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7222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x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本试卷共8页,21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黄晕(yùn)踌躇(chú)倾颓(tuí)忍俊不禁(jīn)

B、田圃(pǔ)禁锢(gù)喑哑(yīn)分外妖娆(fèn)

C、崩殂(cú)存恤(xù)稍逊xùn)行阵和睦(háng)

D、帝胄(zhòu)社稷(jì)襁褓(qiǎng)陟罚臧否(fó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风骚气冲斗牛滔滔不绝孜孜不倦 

B.谀词段章取义廓然无累刻骨铭心

C.蓑衣敬业乐群恼羞成怒强聒不舍

D.喑哑重蹈覆辙孤军奋战惊心动魄

3.古诗文默写。

(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2)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作战目的和理想的句子是:

,。

(4)自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西游记》第七回)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水浒》第十回)

(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

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① 。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 。

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共7分)

(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方格中。

(不超过20字)(3分)

①教育部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2014年8月1日《新京报》)

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③足球进校园有了第一课,一周一节足球课成现实(2015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

④中小学足球课本将试点,足球进校园将有本可依(201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2)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

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5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

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

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

“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

”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

”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

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

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

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

”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

”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

”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

“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

“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

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

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

“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

后来再也不赌了。

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

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

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

“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

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

”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

“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

唐敏。

有删改)

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

(4分)

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分)

9.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3分)

1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共13分)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

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

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

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

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

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

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

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

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

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作者:

彭程。

有删改)

1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

(4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分)

1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

请简述理由。

(3分)

材料一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共11分)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二)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

“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

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

告成天地,臣切有疑。

”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

①魏郑公:

魏征。

②封禅:

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

③夺:

使之改变。

不能夺,无言反驳。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16.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7.语段

(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

为什么?

(3分)

18.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

(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

(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9.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场面,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50字左右。

(2分)

20.词的下阕运用了一个典故,请找出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1)题目:

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

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D(2分)2.B(2分)

3.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载不动许多愁(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共8分)

4.

(1)①孙悟空被推入八卦炉中,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逃了出来。

(2分)孙悟空大闹天官,玉帝请如来救驾;如来施法,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2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②在沧州,陆虞候等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大雪压倒草厅,林冲到山神庙避雪。

(2分)陆虞候指使人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林冲获知真相,在山神庙前杀了陆虞候等人。

(2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2)①《夜莺》示例:

以前读到真夜莺的歌声能赶走疲劳和死神时,感叹它歌声的神奇;现在又读,从皇帝、侍卫以及老百姓对真假两只夜莺的态度中,体悟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赞颂。

②《渔夫和他的妻子》示例:

贫穷的渔夫放走一条会说话的比目鱼,渔夫妻子一再让比目鱼满足她的贪欲,最终魔法消失,他们贫穷如初。

以前感叹魔法的神奇,憎恶渔夫妻子的贪婪;现在则叹服作品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体现“常读常新”,2分;情节符合原著内容,2分。

共4分)

5.①书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②书法也在不断发展(意思对即可。

一句2分,共4分。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

(1)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并逐步推进。

(意思对即可。

“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推进”之意,一点1分,共3分)

(2)示例:

图案以足球为主体,足球上标明“CSF”,意为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给足球画上翅膀,寓意腾飞、活力和足球运动带给学生的快乐。

“阳光体育,快乐足球”8个字,点明校园足球的宗旨和意义;这几个字错落排列,富有动感,显示出活力与快乐。

(言之成理即可。

“图案”“文字”一方面2分,共4分)(共7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共16分)

7.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

(1分)“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

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助改变了他。

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

(3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8.①情节:

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

垫。

②主题:

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与关爱,使主题更丰厚。

(意思对即可。

一个角度2分,共4分)

9.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

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

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

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意思对即可。

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

共4分)

10.①点明他是雨夜专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爱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主题。

③故事这样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

④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

(二)(共13分)

11.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

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

(意思对即可。

一方面2分,共4分)

12.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

(多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下文。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

13.先提出观点:

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1分)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

(2分)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4.材料一。

(1分)因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

(分析合理即可。

2分)(共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5.D(2分)

16.

(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

(译对大意,1分;“秋"译对1分。

共2分)

(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

共2分)(共4分)

17.亲贤臣远小人(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

(2分)(意思对即可。

共3分)

18.诸葛亮:

直言进谏。

(1分)魏郑公:

运用比喻委婉劝谏。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19.老夫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我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却从未退却分毫。

我左手牵着黄色的猎犬,右手擎着苍鹰,戴着锦缎帽子,身穿貂皮裘衣,带领众多随从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这是多么的潇洒豪放。

21.

(1)何日遣冯唐的典故,表达词人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

(2)射天狼的典故,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四、作文(50分)

21.(50分)

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

(46~50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类

(40~45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

(35~39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

(30一34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卷面不整洁

五类

(29分以下)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具体,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病句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