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晨检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8490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晨检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晨检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晨检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晨检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晨检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学校晨检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晨检方案.docx

《学校晨检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晨检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晨检方案.docx

学校晨检方案

学校晨检方案

ﻫ ﻫ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学校、托幼机构晨检管理办法

》的通知

   各区县卫生局、教委,各高校、市教委直属中小学校、市疾控中心,市中小学生保健所: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各类传染病的防控,规范晨检工作,促进学校、托幼机构中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市卫生局、市教委组织专家制定了《重庆市学校、托幼机构晨检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

  特此通知。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重庆市学校、托幼机构晨检管理办法 ﻫ 一、组织实施 

各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直属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负责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的组织、管理和督查,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负责辖区内的技术指导和督查。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辖区医疗机构负责指导本辖区内中小学、托幼机构的晨检工作。

 ﻫ 各学校、托幼机构要有一位校级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晨检工作,并指定校医、卫生保健人员作为本单位晨检的技术负责人,具体职责为:

晨检的技术指导、相关表格填写、疫情报告工作,追踪学生和教职工因病缺课、缺勤情况并进行传染病风险评估,晨检情况的复核、统计、分析和报告,及时全面掌握学校传染病发生情况。

ﻫ 学校的晨检工作每班班主任负责,托幼机构的晨检工作保健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完成。

ﻫ  二、晨检流程日常性晨检ﻫ  在当地未发生特定传染病流行、暴发或者未接获有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时,应当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进行日常性晨检。

 1.学校的学生可采用集体询问的方式进行晨检。

在晨课前班主任负责询问、观察本班的学生身体健康状ﻫ 况,发现身体有异常症状者领其去校医务室校医、保健教师进行详细检查后督促其去医院诊治。

 

 2.幼托机构采用入园前晨检和入园后巡检两种方式。

入园前晨检:

在校门口设检查台,保健人员对儿童和家长进行逐个晨检,查看有无异常症状。

入园后巡检:

班主任负责巡查和午检。

ﻫ3.大中专院校可学生根据传染病的相关症状,开展自我监测,自行检查和报告,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收集学生健康信息,并向学校卫生机构报告。

  4.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和报告。

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当电话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于当日报告学校(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

学校(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应及时对追踪情况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晨检登记表上,详见附表1、附表2-1、附表2-2。

ﻫ特定晨检

  在接到卫生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教育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晨检工作。

 ﻫ 1.所有入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均应接受晨检,包括询问、观察和体检。

 ﻫ 2.晨检工作校方分管领导、保健老师、班主任和ﻫ其他教职工共同负责完成。

ﻫ  3.发病班级的晨检工作不得在教室内进行,可选择在专用教室、学校、托幼机构操场或廊下等适宜场所进行。

  4.晨检工作可通知学生家长共同配合,在家先行询问、检查体征和测量体温并把记录单学生带到学校、托幼机构后交给班主任或负责老师。

ﻫ 三、晨检内容 

  晨检时相关责任人应认真、细心,仔细排查相关传染病。

在进行特定晨检时要按照当地卫生行政、教育部门的要求加强对特定传染病症状的晨检。

具体内容为“一看二听三问四查五测六追踪”。

 

   一看:

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发现学生面色异常、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通知卫生保健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ﻫ 二听:

听学生和家长的描述;

  三问:

每天了解学生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等异常症状或体征、家中有无成员出现类似症状; 

 四查:

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在学校易高发,晨检要重点检查学生是否有发热,是否出现脸、胸、背等部位疱疹,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 ﻫ 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发热、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体温测量和皮疹检测方法见附件1。

 

五测:

特定情况下,需要对体温进行仪器测量。

首先,教师本人要进行体温测试,并有体温记录。

然后,在适当场所指定专人用红外测温仪对到校学生逐个进行初测,随到随测。

发现体温异常者,带入隔离场所,专人用玻璃体温计对该生作体温进一步测试,无异常方可进入教室。

对进入隔离场所的学生要安排专人管理,学生之间要保持3米以上距离,让学生佩戴口罩,教师要做好自我保护。

六追踪:

对缺勤的教职员工学校负责登记和追踪调查。

对缺课的学生,班主任要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

保健医生对可能患传染病的学生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及时上报。

 

 四、异常情况处理 

 疑似传染病的学生,学校立即通知家长,家长带其学生去医院进一步诊治,如排除传染性疾病,凭医院的证明可继续上课或回家休息;如不能排除传染性疾病,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关的隔离治疗措施。

大中院校学生可自行前往医院就诊。

  ﻫ

附件3 重庆市___________学校因病缺课及疫情报告统计表 

  日期 班级  姓名性别  因病缺课原因 诊断疾病 诊断医院离校时间返校时间是否疫情报告   注:

1、因病缺课原因:

填临床表现;2、诊断:

填医院诊断名称;3、是否疫情报告:

传染病必须报 

  附件4:

 

 体温测量和皮疹检测方法

一、体温的测量方法 ﻫ1.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方法ﻫ 本技术是利用红外测温原理,对人体的体温进行快速测定,测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秒钟,仪器分辨率较高。

本技术测温快捷、准确、毋须接触,即可安全可靠地测出人体温度。

一般红外线测温仪有效测试距离为10cm,测试位臵额头,红外线测温仪上显示温度即为测试温度,如要换算成体温则需要进一步校正。

ﻫ简易校正方法:

同时用玻璃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仪测量10人的体温,得出10人的两者测试温度之差,算出差值的平均值。

实测体温值= 红外线测温仪+ 校正值。

ﻫ2.玻璃体温计使用方法 

测体温时,手拿体温计,水银柱一头朝下,测试前先用力将水银柱标记甩至35℃以下,用棉花蘸酒精擦拭消毒后再用。

从卫生角度,建议采用腋下测量。

 ﻫ  将体温计含水银柱一头放在腋下夹紧,约10分钟取出,测试完毕,读取刻度即为所测体温。

 ﻫ 体温计读数方法:

手拿体温计不含水银柱一头,将体温计平举,用手指转动体温计,读取水银柱所指刻度。

ﻫ每测1人,体温表可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体温记录以实测体温为准。

 二、皮疹检查方法 

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是临床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

发现皮疹时应仔细观察和记录其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等,并询问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等。

 

  临床上常见的皮疹有以下几种:

 

斑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出皮面。

 

  玫瑰疹,为一种鲜红色园形斑疹,直径2~3mm,检查时拉紧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时又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

 ﻫ  丘疹,除局部颜色改变外,病灶凸出皮面。

斑丘疹,在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

荨麻疹,为稍隆起皮面的苍白色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为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所致。

ﻫ附件5: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期 ﻫ病名隔离期 病名隔离期 甲型和戊型病毒自发病之日起3周性肝炎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霍乱连续3次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急性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细菌性痢疾 次粪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流行性感冒猩红热 流行性腮腺炎热退后2天解除隔离。

发病后6天。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日感染性腹泻 症状消失流行性乙型脑炎 隔离至体温正常。

阿米巴痢疾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粪检未找到滋养体或包囊,可解除隔离。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至退疹时或出疹后5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

出疹后5天解除麻疹急性出血结膜炎风疹水痘 ﻫ  手足口病症状消失后7天 

  ﻫ   

 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学校、托幼机构晨检管理办法

 》的通知 

 各区县卫生局、教委,各高校、市教委直属中小学校、市疾控中心,市中小学生保健所:

 ﻫ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各类传染病的防控,规范晨检工作,促进学校、托幼机构中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市卫生局、市教委组织专家制定了《重庆市学校、托幼机构晨检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

  

    特此通知。

ﻫ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重庆市学校、托幼机构晨检管理办法ﻫ一、组织实施ﻫ各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直属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负责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的组织、管理和督查,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负责辖区内的技术指导和督查。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辖区医疗机构负责指导本辖区内中小学、托幼机构的晨检工作。

 ﻫ  各学校、托幼机构要有一位校级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晨检工作,并指定校医、卫生保健人员作为本单位晨检的技术负责人,具体职责为:

晨检的技术指导、相关表格填写、疫情报告工作,追踪学生和教职工因病缺课、缺勤情况并进行传染病风险评估,晨检情况的复核、统计、分析和报告,及时全面掌握学校传染病发生情况。

ﻫ学校的晨检工作每班班主任负责,托幼机构的晨检工作保健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完成。

ﻫ 二、晨检流程日常性晨检 ﻫ 在当地未发生特定传染病流行、暴发或者未接获有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时,应当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进行日常性晨检。

 1.学校的学生可采用集体询问的方式进行晨检。

在晨课前班主任负责询问、观察本班的学生身体健康状ﻫ  况,发现身体有异常症状者领其去校医务室校医、保健教师进行详细检查后督促其去医院诊治。

  

 2.幼托机构采用入园前晨检和入园后巡检两种方式。

入园前晨检:

在校门口设检查台,保健人员对儿童和家长进行逐个晨检,查看有无异常症状。

入园后巡检:

班主任负责巡查和午检。

3.大中专院校可学生根据传染病的相关症状,开展自我监测,自行检查和报告,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收集学生健康信息,并向学校卫生机构报告。

  

  4.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和报告。

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当电话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于当日报告学校(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

学校(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应及时对追踪情况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晨检登记表上,详见附表1、附表2-1、附表2-2。

ﻫ 特定晨检ﻫ 在接到卫生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教育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晨检工作。

  

  1.所有入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均应接受晨检,包括询问、观察和体检。

 

2.晨检工作校方分管领导、保健老师、班主任和ﻫ  其他教职工共同负责完成。

3.发病班级的晨检工作不得在教室内进行,可选择在专用教室、学校、托幼机构操场或廊下等适宜场所进行。

 

  4.晨检工作可通知学生家长共同配合,在家先行询问、检查体征和测量体温并把记录单学生带到学校、托幼机构后交给班主任或负责老师。

 

 三、晨检内容

晨检时相关责任人应认真、细心,仔细排查相关传染病。

在进行特定晨检时要按照当地卫生行政、教育部门的要求加强对特定传染病症状的晨检。

具体内容为“一看二听三问四查五测六追踪”。

 

  一看:

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发现学生面色异常、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通知卫生保健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

  二听:

听学生和家长的描述;

 三问:

每天了解学生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等异常症状或体征、家中有无成员出现类似症状;ﻫ 四查:

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在学校易高发,晨检要重点检查学生是否有发热,是否出现脸、胸、背等部位疱疹,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ﻫ 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发热、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体温测量和皮疹检测方法见附件1。

 ﻫ 五测:

特定情况下,需要对体温进行仪器测量。

首先,教师本人要进行体温测试,并有体温记录。

然后,在适当场所指定专人用红外测温仪对到校学生逐个进行初测,随到随测。

发现体温异常者,带入隔离场所,专人用玻璃体温计对该生作体温进一步测试,无异常方可进入教室。

对进入隔离场所的学生要安排专人管理,学生之间要保持3米以上距离,让学生佩戴口罩,教师要做好自我保护。

  六追踪:

对缺勤的教职员工学校负责登记和追踪调查。

对缺课的学生,班主任要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

保健医生对可能患传染病的学生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及时上报。

 

  四、异常情况处理 

 疑似传染病的学生,学校立即通知家长,家长带其学生去医院进一步诊治,如排除传染性疾病,凭医院的证明可继续上课或回家休息;如不能排除传染性疾病,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关的隔离治疗措施。

大中院校学生可自行前往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