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3940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9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 第5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第5讲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第5讲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考点清单]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

1.共和制的

初步确立

2.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易混易错 共和国期间,法国政局动荡不安,这是共和制引发人民不满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整体把握

法国1875年宪法

深层理解

法国共和政体

(1)共和派、保皇派的斗争不是先进与落后、不同阶级间的斗争,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之间关于政体之争。

(2)历时上百年法国才确立共和政体,一方面体现了民主与专制斗争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成熟不可抗拒。

(3)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很大说明法国共和政体巩固还需长期斗争。

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背景

2.确立:

《德意志

帝国宪法》

知识图解

英国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3.特点:

它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4.评价

易混易错 德意志帝国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帝国首相不对议会负责,而是对皇帝负责。

其君主立宪制虽带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已具备了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历史的进步。

整体把握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与特点

基准考点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主题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

图示 

[信息解读] 本图反映了1789~1870年间法国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政体反复变换等。

共和派与保皇派反复较量,共和道路曲折艰难。

主题二 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

(1)历史原因:

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坛。

(2)政治原因:

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人民不满。

(3)经济原因:

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的传统浓厚。

(4)阶级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5)外部原因:

法国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政体,极力干涉法国大革命。

(6)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独裁统治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精神,广大人民也越来越拥护共和制度,共和制终于战胜君主制,1875年宪法的制定,使共和制在法律上最终确立。

主题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史料 第三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产生。

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首脑,有任命军政要职,提出法案和解散众议院等重大权力。

第九条 参议院得以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第十条 共和国总统,非得两院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信息解读] 从上述史料中可获取到法国共和制的如下信息:

(1)有代议机构——国民议会;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受到制约;反映出具有民主共和制的一些特点。

(2)总统权力空前强大,说明保守势力较大。

主题四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基本政治框架

图示 

[信息解读] 示意图反映了法国1875年宪法体现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情况:

(1)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行使。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总统由参众两院共同选出,有任期。

另外: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主题五 法兰西政体改革

基准考点二 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主题一 德意志帝国的基本构架

图示 

[信息解读] 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以下特点:

(1)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2)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

(3)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主题二 对德意志帝国政体的基本认识

史料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信息解读]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基于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皇帝和宰相权力极大;议会无实权,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主题三 德意志政体改革

主题四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

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②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③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不同

政体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元首产

生方式

国民议会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世袭

国家权

力中心

总统

皇帝

议会产

生方式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选出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

政府首

脑与议会关系

总统对议会负责;总统任免官员和解散众议院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

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式及其基本特点

(1)代议制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①统一性

一个核心:

代议制民主,即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和完善普选制。

两个政体:

君主立宪制,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

三项原则:

民主化原则;法律化原则;制度化原则。

②多样性: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

(2)基本特点

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

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

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

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各党通过

对议席的争夺,来实现本党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在学习《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一课后,甲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乙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

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并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提示 法国:

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

(或德国:

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快速强大。

)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政体,都是资产

阶级的民主政体,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政治模式的不同,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例1(xx·山东高考)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强调的是(  )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审题突破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但其亮点是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角度进行的考查。

解答本题要注意获取材料的关键信息:

“不应把这场革命(即双元革命)看成……而应看做……”,其主旨显然是强调了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C项正确。

A、D两项属于同一类型,可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例2(xx·海南高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

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力量之最高统帅权。

如某一邦不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

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

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当国会以明显之决议对其中之一员撤销其信任时,该员应即退职。

——摘编自德国“魏玛共和国宪法”(1919年)

材料二 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

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

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统提名,由联邦议院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获得联邦议院过半数票者当选为联邦总理。

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

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摘编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德国基本法关于行政权的规定发生变化的原因。

审题突破 本题考点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这一知识点的拓展。

(1)问学生首先要明白行政权的具体含义,然后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及材料中的两部宪法的有关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2)问学生要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1948年之前德国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

答案 

(1)演变:

最高行政权由皇帝转到民选总统,内阁由向皇帝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总统行政权由联邦大会授予,权力缩小,任期缩短;内阁权力增大。

趋势:

行政权归属由国家元首向内阁转移,由集权到民主。

(2)鉴于纳粹上台执政的教训,防止独裁,避免民主被滥用。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1.(立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国歌往往记录了一个国家一段历史中最重大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像兄弟那样团结起来,献出我们的双手和真心。

统一、主权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它最有可能是19世纪哪一国家的国歌(  )

A.英国B.法国

C.德国D.美国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内容与19世纪德意志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密切相关。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

2.(立意——主干知识:

近代西方代议制度) 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上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国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答案 C

解析 英国首相由下议院选举,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排除A。

美国总统选举要经过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举人团投票表决、当选总统就职等几个阶段,排除B。

德意志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

3.(立意——核心概念:

德意志帝国政体)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  )

A.选举权方面B.行政权方面

C.司法权方面D.立法权方面

答案 D

解析 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特点之一就是议会由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

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中联邦议会掌握实权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可见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权实质上掌握在皇帝手中。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或核心价值观

4.(立意——近代化史观) “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国民议会(指制宪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了十七条权利。

”这一发表于1789年的“宣言”(  )

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B.宣告了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C.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王权、神权和封建特权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并联系法国大革命可知,这是法国的《人权宣言》。

当时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宣言”旨在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故选D。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

“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材料表明恩格斯(  )

A.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

B.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C.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D.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答案 D

解析 A、B两项说法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材料的关键信息“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表明恩格斯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6.下面是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德两国的政体情况。

表中①②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项目

法国

德国

军队统帅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首脑

皇帝

A.首相、选举、总统B.皇帝、选举、总理

C.首相、选举、总理D.皇帝、选举、总统

答案 D

解析 19世纪80年代法国实行共和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是国家元首;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德皇是德国的国家元首,由世袭产生,实行终身制。

考点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在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

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利。

”这表明某国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

下列有关该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共和派和君主立宪派激烈斗争的结果

B.该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

C.其颁布有效地防止了封建王朝复辟的可能性

D.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

答案 A

解析 由“议会制共和国”可判断题干所指是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这一宪法的颁布,是共和制与帝制反复斗争的结果。

2.李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下列宪法条文最有可能来自(  )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由“共和国总统”可排除A、D两项,因为英、德实行君主立宪制;从总统的产生方式和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可进一步排除B,美国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

3.1875年宪法的诞生极其艰难,每一条款都经过两派的激烈讨论。

下列哪一条款仅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  )

A.共和国总统应由参众两院选出

B.参众两院皆由普选产生

C.内阁由总统任命且对议会负责

D.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

答案 A

解析 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所以B、C两项表述不正确;D项是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4.1875年宪法的确立由于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以及“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明确写入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使法国民主共和制度最终得到了确立。

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深远意义在于(  )

A.确立了民主政治

B.推翻了帝制

C.杜绝复辟势力

D.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5.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此规定体现的特点不包括(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实行代议制民主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法国代议制民主体制的规定,总统和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考点二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6.恩格斯指出:

“(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议会……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拥有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对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议会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掌握材料的信息,材料只讲到首相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的轴心,是行政职责的核心。

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是国家元首,排除A;首相只对德国皇帝负责,排除C;内阁大臣是由皇帝任命的,排除D。

7.“德意志?

它在哪里?

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

”“(德意志)这个巨型怪物成为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

主要反映了德意志(  )

A.处于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

B.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

C.恢复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D.建立了许多自由城市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作者说找不到德意志,是因为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下,所以抵抗能力低。

8

.(xx·安徽高考)右图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

的是(  )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的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

制”

答案 B

解析 将漫画内容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相结合就能明白漫画寓意:

“自由派”猴群受老猴王(树)的控制,很容易就想到德国议会与皇帝的关系,比较备选项,B项说法较符合德国实际。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答案 D

解析 A项表述错误,议会没有监督政府的权力;B项错误,德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是皇帝;C项错误,议会不是由直接选举产生。

1.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

“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1875年宪法放在眼里。

……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

”其中的“宪法”是指(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

注意时间“1877年3月”,这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1875年法国颁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有位教师讲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时把“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梳理成以下四点,评委老师一致认为有一点归纳是不妥当的,另外三点总结得很好。

你认为评委老师肯定的是(  )

①英国模式:

渐进改革 ②法国模式:

人民革命

③德国模式:

专制独裁 ④美国模式:

至善至美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美国模式“至善至美”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西方国家囿于“三权分立”的原则、程序和各种具体制度,其政权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麻烦,故④不正确,排除B、C、D。

3.“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答案 C

解析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是出现“狂人”“大屠杀”的历史根源。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关于政权机关间关系的法律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闭会。

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第九条 共和国总统,非先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二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二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一个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3)试比较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答案 

(1)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后,法国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制与帝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共和国。

(2)法国是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

(3)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不同:

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德国皇帝是世袭的。

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不同:

法国的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而德国是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政治体制不同:

法国建立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共和制,德国建立的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君主立宪制。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历史·必修1》(人教版)

(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的角度,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

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答案 

(1)美:

总统与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