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5951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2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09年4月,备受瞩目的20国集团峰会在伦敦举行,会议各国达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共识。

图示漫画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

A.当前的金融危机尚未结束

B.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已经正式形成

D.反映了与会国携手应对危机的坚强决心

2.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如下图)在华盛顿召开,本次峰会被称为“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商讨如何应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当初“第一次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

A.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B.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D.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3.2008年9月4日,国务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41亿元。

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4.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

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

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5.2008年9月,面对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某国际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说,要想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定,就必须动用公共资金。

它们将协助美国国会实现刚刚制定的救市方案。

同时,该组织已经拟定了紧急计划,帮助各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该国际组织应是(  )

A.国际红十字会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贸总协定

6.2002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对部分进口钢材征收8%~30%的附加税,以保护美国钢铁工业的利益。

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同时美国此举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2003年,世贸组织最终裁定美国败诉,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取消进口钢材高额关税。

对此,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的贸易壁垒政策遭到了打击 ②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作用 ③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扩大 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7.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

这一现象表明(  )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8.近年来大量出现上图这样的公益广告。

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

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印度籍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自5月以来,下跌了近2/3。

这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经济全球化使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C.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D.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10.柏林墙倒了,“冷战”的坚冰融化了,但是人们却高兴不起来。

观察上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发展中国家原有经济基础较差

B.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

C.发展中国家没有摆脱殖民统治

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11.2008年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北京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国家在峰会上敦促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着手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

这需要各国“前所未有的合作”,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要么一起游泳,要么一起淹死”。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B.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逼使亚欧联合起来共同应对

C.只有依靠中国、印度参与才能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

D.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经济体需紧密合作

12.前不久,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中国得到的是“平常利润”,美国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

以上现象体现了(  )

①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的强权政治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受益者 ④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2007年3月25日,欧盟各成员国的首脑齐聚德国首都柏林,庆祝欧盟(欧共体)成立40周年。

在欧盟40年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关键点,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共体成立于两极格局的严重对峙之时

B.欧共体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C.欧洲联盟成立时两极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D.欧盟的发展延缓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14.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加入欧元区,成为第16个使用欧元的欧盟成员国。

下列关于欧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95年,欧盟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EURO)

B.2002年1月1日,欧盟所有成员国开始使用欧元

C.欧元的诞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D.欧元的使用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

15.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西陲的亚琛举世瞩目。

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做出特殊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

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

这主要是因为(  )

A.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欧元已完全成为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

C.欧元的使用说明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

16.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

从发端来看,对欧盟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

A.美国力促西欧联合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咄咄逼人的威胁D.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7.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该进程的特点不包括(  )

A.从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一体化

B.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共产主义

D.是一种和平的联合,努力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18..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B.日本与西欧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称霸

C.欧盟的成立导致了美国的衰落

D.西欧、日本在经济上已经能够与美国抗衡

19.20世纪90年代,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有利于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

20.下列组织中,中国目前加入的是(  )

A.①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21.近年来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多次成功召开(  )

①体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②体现了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③说明东盟与中日韩、东盟与中国由经济集团向政治、军事集团迈进 ④有利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悉尼举行。

该次会议的东道主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报告指出:

到2006年,各成员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几乎是非成员平均水平的两倍。

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各成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政治体制的多样性

C.社会模式的多样性D.APEC独特的合作方式

23.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关于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见下表)。

表中数据直接体现了(  )

时间

1969年前

1970~1979年

1980~1989年

1990年以后

数字

6个

6个

20个

69个

A.经济全球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

C.政治集团化D.世界多极化

24.“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年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泰晤士报》说,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垃圾倾倒场”。

索马里政治分析师阿卜迪拉赫曼·易卜拉欣说,洪水来袭时,倾倒在索马里的“毒垃圾”所含有毒物质渗入地下水,致使鱼类数量锐减、渔业资源遭破坏,成为催生索马里海盗活动的原因之一。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哪种趋势?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何在?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

 

26.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读图一到图三,说明三幅图片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2)读图三,欧元于1999年1月正式启动,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

试分析欧元的启动和流通的重大意义。

 

(3)读图四,中国入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中国的入世有何标志性意义?

 

必修2第五单元测试题答案

1.C。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一个日益明显的趋势,但还没有正式形成。

2.D。

解析:

在战后一系列的重建活动中,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因此属于规划战后经济秩序。

答案:

D

3.C。

解析: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答案:

C

4.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世界银行规定,每个成员国拥有250票的基本投票权。

每增加一定数额的认缴资金,就增加一票。

2007年世界银行行长的选举正是体现了这一投票原则。

答案:

D

5.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之一是: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充分发挥其职能。

答案:

C

6.A。

解析: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

各国的态度体现了①;世贸组织在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在发挥着影响力;此题通过钢铁行业出现的问题,实际也反映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答案:

A

7.A。

解析:

材料反映出同样的产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很大,这是由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而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就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具体表现之一。

故此A项符合题意。

B、D两项没有反映问题的本质。

C项表述本身错误。

答案:

A

8.C。

解析:

图片展示的是用手臂组成的粗壮而刚萌芽的大树和干涸裸露的大地,涉及了当今世界的人口、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由此知①②④是正确选项。

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9.B。

解析:

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说明全球化加剧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

10.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柏林墙”代表的是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政治、军事对抗;新“柏林墙”反映了当今世界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

A、B两项都是其原因,但B项是更主要的原因。

C项结论不符合史实,D项结论与题意不符。

11.C。

解析:

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需要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建立,中国、印度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建立新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必要条件。

答案:

C

12.C。

解析:

本题考查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中国得到的是“平常利润”,美国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说明了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答案:

C

13.D。

解析:

欧盟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故D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14.B。

解析:

本题以国际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与理解。

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

A、C、D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

答案:

B

15.A。

解析:

本题学生易错选C,原因在于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缺乏全面的把握,欧洲一体化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元的启用标志着经济一体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正朝着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在政治上欧洲并未成为一个国家。

B、D明显错误。

答案:

A

16.B。

解析:

从发端来看,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是法德的和解,因此B项正确。

答案:

B

17.C。

解析:

题中讲的是欧洲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属于这一范畴。

18.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分析不同时期西欧、日本的力量变化及其对对外政策的影响。

二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严重削弱,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至70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增长。

答案:

D

19.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A、C、D三项是积极影响,符合史实。

而B项错误,这些组织的宗旨是推动贸易自由化,消除贸易壁垒,而非贸易保护。

20.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①②分别是东南亚地区和北美地区的区域集团组织,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故中国不可能加入其中。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1.C。

解析:

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加强经济合作,并未涉及成立经济集团,更谈不上向政治、军事集团迈进,所以答案为C。

本题学生易误选D,错选的原因是对区域性经济集团认识不清,误认为所有的区域性经济集团都像欧盟一样从经济联合向经济政治联合迈进。

22.D。

解析:

APEC模式的特点是非强制性,凝聚了各成员为实现组织宗旨而达到的最大限度的共同意志。

它不仅照顾了各成员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也较好地平衡了各方利益。

23.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直接反映的信息是区域化集团迅猛增加,这反映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答案:

B

24.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世贸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纷纷建立,其重要性与日俱增,这说明经济合作逐渐取代政治、军事对抗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

A、C、D三项不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25.解析:

本题以漫画创设新情境考查经济全球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根据图片中的信息“中国参与救市”和“美国金融危机”即可得出答案。

(2)问,材料二主要反映了环境污染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既与科技发展有关,也与发达国家借着经济全球化之机转移重污染企业有关。

第(3)问具有开放性,从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入手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应对经济危机应当积极合作,共渡难关。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与科技和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有关,也与发达国家借着经济全球化之机转移重污染企业有关。

(3)吸引外资,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等;积极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维护经济安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构建平等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6.答案:

(1)反映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加强。

(2)意义:

①促进欧元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同时也是在金融领域对美元的严峻挑战,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②欧元的流通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3)中国入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意义:

①中国的入世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打开了大门,中国将作为一个日益强大的经济大国在世界崛起。

②中国的入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