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ppt课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730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PPT 页数:179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9页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9页
亲,该文档总共1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质资源ppt课件.ppt(1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种质资源ppt课件.ppt

第二章种质资源,1、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

(2)理解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内容及对育种工作的指导意义;(3)掌握种质资源的搜集、研究、保存方法,不同类别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一、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主要内容及有关基本概念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与补充三、*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第三节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一、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按育种实用价值和按亲缘关系对种质资源的分类及各类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二、种质资源的搜集和整理三、种质资源的保存种质资源保存的范围、*种质资源保存的原理和方法。

四、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创新;基因库及核心种质的概念。

育种的原始材料、品种资源、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一类意义内涵大体相同的名词术语。

在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总称为种质资源,包括品种类型、远缘种、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只要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

现代育种中所利用的原始材料包括现有的品种材料、近缘、远缘的野生植物,主要是利用其遗传物质或种质,所以现在国际上都采用种质资源(germplasmresources)一词。

种质资源是用以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初称为品种资源。

因为现代的遗传育种研究不但要利用现有的种质资源,而且要进行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所以也将种质资源称为遗传资源(geneticresources)。

说到底,遗传育种研究上主要采用生物体部分基因,甚至个别基因,所以种质资源又称为基因资源,并将保存或储备有形形色色的基因资源材料的地方(种子库、繁殖田)称为基因库genebank(pool)。

中国国家种质库,第一节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二、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三、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四、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Harland说,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与我们的理解、发掘栽培植物种质的能力。

N.E.Borlaug说,我一生的科研工作的经验告诉我,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遗传资源,才能丰富自己的创造。

育种实践证明:

在现有遗传资源中,任何品种和类型都不可能具备与社会发展完全相适应的全部优良基因,但是可以通过育种,将分别具有某些或个别育种目标所需要的特殊基因有效地加以综合,育成新品种。

种质资源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野生植物先被驯化成多样化的原始作物,经种植选育变为各种各样的地方品种,再通过不断地对自然变异、人工变异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而成为符合人类需求的各类新品种。

正是由于已有种质资源具有满足不同育种目标所需要的多样化基因,才使得人类的不同育种目标得以实现。

在作物育种中,提供育种目标性状基因源的作物类型、品种和野生植物,仅是种质资源的一小部分。

从实质上看,作物育种工作就是对各种各样的种质资源按照人类的意志进行加工和改造,而且育种工作越向高级阶段发展,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就越加突出。

现代育种工作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除了育种途径的发展和采用新技术外,关键还在于广泛收集和较深入地研究和利用了优良的种质资源。

在某种意义上讲,育种工作者或一个国家、地区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决定育种效果的主要条件之一,也是衡量育种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

育种实践证明:

在现有遗传资源中,任何品种和类型都不可能具备与社会发展完全相适应的全部优良基因,但是可以通过育种,将分别具有某些或个别育种目标所需要的特殊基因有效地加以综合,育成新品种。

例如,抗病育种可以从种质资源中筛选对某种病害的抗性基因;矮化育种可以通过从种质资源中选取优异的矮杆基因,将二者结合育成抗病、矮杆新品种。

对熟期、品质、适应性、产量潜力等性状的改良也都依赖于种质资源的目标基因,只要将这些目标基因加以聚合,就可以实现育种目标。

种质资源是人类用以选育新品种或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二、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物育种成效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掌握的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对其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的研究深度。

从世界范围内近代作物育种的显著成就来看,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及育种上大的突破性成就多决定于关键性优异种质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几十年来的育种实践表明,育种工作之所以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多取决于发现和利用了具有关键性基因的种质资源。

水稻矮化育种工作,关键是导入了矮脚南特和矮仔占的矮源,也就是发现和利用了原产于我国台湾的低脚乌尖矮源。

美国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用日本的农林10号矮秆基因育成了高产、半矮秆的冬小麦品种Gains,主要是利用了农林10号的矮秆基因。

我国杂交水稻的育种和生产之所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关键在于野生稻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和利用。

美国在50年代中期,大豆生产由于孢囊线虫的危害而处于停滞状态,后来以1907年从我国引进北京小黑豆为抗源,育成了抗线虫病的品种,才使大豆生产得以恢复。

此外,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玉米高赖氨酸育种、油菜品种Liho、Bronowski与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即油菜低硫苷育种及低芥酸育种,都是由于关键基因的发现和利用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些特异种质资源对人类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仍将取决于关键性优异种质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一个育种工作者或一个国家、地区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决定其在遗传育种领域的地位。

显然,将来谁在拥有和利用种质资源方面占有优势,谁就有可能在农业生产及其发展上占有优势。

我国的种质资源丰富,已发现了许多特异珍贵种质资源,如水稻、油菜、谷子、大麦、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大豆、谷子的CMS材料、特早熟及抗旱、抗寒半野生大麦等,它们是我国未来作物遗传育种取得新突破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作物育种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作物育种不断提出新目标。

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育种者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如人类需求的新作物、适合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物新品种等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就决定于育种者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还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现有的作物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野生植物驯化而来的。

从野生植物到栽培作物,就是人类改造和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

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现在和将来都会继续不断地从野生植物资源中驯化出更多的作物,以满足生产和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如在油料、麻类、饲料和药用等植物方面,常常可以从野生植物中直接选育出一批优良类型,进而培育出具有经济价值的新作物或新品种,没有这些种质资源,新作物就无从获得。

四、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种质资源不但是选育新作物、新品种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

不同的种质资源,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和遗传特性以及不同的生态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作物的起源、演变、分类、形态、生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的问题,并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克服盲目性,增强预见性,提高育种效率。

现代育种工作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除了育种途径的发展和采用新技术外,关键还在于广泛收集和较深入地研究和利用了优良的种质资源。

在某种意义上讲,育种工作者或一个国家、地区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决定育种效果的主要条件之一,也是衡量育种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个育种工作者或一个国家、地区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决定其在遗传育种领域的地位。

显然,将来谁在拥有和利用种质资源方面占有优势,谁就有可能在农业生产及其发展上占有优势。

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为了丰富作物育种的种质资源,必须了解种质资源的来源、各个物种遗传变异的程度,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种质资源的搜集工作,以丰富育种的物质基础。

前苏联著名植物学家瓦维洛夫(NikolaiI.Vavilov)从1916年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对60多个国家进行了长达20年的植物资源的考察和搜集工作,对采集到的30多万份作物及其近缘植物标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瓦维洛夫,在此基础上,瓦维洛夫用地理分区法,从地图上观察这些植物种类和变种的分布情况,进而发现了物种变异多样性地理分布的不平衡,在其撰写的栽培作物起源一书中,提出了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一、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是在DeCandolle(1886)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

DeCandolle通过植物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考证提出:

每一种作物都起源于一定的地点,并且起源地广泛分布于全世界。

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所以起源中心又可称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化中心(centerofdiversity)。

2、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primaryorigincenter),现在一般称为初生中心,意为当地野生类型被驯化的区域,一般有4个标志:

有野生祖先;有原始特有类型;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区又会因作物本身的基因突变、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secondaryorigincenter),或称次生基因中心。

同初生中心相比,它也有4个特点即:

无野生祖先;有新的特有类型,如高粱,初生中心在非洲,但是在中国形成糯质高粱,中国即为次生中心;有大量的变异;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初生中心次生中心有野生祖先无野生祖先有原始特有类型有新的特有类型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有大量的变异有大量的显性基因有大量的隐性基因,3、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着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瓦维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

如地中海地区的禾本科作物都表现为植株繁茂、穗大粒多、粒色淡、高产、抗病,而我国的禾本科作物则生育期短、植株矮、穗粒小、后期灌浆快,多为无芒或勾芒。

4、根据驯化的来源,作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称原生作物。

另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有利的环境时,就被人类分离而形成栽培的主体,这类作物称为次生作物,如燕麦和黑麦。

现在的作物起源中心概念为:

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业地理中心。

瓦维洛夫提出的作物起源中心根据上述四点内容,瓦氏1935年将世界上栽培作物划分为8个起源中心:

1,2,3,4,5,6,7,8,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8A,8B,1、中国东部亚洲中心。

包括中国中部和南部山岳及其毗邻的低地,起源137个物种,11种作物,如粟、稷、高粱、裸粒圆锥大麦、荞麦、大豆、大麻、苎麻、赤豆、白菜等。

中国起源中心(东亚中心),主要起源作物有黍、稷、粟、高粱、祼粒无芒大麦、荞麦、大豆、茶、大麻、苎麻等。

2、印度中心,117物种,15种作物,包括缅甸。

主要起源作物有:

水稻、绿豆、豇豆、甘薯、芝麻、红麻、茄子、黄瓜、亚洲棉等。

2a.印度马来西亚补充区(中心)。

起源作物有:

薏苡、香蕉等。

主要起源作物有水稻、绿豆、饭豆、豇豆、甘蔗、芝麻、红麻等。

印度起源中心,3、中亚中心(包括印度的西北部、克什米尔、阿富汗、天山西部等地)。

42物种,15种作物,起源作物有:

普通小麦、豌豆、蚕豆、草棉等。

4、西部亚洲中心(包括外高加索、伊朗等地)。

83物种,20种作物,起源作物有:

一粒小麦、葡萄、黑麦、苜蓿等。

5、地中海中心。

84物种,6种作物,如大量蔬菜作物、小麦、粒用豆类等。

6、埃塞俄比亚中心。

38物种,15种作物:

小麦、大麦、咖啡、高粱等。

7、墨西哥南部和中美中心。

49物种,9种作物:

陆地棉、玉米、甘薯、番茄等。

8、南美中心。

62物种,7种作物。

8a.智利中心。

木薯、花生、凤梨等。

8b.巴西巴拉圭中心。

可可、橡胶树等。

瓦维洛夫认为:

这8个中心在古代由于山脉、沙漠或海洋的阻隔,其农业都是独立发展的,所有的农具、耕畜、栽培方法都不尽相同,每个中心都有相当多的有价值的植物和多样性变异,是植物育种者探索植物新基因的宝库。

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与补充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发表后,又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修正、补充和发展,有人主张用遗传多样性中心代替起源中心,用扩散中心代替起源中心,其理由是遗传多样性中心不一定就是起源中心,初生中心不一定是多样性最大的基因中心,次生中心有时比初生中心具有更多的特异种质。

荷兰的Zeven(1975)和前苏联的茹可夫斯基(1975)在瓦维洛夫学说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结果,将8个起源中心所包括的地区范围加以扩大,另又增加了4个起源中心,使之能包括所有已发现的作物种类。

他们称这12个起源中心为大基因中心(megagenecenter)。

12个起源中心为:

中国-日本中心;东南亚洲中心;澳大利亚中心;印度中心;中亚中心;西亚中心;地中海中心;非洲中心;欧洲-西伯利亚中心;南美中心;中美和墨西哥中心;北美中心。

Zeven(1982)又将这些中心称为变异多样化区域。

大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化区域都包括作物的原生起源地点和次生起源地点。

有的中心虽然以国家命名,但是其范围并非以国界来划分,而是以起源作物多样化类型的分布区域为依据。

Harlan提出了不同于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有关作物起源的观点,他认为:

作物的起源与变异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来论证,根据作物扩散范围的大小,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

土生型。

植物在一个地区驯化后,从未扩散出这一地区。

半土生型。

被驯化的植物只在临近地区扩散。

单一中心。

在原产地被驯化的植物以后迅速在别的地区大量栽培,不产生次生中心。

如橡胶树、可可、咖啡。

有次生中心。

作物从一个明确的原生起源中心广泛扩散栽培,在一个或几个形成次生变异起源中心。

如小麦、玉米、芝麻、蚕豆、豌豆。

无中心。

有些作物看不出明确的原生起源地区,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似乎都可以驯化栽培。

如高粱、香蕉。

1971年Harlan发表了中心和非中心论,他认为变异最多的地区不一定就是作物起源中心,并将全世界划分为3个独立起源的农业系统,每个系统各包括1个起源中心地区非中心地区。

近东、中国和中美洲是3个起源中心地区,非洲中部、东南亚和南美洲为3个非中心地区。

1、中心和非中心体系(centerandnon-centersystem)农业是分别独立地开始于三个地区,即近东、中国和中美洲,更由一个中心和一个非中心组成的一个体系。

在一个非中心内,当农业传入后,土生的许多植物物种才被栽培驯化,在非中心栽培化的一些主要作物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传播到其它的中心,Harlan的3个中心非中心体系为:

中心非中心A1:

近东A2:

非洲B1:

中国B2:

东南亚C1:

中美C2:

南美,Harlan的中心是农业起源中心,它不同于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他是从人类文明进程和作物进化进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步和非同步角度上来说明作物起源的。

2、地理学连续统一体学说(Geographicalcontinuum)1975年Harlan对他的中心非中心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地理学连续统一体学说。

该学说认为:

任何有过或有着农业的地方,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植物驯化和作物进化,每种作物的地理学历史都是独特的。

但是作物的驯化、进化活动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不是互不相关的中心。

其依据如下:

很难把起源中心说成是相对小的范围和明确的区域,作物在进化的开始阶段似乎就已散布到较大的或很大的地区,作物随着人类的迁移而迁移,并在移动中进化。

东西两半球都是发展农业的一个地理学连续统一体。

野生祖先源、驯化地区,进化多样性地区三者之间无必然联系,有时只是二者或三者之间的巧合而已。

不同学者对作物起源中心的看法不一,划分的形式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是对瓦维洛夫学说的修正或补充、扩展,都认为现有的各种作物都有它们最初被驯化的地区和发生演变的范围,不同作物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被驯化,又在一定的地区发生演变,尽管遗传多样性中心不一定是最初被驯化的地区,至少是最早发生演变的地区。

事实也说明,大部分作物种质的自然变异主要是在它的原生或次生中心出现的,所以这些地区的种质资源中往往蕴藏着育种目标所需要的基因资源,到起源中心或多样性中心进行考察和搜集,可以得到丰富的基本种质。

三、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近代的作物育种实践表明:

瓦维洛夫所提出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后继者所发展的有关理论,使人们对作物起源有了较好的了解,为研究作物的起源、演化、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为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利用工作提供了导向,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作物育种工作均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

作物起源中心存在着各种基因,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趋于平衡,与复杂的生态环境建立了平衡生态系统,各种基因并存、并进,从而使物种不至于毁灭,因此,在起源中心能找到育种工作所需要的材料;,2、起源中心与抗源中心一致,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并存于起源中心,因此,可在起源中心得到抗性材料与恢复基因;3、指导引种,避免毁灭性灾害。

总之,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使人们对作物起源的认识有了很大的促进,为现代栽培作物分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育种工作搜集种质资源提供了线索,有助于明确考察和搜集种质资源的方向和地区,对开展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和育种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节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内容包括:

收集、保存、创新和利用。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重点仍将是:

“广泛征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为农作物育种服务,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种质资源的类别一般可按其来源或生态类型、亲缘关系或育种的实用价值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种质资源其特点不同,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也不一样。

从育种和遗传的角度看,按亲缘关系或育种的实用价值进行分类较为合理。

(一)按育种的实用价值分类1、地方品种指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

2、主栽品种指经过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

3、原始栽培类型具有原始农业性状的类型。

4、野生近缘种包括栽培作物的野生类型和近缘野生植物。

5、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即育种材料。

按亲缘关系划分Harlan&Dewet等(1971)按各种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可交配性与转移基因的难易程度将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基因库:

1、初级基因库(GP-1)即库内的各种种质资源材料间能相互杂交、杂种可育、染色体配对良好、基因分离正常、基因转移比较容易的同一物种内的各种材料。

2、次级基因库(GP-2)属于这一类的各种材料,与初级基因库间基因的转移是可以的,但必须克服由生殖隔离所引起的杂交不结实、杂种不育等困难的种间材料和近缘野生材料。

如大麦中的球茎大麦和普通大麦。

3、三级基因库(GP-3)与初级基因库间亲缘关系更远的类型,彼此间相互杂交困难,杂交不实和杂种不育的现象十分严重,相互之间的基因转移困难。

二、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

(一)广泛发掘、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实现新的育种目标必须具有更丰富的种质资源才能完成。

2.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人口增长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发展新作物。

3.大量宝贵资源正在流失,急待发掘和保护。

种质资源的流失又称为遗传流失(geneticerosion),其发生是必然的。

4、避免新品种遗传基础的贫乏,克服遗传脆弱性(geneticvulnerability),必须利用更多的种质资源。

近几十年来,由于大量新品种的育成及大面积推广,使得生产上种植的品种的遗传基础趋向于单一化,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越来越近,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严重后果:

抗性脆弱,易于崩溃。

大面积推广遗传上有关联的或相同的品种,会导致病虫害的大流行。

基础狭窄,育种进程缓慢。

由于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基因贫乏单一,使基因的重组受到限制,增加了育种工作的难度,而不断丰富作物的种质资源则可促进育种工作的进展。

(二)收集种质资源的方法收集种质资源的方法有考察收集、征集收集、交换和转引等。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收集种质资源,都要充分收集当地遗传变异性,并要求有一定的群体,要详细记录品种或类型产地的自然条件、耕作栽培条件、所收集的材料的来源、主要的形态特征、特性、经济性状。

(三)收集材料的整理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要及时进行整理、归类、将同种异名者合并,以减少重复;将同名异种者予以订正,给以科学的登记和编号。

此外,还要进行简单的分类,确定每份材料所属的植物学分类地位和生态类型,以便对所收集材料的亲缘关系、适应性和基本的生育特性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为保存和做进一步研究及利用提供依据。

(四)种质资源的保存收集到种质资源经整理分类后,必须妥善保存。

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是维持种质的一定数量与保存各种质的生活力及原有的遗传变异性。

从狭义上讲,保存主要采用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相结合的方法。

原生境保存(insituconservation)是指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种质,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天然公园等途径保护野生和近缘植物物种。

非原生境保存(exsituconservation)是指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生态生长以外的地方,如建立低温种质资源库的种子保存、田间种质库的植株保存、试管苗种质库以及组织培养物保存等。

1.种植保存为了保持种质的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的生活力,并不断补充其一定的数量,必须对种质材料每隔一定时期(1-5年)播种一次,称为种植保存。

种植保存可分为就地种植保存和迁地种植保存。

就地种植保存是通过保持植物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来保持种质-原生境保存;迁地种植保存是把整个植物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持在植物园、种植园中非原生境保存。

在我国,作为育种用的种质资源材料主要是由负责种质资源工作的单位或育种单位进行种植保存。

在种植保存时,每种作物或品种类型的种植条件应尽可能与原产地相似,以减少由于生态条件的改变和自然选择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

进行种植保存时,还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花粉混杂而造成的各遗传材料的变异,以保持原品种和类型的遗传特点和群体结构。

对于纯系品种应采取典型株自交或典型株间姊妹交的授粉方式进行控制授粉,以防止生物学混杂。

而对于各种作物的群体品种,则应采用大群体隔离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保证各群体内的随机交配,避免选择、生殖隔离等因素造成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

2贮藏保存对于数量众多的种质资源如果都采用种植保存的方式,不但在人力、物力、土地上有很大的负担,而且容易产生差错或生物学混杂,甚至造成某些材料的丢失。

为克服上述问题,可采用贮藏保存的方法,即用控制贮藏时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方法,来长期保存种质资源的生活力。

研究表明:

低温、干燥、缺氧是抑制种子呼吸作用从而延长种子寿命的有效措施。

据Roberts研究,在种子含水量为144%范围内,含水量每下降1%,种子寿命大约可延长一倍。

在300范围内,温度下降5,种子寿命大约可延长一倍。

据此推算,如果水稻种子的含水量为6%时贮存温度贮存年限0158年571年1032年种子仍有90%的发芽率。

当温度恒定为5时,种子含水量贮存年限4%148年6%71年8%34年10%16年,研究表明,对维持种子寿命最适合的含水量是与空气相对湿度为15%时达到平衡时的含水量,这时禾谷类作物种子含水量为57%,油料作物种子为4%左右。

所以,只要能保持低温、干燥条件,便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