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6025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2.战国时期有人认为: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

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严刑峻法

3.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

“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

”材料反映的是(  )

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D.孔子的德治思想

4.朱熹说: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5.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

朝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数量

2人

5人

21人

710人

7098人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政府治国严谨B.世风每况愈下C.儒学地位衰落D.理学摧残人性

6.“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这首诗反映了(  )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B.朱熹的“格物致知”

C.王阳明的“心外无理”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7.顾炎武决心做到:

“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由此可见他(  )

A.强调实地调查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D.主张经世致用

8.有学者认为:

“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

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徽戏

9.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成就,而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最早传播到西方的发明成就是()

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

10.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

“中国对西方的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

”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到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

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这主要表明当时“他们”(  )

A.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认知和反思B.对欧美文明成果的肯定和赞扬

C.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2.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变法不知本原”。

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  )

A.专制制度B.工业经济C.传统儒家思想D.民主制度

13.下列与右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科学与人权并重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14.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

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

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

胡适曾俏皮地说:

“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大兔子: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B.中兔子:

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C.小兔子:

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D.三只兔子所倡导的新思想,最终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13题图

15.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

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

”的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敬告青年》

16.“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

欧洲的航海探险……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这种变化约开始(  )

A.14世纪B.16世纪C.18世纪D.20世纪

17.《简明世界历史大全》:

“把制成品从欧洲运到非洲,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再把种植园产品从美洲运回欧洲。

”这对西欧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  )

A.让西欧资产阶级获得了丰厚利润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为西欧经济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D.把欧洲、美洲和非洲结成世界市场

18.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9.1869年,万国邮政联盟建立,邮政事业实现全球系统化。

这主要是因为(  )

A.交通工具的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C.电气时代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0.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21.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英美各国的做法(  )

A.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                    B.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                    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22.《美国通史》:

“农业调整局还运用它的巨大权力以其他方式限制生产与提高价格。

除为1934年主要农作物规定生产指标,并派出10万代表去说服农民签订合同外,还于1933年10月18日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使棉花与玉米生产者可以用他们收成作担保贷款,并将收成储存起来以待善价。

”这些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

①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 ③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④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3.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扩大内需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4.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

“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①艾哈德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大于市场调节

②明确了政府应为经济运行创造必要环境的责任

③该思想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④由此形成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25.下图是1944年美国建立的某一国际体系,其根本目的是(  )

A.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B.控制世界黄金交易

C.夺取战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D.建立世界金融的霸权地位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而建立的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

A.联合国B.欧共体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7.2012年9月以来,云南彝良地区不断发生地质灾害。

如果我国为灾后重建需要贷款,应该向下列哪个机构申请(  )

28.罗斯福总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

“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

”这一外交目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得以实施的关键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9.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

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该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

30.欧盟的格言是“多元一体”,对欧洲一体化的过程表述有误的是(  )

A.煤钢联营为欧洲统一奠定较好政治基础

B.欧共体的诞生推动了经济进一步一体化

C.1993年欧盟从经济实体变成了政治军事实体

D.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诞生

二、非选择题。

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0分,第34题10分共计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问:

“小学、大学如何?

”曰:

“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

”“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

”“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甚恁地。

”——《朱子语类》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

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

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

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

(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小学”与“大学”的主要区别(不得照抄原文)(2分),并说出其理学修养论的核心命题。

(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2分)指出该现象的重要原因。

(2分)

32.中国近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冲突与融汇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它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自然延续,而是在被迫回应西方挑战和适应新的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存在着发生变异的文化形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其不仅仅由于两种文化的模式和形态绝然不同,更由于两者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文化。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

材料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许多人就已朦胧地认识到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的新型知识分子较之于开明士大夫,对帝国主义瓜分、鲸吞中国的野心有更为清醒的估量。

他们为了拯救祖国,向西方学习和迫切改革意识是其最为普遍的心理趋向。

……仅从1902年至1909年,从全国各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达82769人,1916近万名军事学堂毕业生及归国留学生。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

材料三l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等文,明确提出社会的改造应当置于国民尤其青年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而新青年应有的新人格新价值应当包括科学、平等、进化、进取等现代观念。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你获取了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4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

(4分)

 

33.各国工业化的道路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

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马克思指出:

“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XX百科《英国工业革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出现“纱荒”的直接原因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技术发明(3分)

材料二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

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4分)

 

材料三 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年份

区域

1860

1880

1900

联合王国(英国)

19.9

22.9

18.5

法国

7.9

7.8

6.8

德意志(日耳曼各邦)

4.9

8.5

13.2

美国

7.2

14.7

23.6

(3)根据材料二,指出到19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分)

 

34.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厦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

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

(1分)

材料二、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由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

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

《史学评秫》l982年第l期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分)

 

材料三、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

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

——《读书》2003年第3期

(3)材料三表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形成了什么新的发展模式?

(1分),并概括该阶段经济的特点。

(2分)

(4)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2分)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B

D

C

D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A

C

B

C

B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C

B

D

D

C

B

C

C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1)主张:

三纲;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

(1分,答出2点即可。

趋势:

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2分,答出儒家地位和法家地位的变化趋势各1分)

(2)区别:

“小学”求知养性;“大学”穷理究因。

(2分)(言之有理可给分,如“小学”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大学”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命题: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1分)(答格物致知即可得分)

(3)特色:

批判君主专制;重申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平等和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

(两点得2分)

重要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的强化,理学的强化或八股取士对思想的禁锢(两点得2分)

32.

(1)封建文化或农业文化。

(2分,如答儒家文化亦可得分)

(2)民族危机加深;挽救民族危亡(拯救祖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革命或改革的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成为普遍的心理趋向;知识分子的认识更为深刻;新式学校蓬勃兴起,留学生人数大增。

(4分,每点2分,写出2点即可)

(3)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取向;强国富民进取精神。

(4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33.

(1)原因:

凯伊发明飞梭后,织布行业的效率大大提高等。

(1分)(如答出纺纱速度跟不上织布速度也可给分)

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利纺纱机;(2分)(每点一分)

(2)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1分)

前提:

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条件:

殖民扩张、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海外市场和劳动力;手工工场的专业分工,使机器发明成为可能,技术条件是根本性的因素。

(每点1分,4分)

(3)变化:

美国、德国迅速崛起。

(1分)

原因:

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积极应用新的科技成果,推动生产力发展。

(1分)

34.

(1)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或自由放任思想)。

(2分)

(2)变化:

由国家政权不干涉经济到国家干预经济。

(2分)

原因:

自由放任政策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

(任意答对一点得2分)

(3)模式:

出现“新经济”。

(2分)

特点:

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了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2分,每点1分)

(4)经济政策应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技;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任意答对一点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