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7905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74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著名的心理学成果,哪一个不是维果茨基提出来的?

A.认知图式

B.内化学说

C.最近发展区

D.高级心理机能

答案:

A

2.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史上作出杰出贡献,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

A.约翰·杜威

B.本杰明·富兰克林

C.贺拉斯·曼

D.亨利·巴纳德

答案:

C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近代教育家的了解程度。

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史上,只有19世纪美国杰出教育家贺拉斯·曼在马萨诸塞州创建了州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税制,推动公立学校运动的发展,为其他州公立学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典范,贺拉斯·曼本人也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51年在费城首创文实中学。

约翰·杜威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

亨利.巴纳德虽参与领导了19世纪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但未获“美国公立学校之父”之称号。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有的青年学生自知缺乏社交经验和自身魅力,但又渴望与人交往,因此当他决定是否参加某一盛大社会活动时,往往会陷入既想参加,结识新朋友,又担心遭人冷遇的。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答案:

C

4.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答案:

A

属识记内容。

5.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总的指导原则是

A.义务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教育

D.终身教育

答案:

D

[解答]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下,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

6.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特色是。

A.师生平等,对话式启发诱导

B.强调教师的传授

C.讽刺学生,要突出学生的无知

D.一定要在街头进行

答案:

A

7.被誉为教育实验创始人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和蒙台梭利

B.杜威和梅依曼

C.梅依曼和拉伊

D.杜威和蒙台梭利

答案:

C

8.“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之父”是

A.李鸿章

B.容闳

C.曾国藩

D.丁日昌

答案:

B

[解答]洋务留学教育由容闳发起和组织,他因而被称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之父”。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9.知识的整合的含义是

A.整合旧知识

B.既要整合新知识又要整合旧知识

C.整合新知识

D.将知识深化

答案:

B

[解答]知识的整合的含义是既要整合新知识又要整合旧知识。

10.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A.结构主义

B.存在主义

C.要素主义

D.新行为主义

答案:

D

[解答]新行为主义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观点出发,提出。

了程序教学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

11.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是。

A.马礼逊学堂

B.圣保罗书院

C.英华书院

D.明德女校

答案:

A

12.宗教改革中,主张将教会权力置于国家之下,由国家办教育的是。

A.路德派的教育改革

B.加尔文派的教育改革

C.英国的教育改革

D.天主教的教育改革

答案:

A

路德派提出的两个教育原则之一便是:

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由教会掌握。

13.品德认识包括两个方面,即品德知识和。

A.品德理论

B.品德规范

C.品德判断

D.品德信仰

答案:

C

14.“癸卯学制”颁布的时间是年。

A.1902B.1903C.1904D.1905

答案:

C

15.班级授课制首行于

A.16世纪的欧洲

B.17世纪的欧洲

C.16世纪的亚洲

D.17世纪的亚洲

答案:

A

16.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情感陶冶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自我教育法

答案:

D

考查情感陶冶法的概念。

17.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育科学等著作,表现出以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并联系中国教育实际来进行著述,这发生在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头20年

C.20世纪20~40年代

D.20世纪50~60年代

答案:

B

[解答]此题应联系中国教育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来判断。

18.定性研究者与定量研究者相比更可能

A.把从事研究的个人经验作为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B.研究样本而非个案

C.假定一个恒定的社会现实

D.将社会现实分解为变量

答案:

A

[解答]教育研究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根据它们研究范式不同来区分的。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法。

定性研究是具有特定情境性的,研究者角色就是这种情境中的一部分。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9.批判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教育思潮有

A.新托马斯主义、存在主义

B.建构主义、后现代理论

C.存在主义、结构主义

D.要素主义、永恒主义

答案:

D

[解答]此题旨在考查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

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代表人物有巴格菜、科南特等人。

要素主义激烈批判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认为进步主义教育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下降,强调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认为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同时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永恒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作为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具有传统教育特色,是西方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主要观点有:

强调人的永恒本质和人性不变,所以教育的永恒性质不变;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而培养这些共同的要素,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著作;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强调老师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提倡通过老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20.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

C

[解答]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与强化无关,只不过是对孩子的惩罚而已。

21.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两基”、“两全”、“两重”。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

B

[解答]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

22.()的形成是在社会规范学习中实现的。

A.品德

B.性格

C.气质

D.人格

答案:

A

23.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涂尔干

C.凯兴斯泰纳

D.华生

答案:

A

“个人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福禄贝尔等。

2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

答案:

D

25.1923年,在实施综合教学大纲的同时,苏联的学校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开始采用

A.劳动教学法

B.讨论法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答案:

A

[解答]为从根本上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921—1925年苏联公布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通称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该大纲完全取消学科界限,将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来排列,以劳动为中心。

同时,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开始采用所谓“劳动教学法”,即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进行教学。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6.颁布“壬寅—癸卯学制”是在

A.1912~1913年

B.1902~1903年

C.1922~1927年

D.1898~1899年

答案:

B

[解答]1902~1903年颁布。

27.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

B.加工深度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答案:

A

28.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个体自我

答案:

C

29.在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

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A.图式

B.命题

C.表象

D.产生式

答案:

A

[解答]图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表征。

图式中包含的信息可以是知觉性的(表象),也可以是命题性的。

图式中既包括范畴的必要性特征,也包括范畴的特点性特征。

这是图式与概念很重要的一个区别。

例如,“鸟”的概念中不含“鸟会飞”这一属性,但鸟的图式中可以包含这一特征,以帮助学习者对大部分鸟进行了解。

30.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士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

答案:

A

属识记内容。

31.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种:

一是由学校出身,二是由州县考送,它们分别叫

A.生徒;乡贡

B.生徒;州贡

C.监生;乡贡

D.监生;贡士

答案:

A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

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种:

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二是由州县考送,叫“乡贡”。

32.当前我国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是

A.教师考核制度

B.教师聘任制度

C.教师资格制度

D.教师职务制度

答案:

C

33.访谈的实施阶段不包括的环节是

A.初步接触

B.进行提问

C.注意记录

D.召开调查会

答案:

D

[解答]正式访谈即访谈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初步接触、进行提问、注意记录和结束访谈。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34.在庆历兴学中,宋代地方官学中曾经出现一种分斋教学制度,就是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的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以培养“明体达用”、具有实际才干的人才。

这称为

A.三舍法

B.苏湖教法

C.积分法

D.六等黜陟法

答案:

B

[解答]在庆历兴学中,胡瑗创造了“苏湖教法”,以改变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视经义和时务。

他在苏州和湖州两地进行分斋教学,以培养“明体达用”的实际人才。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5.教育通过起主导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

D

[解答]所有其他因素都是外因,只有通过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会发挥作用。

36.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答案:

D

夸美纽斯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7.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

A.1922年的壬戌学制

B.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

C.1958年的学制改革

D.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

A

[解答]此题应结合中国教育史来判断。

我国在1922年的壬戌学制时就采用了美国的“六三三”制,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则发-扬了这种单轨学制的传统。

38.宋元时期最有影响的蒙学教材是

A.《劝学》、《百家姓》、《发蒙记》

B.《启蒙记》、《兔园策》、《幼学琼林》

C.《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D.《三字经》、《太公家教》、《开蒙要训》

答案:

C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蒙学教材。

宋元时期最有影响的蒙学教材就是: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9.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

A.学生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人的身体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D.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解答]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40.1971年,美国教育署署长马兰倡导的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被称为。

A.生计教育

B.新三艺教育

C.返回基础教育

D.早期教育

答案:

A

4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自然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答案:

A

42.下列不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的是。

A.摘录

B.画线

C.小结

D.群集

答案:

C

43.有的教育家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研究,有的则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这是指教育学的

A.教育学问题领域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

C.教育学研究范式

D.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答案:

C

[解答]这是指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从科学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强调对教育活动中数量关系的描述,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强调对教育活动中非数量关系的质的东西进行分析,而有的也综合运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来促进教育学的研究。

44.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B

45.教育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A.物质技术

B.组织

C.规范

D.思想

答案:

C

二、辨析题

1.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的就是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

(1)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

它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形态。

(2)在现代教育制度形成的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

因而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制度。

所以把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

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除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外,幼儿教育机构、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于是形成了以学校教育机构系统为主体的包括上述其他教育机构系统在内的更为完善的教育机构系统。

这已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制度的范围。

所以现在人们所讲的教育制度已不限于学校教育制度了。

(3)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运行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区别于非学校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它们的运行规则,区别于社会教育系统及其运行规则等。

所以说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的是学校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当了。

[解答]要解答此题,必须对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它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所指是不一样的。

2.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答案:

此观点错误。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向学生传授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我国中小学的德育除了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之外,还有道德品质教育。

因此德育不是道德教育或者政治教育的简称。

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

答案:

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尽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含有教育现象、教育事实等,但是,仅仅以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为研究对象是不够的。

因为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是客观的,而教育学研究还应包括价值判断,包含有主观性的东西。

在教育问题中一般有两种问题,一是事实问题,一是价值问题,前者回答是什么、怎么样,后者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前者涉及到实然状态,后者设计到应然状态。

因此,一类是事实陈述,一类是价值陈述,前一种陈述需要证明,后者则需要辩护。

教育问题不等于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但教育问题必定以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为基础。

三、简答题

1.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答案: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经维果斯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人完善,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学习活动包含四个因素,即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和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学习活动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要与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产生联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意义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变化;二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不断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上完成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总之,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知识的建构决不是随意的,必须与他们切磋,以及和自己的经验相联系,不断加以调整和修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

白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简述民同初年的教育改革。

答案: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

在教育方面,于1月9日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立即着手对封建主义旧教育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改造。

(1)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南京临时政府实施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制定教育方针、颁布新的学制和改革旧课程几个方面。

①制定教育方针。

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对清朝政府颁定的教育宗旨进行批判,提出对青少年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即主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在蔡元培的思想指导下,同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临时中央教育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并于9月2日正式公布实行。

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方针是: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②颁布新学制。

1912至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公布了新的学校制度,这两年分别称为壬子年、癸丑年,因此新的学制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设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个系统:

普通教育分三段四级。

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男女同校;高小3年,男女分校。

中等教育4年,男女分校。

高等教育6至7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至4年;专门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医科4年)。

学前儿童入蒙养院。

大学毕业后可入大学院,毕业期限不定。

儿童7岁入学至大学毕业,共18学年。

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两级,程度分别相当于中学、大学。

实业教育分设乙种、甲种实业学校,均3年毕业,分农、工、商、商船4类,程度分别相当于高等小学、中学。

另有实业补习学校、补习科等。

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同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的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

它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沿用至1922年。

③颁布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表,更具体地对有关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授课时数都做出规定。

小学各科强调教学的教育性,各科目都应随时提示国民道德教育的相关事项;适应儿童生活,注意选择生活上所必需之知识技能进行教授;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注意男女儿童的差别;注意各科教学在目标、方法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配合。

中学校开设修身、国文、外国语等课程,女子中学加家事、园艺(可缺)、缝纫等课。

强调外国语应以英语为主,特殊情况下才可从法、德、俄语中选择一种。

按照《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预、本科的课程为修身、教育、国文等,女子师范学校免农业(或商业),加家事、园艺、缝纫课,五年中英语开课总时数也较男子师范约减三分之一。

教育类课程是反映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比重较大,包括普通心理学、论理学大要等。

按每周1小时,开设1学年为1单位计算,教育类课程共计19个单位,约占预、本科课程总量(170单位)的九分之一。

另外凡与小学教学有关的课程内都开设有该课程的教授法。

根据《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预科课程有伦理学、国文、英语、数学、论理学、图画、乐歌、体操等。

本科分为6部,各部课程不同。

其中心理与教育类课程统一为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吏、教授法、学校卫生、教育法令等,共计10个单位。

第三学年第三学期全部安排实习。

(2)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意义

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是近代资产阶级刘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

它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加强了教育和实际生活以及儿童身心实际情况的联系,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要求,是资产阶级新教育反对封建主义旧教育的一次重大胜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有着历史进步意义。

但由于: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教育的改革上也有许多不彻底的方面。

壬子癸丑学制和各种学校教育法令,很多是参照日本的办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本土化的问题。

在课程方面还保留了很多封建主义的因素,如修身课和伦理教本中还演习礼仪,要进行孝悌的教育,对女子还是更多地强调贞淑教育,在学习内容和程度上也有很多要低于男子。

3.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

素质教育的内涵应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从教育目标角度看,素质教育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从教育功能角度看,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还应强调以下四方面:

第一,主体性。

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发展。

第二,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第三,全面性。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

第四,长效性。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地自主发展。

4.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

答案: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由七种(后来发展为九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

语言的、逻辑—数学的、音乐的、空间的、身体—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反省的、(自然主义者、精神性/存在主义的)。

加德纳强调,这九种都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智力,而不是同一种智力的不同成分,每一种智力代表了以大脑为基础的一个能力的模块,这也是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

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另一个根本区别是方法学上的不同。

传统智力理论从因素分析出发,而加德纳受生物制约观思潮影响,依靠了大量神经生理学证据。

他搜索了与智力相关的各门学科的文献(含实验数据),特别是对神童、天才、脑损伤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