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753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35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影青瓷

韦延才

   纪项是铜城有名的收藏家,闲了没事就爱往乡下转悠转悠,几年下来,还真淘了不少宝贝。

   这天,纪项来到凤庄,无意中看到一户人家里有一只宋代的影青瓷。

那是一只小瓷碗,保管得很好,虽然不是什么大宝贝,但在铜城,这种东西已经很少见了。

纪项就询问主人丁大爷,这个碗卖不卖?

   丁大爷摇了摇头,不卖,这是咱家唯一的宝贝哩。

纪项还是很想得到这件宝贝,开了3000元的价钱,丁大爷还是坚持不卖。

纪项只好作罢,都说宝贝与有缘人为伴。

如果有缘,用不了多少钱就能得到;若是无缘,即使煞费苦心你也与它擦肩而过。

   纪项回来后,常常想起凤庄看到的那件影青瓷。

按理说这样的一个小宝贝,纪项是不屑一顾的,他家里的藏品都有半屋子了。

纪项之所以想得到这件影青瓷,是因为它另有一番深意。

众所周知,铜城是个千年的瓷乡,据铜城志记载,铜城的岭垌村,宋代时有影青瓷窑一百多座。

而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铜城这个与景德镇相距甚远的小地方,能生产出与之相姣美的影青瓷,可见当时铜城制瓷技艺之高超。

这些影青瓷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丽洁净,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故有“假玉器”之称。

可目前铜城所产的影青瓷存世极少了

   不久,纪项没事儿又像往常一样去城南的古董街淘宝,看了几个古董店,都没相中什么宝贝,便准备打道回府。

在街上没走几步,看到几个人围在一起,拿着一件东西谈论着它的真假与来历。

纪项便凑了上去,一看,眼睛不禁亮了起来,那件东西不正是他在凤庄丁大爷家看到的影青瓷么?

   卖主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人长得结实憨厚。

看的人中也没几个识货的,价钱大概给得很低,小伙子有点激动和着急,他从一个中年人手中拿回瓷碗,说你们都不识货,别看了,人家可是给了3000块钱的,我爷爷还舍不得卖呢。

   有人发出嘘声,一人说,给3000块,脑残了吧,300我还要考虑考虑呢。

   纪项问,那你要多少钱呢。

    小伙子说道,如果你中意,一口价,5000元。

   纪项从小伙子手中取过瓷碗,细看了看,确实是那天他在丁大爷家看到的那件影青瓷,便说道,这瓷器是铜城岭垌窑的产品,值不了那么多。

   小伙子看着他,说这是咱铜城的“土产”不假,但他与景德镇的影青瓷比,品质一点也不差。

又说,如果不是爷爷病了急钱用,我还舍不得卖呢。

纪项说,货物要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你要的价确实过高了。

    小伙子问纪项,那你能给多少?

    纪项伸出三个手指头。

围观的人中有人说道,300也高了。

小伙子急了,300我拿回家去。

纪项说,一口价3000。

   小伙子看了看纪项,很久才点头成交。

   小伙子拿了钱,急匆匆地向车站方向走。

纪项看着焦急而又匆忙的小伙子,忙把他叫住了。

小伙子回转头,不解地看着纪项。

   纪项边迎上去边问,你在哪里工作呢?

   小伙子说,没有呢。

纪项就问他愿不愿意去做古董销售,铜城最大的古董店德宝坊是他朋友开的,正缺人手呢。

   我对古董不在行,行么?

小伙子诚惶诚恐地问道。

   人,只要肯学肯吃苦,干什么都行,纪项说。

就这样,在纪项的推荐下,小伙子去了德宝坊。

   时光飞逝,转眼十几年过去了。

小伙子已经成为德宝坊最有名的古董鉴别师,认识他的人都不叫他的名字丁二根,也不叫他丁老师,而是叫他丁一眼。

因为他对一件物品的鉴别,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其真假,故此而得此名。

   一天,丁一眼来到纪项家里,说纪老师,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纪项说别说求不求的,有什么事情你说吧。

   丁一眼道我爷爷快不行了……没等丁一眼说完,纪项拉着丁一眼的手,说,走,去看看你爷爷。

    躺在病床上的丁大爷已经奄奄一息,见到纪项,呆滞无神的双眼亮起了一道光。

看着气若游丝的爷爷,丁一眼说道,纪老师,我爷爷一生视为宝贝的那件影青瓷,十多年前我卖给您收藏了,今天,我想把它赎回,多少钱都行,我要让它陪着爷爷。

   丁大爷向孙儿招了招手,似有什么话要说。

丁一眼上前,把耳朵凑了过去。

丁大爷声音低低地说,他卖了影青瓷没几天,纪项就把那件影青瓷还给了他,还给了他一笔钱治病……丁大爷还有很多话要说,但只看到他的嘴唇在动,说什么已经听不清楚了。

   但丁一眼从爷爷变动的口型中能感受到爷爷想要对他说什么。

爷爷说完后,丁一眼看着纪项,感慨万千地说,纪老师,谢谢您!

   纪项拍了拍丁一眼的肩膀说,宝物,要留在真正爱宝的人那里。

   (《小说选刊》2015年2期选载)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桐城志中记载影青瓷的内容,洋溢着无限的自豪感,既突出了铜城瓷器历史的久远,也说明了制造影青瓷技艺的高超。

B. 小伙子手中的影青瓷,正是纪项想向丁大爷买的宝贝,围观者的话衬托了纪项鉴宝的眼光,也说明众人完全不懂这影青瓷的真假。

C. “时光飞逝,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拒卖”等内容,又开启下文“得名”等内容。

D. 小说结尾处才道出纪项早已把影青瓷送还丁大爷,这样写情节陡转,又合乎情理,更突显了纪项高贵的精神品质。

(2)小说在刻画纪项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3)“都说宝贝与有缘人为伴”,小说中的“影青瓷”到底与丁大爷更“有缘”还是与纪项更“有缘”?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鉴宝水平高超。

小伙子手中的瓷碗,纪项一眼便识出是丁大爷家的那件宝贝。

②乐于助人。

当丁大爷生病急需要用钱时,纪项主动给他钱治病;还介绍小丁到朋友那儿工作。

③尊重他人,不夺人所好。

当丁大爷决意不卖宝贝时,他不强人所难;小丁无奈卖了影青瓷后,他偷偷把宝贝还给了丁大爷。

(3)示例一:

与丁大爷有缘。

①丁大爷将影青瓷视为“家中唯一的宝贝”,即使纪项出价不菲,也不愿意卖。

②丁大爷临终前,他的孙子丁二根决定赎回影青瓷,让宝贝陪着丁大爷。

③纪项知悉丁大爷爱惜此宝,早将影青瓷送还丁大爷,影青瓷始终没有离开丁大爷。

示例二:

与纪项有缘。

①纪项是除了丁大爷之外为数不多的识得此宝的人,并愿意高价购买;②纪项更能理解宝物与有缘人之间的关系,他宁愿忍痛割爱将宝物还丁大爷。

③丁大爷临终之前未说完的话和丁二根的神态,暗示了丁二根会将此物还给纪项。

【解析】【分析】

(1)B项,“也说明众人不懂这影青瓷的真假”以偏概全,根据原文“有人发出嘘声。

一人说,给三千,脑残了吧,三百我还要考虑考虑呢”可知,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懂这影青瓷的真假。

故选B。

(2)从看到小伙子手中的瓷碗,纪项一眼便识出是丁大爷家的那件宝贝,说明纪项鉴宝水平高超。

当纪项知道丁大爷生病急需要用钱时,纪项主动给他钱治病;还介绍丁大爷的孙子小丁到朋友那儿工作,说明纪项乐于助人。

初见见到影青瓷时,丁大爷决意不卖宝贝时,他不强人所难;小丁无奈卖了影青瓷后,他偷偷把宝贝还给了丁大爷,说明纪项尊重他人,不夺人所好。

(3)组织答案时,一定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

比如本题,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影青瓷”是和纪项有缘,还是和丁大爷有缘,陈述自己的看法。

其实,二人之中,不论说“影青瓷”和谁更有缘,都是正确答案,只要能结合文本内容陈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

所以答题时,先点名自己认为“影青瓷”和谁更有缘,然后在文中找出此人和“影青瓷”相关联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陈述理由。

比如认为“影青瓷”和丁大爷有缘,可以从丁大爷认为“影青瓷”是家中唯一宝贝,纪项出高价也不卖,临终前,孙子决定赎回“卖出”的“影青瓷”,让“影青瓷”陪着丁大爷,以及“影青瓷”表明被纪项买走,其实“影青瓷”始终没有离开丁大爷等角度组织答案。

如果认为“影青瓷”和纪项更有缘,可以从纪项下乡转悠,看上了“影青瓷”,时时在心里挂念“影青瓷”,纪项是除了丁大爷之外为数不多的识得并稀罕此宝的人,并愿意高价购买,能理解宝物与有缘人之间的关系,他宁愿忍痛割爱将宝物还丁大爷,还有丁大爷临终前未说完的话和丁二根的神态,暗示丁二根会将此物还给纪项等角度陈述理由。

注意,陈述理由时,一定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

故答案为:

⑴B;

⑵①鉴宝水平高超。

小伙子手中的瓷碗,纪项一眼便识出是丁大爷家的那件宝贝。

②乐于助人。

当丁大爷生病急需要用钱时,纪项主动给他钱治病;还介绍小丁到朋友那儿工作。

③尊重他人,不夺人所好。

当丁大爷决意不卖宝贝时,他不强人所难;小丁无奈卖了影青瓷后,他偷偷把宝贝还给了丁大爷。

⑶示例一:

与丁大爷有缘。

①丁大爷将影青瓷视为“家中唯一的宝贝”,即使纪项出价不菲,也不愿意卖。

②丁大爷临终前,他的孙子丁二根决定赎回影青瓷,让宝贝陪着丁大爷。

③纪项知悉丁大爷爱惜此宝,早将影青瓷送还丁大爷,影青瓷始终没有离开丁大爷。

示例二:

与纪项有缘。

①纪项是除了丁大爷之外为数不多的识得此宝的人,并愿意高价购买;②纪项更能理解宝物与有缘人之间的关系,他宁愿忍痛割爱将宝物还丁大爷。

③丁大爷临终之前未说完的话和丁二根的神态,暗示了丁二根会将此物还给纪项。

【点评】⑴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弄清文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塑造形象的方法等,然后逐项分析选项所涉及到的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注意选项在表述时用到的关键词语,然后回归到原文相关的答题区域进行对照比较。

⑵此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文本中查找所有的对人物所作的各种描写,比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各种细节刻画等,还要注意对人物所作的侧面描写,然后逐一分析这些描写所表现的人物的特点,最后加以概括。

作答时,注意先概括性格,再举例分析。

⑶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做此类题首先要快速阅读文本,依据题干要求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圈点勾画,然后进行归类整合,条分缕析作答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骨文发现120年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它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

   安阳的商代人灼烧骨片并按照裂纹预测吉凶,为了这一工作,他们首先选择骨料,打磨光滑,然后在每一片上钻出洞,凿出槽。

使用的骨料有两种,第一种是家牛、水牛或少数其他动物的骨骼,主要是肩胛骨,第二种是龟的腹甲和(少数)背甲。

   在准备阶段,这些肩胛骨要被攻治,去掉残存的肉渣,龟甲锯开,然后打磨光滑作为准备工作的一部分,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液体中使它们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但是具体细节还不清楚。

   占卜时,出现裂纹,解释裂纹的形状作为向祖先提出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可能是很普遍的;但因为实际上所有刻字卜骨都是商王的问卜,我们就把我们的描述限制在商王宫廷里,显然,很多人介入了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商王本人,有时他亲自问卜,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所有占卜都是以他的名义进行的;贞人,作为商王的代言人问卜;卜人,执行占卜过程;占人,专掌解释裂纹的含义;史,专掌记录整个占卜过程并将其刻在甲和骨上,在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重要活动,无疑在王室成员和整个王国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有些占问是常规进行的;有的则是根据需要临时问卜。

无论哪种问卜,贞人都要要求卜人进行占卜,卜人要执行占卜过程,占人则接收卜人所求示的祖先发未的回答。

然后史就当场记录下来这些疑问、预兆的内容,少数还记载是否应验,记录多数是用刀刻出的。

   这些记录,提供了19世纪末以前从未获得过的源源不断的重要商代史料。

很明显,商代宫廷有一个档案库,收藏这些刻字甲和骨,商亡后,这些档策成为殷墟的一部分湮没地下,从人们记忆中消失。

但是后来,它们被当作中药成分之一的“龙骨”收集并用于医疗,导致了甲骨卜辞的发现,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因为卜骨是用于宗教活动的,它们传递的主要是商代宗教的情况,然而商史学者们巧妙地利用它们去探索商代文化和社会的几乎一切领域。

   王国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挖掘出关于王亥的完整证据链条。

他考证,卜辞中经常提及的“高祖亥”,不仅就是《山海经》中的王亥,而且在其他典籍中其实出现过多次,只不过其名已经讹传成了核、该、胲等,一向被认为意思古奥难解的《楚辞·天问》中有“该乘季德”一节,前人一直认为完全无法理解,但有了甲骨文的提示,王国维把这一节贯通了,那个“该”字就是“亥”,金文讲的是王亥被害和族人报仇之事。

   更令人意外的是,三千年前商人自己刻下的“亥”字写法,是一个今天的“亥”加上一个“鸟”的画符。

《山海经》中王亥“双手操鸟”的传说,以及《诗经》中“天命言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加上商人自己的记述,一下子产生了奇炒的联系,借由甲骨文的“点石成金”,各种典籍中看似不相干的碎片竟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揭示了商族国家起源的重大线索。

通过与甲骨文的互相印证,王国维重新发掘了许多历史研究中曾被忽视的古书如《山海经》的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中国年代最久的文字系统,甲骨文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

B. 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腐蚀性液体中使之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

C. 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是很普遍的,只不过现存刻字卜骨都是商王的问卜。

D. 甲骨卜辞多数是用刀刻出,提供了19世纪末以前从未获得过的源源不断的重要商代史料。

(2)下列对文章内容与论证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第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总体概括。

指出了发现甲骨文的重要意义

B. 二、三、四段介绍了甲骨的选择、准备和占卜工作的具体细节与流程,是文章的分述部分。

C. 第五段简略交代了甲骨文被湮没和重新发现的大致经过,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 第六、七、八段本身构成一个总分结构,同时这三个段落的内容也是对第一段的呼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占卜过程中,商王有时本人亲自问卜,有时委托贞人以自己的名义问卜。

B. 在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重要活动,可以影响在王室成员和整个王国的决策。

C. 商代宫廷有档案库收藏刻字甲和骨,商亡后,这些档案湮没地下,成为殷墟的一部分。

D. 王国维借助甲骨文考证出《山海经》中“王亥”的来历,这表明这部书可被视作信史。

【答案】

(1)D

(2)B

(3)D

【解析】【分析】

(1)A项,“作为中国年代最久的文字系统”错误。

结合“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它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分析,“最久”的表述,以及缺少“成熟的”限定。

B项,“腐蚀性液体”错。

结合“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液体中使它们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但是具体细节还不清楚”分析,原文说的是“某种液体”。

C项,“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是很普遍的”错误。

结合“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可能是很普遍的”分析,缺少“可能”的限定。

故选D。

(2)B项,“准备和占卜工作的具体细节与流程”错,原文准备阶段“具体细节还不清楚”。

故选B。

(3)D项,“这表明这部书可被视作信史”无中生有。

结合“王国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挖掘出关于王亥的完整证据链条。

他考证&前人一直认为完全无法理解,但有了甲骨文的提示,王国维把这一节贯通了,那个‘该’字就是‘亥’,金文讲的是王亥被害和族人报仇之事”分析,不能“表明这部书可被视作信史”。

故选D。

故答案为:

⑴D;⑵B;⑶D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文本的能力。

这类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多选择文中易被忽视的词语。

这就要求考生通读文本时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是一些副词(有些、一般、可能、将要等)。

出题人针对这些地方,转换一种说法迷惑考生。

所以考生需要针对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找到含义的细微差别。

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正答率。

⑵此类题目一般考查论证知识,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文章中心论点。

接着需要就每段话找出分论点或者概括段意,分清层次,把握论据与论据的关系,把握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把握论据的作用。

⑶此题考查理解、推断文本的能力。

这类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多选择文中易被忽视的词语。

这就要求考生通读文本时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是一些副词(有些、一般、可能、将要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未来5G应用有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海量物联网,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增强型移动宽带是为了发挥5G传输速率快与网络连接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人们对多媒体产品与服务等的接入需求与消费。

通过这样的提升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佳的消费享受和体验。

当前因传输速率和低时延性达不到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移动设备会借助5G提高性能。

   与增强型移动宽带不同,后两者所带来的应用场景才是未来创新产业业态、创造就业岗位和贡献大量经济价值的支点。

5G通过支持高密度的终端接入,促使海量物联网应用。

据IHSMarkit对农业、交通运输、制造业等16个产业的评估测算,到2035年,5G在全球创造的潜在销售值将达到12.3万亿美元,占全球实际产出的4.6%。

5G可实现精准分析、匹配海量数据,同时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低延时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这使得很多智能型应用场景得以顺利实现。

以车联网为例,如果道路交通中所有设备之间能实现低时延的通信,那么汽车的安全距离就能缩短,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摘编自金雪涛《5G:

引领社会新发展,打造经济新动能》)

   材料二:

   伴随着5G技术的逐渐落地应用,未来将会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马源。

他认为,从2G到4G技术更迭历程看,都增强了网络能力,带动了速率提升。

对比之下,5G拥有全新的移动通信系统架构,能力上可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

与此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也在倍增,人工智能技术更是可以从海量数据中萃取洞见。

这些技术的叠加融合为传统产业在研发、生产等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方面,可以为各行业提供高清视频、无人机、机器人等通用能力;一方面,与各行业具体场景结合起来,可产生海量新兴融合应用,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

可以预期,5G将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为用户提供3D超高清视频、浸入式游戏等更加极致的业务体验;与医疗、汽车等行业融合渗透,很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管理、抄表、应急处置等行业结合起来,也将进一步改善社会治理方式。

   (摘编自马源《5G商用时代来临》)

   材料三:

   目前5G商用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仍有一些发展难题。

从网络基础设施上看,关键网络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和网络支撑是5G技术商用的前提之一。

因此,要继续深入推动互联互通建设,提升网络的整体质量。

此外,在高频、中频、低频等频段上配置足够的频谱资源,对频谱重耕等问题做全方位的考量,才能合理化解用户担忧。

其次,5G技术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其万物互联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终端的不同需求,个性化、定制化的应用要求企业转变传统思路,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更加主动、及时、智能地满足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

另外,政府要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以监管大量的新兴业态。

(摘编自《5G时代,将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1)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5G应用于三大场景,其中海量物联网与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所带来的应用场景对未来产业业态、经济价值的影响大。

B. 5G运用于交通中,会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因为5G能实现精准分析与匹配海量数据,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低时延要求。

C. 5G与4G等前几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表现出超高速、低时延、海量连接的特点,这些特点是4G根本无法企及的。

D. 5G能够促使万物互联应用,也能提高那些因传输速度慢、低延时达不到而不能发挥作用的移动设备的性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运用列数据、举例子等方法,有力地说明了5G在未来生活中的影响,5G会成为经济新动能的增长引擎。

B. 加强网络的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分配频谱资源、解决频谱重耕,能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加快商用步伐。

C. 企业要想更好地利用5G技术创造财富,就需要具有创新理念.转变传统思路,主动及时地满足用户的智能化需求。

D. 三则材料均围绕5G技术展开,分别从运用场景、应用影响以及发展难题等方面展开阐述,内容上各有侧重点。

(3)2019年是“5G元年”。

5G技术将对未来经济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1)D

(2)C

(3)①将促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将促成更多创新产业的出现。

②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③将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善社会治理方式。

【解析】【分析】

(1)D项,“也能提高那些因传输速度慢、低延时达不到而不能发挥作用的移动设备的性能”错误,原文是“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低延时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提高的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故选D。

(2)C项“企业要想更好地利用5G技术创造财富”曲解文意,原文是“个性化、定制化的应用要求企业转变传统思路”,并不只是为了“创造财富”。

故选C。

(3)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2019年是‘5G元年’。

5G技术将对未来经济社会产生哪些影响”,然后到材料中圈出5G技术对未来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的语句。

“这些技术的叠加融合为传统产业在研发、生产等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能得出①;结合一方面,“可以预期,5G将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可得出②;“很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将进一步改善社会治理方式”可得出③。

故答案为:

⑴D;⑵C;

⑶①将促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将促成更多创新产业的出现。

②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③将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善社会治理方式。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2019年是‘5G元年’。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古寺黄昏

朱以撒

   ①我是选择黄昏深浓时分走入这座古寺的。

   ②这座已经显得凋敝的北方古寺,坐落在一处开阔的坡上,和那些皇皇大寺相比,它就像被长风卷走了青春的亮丽,只映现出苍老朴实。

除了正午前后还有一些香客结伴而来,使寺院上空紫气缭绕,生机平添,一到黄昏,人迹萧然,能见到的只是寥寥的青鞋布袜的僧人的身影了。

   ③我之所以选择黄昏入古寺徜徉,是有一些想法的。

我曾随着熙攘游人,多次在明晰清朗的上午进出那些金碧辉煌的寺院,从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的油彩,都可以一下子认出香火旺盛、香客密集的盛况。

尤其是那海碗口一般粗大的香炷,总是让寺院终年弥漫在烟火中,佛们承受得了如此的熏炙吗?

这种情景总是勾起人的特定想象,想到佛,想到往生,想到西方的极乐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