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655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050028

课程名称:

制冷原理与设备

英文名称:

PrinciplesandEquipmentofRefrigeration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时:

58

学  分:

3.0

适用对象: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考核方式:

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旨在向学生系统介绍制冷原理和制冷装置,使学生掌握各种制冷循环的组成、特点及热力计算方法,并以蒸汽压缩式制冷为主线进行讲解,原理部分侧重理论分析,设备部分则侧重讲解各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特点及选型计算,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PrinciplesandEquipmentofRefrigerationisoneofprofessioncourseaboutThermalPowerengineering.Inthiscourse,therefrigerationprincipleandrefrigerationequipmentintroducedtostudents.Studentwillcommandthecharacteristicinkindsofrefrigerationcycle,thermodynamicscalculation.andusedthesteamcompressRefrigerationsystemtoexplainindetail.theprinciplepartlaysemphasisthetheoriesanalyzes,equipmentstheconstruction,characteristicsthatpartthenlayemphasistoexplainindetailthecoldequipmentsineverykindofsystemandchoosethetypecomput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制冷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工制冷的各种方法、原理、系统和设备。

为将来从事制冷技术方面的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规划、以及制冷空调工程装置的运行管理打下系统制冷技术基础。

由于制冷空调系统与设备在楼宇建筑的公用设施中占重要地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公用设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其要求的知识面涵盖了制冷技术方面。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本课程研究对象、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制冷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有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制冷及制冷技术的领域划分,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制冷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制冷技术发展概况。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制冷,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制冷的定义,制冷技术领域的划分。

课后练习

要求学生课外广泛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制冷技术的应用和制冷技术最新发展概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

第一章制冷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普冷范围几种制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热力学特性;

2.重点掌握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各种制冷方法

1.主要内容有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制冷、热电制冷、涡流管制冷等制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热力学特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制冷、热电制冷、涡流管制冷等制冷方法的基本原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在普冷领域有哪些常用的制冷方法?

第二节制冷的基本热力学原理

1.主要内容有机械能、电能或热能驱动的制冷机的能量转换关系以及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为什么能反映制冷循环经济性?

第三节热泵

主要内容有热泵的定义、性能指标,热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热泵的定义、性能指标,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热泵及其性能指标。

课后练习

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制冷技术最新发展概况,提高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并观看制冷方法的Flash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认识。

第二章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过程及热力计算;

2.掌握单级蒸汽制冷循环的热力特性分析;

3.掌握液体制冷剂的过冷和回气过热;

4.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过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1.主要内容有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与循环,压焓图及温熵图,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热力计算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过程及其热力计算方法。

第二节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

1.主要内容有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蒸汽过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气-液热交换器(回热器)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热交换及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不凝气体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过程及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液体过冷、蒸汽过热、气-液热交换器(回热器)、热交换及压力损失、不凝性气体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液体过冷、蒸汽过热、气-液热交换器(回热器)、热交换及压力损失、不凝气体对循环性能有哪些影响?

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第三节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与工况

1.主要内容有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冷凝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制冷机工况及介绍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工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冷凝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制冷机工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单级蒸汽制冷理论循环的特性分析。

第四节单级蒸气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

1.主要内容劳仑兹循环及其性能计算,单级蒸汽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劳仑兹循环,单级蒸汽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劳仑兹循环,单级蒸汽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的意义。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设置“制冷原理及系统认识实验”,通过模拟的制冷系统,对制冷循环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制冷过程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并对主要换热设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热交换过程进行直接的观察。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文献,既为课堂讨论做准备,更能使其拓展和加深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并观看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Flash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第三章制冷剂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用制冷剂的种类、代号、性质;

2.掌握常用制冷剂的热力特性及选择方法;

3.了解环保型制冷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4.了解常用的载冷剂及其性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制冷剂概述

1.主要内容有制冷剂的种类和符号表示,选择制冷剂时对其性质要求方面的考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制冷剂的种类和符号表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制冷剂的种类,掌握常用制冷剂的符号表示。

第二节制冷剂的性质

1.主要内容有环境影响指标ODP、GWP,热力性质及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制冷剂的粘性、导热性、比热容,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溶解性,其它物理、化学性质如电绝缘性燃烧性和爆炸性、毒性、溶水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影响指标ODP、GWP,热力性质及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制冷剂的粘性、导热性、比热容,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溶解性,其它物理、化学性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环境影响指标ODP、GWP,热力性质及其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第三节混合制冷剂

1.主要内容有混合制冷剂及其分类,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种类、特点、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特点。

第四节实用制冷剂

1.主要内容介绍水、氨碳氢化合物、氟利昂的性质和应用,环保型制冷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水、氨碳氢化合物、氟利昂、环保型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环保型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

第五节第二制冷剂

1.主要内容有载冷剂、对载冷剂性质的要求、常用载冷剂;蓄冷剂、对蓄冷剂性质的要求、常用蓄冷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载冷剂和蓄冷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载冷剂和蓄冷剂的用途。

课后练习

设置“制冷剂专题讨论”课,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环保制冷剂的最新发展状况,写出专题讨论发言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自学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并设置“制冷剂专题讨论”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章两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循环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采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原因及其基本流程;

2.重点掌握常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形式及其特性分析;

3.了解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组成及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主要内容有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局限性,采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和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原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局限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有哪些的局限性?

第二节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1.主要内容: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过程和分类,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循环过程、系统图、p-h图、热力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循环过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间冷却过程及节流方式对循环的影响。

第三节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和温度变动时的特性

1.主要内容有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方法,中间压力的确定方法,温度变动时制冷机的特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方法。

第四节复叠式制冷循环

1.主要内容有单工质多级压缩循环的局限性,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原理及组成,介绍D-8低温箱,复叠式制冷热力计算方法,复叠式制冷机的启动与系统设置膨胀容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单工质多级压缩循环的局限性、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原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流程特点分析。

课后练习

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并观看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Flash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第五章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热力学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溶液热力学性质;

2.了解溶液在加热(或放热)过程中状态的变化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溶液、溶液的成分

1.主要内容有溶液、溶液的成分,质量分数、摩尔分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溶液、质量分数、摩尔分数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溶液是什么?

质量分数、摩尔分数的计算公式。

第二节相、独立组分数、自由度和相律

1.主要内容有相、独立组分数、自由度和相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相、独立组分数、自由度和相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相、独立组分数、自由度和相律的概念。

第三节理想溶液两组分体系的相图

1.主要内容有溶液的相平衡、p-x图、T-χ图和杠杆规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溶液的相平衡、p-x图、T-χ图和杠杆规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p-x图、T-χ图和杠杆规则。

第四节溶解与结晶、吸收与解析、蒸馏与精馏

1.主要内容有溶解与结晶、吸收与解析、蒸馏与精馏的原理、过程、在T-χ图上的表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溶解与结晶、吸收与解析、蒸馏与精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溶解与结晶、吸收与解析、蒸馏与精馏的原理。

第五节两组分体系的焓-浓度图

1.主要内容有h-ξ图上的等温线、等压饱和线的表示,介绍氨-水溶液的h-ξ图,溴化锂-水溶液的h-ξ图,溴化锂-水溶液的p-t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h-ξ图上的等温线、等压饱和线的表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h-ξ图上的等温线、等压饱和线。

第六节稳定流动下溶液的混合与节流

1.主要内容有两股两组分溶液的绝热混合、非绝热混合、节流时,溶液的热力状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两股两组分溶液的绝热混合、非绝热混合、节流时,溶液的热力状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两股两组分溶液的绝热混合、非绝热混合、节流时,溶液的热力状态的确定。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使学生掌握掌握溶液热力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问题解答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氨吸收式制冷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吸收式制冷机与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循环的区别

2.了解氨水溶液的性质

3.掌握氨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原理、流程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主要内容有吸收式制冷机与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循环对比,吸收式制冷机溶液的要求,常用的溶液工质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吸收式制冷机与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循环对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吸收式制冷机与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循环的不同点。

第二节氨水溶液的性质

1.主要内容有氨在水中的溶解、氨对有色金属的腐蚀作用,氨水溶液的密度、比热容、导热率、粘度及表面张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氨在水中的溶解、氨对有色金属的腐蚀作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氨在水中的溶解、氨对有色金属的腐蚀作用。

第三节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循环过程及其在h~ξ图上的表示

1.主要内容有系统中的压力和温度、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在h-ξ图上的表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循环过程机器在h-ξ图上的表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过程在h~ξ图上的表示。

第四节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比较

1.主要内容有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比较,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比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比较。

第五节 吸收-扩散式制冷机

1.主要内容有吸收-扩散式制冷机的概述,吸收-扩散式制冷机的工作过程,氨水溶液的循环、氨、氢气循环。

吸收-扩散式制冷机的设计要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吸收-扩散式制冷机的工作过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氨水吸收-扩散式制冷机的工作过程。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使学生掌握氨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原理、流程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并观看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循环过程的Flash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第七章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2.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原理、流程和特点;

3.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1.主要内容有水、溴化锂、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水、溴化锂、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剂和吸收剂。

第二节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原理

1.主要内容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与循环、各组成设备的作用、循环过程及其在h-ξ图上的表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循环过程及其在h-ξ图上的表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循环过程及其在h~ξ图上的表示。

第三节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及传热计算

1.主要内容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和传热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和传热计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和传热计算方法。

第四节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及其提高途径

1.主要内容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冷媒水、冷却水的温度、流量、水质,加热蒸气的温度、溶液流量等因素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的影响,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的途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节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冷量的调节及其安全保护措施

1.主要内容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冷量的自动调节及安全保护措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冷量的自动调节及安全保护措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冷量的自动调节及安全保护措施。

第六节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1.主要内容有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串联流程和并联流程,热力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串联流程和并联流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串联流程和并联流程。

第七节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

1.主要内容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使学生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原理、流程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并观看各种类型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过程的Flash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第八章热电制冷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热电制冷的原理、基本热电偶的制冷特性;

2.了解热电堆的设计

3.了解热电制冷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热电制冷原理及分析

1.主要内容有热电效应、基本热电偶的制冷特性和制冷量、制冷系数、热电制冷性能的影响因素、多级热电制冷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热电效应、基本热电偶的制冷特性和制冷量、制冷系数。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有哪些热电效应?

基本热电偶的制冷特性, 制冷量、制冷系数的计算。

第二节 热电制冷的特点及应用

1.主要内容有热电制冷的特点,在电子器件、工业、畜牧业、医学、空调、冷藏中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热电制冷的特点及应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热电制冷的特点及应用。

第三节 热电堆设计

1.主要内容有热电制冷设备的组成、热电堆的作用和设计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热电堆的设计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热电堆的设计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设置“热电制冷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对热电制冷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文献,使其拓展和加深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并观看各种类型的热电制冷循环过程的Flash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第九章制冷机的热交换设备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热交换设备中的传热过程;

2.了解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分类、结构型式、特点及传热计算;

3.了解热交换设备强化传热技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热交换设备中的传热过程

1.主要内容有热交换设备中平壁传热、圆管传热、肋壁传热的传热过程、和传热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平壁传热、圆管传热、肋壁传热的传热过程和传热计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平壁传热、圆管传热、肋壁传热的传热过程和传热计算。

蒸发器 

1.主要内容有蒸发器的分类、干式蒸发器、再循环式蒸发器和满液式蒸发器结构型式和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干式蒸发器、再循环式蒸发器和满液式蒸发器的结构型式和特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蒸发器有哪几种类型?

第三节冷凝器

1.主要内容有冷凝器的分类、空气冷却式、冷水冷式、蒸发式和淋激式冷凝器的结构型式和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空气冷却式、冷水冷式、蒸发式和淋激式冷凝器的结构型式和特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冷凝器有哪几种类型?

第四节水冷式冷凝器中的冷却水系统

1.主要内容有水冷式冷凝器中的冷却水系统分类,再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和相关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冷式冷凝器中的冷却水系统分类,冷却塔的工作原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水冷式冷凝器中的冷却水系统的再循环水系统。

第五节 低温制冷机用热交换器及制冷机的辅助热交换器

1.主要内容是介绍蒸发-冷凝器、中间冷却器、回热器的作用和结构型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蒸发-冷凝器、中间冷却器、回热器的作用和结构型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蒸发-冷凝器、中间冷却器、回热器的作用和结构型式。

第六节热交换器的对数平均温差、焓差及介质换热系数

1.主要内容有热交换器的对数平均温差、对数平均焓差,制冷剂冷凝和沸腾时的换热系数、无集态改变时的换热系数、肋片管束外空气横向流动时的换热系数、丝管冷凝器空气侧换热系数的确定和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热交换器的对数平均温差、对数平均焓差,传热介质换热系数。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热交换器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

第七节冷凝器、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1.主要内容有水冷冷凝器、空气冷却冷凝器、满液式蒸发器、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冷却空气型干式蒸发器的结构设计、传热计算和阻力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冷凝器、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结构设计及传热计算。

第八节有效肋表面积及传热系数

1.主要内容有冷却空气用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的有效肋表面积及相应的传热系数K/,干式蒸发器中制冷剂压力损失与K/的关系;冷凝器有效肋表面积及相应的传热系数K/,提高K/的强化传热技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蒸发器、冷凝器有效肋表面积及传热系数K/和提高K/的强化传热技术。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冷凝器、蒸发器的强化传热技术。

第九节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