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841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docx

达州市商贸物流发展规划

达州市“十二五”商贸和物流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前言...1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2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5

(一)有利因素...5

(二)面临挑战...7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基本原则...10

(三)主要目标...11

四、发展重点...13

(一)商贸业发展重点...13

1、完善城乡流通网络体系...13

2、着力培育流通市场主体...16

3、着力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18

4、加快完善商贸服务功能...20

5、加快对外经贸发展...21

6、加快流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4

(二)物流业发展重点...26

1、构建科学的物流网络体系...26

2、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26

3、整合培育三方物流主体...27

4、推进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工作...28

5、推进大宗商品和特种物流发展...28

五、空间布局...31

(一)商贸业...31

(二)物流业...36

六、保障措施...42

(一)提高政府服务能力...42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42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43

(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43

(五)落实各项政策措施...44

(六)提高商贸物流队伍素质...44

前 言

商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工农、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是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衡量综合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反映。

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至终点的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市深入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也是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攻坚期,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历史机遇,又面临竞相发展的激烈竞争。

为全面完成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根据《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全市“十二五”期间商贸和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商贸和物流(以下简称商贸物流)现代化建设为主题,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物流的基本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抓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市商贸物流业呈现出竞争力增强、集聚度提高、发展后劲提升的良好态势。

  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商贸物流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和“农资流通体系试点”等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村日用品、农资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各类批发市场也通过功能再造和制度创新,延伸了加工、配送功能,缩短了供应链流程,提高了流通效率。

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对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稳步增长,商贸物流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新(改)建了一批商品集散和批发市场,货物集散、配送能力得到增强。

与此同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经济活动中也得到初步运用。

传统物流模式逐步得到转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陆续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城市和城际的配送效率。

  商贸物流服务主体迅速成长,先进物流服务方式加速应用。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现代商贸物流企业群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汽车、家电、医药、烟草等专业物流已经初具规模。

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全市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信息共享和商贸物流资源的供需衔接得到有效改善。

物流业快速发展。

通过完善物流规划,落实支持政策,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壮大物流资源等手段,促进了物流业较快发展。

201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327.68亿元;物流业增加值34.35亿元,占GDP的4.19%,占第三产业的16.01%;社会物流总费用163.84亿元;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共完成货运量1.27亿吨。

商贸物流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各种支持和配套政策日臻完善。

政府大力支持商贸物流的发展,对商贸物流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积极引导商贸物流的健康发展。

在行业内广泛的开展了物流企业信用评级和综合评估工作,有效地推动了物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对外贸易实现高位增长。

全市进出口累计实现29312万美元,较“十五”期间增长673.8%。

对外贸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10年末,全市已有135家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25家。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海外市场不断拓展,产品出口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元化市场初步形成。

利用外资取得突破。

“十一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2977万美元,年均增长138%。

美国雪佛龙、香港玖源化工、天和水务、佳境环保等一批外资企业纷纷入驻达州,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推进。

重点抓了以对外工程承包为载体的对外劳务合作,全市累计外派劳务人员5500多人次。

外派劳务国别涉及10多个国家及地区,劳务合作领域已由单一的建筑工种向电子技术、酒店服务等多个行业发展,外派劳务人员结构从传统的普通体力型向劳务技术骨干、管理型智力劳务发展。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达州商务发展“十一五”预期目标全面实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与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的发展定位要求还不适应,追赶跨越的压力明显加大。

主要表现在:

一是商贸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不高;二是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运作方式、运行模式不能适应工业和商贸企业精细化服务的要求;三是商贸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集辐能力和配送能力不强;四是商贸物流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融资难、税负重、投入不足等。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达州商贸物流业发展具有许多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有利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达州位于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处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历为秦巴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素有“川东明珠”之美誉。

达州还是四川省“十二五”培育的8个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之一,是国家公路运输179个主枢纽之一和全省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8个次区域物流中心之一。

全市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5条,总里程达427公里;达州火车站已成为西南地区第四大火车站;渠江航道可经过重庆万州深水港直达上海;达州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上海等航线,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将推动达州成为四川面向中部开放的东向通道、合作平台、产业基地、交流窗口和生态屏障。

2、物产丰饶、资源富足。

辖内拥有种类多样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在特色农产品资源方面,苎麻、商品粮、油料、生猪、肉牛、中药材、茶叶、烟叶已成为全国、全省生产基地。

在矿产资源方面,储量丰富,探明可开采矿产资源种类多达28种,尤其是天然气、煤炭、岩盐、石灰石和石膏等储量巨大;天然气资源储量达3.86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是“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

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已成功创建7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正在大力将达州打造为“成(都)-渝(重庆)-西(安)”黄金旅游区的重要目的地。

这三大资源优势都为达州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达州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37:

30:

33调整为2010年的23.8:

50:

26.2,工业主导地位初步确立;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23.7%提高到2010年的32.7%。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商贸物流业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尤其是达州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为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大好发展机遇。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9.2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为扩大内需和促进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4、发展基础较为坚实。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达州商贸流通业持续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已经形成一批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经营设施,市场、网点总量日益增多且布局逐步趋于合理。

涌现出一批经营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管理理念新的流通骨干企业,企业的扩张能力明显增强。

5、面临重大历史机遇。

达州是四川省7个流通省际节点城市之一,在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和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等方面,面临众多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

特别是在融入重庆发展方面,达州是成渝经济区中唯一被整体纳入环渝腹地经济区块的市,两地已经建立了联动机制,成立了涉及工业、农业、商贸、交通等对接工作小组,各县(市、区)与重庆相关区(县)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为达州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二)面临挑战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这给达州商贸物流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商贸物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尤其是成渝经济区规划获批后,四川省有15个市纳入了规划区。

一方面,这给“成渝分家”之后,夹在川渝中间地带的二级城市带来重大利好,而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偏低、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微观主体活力偏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达州商贸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商贸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而商贸物流是转变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领域。

目前,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为增强,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外资商贸物流企业加速在国内市场布局的情况下,全市商贸物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全市商贸物流业完善发展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加快技术和装备更新、发展低碳经济,为扩大内需、服务民生、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积极贡献。

2、内需规模不断扩大为商贸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1.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4元。

随着我国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确立以及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将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十二五”期间,达州商贸物流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因此,在做好全市商贸物流发展的同时,如何开拓广阔的外部市场成为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3、流通组织体系变革催生商贸物流服务方式创新

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中,我国商贸服务业正面临一场深刻变革,连锁经营由传统业态向社区便利店、大型折扣店等多业态、多业种延伸,这对商贸物流提出更高要求。

2009年底,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年销售额为2.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8%。

与此同时,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将达到12万亿元。

这一趋势必然导致全市商贸物流交易规模扩大,流通方式变革,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因此,建设高效物流配送体系成为达州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4、科技进步为商贸物流提出新的要求

当前,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已经形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技术与应用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时,经过市场的培育和适应性开发,物联网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的物流技术革命。

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商贸服务业和物流业变革将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商贸物流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这都给保持全市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5、经济发展面临着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竞争态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

但是,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人均收入等指标与周边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市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不占任何优势(如图1、图2所示)。

达州市GDP于2009年被南充市超越,与绵阳、德阳和宜宾的差距逐渐拉大。

图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年增长率比较图

图2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图

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达州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传统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方法。

要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对兄弟城市的追赶跨越,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坚持“三化同步、三业并重”的基本思路,坚持“产业立市”的发展路径,按照加快建设“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系统化、功能化、配套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做大总量中调整结构,在追赶跨越中提升质量,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进一步完善体系,优化布局,引导和鼓励商贸物流业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商贸物流业向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基础性、资源性作用,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作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政府保障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成渝经济区巨大的市场需求优势,通过市场机制对商贸物流业资源进行配置,促进商贸物流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强化在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标准推广、服务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的政府保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为达州商贸物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形成市场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政府有效监管的良性发展机制。

2、追赶跨越,加快发展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次级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使达州商贸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断拓展市场、加快发展、实现追赶、完成跨越,建成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3、统筹规划,联动发展

注重对达州与周边区域、城市与农村的商贸物流发展的统筹规划,对区域和地区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强化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商贸协同工作机制,以及商贸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机制,不断提高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

坚持与天然气能源化工、旅游、交通等产业互相配合,联动发展,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扩大消费市场规模。

通过与其它产业结合,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拓展新的商贸物流业发展空间。

4、典型引导,有序推进

加强达州商贸与现代物流领域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商贸综合体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工程项目的典型带动作用。

不断总结经验、扩大示范影响,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商贸物流体系建设。

5、扩大开放,不断创新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创新的战略,主动学习国内外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进城市商贸综合体等新型商业型态,吸引更多知名品牌和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落户达州,给全市商贸物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主要目标

商贸业:

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0亿元,力争700亿元,连锁率达到25%以上;建设6个城市商贸综合体和一批大中型专业市场,形成商贸龙头;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打造3个百亿商圈,初步形成“一核、五心、多点”的商贸流通发展格局。

加大对外经贸发展力度,全面提升达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十二五”期末进出口总额力争达到3亿美元,争创省级外贸出口基地1-2个;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额累计超过5亿美元;力争有2-3户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开发资源、承包工程和开展劳务合作。

物流业:

到201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5%;物流业增加值50亿元,年均增长18%。

建成外联内畅、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构建较为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

以第三方物流主体的现代物流组织模式得到长足发展,物联网等新技术得到初步应用。

争创一个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逐步形成“一园区、七中心、若干服务站”的物流发展格局。

四、发展重点

(一)商贸业发展重点

坚持内外结合,统筹发展,把商贸业的发展与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以“一完善、两着力、三加快”为工作重点,推动商贸流通产业追赶跨越。

1、完善城乡流通网络体系

①集聚发展各类专业市场

重点规范、整合、改造和提升现有的商品交易市场,合理布局网点,推进传统商品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发展。

加快商品市场朝集聚化方向发展,推进专业市场的规模化、特色化。

整合市场资源,发挥区域优势。

对已有商品交易市场进行调整、整合、改造,提高档次,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增强辐射功能。

引导老城区和南城区的五金机电、建材家装、小商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汽车销售门店等“退城入园”。

同时积极发展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和旧货交易市场、收藏品交易市场、租赁市场等专业市场。

到“十二五”末,力争建设和培育100亿元市场1个,50亿元市场2个,10亿元市场5个,有2-3个功能齐备、特色鲜明、集散能力强的国家级标准化专业市场。

②加快城市商贸综合体建设

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打造城市商贸综合体,将宾馆、写字楼、商业设施等与城市交通有机结合,组成完善的“树型通道”体系,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通过标志物、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将多功能和个性化相融合,实现错位发展,为满足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费、休闲、娱乐、社交多种形态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设5-6个新型城市商贸综合体。

③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

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农村连锁超市,提高农村连锁网点覆盖面,构建以城区配送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推动农村连锁超市信息化改造,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农村超市经营管理能力。

创新农村物流配送方式,支持商贸企业采用长途客车(底舱)搭货、上门提货和农产品易货等配送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村商品统一配送率。

整合农村商贸资源,加快推行“一网多用”,鼓励发展农村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社),融合日用百货、农资产品、文化娱乐和社区服务等经营内容,提高农村商业网点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④打造生产资料流通网络

通过创新生产资料经营模式、专业化分工与产业化协作相结合,达到创新生产资料经营模式转变的目的。

以供应链为纽带,推进产业融合,引导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探索形成集“原材料采购加工—产品开发—商品销售—物流配送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模式或联盟。

引导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建立紧密的工商关系,满足精益生产、定时生产等现代生产方式发展需要,探索形成面向产业链的流通服务模式。

针对达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要进一步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加大机械、化工、煤炭等领域的生产资料的整合力度,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起快捷、有效、高速的生产资料的流通网络。

⑤提升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

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仓储设施建设,包括冷藏设施建设,改善仓储条件。

开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

支持大中型农产品市场改造,形成具备储存、交易、检测、配送等综合服务功能的现代农产品综合市场。

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使其发展成为贸工农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大中型农产品流通企业。

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推动“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经纪人营销、网上平台交易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解决农产品运输问题,加快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优惠政策。

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探索发展拍卖、期货等交易新模式。

⑥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

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完善社区商业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

积极引导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方式到社区设立零售、餐饮、洗染、家政、便民菜店等各种民生性商业服务网点,发展贴近居民生活的业态和服务方式。

支持社区商业网点通过电子支付平台整合水、电、气缴费网点等便民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⑦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全面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培育可再生资源生产型企业。

建立以供销系统或其他流通企业为主体的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设置若干个加工分拣中心、回收中心站和社区网点,从根本上改变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脏、乱、差”和“小、散、杂”局面。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前提,以产品再利用、再制造等资源化生产为主体,形成回收、加工、再生产可再生资源的生产链,充分挖掘和利用可再生资源,以达到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2、着力培育流通市场主体

①壮大流通骨干企业

积极采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流通企业。

以资产为纽带,对商贸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与扩张,促进优势资源向商贸流通重点企业集中。

通过对原有国有控股企业实行改组改造、非公经济企业的重点扶持,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具有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大型流通企业。

推动优势流通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股权置换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形成多元投资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力争在“十二五”末,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在30亿元以上的骨干流通企业1家,10亿元以上的5家、1亿元以上的50家。

②扶持中小商贸企业

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开展加盟合作,实行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提高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鼓励企业采用联合采购等方法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提供融资担保、信用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支持中小商贸服务企业提高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细分市场,开展特色经营。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降低中小商贸企业流通成本。

③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

引进和培育优秀商务服务企业,积极发展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专利、广告、资信评估等商务服务业,扶持发展咨询、认证鉴定、项目管理等行业,形成专业化、现代化、高水平的商务服务体系。

结合商务服务业需要,加快商业区写字楼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为商贸服务业提供环境支持。

依托川渝鄂陕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有效整合秦巴地区会展资源,提高达州现有会展品牌知名度,努力培育综合性和专业性展会品牌,做大做强会展经济。

与万州合作,争创国家级中国土特产品博览交易会。

促进总部经济发展,以建设总部经济为龙头,推进核心商务区的建设,吸引一批地方性、区域性企业总部入驻。

④创新发展餐饮业

加强规划引导和管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高质量的餐饮服务网络。

引导餐饮企业错位发展,充分利用巴山富硒农特产品、中药材等原料优势,挖掘达州地方餐饮特色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有机绿色餐饮和地方特色小吃,做深、做长、做活食疗产业,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菜点和风味小吃,满足游客和居民需求。

努力推进“营养早餐”工程,支持餐饮企业建立“集中生产、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的主副食加工中心和固定的早餐门店。

大力发展餐饮夜市、啤酒广场,丰富居民夜生活。

⑤提升发展住宿业

推动名牌酒店连锁经营,鼓励发展秦巴文化特色主题酒店,促进住宿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