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4148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贵溪市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分值:

150分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36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俨(yǎn)然孱(càn)头还酹(lèi)  舞榭(xiè)歌台

B孛(bó)老 弹劾(hè)旄(máo)节 苌弘(hóng)化碧

C 逡(qūn)巡 蝥(máo)贼樯(qiáng)橹 前倨(jū)后恭

D句读(dú)属(zhǔ)文临邛(qióng) 乍暖还(hái)寒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寒喧 消魂 春寒料峭 羽扇纶巾 B 国粹 珠 矶 人情事故 冠冕堂皇

C 步撵 诡辨 斧越之刑 残羹冷灸 D 连坐 汗涔涔 礼尚往来 忠心耿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英伦”组合的一曲《本草纲目》把流行音乐和民歌很好地结合起来,让观众耳目一新,周杰伦时尚的说唱和宋祖英行云流水的民族唱法为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

B 盛大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首次在非洲大陆拉开大幕,三十二支豪强将逐一登场,足球巨星们也一个个呼之欲出,期待展现自己的才华。

C、深圳富士康员工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引起了国内相关行业的广泛关注,网民表示,这样的事件绝非偶然,员工们这种极

端的做法也让人叹为观止。

D、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给当地生态造成了灾难,美国官员表示,现在漂浮在海上的原油已覆水难收,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堵住井口,不让原油继续泄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王家岭矿难中众多死难者中的幸存者之一的矿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想起这件事都还是心有余悸,所幸的是,自己还是凭借顽强的毅力撑了下来。

B相声和幽默小品不仅要有笑料,也要有思想,让每一位观众笑后有所收获。

C中国已经开始对军队进行重组,改革了军官选拔和培训,而且正在大规

模裁减人员,更加注重军队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D首汽集团今天开通了电子商务网站,成为了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企业。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

埋伏处要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

要使读者看不到斧凿的痕迹,觉得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是照应,     。

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便是死症            

便太浅显

A 

 B

   C

D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9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奥馆三个部分组成。

地区馆和港奥馆将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奥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

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像,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

中国国家馆是世博区内最重要的场馆项目之一,是本届世博会主办国设计建造并永久保留的国家展馆。

国家馆将作为中国馆的一部分,位于世博区的核心地段,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

世博会期间,中国国家馆的展示设计将充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示核心内容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从中国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出发,展现出一幅伟大的城市文明图。

中国国家馆还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元素——斗拱。

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

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世博会的主题,也考虑到环保的问题。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中国馆在古典大气的外部造型下,隐藏着许多环保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都是以“节能”二字为核心要求的。

国家馆的造型层叠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就可以减少降温所需的能耗。

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

地区

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有效实现隔热。

中国馆的制冰技术的运用将大地降低用电负荷,建筑的节能系统将使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

中国馆不采用了许多太阳能技术。

中国馆的顶部和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实现中国馆用电全部自给。

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

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和道路冲洗。

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的人工湿地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了生态化的景观。

世博会后,中国国家馆将作为中华历史文艺术展示基地。

中国地区馆将,转型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的主题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题的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家馆是2010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场馆项目,位于世博园区的核心地段。

B 中国国家馆的构思主题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斗拱,主色调为“故宫红”

C 中国国家馆作为“绿色地标”不仅要体现世博会的主题,而且还要考虑到环保的问题。

D 中国国家馆世博会后将转型为标准展览馆,作为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展示基地。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或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家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设计建造并永久保留的国家展馆,地区馆和港奥台馆世博会后将不再保留。

B 中国馆以“节能”为核心要求,制冰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用电负荷,节能系统将比传统节能模式降低能耗25%以上。

C 中国馆层叠出挑的造型能够减少夏季降温所需的能耗;地区馆屋顶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实现完全隔热。

D 地区馆引入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以不需要大量用地为前提,为城市环境提供生态文化景观。

8、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中国国家馆被称为“东方之冠”,“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B国家馆位于世博园核心地段,南北、东西线轴交汇处,体现了中国作为东道主的特殊地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中为大的思想。

C中国国家馆主要展示的是城市变迁,而地区馆则以展示各民族风采为主.

D中国馆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世博的主题,也考虑到了环保,说明了中国作为东方大国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形势。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

(12分)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

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

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

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

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

相使掾追呼之,遂不肯还。

相独恨曰:

“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

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

”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相曰:

“幼主新立,以为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子为武库令。

今河南太守不深惟国家大策,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

”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

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

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关吏以闻。

大将军用武库令事,遂下相廷尉狱。

久系逾冬,会赦出。

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

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

相与丙吉相善,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

“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

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

”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

居部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

(《汉书·魏相丙吉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收捕,案致其罪案:

核实

B恐久获罪,乃自免去恐:

惊恐

C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非:

责怪

D相心善其言善:

认为是好的,对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丞不以时谒以勇气闻于诸侯

B苟见丞相不在而斥逐其子,何浅薄也何以汝为复见

C恐久获罪,乃自免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

11、下列各项表现魏相为官处理政事细心、严厉的是(   )

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

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

大将军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

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

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

A

B

C

D

12、以下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相年青时研习《易经》,有才学,在郡中担任小吏,被举荐为贤良;后担任茂陵县令,治政严明,社会一片安定

B在魏相第一次担任河南太守期间,丞相车千秋去世,其儿子正担任武库县令,因魏相要给他治罪而擅自离职跑了。

C有人诬告河南太守魏相残杀无辜,当地许多吏卒百姓为之伸冤;而大将军霍光却因武库令事,给魏相治罪下狱。

D魏相再次担任茂陵令时,有贬谪之意,情绪低落;好友丙吉劝导他谨慎行事,终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第

卷(114分)

四、文字表述题(2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必修4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先是千秋子为洛阳武库令。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均之二策,宁以负秦曲(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词

,回答14、15题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无闲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

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4、词中用了什么手法写“心事”?

写了什么心事?

(4分)

15、“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分)

16、文学常识和名句积累(10分)

(1)被称作“元曲四大家”是     、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杂剧剧本的内容

包括宾白、     、科介(范)三部分。

(2)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英国最着名的戏剧作家是      ,他的戏剧作品主要有悲剧、喜剧、悲喜剧和      。

(3)莫听穿林打叶声,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4)        ,        ,十里荷花。

(5)可惜流年,         ,          。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19分)

莲恋莲(节选)

余光中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

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池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

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

那天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

画家不在,画在。

我迷失在画中,到现

在还没有回来。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

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

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不曾向我展现她的灵魂。

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Narcissus)(注),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

也是一朵水仙。

那年十月,那朵自恋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丛沙草,万顷江田。

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一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

一位诗人,一生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象而已。

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

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

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

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它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

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

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

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

美国画家佛瑞塞(JohnFrazer)有一次对我说:

“来台湾以前,我只听说过莲。

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像的更美。

”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朗爽,似乎在说:

lookatme!

莲只赧然低语:

Don’tstare,please.次及爱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

由于水生,它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来自水而终隐于水的西子。

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忽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

至于宗教,

则莲即是怜。

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

艺术、爱情、宗教,到了顶点,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

(注)纳息塞斯:

希腊神话中,爱上自己映在水中的美丽影子以致淹死而变为水仙的美少年。

17.第一自然段中说“第一次看见莲”,次段中又说“我当然早见过莲”,这样写是否矛盾?

应该怎样理解?

(30字以内)(4分)

18.第三自然段开头说:

“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一个新意象”,其中的“新意象”在文章中具体指的是:

(30字以内)(5分)

19.第三自然段中加线的两个“对于我而言”和三个“联想”这样反复写各有什么好处?

(各20字以内)(6分)

2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首句着一“却”字,以作为江南人对莲本该不生疏却生疏来突出小莲池中莲的神韵美。

B“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这句让人感悟到观察事物只要用心专一,仔细琢磨,了解规律,就会流连忘返。

C“我的莲既次且热”,是说诗人笔下的莲,不同于画家画的苹果、向日葵那样冷暖有别,而是“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

D文章借助对比,以玫瑰“燃烧着西方的爽朗”,来突出莲“赧然低语”,如同东方女孩的含蓄美,褒贬适中。

E作者认为莲的小名应为水仙,因为她和水仙花一样同为水中仙子,飘逸而富于灵气,在水中都自成世界。

六、语言运用(9分)

21、影视文化对当今人们的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的公映可以构成一个文化事件,一个社会热点。

请按照示例,为你看过的比较成功的一部电影的主题作形象经典的概括。

示例:

《泰坦尼克号》——一 一曲令人震撼而又不失浪漫的爱情悲歌。

      《长江七号》——— 一个关于父子情深的现代神话

《       》————                 (4分)

22、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某媒体在网上就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了调查。

情况如下:

(5分)

①您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

工作经验

实习鉴定

正式工作机会

其它

69%

7%

21%

3%

②您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业技能

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能力

其它

21%

26%

51%

2%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给高校就大学生培养提出合理建议。

结论:

建议:

七、作文(60分)

请以“让心中盛开一朵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如下;

(1)可写成记叙或议论文,不得写成诗歌。

(2)字数800以上

(3)必须是原创作品,不得抄袭试卷内容和他人作品,否则判零分。

(4)不得出现班级、姓名等相关信息,否则判零分。

座号

贵溪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答题卡

题号

一、二、三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二三大题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四、(26分)

13、文言文翻译(

2分,

3分,共8分)  

                                    

                                    

                                    

14、

(4分)

15、

(3分)

16、(10分)

(1)(2)    

(3)

(4)

(5)             

五、现代文阅读(19分)

17(4分)

18(5分)

19(6分)

20、()()(4分)

六、语言运用(9分)

21、(4分)

《          》————                     

22、(5分)

结论:

                                  

                              (2分)

建议:

                                  

                             (3分)

七、作文(60分)(写后面)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请老师认真核对,如有疑问,联系命题教师)

一二三题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

题号

答案

A

D

A

B

C

B

题号

10

11

12

答案

B

C

B

D

C

B

1、B 弹劾(hé)C前倨(jù)后恭D句读(dòu)乍暖还(huán)寒

2、略

3、A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和唱歌),所以正确 B 多指绘画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像逼真。

C 多用于褒义 D 多指夫妻关系不可挽回 

4、A “死难者中的幸存者之一”不合逻辑C “改革了军官选拔和培训”少了宾语

D “第一家国内”顺序不对,应当为国内第一家。

5、第一空处应当先顺理成章,再水到渠成,所以选

,第二空前“读者看不到斧凿的痕迹”表明是要“自然完整”选

,第三空“成”和“症“押韵所以选

,所以选C

6、A 应是重要的场馆项目之一C是中国馆而不是中国国家馆 D 将作为中华历史文化展示基地,而不是标准场馆。

7、A所说无依据 C中国国家馆而非中国馆,原文说有效隔热而非完全隔热D 地区馆应为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城市环境应为城市局部环境。

8、C项表述和原文不一样,原文是“地区馆和港奥馆……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

9、 B(恐:

恐怕、担心)

10、D(且,均为“将要”;A项的“以”分别为“按时”和“凭借”;B项的“何”分别为“多么”和“什么”;C项的“乃”分别为“于是”和“反而”。

11、略

12、B(武库令考虑到当丞相的父亲刚死,少了支柱,而魏相治政甚严,担心有一天会获罪,故而擅自离职跑了。

四、(26分)

13、

(1)在这之前,车千秋的儿子担任武库县令(2分)。

  (2)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3分)

  (3)(魏相)考察、核实郡国守相(的情况),(他们)大多是贬谪之人(3分)

14、14、第一问:

(1)用去年团圆欢乐与今年分离的痛苦对比(2)用“两鬓秋霜细有华”“儿女团圆夜煮茶”的细节来描写心理(3)通过写归鸦来反衬自己不归,(通过景物来烘托自己心事也可以。

(2分,只要答到一点就可以给分)第二问:

对家的思念,有家不能回的心事

(2分,言之有理就可)

15、(1)动静结合,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2)通过写黄昏的明丽的景物来渲染气氛(3)写景由远及近(答到一点2分,答到2点4分)

16、名句及文学常识(每空1分,10分)

 (1)关汉卿  曲词(唱词) (2)莎士比亚 历史剧(3)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蓑烟雨任平生 (4)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5)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五、现代文阅读(19分)

17.(4分)不矛盾。

因为以前是用眼看,而这次是用了心灵,感知到了莲的灵魂。

(文章第二段第3句:

“以那以前……向我展开她的灵魂。

”其中的“睫瓣”是花瓣,而“心瓣”是灵魂。

第一段说中“第一次看见莲”是指用心灵去感受灵魂 二段说“我当然早见过莲”,是用眼看莲。

18.(5分)即作者发现的

莲的‘绰约”意象,就是“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意象”,就是艺术形象,在文章第二段第2句说“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究竟是什么意象呢?

联系该段讲述的是“莲”的绰约的意象,再具体些,那就是第二段最后一句“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19.(6分)

(1)强调我对莲的特有感受,总领下文。

(2)借引神话传说中的美女形象,盛赞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

(解析:

(1)反复意在强调某种思想感受。

“对我而言”以下的句子,一是赞美莲的飘逸和灵气,,也就是作者自己特有的感受;二是总领下文。

(2)“联想”巫峡的神女、洛水中的洛神、华清池的杨贵妃、西湖的西施,均是神话传说中的美女形象。

这些美女的共同特征:

美丽、追求爱情的神仙,故赞扬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

)20(4分)AC

六、(9分)

21、参考示例:

《叶问2》—— 一首彰显民族节气的英雄赞歌

《阿凡达》——一部展现人类自我救赎科幻史诗剧

(答案不要求统一,但选择的影片思想要健康积极向上,较有影响,要能形象生动要概括影片的主题,前后各2分,共4分)

22、参考答案:

结论:

实习成为大学生获得工作经验的最主要渠道的,大学生开始自觉地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能力。

(2分)

建议:

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分)(答案不要求统一,言之有理就可)

七、作文(60分):

批改教师自行定标准,参照高考,允许有2%高分(50以上)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相,字弱翁,是济阴定陶人,后来迁徙到平陵。

他年轻时学习过《易》,做过郡里的卒史,曾被举为贤良,因为对策答问名次在前,做了茂陵令。

不久,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宾客来到茂陵,诈称御史桑弘羊要来客舍了,县丞没有按时去谒见这个宾客,宾客发怒就把县丞捆绑起来。

魏相怀疑这个宾客有奸诈,就把他抓了起来,经拷问了解了他的罪行,判决将这个宾客在集市处死,因此茂陵治理得很好。

后来魏相升迁为河南太守,禁止坏人恶事,地方上的豪强十分畏服。

正巧这时丞相车千秋死了,此前车千秋的儿子做过雒阳兵器库的长官,他看到父亲死了,可是魏相治理郡事十分严格,恐怕时间长了会受罪责,就自已辞去了官职。

魏相派手下的使掾追赶想喊他回来,终于不肯回来。

魏相自己遗憾地说:

“大将军听到这个长官辞职,一定会认为我因为丞相死后而不能礼遇他的儿子。

也会使那些当世的权贵们责备我,危险啊!

”车千秋这个做武库长官的儿子往西到了长安,大将军霍光果然因此责备魏相说:

“年幼的新皇帝刚刚继位,认为函谷关是保卫京师的坚固之地,兵器库是精兵聚集的地方,所以任命丞相的弟弟做函谷关的都尉,任命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