紧密地贴合于制动器的制动轮的工作表面上,松闸时其间隙必须均匀,并且不许大于0.7mm。

二、导轨支架不牢固

1、酿成原因:

(1)、混凝土强度等级没能满足设计要求,影响固定螺栓的牢固性。

(2)、导轨支架预留孔的形状及深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3)、井壁预埋的厚度和几何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和垂直未能满足导轨支架安装的设计要求。

(4)、导轨支架与预埋件接触不严密、焊接不实、焊肉超高。

(5)、膨胀螺栓位置不准,不垂直于墙面,固定不牢。

2、预控手段:

(1)、浇制混凝土必须按设计的强度等级进行配比、拌制、浇筑,使其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必须按设计要求预留支架、预留孔的形状和深度。

(3)、井壁预埋铁件的位置和垂直的必须符合导轨支架安装的垂线;预埋铁件的铁板厚度和几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预埋铁件表面应清理洁净。

(4)、导轨支架与预埋铁件接触应严密,采取内外四周满焊,焊肉高度应小于5mm。

焊缝质量,焊肉饱满,不得有夹渣、咬肉、气孔等缺陷。

(5)、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导轨架时,膨胀螺栓的规格应符合设计或电梯厂图纸的要求;膨胀螺栓的规格不应小于∮16mm;膨胀螺栓孔的位置要准确且应垂直于墙面,深度要满足设计要求。

膨胀螺栓固定后,其护套外端面应与墙壁表面相平为宜;导轨架就为应找正找平,然后将膨胀螺栓紧固;

(6)、严格控制导轨支架水平度,偏差值应≤5mm。

三、导轨工作面不符合要求

1、酿成原因:

(1)、使用的钢材强度和韧性不符合要求。

(2)、导轨工作面的粗糙度不合要求,机械加工的加工纹形状和方向不当,影响电梯的运行。

(3)、井道几何尺寸偏差过大,安装前基准线、纵横中心线不准,影响导轨安装的垂直度。

(4)、导轨安装偏差超过限值,导致轿厢垂直距和垂直度超差,使电梯在运行中产生晃动、噪音大、失去舒适感,部件磨损大,影响电梯寿命。

(5)、导轨连接的榫头(槽)加工精度不高,接头处强度和刚度不够,抵抗不了冲击力影响安全运行。

(6)、导轨固定不牢,导致运行不安全。

2、预控手段:

(1)、导轨使用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2)、导轨工作面的机械加工,加工纹形状纵向的粗糙度应高于横向。

(3)、必须严格控制井道几何尺寸。

(4)、导轨安装前必须定好基准线,准确地放出纵横中心线。

(5)、导轨连接必须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

(6)、导轨固定必须满足相关的将规范、标准的规定。

(7)、导轨安装的精度必须符合要求,安装中要加强测试,及时调整。

四、轿厢、层门定位不准、减振性差

1、酿成原因:

(1)、轿厢零部件及各种转动、传动部件不符合要求。

(2)、底梁、立柱、上梁安装时水平度和垂直度超差过大。

(3)、轿厢底盘安装水平度不符合要求,固定不牢。

(4)、导靴中心与安全中心不在同一垂线上,滚轮压簧力不相同。

(5)、围扇及轿顶安装接缝不严,螺栓不全、不牢,垂直的超差。

(6)、电机抱闸弹簧松紧不当,或电梯配重不当,导致平层不准。

(7)、各种开关安装不牢。

(8)、层门垂直度不当。

(9)、层门地坎高于地面或低于地面,导致井道有水或进出轿厢不便。

(10)、层门地坎支承梁支承力不够,导致地坎变形。

(11)、层门和门套间隙不当(过大或过小),各层门间隙不一致。

(12)、地坎护板固定不符合规定,影响电梯正常工作。

(13)、开门和门球与地坎间隔过大或过小。

2、预控手段:

(1)、轿厢零部件应完好无损,数量齐全,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各传动、转动部件应灵活、可靠,安全;组装应牢固、可靠,间隙均不应超出允许范围。

(2)、底梁、立柱和上梁安装必须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3)、装轿厢底盘。

(4)、导靴安装。

(5)、围扇安装。

(6)、轿顶装置的安装。

(7)、平层安装必须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8)、开关及碰铁安装必须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9)、轿门安装。

(10)、层门安装。

(11)、锁和安全开关安装。

(12)、地坎稳装。

(13)、门立柱、上滑到和门套安装。

五、电气装置安装不符合要求

1、酿成原因:

电气装置部分:

(1)、电梯供电系统的电源没有单独敷设。

(2)、导线、电缆、各种电气设备和器具不合格或规格不符合要求。

(3)、控制屏未做基础底座,直接固定在地板上,不利防潮、防水;固定不牢,控制屏、箱、盘垂直度差;控制屏内线号标志不全,线头紧固压接不牢。

(4)、线槽拐弯及出口处未做线路保护。

(5)、照明线电源未与曳引机电源分开。

(6)、断相错相保护功能不全或失灵。

(7)、电线管和线槽固定不牢。

(8)、随行电缆扭曲。

(9)、动力和控制回路用同一线槽而未分开。

极限开关部分:

(1)、电源与负荷出入端反接,线头压头未涮锡。

(2)、瓷保险座、盖破损;保险熔断丝规格不符。

(3)、极限开关绳头捆绑不牢固。

(4)、铁壳开关装置不当,影响操作。

(5)、闸刀合闸接触过紧或过松。

接地(零)装置部分:

(1)、控制屏接地与接地螺栓连接不牢固。

(2)、工作零线和接地线串联。

(3)、跨越接地线、点焊或断续焊、搭接长度<∮6(∮代表直径)。

(4)、轿厢、额、层门、线槽拐弯处和接线盒处漏做接地保护。

(5)、金属软管没有接地处理。

(6)、接地线采用非镀锌导线。

2、预控手段:

电梯电气装置的安装质量控制,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作电梯装置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2—93)的规定。

(1)、电梯供电系统的电源线路必须单独敷设;严禁与住宅照明线路或其他供电线路混用。

(2)、所用导线、电缆、屏柜及各种器具必须是合格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3)、电梯用电比较复杂,应按设计布线图敷设;电梯的供电电源线路必须单独敷设;动力和控制线路宜分别敷设;微信号及电子线路应按产品要求单独敷设或采取抗干扰措施。

如果在同一线槽中铺设。

它们之间要加隔板。

配管及电源线路敷设请参看本书12—1、12—2节有关内容。

主开关不应切断以下供电电路:

1、轿厢照明、通风和报警。

2、机房、隔层和井道的照明。

3、机房、轿顶和底坑电源插座。

(4)、控制屏(柜、盘)必须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5)、随行电缆悬挂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6)、极限开关安装要正确、灵活可靠、防止冲顶和蹲底。

(7)、接线盒、随缆架安装。

(8)、缓速开关、限位开关、碰铁安装。

(9)、感应开关和感应板安装。

(10)、指示灯、按钮、操纵盘的安装要横竖端正、整齐美观。

(11)、底坑检修盒安装。

(12)、接地接零装置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六、安全保护装置动作不灵敏

1、酿成原因:

(1)、极限开关板安装位置不正确、调整不当;开关盒的外链轮啮合不好,打滑。

(2)、各种开关安装松动、触头间隙大。

(3)、限速器钳块固定绳滑到。

(4)、安全钳动作失灵。

(5)、缓冲器复位开关动作功能差。

2、预控手段:

限速器是速度反应和操纵安全钳的装置。

安全钳是以机械动作将电梯强行停止在导轨上机构。

其功能是对电梯的超速和失控起保护作用。

(1)、底座制作采用厚度t=12mm的钢板,机底座连接限速器螺丝孔、绳孔和固定膨胀螺栓孔的孔径、孔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限速器和底座用螺栓相连。

固定必须牢固,稳定可靠。

(3)、根据安装坐标位置,将限速器就位,由限速轮绳槽中心轿厢拉杆上的绳头中心吊一垂线,限速轮和张紧轮的绳槽中心吊一垂线,调整限速器位置,使上述两对中心在相应的垂线上,位置即可确定。

要控制限速器位置和底座的水平度;限速轮的垂直误差0.5mm。

(4)、安全钳安装必须牢固,调整安全钳钳口和安全钳楔块达到动作灵敏,安装并调整安全钳拉杆,达到要求后,拉杆顶部用双螺母拧紧。

(5)、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如极限开关、限位开关、限速器、安全钳开关、安全窗开关、缓冲器(液压)开关、急停开关、信号系统、机械与电气联锁等位置正确、安装牢固,动作灵活,功能可靠。

(6)、对安全保护装置必须精心安装调整,认真检查安装质量及做好功能性试验。

凡不合格的部件或元件不准安装、使用、在调试运行中有功能不可靠的元件必须更换。

(7)、保险熔丝不准用两根并为一根或两根接成一根使用,并严禁以铜丝代用;保险熔丝必须符合要求。

(8)、极限绳头捆绑必须牢固可靠,应用钢丝绳卡子夹住,防止配种块脱出及极限开关失去作用。

(9)、极限开关、应该安装在机房入口处,以便于操作。

(10)、铁壳开关闸刀合闸时,过紧不易撞开极限,过松,受振动,易切断电源,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应精心组装和调试,保证开关闸刀正常工作。

(11)、极限开关装置,安装要正确,动作必须灵活可靠,防止冲顶和蹲底。

(12)、急停、检修、程序转换按钮和开关安装位置正确、牢固、端正,调整后动作必须灵活可靠,功能性能强。

(13)、轿厢自动门安全触板安装的位置必须准确、牢固、动作灵活、可靠。

七、对重装置安装不平衡

对重装置主要缺陷是:

对重块相互撞击、导靴不能调整、导靴脱轨等。

1、酿成原因:

(1)、对重铁铊紧固力不够,前后两根角钢或扁铁未压紧,不能将对重铊完全紧固不动,导致电梯运行时对重块互相撞击。

(2)、对重导靴间隙过大,易造成导靴脱轨。

(3)、对重补偿链固定不牢,链的长度过长,碰撞缓冲器底座。

(4)、对重架底部距缓冲器的空程小于150mm,对重底部未装上或没有调整铁铊。

2、预控手段:

(1)、对重铁铊组装时应认真检查其平整度,必须采取紧固措施,把对重铊全部压紧,严防对铁铊产生互相撞击发出响声,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2)、安装导靴时必须认真调整对重导靴的间隙(固定滑动导靴间隙不应大于1mm,通常为0.5—1mm;弹性滑动导靴间隙应在0.25—0.5mm范围之内),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3)、对重的补偿链必须固定牢固,调整得当。

(4)、对重架底部应设置调整空程铁铊,对重架底部距缓冲器的空间应大于150mm。

八、缓冲器动作失灵

缓冲器是电梯最后一道安全装置,它可使电梯失控时,化险为夷。

缓冲器安装主要质量缺陷是动作失灵不能保证缓冲行程。

1、酿成原因:

(1)、液压缓冲器复位开关因受潮或浸水,造成动作不可靠。

(2)、缓冲器安装不牢固,直接影响回弹作用,不能保证缓冲行程。

2、预控手段:

(1)、在安装液压缓冲器之前应认真检查缓冲器塞是否有腐蚀现象,必须保证柱塞的金属光洁度和做好防锈措施,使其动作安全可靠。

底坑做好防水防潮,确保干燥是保证复位开关的功能动作可靠的重要措施。

(2)、安装缓冲器时应控制其中心位置、垂直度和水平度。

确定缓冲器中心位置:

在轿厢(或对垂)碰击板中心放一中心线坠,使其中心线对准线坠来确定缓冲器的位置,偏差控制在20mm之内。

(3)、缓冲器底部和缓冲器基座间应垫金属片,垫片的面积不得小于缓冲器底部面积,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调整。

调整后要将地脚螺栓加弹簧垫圈用双螺母紧固。

螺丝扣应露处3—5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