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790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1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出版基础知识要点考前回顾Word下载.doc

促进文化交流。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我国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伟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

(记忆方法:

双为双效、双百双用、质量、多样化)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为)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双百双用)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双效)

(4)坚持质量第一

(5)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具体任务包括: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中华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出版物的要素、种类和特殊性

出版物是精神文化成果中经过编辑加工、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通过发行而得以在社会上传播的作品。

1.出版物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具有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阅读、欣赏。

(2)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

(3)具有一定量的复本,可以向公众传播。

2.出版物的种类

(1)根据出版物总体特征的分类,有六大类:

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

其中,图书、报纸和期刊合称为“纸介质出版物”或“印刷型出版物”。

最早出现的出版物是图书,然后是报纸、期刊。

(2)根据出版物内容所属学科的分类

(3)从其他角度所作的分类。

按所载知识的层次结构不同,分为学术研究类、知识普及类、大众生活类、娱乐类;

按内容的表现形式,分为文字类、图画类、图文类、声音类、图像类、多媒体类。

3.出版物的特殊性

(1)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两重性,是出版物最重要的特殊性。

(2)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

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既可能一致,也可能背离。

(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

二者既可能统一又可能对立的关系,是出版物的特殊性之一。

正确处理这两个效益之间关系的原则是:

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五、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出版资源的概念

出版资源是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必须加以开发、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

(1)人才资源由出版者队伍、作者队伍等构成。

(2)信息资源由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全社会的文化积累、出版单位和出版物的品牌信息以及市场的文化需求信息等构成。

信息资源不是消耗型资源,而是再生型资源。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紧紧跟上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选题;

整合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

即使更新已有成果;

着力打造品牌并扩大其影响;

开发国外资源;

组合运用多种媒体。

(3)物质资源由生产出版物所需的各种物质材料以及各种有形资产构成。

2.资源的特点

人才资源的特点:

(1)不但包括本行业的从业人员,还包括行业外的作者和特约编辑等专业人员。

(2)既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专业学科素养,又要有相当的经营管理才能。

(3)特别强调人才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信息资源的特点:

已经生产出来的出版物,不仅是它的产品,而且常常也是它进行再生产的生产资料。

六、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

1.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紧跟社会的发展;

更新已有成果;

打造品牌并扩大影响;

运用多种媒体。

2.要注意的问题:

着力于深度开发;

重视调查研究;

强化创新意识;

提高信息把握能力;

注重信息质量,提高使用价值。

3.信息资源的维护:

不断实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不断更新、优化信息资源;

实现专业化管理;

建立信息资源预警和应急机制。

七、我国出版业的特点与构成

1.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

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具有产业经济属性;

富有文化创意价值;

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

事业和产业的有机统一。

2.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1)出版单位:

是从事出版活动的机构,包括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期刊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

出版社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出版各种相应种类的出版物。

期刊社的编辑出版部门与期刊的主办单位以及期刊登记机关必须位于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域内。

期刊社可以设立办事处、联络处等派出机构或与广告经营单位建立协办关系,但派出机构和协办单位不得从事采访、编辑活动。

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具有新闻采编业务的期刊社,可以在登记地以外的地区设立只从事采编活动的记者站,但必须报经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部门批准。

(2)制作单位:

对精神生产内容进行技术加工处理,制成能够据以批量复制出版物的、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母版”的专门单位。

设立出版物制作单位,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报请审批或备案的手续。

未取得合法资质者不得从事出版物制作经营业务。

(3)印刷复制单位:

我国对印刷复制单位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一定级别的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任何单位都不得经营出版物的印刷、复制业务。

(4)发行单位:

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一定级别的出版行政部门审批许可,任何单位都不得经营出版物的发行业务。

(5)出版专业教育、科研单位。

八、我国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1.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推进公益性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

(2)推动经营性出版单位专制,重塑市场主体。

(3)推进联合重组,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

(4)引导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健康发展。

(5)加快推进现代出版市场体系建设。

(6)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2.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发展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传统出版业态。

(2)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业态。

(3)发展动漫、游戏出版业态。

(4)发展印刷复制业。

(5)发展出版流通业。

九、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的出版业概况

1.台湾地区

出版机构绝大多数是民营的,主要集中在北部;

连锁书业发达;

最大的书展台北国际书展,每年举办一届,每年一二月份。

2.香港

出版社设立实行登记注册制度。

有出版社500多家,年出版图书1万多种,出版公司或跨国公司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既是一个中文出版市场,也是一个英文出版市场。

有报纸50多种,期刊700多种,其中中文500多种,英文100多种,中英双语的100多种。

香港书展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明年一次,7月举行。

香港是世界最发达的印刷中心之一。

2.澳门:

出版机构包括政府、民间团体及私人主办的三种性质的出版机构,其中政府的公营出版机构占重要位置,其次是民间团体的出版机构,个人的出版机构较少。

图书主要购买者是图书馆。

十、主要发达国家出版业概况

1.美国。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业和出版市场,2009年达到501亿美元的规模,约占全球21%。

图书出版史最大门类。

美国出版企业的设立采用登记制,全美有6万家出版机构。

2.英国。

出版业始于15世纪70年代,以1476年威斯敏斯特教堂开设英国第一家印刷所为标志。

英国是世界上出版大国和出版强国之一,图书出版是最大门类。

对出版企业的设立实行登记制,对外资进入英国出版业没有限制,对印刷出版物免征增值税,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缴纳17.5%的增值税。

3.法国。

大约有3600家出版机构,主要集中在巴黎、里昂。

法国图书的发行分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

4.德国。

2009年,出版物市场销售额为240亿美元,占欧洲25%。

对图书出版实行扶持政策,图书缴纳7%增值税,实行统一定价制度。

中间环节为中间商和零售商,中间商有三种类型订单中心、出版社配送代理和综合性中间商。

5.日本。

2009年出版物市场销售额386亿美元,占亚太地区52%。

报纸是最大出版门类。

大中型出版商同时出版图书和报刊。

十一、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内容

1.学科性质。

出版学是研究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为出版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出版学是行业之学,领域之学,其学科性质属于应用科学,不是基础科学。

2.研究对象:

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出版物、出版业和出版物市场是出版学研究的三个重要范畴。

3.学科内容:

(1)出版与社会的关系。

重要内容。

(2)出版物。

是出版活动的成果,它集中体现了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是出版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包括:

研究出版物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特点及关系;

研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其相互关系。

(3)出版业。

是从事出版活动的社会行业,是出版学研究的主体。

出版业与相关行业的关系;

出版业的体制机制;

出版业的结构和发展方式。

(4)出版物市场。

研究重点在于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出版物市场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

(5)出版人才队伍建设。

(6)出版管理体制、出版法规及宏观管理。

(7)中外出版历史。

第二章数字出版与数字出版产品

一、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概念

1.电子出版。

指将数字化内容与具备一定外在形态的物质载体固定在一起提供给消费者的出版方式,而不论其内容的形式是否为数据库,也不论其读取设备是否为计算机。

2.互联网出版。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互联网出版的主体是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互联网出版单位。

3.手机出版。

因用以接收信息的终端设备主要是手机而得名,这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送出版物内容信息的出版方式。

二、数字出版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

2.特征:

(1)内容生产数字化。

(2)管理过程数字化。

(3)产品形态数字化。

(4)传播渠道网络化。

三、数字出版的发展

1.兴起。

(1)国外数字出版以1959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卫生法律中心建立全文检索系统为标志。

(2)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6年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创刊,并通过中国教育与研究网向全球发行,标志着中国第一份网络报刊诞生。

(3)1999年10月,人民出版社将《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制成网络版,并通过人民时空网站第一次成功实现销售,这是中国互联网图书出版的开始。

(4)2004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了首批50家互联网出版机构,标志着数字出版在我国正式成为一种新的出版业态。

2特点:

(1)数字出版发展势头强劲。

(2)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3)数字出版投入和产出矛盾突出。

四、数字出版相关技术

1.信息处理技术。

早期应用主要是利用电子技术来改善出版活动,比如电子编辑、电子排版和数字化印刷,可以认为是一种“出版的数字化”过程。

2.互联网技术。

1968年组建的阿帕网,1969年12月开始联机,1983年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因特网。

五、数字出版的特点及种类

1.特点:

(1)物理空间利用率高。

(2)复制成本低廉,有利于环保。

(3)版本更新和发行都能做到快速便捷。

(4)方便消费者全面把握知识信息。

(5)互动性强,收集反馈信息便捷。

2.种类:

(1)数字图书;

(2)数字报纸;

(3)数字期刊;

(4)数据库出版物;

(5)手机报;

(6)手机书;

(7)手机刊;

(8)手机音乐;

(9)电子书(内容构成、阅读设备、阅读软件);

(10)按需印刷;

(11)动漫和网络游戏产品

第三章编辑概论

一、编辑的概念和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1.编辑的概念:

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最早的编辑活动是书籍编辑活动。

2.编辑的地位:

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l)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晌。

(2)编辑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3)编辑工作对出版单位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二、编辑工作的特点、基本功能

1.编辑工作的特点:

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

2.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文化生产中的设计、组织功能;

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导引功能;

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

三、对编辑人员的基本能力和责任的要求

1.编辑人员的能力:

政治认知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规范能力、加工能力和写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

编辑策划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是否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

是否别处心裁,富有创新意识;

是否熟悉出版实务,懂得经济核算;

是否了解消费者,把握出版物市场变化趋势

2.编辑人员的责任:

政治责任、社会贵任、把关资任、宣传引导责任。

四、编辑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1.编辑的作者工作:

发现作者、选择作者、建立作者队伍数据库、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为作者服务、维护作者权益。

2.编辑的读者工作:

进行读者调查、为读者服务、处理读者来信。

五、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编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中国开始的。

最早以“编辑学”命名的专著,1949年在广州出版的李次民所著《编辑学》。

六、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1.编辑学的研究对象:

编辑活动的性质;

编辑活动的任务及其实现手段;

编辑活动的作用;

编辑活动的规律。

2.编辑学的研究任务:

研究编辑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研究编辑过程;

研究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研究编辑活动的创造性及其特点;

研究编辑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研究编辑历史

第四章出版历史知识

一、近现代印刷业的发展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

1.最先试验采用西方铅印排版技术进行中文书刊生产的,是到中国来的外国传教士。

早在1815年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澳门就办有一个印刷所,最早用机械印刷汉字出版物,是传教士马礼逊编著的6卷本《汉英词典》,该公司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套铅合金中文活字,数量多达10万枚。

2.中文活字:

单纯制造中文活字、先制字模再铸活字(戴尔)。

3.华美书馆:

姜别,大小铅字,分1-7号,称华美字。

(二)石印技术的兴盛

最早的平版印制术是石版。

1.1821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建立印刷所,于1828年用石印技术印刷出版《中文课本》。

2.1832年,广州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印刷所,1833年,出版石印中文月刊。

3.1874年,石印技术进入上海,出现土山湾印书馆的教会出版机构。

英国人美查办点石斋石印书局。

19世纪80年代初,又有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

超过雕版印,一时胜过铅印。

(三)铅印技术主导地位形成

辛亥革命前后,铅印物质条件逐渐完备,价格下降,小型印刷机能国内制造,于是取代石印。

费科举,给那些石印学童应试读本为生的石印书局以致命性打击。

(四)我国印刷业的快速发展。

抗日战争前20余年时间,是我国印刷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民国时期,印刷主要用于书刊生产领域。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正中书局等都有自己的印刷厂。

民国时期,凸版铅印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1.商务印书馆为国内最大的出版机构,从印刷厂起步,派员出国考察,了解新技术,自己制石印机、铅印机、铸字机等,还出售。

2.第二:

中华书局。

自印,还对外承接社会印件。

1916年扩大规模,吸纳右文印刷所等厂的机器,不定引进国外最新印刷机,派员出国考察培训。

到抗战前,在上海、香港拥有3哥厂,职工2000多人。

二、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图书装帧,经千余年的历史演变,最终统一为线装形式。

线装。

五四运动后,书刊整体设计得到加强。

不光是面封、底封、书脊、勒口、环衬、衬页、扉页等都进入设计者的视线范围内。

清末民初,铅印本书刊的外部形式受到日本图书的多方面影晌,而逐渐改线装为平装,面封和底封上还出现了各种图画装饰。

抗日战争期间,版画工艺更能适应战时的恶劣环境,被许多书籍设计者采用。

三、我国近现代出版机构的种类

1.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

19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出于传教的需要,在中国沿海及附近的海外其他地区,开办了教会出版机构.例如:

1814年成立于马六甲的英华书院,1838年成立于新加坡的华英书院。

1942年以后,外国传教士以上海为中心,开办了一批出版机构,例如:

墨海书馆、土山湾印书馆、美华书馆、申昌书局(申报馆)、点石斋书局、益智书会、图书集成局、格致汇编社、广学会。

2.晚清政府办的出版机构:

主要有两类:

(1)地方官书局:

曾国藩创办金陵书局后,扬州的淮南官书局、苏州的江苏官书局、杭州的浙江官书局、武昌的崇文官书局、长沙的思贤官书局、福州的福州官书局、广州的广雅官书局、成都的存古官书局、北京的直隶官书局、济南的山东皇华官书局、太原的陕西官书局、西安陕西官书局等先后兴起。

官书局利用政府的力量,大量刊刻反映传统学术文化内容的典籍。

“局刻本”多由学者名家从事校勘而质量精良,且价格像廉,流传很广。

(2)洋务派的出版机构:

第一所官办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书籍,其中,丁韪良的《万国公法》,毕利干的《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影响最大。

中国晚清时期译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机构: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其著名出版物有《谈天》、《地学浅释》、《佐治刍议》和《西国近事汇编》等。

3.民营出版机构

(1)维新派的著作大量出版: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维新派出版的《公车上书记》等。

《西学书目表》初版2000余册,上市即脱销。

还有《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报》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

(2)革命派图书大量涌现:

章炳麟《訄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革命派创办的报刊:

上海的《大陆》、《苏报》、《国民日日报》、《民呼日报》,厂东的《亚洲日报》,武汉的《江汉日报》,浙江的《萃新报》、《杭州白话报》,安徽的《安徽俗话报》,河北的《直隶白话报》。

4.五大出版机构:

清末民初,上海在近现代中国出版史上占有中心地位,中国前五大出版机构都产生于此:

(1)商务印书馆:

1897年,夏瑞芳等人合资创办。

1902年成立编译所,由张元济主持.严复与林纾的译作,多由商务印书馆刊行。

出版期刊《绣像小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

(2)中华书局:

1912年,陆费逵等人创办.出版有八大期刊:

《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中华妇女界》、《大中华》、《中华教育界》、《中华学生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

(所出期刊,都有“中华”二字)

(3)世界书局:

1917年,沈知方创办。

(4)大东书局:

1916年,吕子泉等创办。

(5)开明书店:

1926年,章锡琛创办.开明书店的《中学生》杂志有广泛影晌。

夏商、中陆(中路)、沈世(审视)、大吕、开章(开张))

5.文化团体办的出版机构:

语丝社办《晨报副刊》,创造社办《创造季刊》,文学研究会办《小说月报》。

四、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运营模式

1.机构组织。

各民营出版机构的规模差别悬殊,大型、中型、小型出版机构;

资金实力大小不一;

就某一具体出版机构而言,其机构组织随出版业务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变化;

2.人员构成:

(1)与其机构设置互为对应。

编辑出版、营业推广。

大多数出版机构总编请专人专任其事。

一个出版机构大至方针、策略的制定,小至选题的确立,均为总编职责所在。

(2)编辑部事出版企业知识含量最高的部门;

(3)其他部门一般职员,过去习惯上称之为店员。

3.资本构成:

(1)独资、合伙、资本额有限的,多为中小型出版机构。

(2)股份制:

益处多方面:

企业责权利关系明晰化,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高级职员持股,利于增强组屋弱国,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3)通过招股筹措资金、动员作者用稿酬入股、开展书刊邮购业务等融资手段。

4.选题开发:

(1)有跟风型、提高型、创新型选题;

(2)各出版机构编辑人员素质、组织规模、编辑出版目的等因素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