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78799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docx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

通过参加这次国培研修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教学有所帮助的知识,虽然有点忙,但是我认为非常值得。

我每天一有空就迫不及待的上网学习,认真观看专家们的视频讲堂,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同时还能看到很多同行自己的教学心得,听取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感悟到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次国培学习的感悟与收获,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针对前期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经过再次反思、反复推敲和深入论证之后,我对拟解决的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想法与认识,同时结合校本研修的集思与教学实践,并对前期教学设计(初稿)进行了具体化改进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分数的再认识及分数与整数除法的关系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的,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定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深一些,因此,要想真正弄懂它,学以致用,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

一、生成过程:

我发现教学设计原稿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讲解,学生听为主,不给学生留有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更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使数学课显得枯燥无味。

2、盲目的跟“课改风”,教师有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走向自己设计好的“陷阱”,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要求同学们去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能适时、巧妙的去做引导,导致同学们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概念比较模糊。

4、语言罗嗦、把握不住重点,在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没有着重强调“零”除外这一特性。

5、课后作业布置随意性大,没有代表性,更没有科学性。

6、老师对同学们的“鼓励”随意性大,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鼓励给自己带来的自信和喜悦。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上千斟万酌,尽量把新课标的一些新理念体现出来。

注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

鉴于此,我对原来的初稿进行了如下修改:

1、从实际生活中入手,列举学生身边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2、通过讲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能力方面,我主要采取的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将方法教给大家,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主要经历了观察、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和把握,让学生不仅从中获得了数学知识、技能,而且亲身经历了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了数学活动的方法,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4、教师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鼓励,让学生真正感到来自鼓励的喜悦和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欲望。

5、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更要注重它的内涵,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精心设计课后思考题,让学生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让学生在好奇中边做边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的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以上调整,我将最终的教学设计方案制定如下:

二、创新体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无论是以前的老教材,还是现在的新教材,其在分数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本内容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借助直观图,让学生认识到有的分数虽然分子和分母都不同,但大小是相等的。

同时,也引发了学生探索规律的心理需求:

到底什么样的分数大小相等呢?

例2则逐步引导学生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具体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通过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的操作活动,表示出和1/2相等的分数,直观感受等分数;第二,通过有序地填空,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得出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相等;第三,为了增强结论的说服力,让学生再次观察例1的三个分数,研究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第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同时,补充除以的那个除数不能是0;第五,自己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第六,联系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简单验证。

掌握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以及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是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

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联系除法里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以图形为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寻找规律,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策略: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色、形于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主要采用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引导发现、组织讨论、比较归纳、揭示规律、组织练习等教法;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和自学尝试法等学法。

完全开放空间,激发学生思索,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双赢。

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要我学”为“我要学”。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德。

(六)、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七)、教学难点:

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彩笔、各种分数卡片。

(九)、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示故事:

同学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老师祝愿同学们节日快乐!

在我们欢庆自己的节日时,花果山圣地也早已是一派节日喜庆的气氛。

【六一儿童节到了,花果山上张灯结彩,一群小猴们享受着节日的快乐。

美猴王孙悟空给小猴们做了三块它们最爱吃的饼。

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一只小猴贝贝一块。

第二只小猴佳佳见到说:

“太小了,我要两块。

”孙悟空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

第三只小猴丁丁急了,它抢着说:

“我要三块,我要三块。

”于是,孙悟空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丁丁三块。

贝贝、佳佳见了,连忙说:

“大王,不公平,不公平,我们要分得和丁丁的同样多。

”】

“同学们,孙悟空真的分得不公平吗?

【上课时先看一段故事,学生一定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

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

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猜想一下孙悟空分得公平吗?

为什么公平?

我们平常怎样去做?

让我们也来分分看。

请同学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成员拿出课前准备的三张长方形纸片,共同来折一折、分一分、议一议,并完成操作报告(课件出示操作报告)。

请小组长分工一下,明确记录的同学。

(2)任选一小组的同学台前展示实验报告,并汇报结论。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1/42/83/12……

【教师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组织讨论。

A、通过操作我们发现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相等关系。

那么,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

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B、孙悟空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

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

小组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得出结论。

教师板书:

剩下部分:

3/4=6/8=9/12

相等的分数:

1/2=2/4=3/6

(4)、导入新课:

黑板上二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虽然他们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是它们的大小却不变。

那么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变化有规律吗?

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这个变化规律。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请每组拿出探究报告,任意选择黑板上的二组相等分数中的一组,共同讨论、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1)、课件出示探究报告。

(2)、分组汇报,归纳性质。

(3)、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

选择一组学生根据探究报告,到黑板上边说边用箭头表示出分子、分母的变化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

(4)、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

(5)、有与这一组探究的分数不一样的吗?

你们得出的规律是什么?

(6)、综合刚才的探究,你发现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趁机板书:

分数的基本性质。

对这句话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补充“零除外”)

讨论:

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

(红笔板书:

零除外)

【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

“孙悟空分饼”和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得出的三组相等的分数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了材料,议一议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探求新知、独立思考的指南,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

(7)、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你认为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

为什么?

你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则根据学生回答,在相应的字下面点上着重号。

师生共同读出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基本性质(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

(8)、展示课件讨论:

现在你知道孙悟空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

如果小猴子要四块,孙悟空怎么分才公平呢?

用分数表示为?

如果要五块呢?

【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孙悟空的想法,并回答如果小猴佳佳要四块饼、五块饼,孙悟空怎么办?

既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在帮孙悟空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4、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以游戏的方式完成,教师说分母或分子,学生说出相应的分子或分母,使组成的分数与给定的分数相等。

(2)、(a、b是自然数),当a=1,2,3,4……时,b分别等于几?

讨论:

a与b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关系?

依据是什么?

(3)、把6/10、43/50、1/2和4/5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作业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从容地对待,树立必胜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总结反思:

(1)、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

(2)、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

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

【评析: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反思学习过程,不仅交流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谈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有助于学生内化、优化认知结构,感悟探究方法和数学思想,体验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愉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6、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

2题、6题、8题。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7、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2÷4=4÷8=3÷6=…3÷4=6÷8=9÷12=…

1/2=2/4=4/8=3/6=…3/4=2/6=9/12=…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意图:

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根据板书归纳、整理本课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十)、分发学习活动效果评价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附:

学习活动效果评价设计表:

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D

精神

状态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摆放整齐。

2、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

3、发言响亮、清晰。

4、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

参与

程度

1、主动参与的时间长,投身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之中。

2、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3、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能积极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4、善于思考,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策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5、积极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分工明确,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

参与

效果

1、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3、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

姓名

教学反思:

1、用故事情景引入,用猜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

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2、步步逼近,主动探究。

用逐步向学习目标逼近的方式学习数学,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一次完整地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只能用逐步向目标逼近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概括出例题的规律,再将这个规律与书上的结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归纳的规律并不精确,然后重点讨论为什么要“0除外”,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接下来再沟通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3、前后呼应,体验成功。

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用实验、说解问题的过程、对比归纳规律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体验。

应用拓展时又利用判断等式来巩固知识。

4、以前我曾经听过也上过几节这样的课,感觉学生都比较容易理解,觉得这知识不难,用不着老师多讲了,也就使整节课显得有点单调,枯燥,基于以上原因,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

5、从整节课的教学氛围来看,我比较善于用语言激励、提问题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从课堂练习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用这一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能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教学效果良好。

三、创新价值:

通过这次创新性成果的研究,使我加深了对新课标的认识,尤其是对新课标中关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要求的认识。

我结合新课标的新理念和对学生的具体实践情况,对本节课有了新的认识:

1、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这本来是很明白的道理,毋庸多说的。

但是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仍然存在,学生只是听讲的“受体”,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设计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及探索欲,使学生懂得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

本节课中,我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孩子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利用“发现法”的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怎样教”是围绕“学生怎样学”来进行的。

整个设计充分估计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旧经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与学习情趣,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学习之间的关系等,使“教案”变成了“学案”。

2、注重学习情感因素的培养。

学习不单纯是智力的活动,同时还有情感的参与。

情感与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智力负载着丰厚的感情,那么智慧所表达的内容就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不能用理智控制情绪,也会使本来办得好的事情办的更糟。

本设计注意到了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认知兴趣,强调了创造的快乐,寓教于乐,理智与情感融合互补,使学生学得愉快,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精神。

3、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基本性质及其应用过程。

在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把新课标中的一些新理念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

上课一开始课,我便以学生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做开场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的学习新知识。

接着我创设了学生们都喜欢的孙悟空在花果山给猴子分饼这一故事情景,请同学们帮助孙悟空分饼,同时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把饼分公平?

然后看看谁的方法好。

让学生从中初步感受到了分数基本性质的模型。

4、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的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领悟,从“学会”走向“会学”。

本节课中,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探索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比较”、“猜想”、“归纳”、“变与不变”等数学思想方法。

总结阶段再次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重点提炼探究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这样,学生不仅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还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经过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的初稿、学习交流、探讨领悟、反思实践、修改和最终定稿的过程,使我对教学设计过程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了解了教学设计原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这一创新理念的形成,为我今后的创新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