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411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docx

专题10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热点难点突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2019届全国高考生物复习建议

(1)、立足课本,巩固双基

纵观高考各种题型,不管是选择题或简答题,实验题还是综合题,无论是基础题还是创新题,虽然试题对能力考查的要求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试题必须以课本知识为载体。

高考命题“万变不离其宗”,“宗”即课本。

(2)、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将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的教学工作落实到课堂复习中。

知识结构就是将包含多个知识点的内容罗列起来并明确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知识结构的内容可以是一节一章,也可以几节几章。

知识结构的形式可以是框框、大括号形、表格或图解,也可以把每一章的知识点运用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形式,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主干知识形成网络,使动态的生命活动的连续变化过程鲜活起来。

(3)、突出主干,贴近新课程

新课程高考试题大量使用文字信息、图象、表格和数据,能够从这些文字信息、图象、表格和数据中提取有关信息,把握事物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是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内容。

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和变化的研究,往往可以用曲线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以曲线、图表为载体的新课程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理解、判断和表达等能力,以及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回归教材的同时,进行难题、经典题的演练,再配以变式题加以巩固和深化。

把不同章节,不同知识点,不同模块的知识组合,进行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把传统的好题与新题结合,把兄弟学校的信息题改造或摘录,精选适合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解题能力是各种能力的落点。

教师要适时传授各种题型的规范答题方法,寻找解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重视解题的思路和技巧,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思维过程,学习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模式,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

1.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Cl-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B.血浆中含有蛋白

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C.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D.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

解析:

组织液中无机盐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A正确;血浆中不含有蛋白酶,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B错误;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C正确;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D正确。

答案:

B

2.如图表示人体肝脏组织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③的表面只存在胰岛素受体

B.当①②④的渗

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④会使其pH明显降低

D.②与③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

D

3.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

B.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

C.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

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解析: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组织液可进入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中,B正确;机体严重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葡萄糖只能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不能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D错误。

答案:

D

4.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

B.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

C.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

D.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

解析:

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A正确;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浆细胞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B正确;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不会进入宿主细胞,不会产生细胞免疫,C错误,选C;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和抗体,D正确。

学*科网

答案:

C

5.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不自主颤抖、面色苍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自主颤抖是受大脑皮层调控的结果

B.面色苍白与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有关

C.该过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增加

D.该过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增加

答案:

A

6.在2019年1月的“光猪跑”活动中,参加者只穿泳衣或短裤进行健身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奔跑前冷觉感受器兴奋,神经元间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传递加快

B.奔跑前,低温会使参加者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

C.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

D.奔跑时产生的CO2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解析:

冷觉感受器兴奋,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但不是加快速度,A错误;寒冷条件下,汗液分泌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参加者下丘脑分泌

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体内的水分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B正确;丙酮酸存在于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C错误;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奔跑时产生的CO2不会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

下降,D错误。

答案:

B

7.

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不会直接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B.体温发生变化

C.胃肠蠕动发生变化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发生变化

解析:

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且是水平衡调节的中枢,因此破坏后可能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破坏后体温可能发生变化;胃肠蠕动的调节中枢是脊髓,因此下丘脑破坏后不会直接导致胃肠蠕动发生变化;下丘脑能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可以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经分析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8.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饥饿条件下肝脏细胞中糖原的合成速率会加快

B.进食会引起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

C.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降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

答案:

C

9.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来源:

学|科|网Z|X|X|K]

解析:

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液,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曲线为b;由于人体排出增多的钠盐,排尿量略为增多,应为曲线d,A、C错误;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生理盐水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D错误。

答案:

B

10.研究发现,人体内一类调节性T细胞能表达出转录调节因子。

其中FOXP3可以调控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OXP3可能在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FOXP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

C.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导致癌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来源:

学#科#网]

D.FOXP3基因只存在于调节性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中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FOXP3为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因此FOXP3可能在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又因为FOXP3可以调控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其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效应T细胞导致癌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FOXP3基因存在于机体的所有细胞中。

答案:

D

1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

12.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浆细胞需先识别抗原再分泌特异性抗体

C.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

D.记忆B细胞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分化出的浆细胞会分泌相应抗体

【答案】D 【解析】免疫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记忆B细胞遇到同一抗原时能快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13.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B.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感染病毒后,通常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病毒

【答案】D 【解析】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感染病毒后,通常需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若进入细胞后,需通过细胞免疫起作用,故通常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病毒。

14.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

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

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

B.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会患自身免疫病

D.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15.下图表示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蛇毒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2、3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B.细胞1、4、5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C.细胞2、4的高尔基体特别发达

D.物质a有特异性,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B 【解析】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细胞1~5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能分泌抗体,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物质a是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6.如图是人体感染某种病毒以后所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癌基因表达的病毒多肽可以作为抗原

B.病毒多肽转移到细胞膜上不需要经过高尔基体

C.图中所示免疫过程不需要吞噬细胞就能完成

D.图示过程属于细胞免疫,过程A表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病毒癌基因表达的病毒多肽可以作为抗原直接刺激T细胞,不需要吞噬细胞参与就能完成。

病毒多肽转移到细胞膜表面离不开被感染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17.科学家最新研制的一种黏膜疫苗可以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中,T细胞主要靠产生淋巴因子“作战”

B.该疫苗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能与艾滋病病毒结合的浆细胞

C.该疫苗能刺激人体的T细胞合成特定mRNA分子

D.该疫苗使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

18.如图①②③表示三种免疫异常,可引起人体患糖尿病,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表示的患病机理不同

B.抗体3(Y3)将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C.某类细胞可代表不同的浆细胞

D.Y1、Y2、Y3的加工场所依次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Y1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而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受损。

Y3作用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使靶细胞不能获得胰岛素降血糖的信息,但不会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不同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不同。

Y1、Y2、Y3代表不同的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分泌蛋白,加工场所依次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9.如图表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识别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疫苗的B细胞,其细胞膜上的受体不同

B.注射疫苗能够诱发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方式属于被动免疫

C.淋巴因子可以加强上述反应

D.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相同的抗原的刺激

20.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

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D.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答案】A 【解析】过敏介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临床治疗哮喘应该是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哮喘属于过敏反应,是免疫过当引起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1.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的现象。

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全身颤抖是由于骨骼肌收缩,有利于加快产热

B.面色苍白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有关

C.此时内环境发生变化,下丘脑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

D.肝脏、甲状腺等人体结构参与该过程的调节

【答案】C【解析】进入寒冷环境时,骨骼肌颤,加快产热,A正确;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引起面色苍白,B正确;冷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内脏等部位,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的是大脑皮层,C错误;寒冷环境下,肝脏产热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代谢,D正确。

22.某小朋友在一次意外中下丘脑受到损伤,这一伤害对下列哪种生理活动影响较小(  )

A.体温的调节B.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促性腺激素的分泌D.促胰液素的分泌

【答案】D【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或促性腺激素),故A、B、C均受较大影响;促胰液素由小肠分泌,不受下丘脑的影响,D受影响较小。

学*科网

23.下列关于某同学体内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进而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

C.记忆细胞接受相应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

D.吞噬细胞功能的发挥与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24.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裂解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D.若图中抗原为麻风杆菌,则还会引起细胞免疫

【答案】A【解析】图中B细胞为B淋巴细胞,M细胞为记忆B细胞,E细胞为浆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的是效应T细胞,A错误;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麻风杆菌为胞内寄生菌,可引起细胞免疫。

25.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C.引起发病的原因是体液免疫功能过强

D.免疫反应过程中的淋巴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26.将减毒处理的蛇毒多次注射到猴体内后,再从这些猴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该种毒蛇咬伤的患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

B.“抗蛇毒血清”中有效成分的合成消耗能量而分泌不消耗能量

C.“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

D.重复注射能增强猴对蛇毒的免疫反应

【答案】B【解析】减毒处理的蛇毒进入人体属于外来异物,为抗原,A正确;抗蛇毒血清的有效成分为蛋白质,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都消耗能量,B错误;蛇毒注射到机体内,会激发猴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关抗体,所以“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C正确;重复将蛇毒注射到机体的目的是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和足够数量的抗蛇毒抗体,D正确。

27.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为免疫活性物质。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其特点是__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抵抗力增强。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5)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病。

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细胞。

答案:

(1)②③ 

(2)效应T细胞 抗体 抗体(B)

(3)二次免疫 反应快而强 (4)细胞免疫

(5)自身免疫 T

28.如图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其促使机体产生的物质作用于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__,后者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并产生兴奋,之后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分泌的____________作用于骨骼肌、汗腺等器官,同时甲状腺(或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促进机体增加产热,同时减少机体散热,体温升高。

(2)图中不具有识别抗原作用的细胞有________(填“细胞甲”“细胞乙”或“细胞丙”)。

细胞乙中与抗体合成、分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丙中的“小泡”是________(细胞器)。

(3)在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受到抗原刺激后的细胞甲增殖分化形成细胞乙和________细胞。

解析:

(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其促使机体产生的物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后者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并产生兴奋,之后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汗腺等器官,同时甲状腺(或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促进机体增加产热,同时减少机体散热,体温升高。

(2)细胞甲是B淋巴细胞,可以识别抗原。

细胞乙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该细胞中与抗体合成、分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细胞丙是吞噬细胞,也能识别抗原,其中的“小泡”是溶酶体。

(3)在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的作用下,接受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

(1)体温调节中枢 神经递质 

(2)细胞乙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溶酶体 (3)淋巴因子 记忆

29.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导致的,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

请回答问题:

(1)图中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该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

(2)桥本氏病是一种________病。

图中T细胞分泌的某物质是________,细胞X是________。

当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时,细胞Y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3)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

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

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_______,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性。

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是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

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升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

②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无变化,病变可能在________;

③若血清TSH浓度低,注射TRH后,TSH浓度有所升高,病变可能在________。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增多

(2)自身免疫 淋巴因子 B细胞 B细胞和记忆B (3)低 ①甲状腺 ②垂体 ③下丘脑

30.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

如图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字母表示体液,罗马数字表示过程)。

(1)抗利尿激素由________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图中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利尿激素可以与X特异性结合并引发细胞内一系列反应,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3)研究发现某病毒的一种表面抗原与X结构非常相似,当人体感染该病毒后,产生的________(物质)可与X特异性结合,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能力改变,从而使机体无法维持水平衡,这种免疫系统疾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

(4)食物过咸时,过程Ⅱ会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5)据图分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是:

改变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

(6)若某人因基因突变导致受体结构改变,不能接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则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比正常人________。

答案:

(1)下丘脑 升高 肾小管上皮细胞 

(2)(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抗体 自身免疫病 (4)加强

(5)水通道蛋白的合成 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6)高

31.下图1为正常成人血液中X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图2为机体血糖调节过程图,其中m、n为相关激素。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a→b时段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与之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减少,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和____________机制。

(2)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当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时,c→d时段该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增强,最终维持渗透压平衡。

(3)图2中的n由胰腺中的____________合成和分泌。

m和n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为________关系。

若组织细胞表面缺乏胰岛素受体,则组织细胞将________(填“加快”和“减缓”)摄取血糖。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反馈调节 

(2)升高 对水的重吸收 (3)胰岛B细胞

拮抗 减缓

32.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表示物质,①表示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________,此过程属于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