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9170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docx

必修二第三单元学案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时空整合

1.世界

2.中国

二、对近代化的认识

1含义:

近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2、表现:

①政治上:

(法制化、民主化)一是中国奋起抗争探索,专制受到致命冲击;二是外交日益同国际接轨。

②经济上:

(工业化、市场化)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③思想文化上:

(科学化、大众化)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④社会生活上:

(城市化、文明化多元化)西风东飘,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

3中外近代化历程的比较:

西方

中国

开始的背景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两半社会

近代化过程不同

精神——制度——器物

思想革命、政治革命还是工业革命

器物——制度——精神

领导阶级不同

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目的不同

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地主阶级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阻力不同

封建势力

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被动性

1.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

洋货大量涌入,对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瓦解作用.

积极:

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②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③中国近代工业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逐渐产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消极:

但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附庸。

2.主要表现及影响

(1)小农经济的解体

(2)外资企业的建立

外国商人由于贸易运输的需要,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通商口岸建了许多船坞和船厂,这些企业成为中国出现最早的近代企业,从中诞生了最早的中国工业无产阶级.

练一练1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分解加快,这种“分解”主要是指A.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进一步分离并日益商品化B.小农经济为多种经济成分所取代C.资本主义经济向农村渗透D.自然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1.官办洋务企业与近代工业的起步

洋务官办企业

背景:

内忧外患

目的:

地主阶级维护清封建统治,学习西方科技,自强求富

创办企业①军用企业以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为代表

②民用企业以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为代表

中国近代化起步的一个特点---先军工,后民用

评价:

(从经济角度评价)引进了….培养了…..刺激了….开启了….抵制了….瓦解了…但是…….

练一练:

2.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B.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3.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种新的经济成分。

它们同自然经济的关系是

A.互相依赖B.不同程度瓦解着自然经济

C.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瓦解D.继承发展

4洋务运动起到的积极历史意义主要在于

A.建立起近代的政治制度B.将学习西方付诸于全面实践

C.催生了中国的近代企业D.抵御列强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和发展

整理巩固

主题一:

你认为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推动因素:

①列强经济侵略的客观作用;②政府政策的鼓励;

③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⑤有利的国际环境。

阻碍因素:

①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

②社会因素:

战争不断,政局不稳;

③自身因素: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④重要因素:

自然经济的抵制;

主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

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产生壮大,从而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3)思想上:

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开展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冲击、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

 

主题三:

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几点认识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着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方向,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3)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中国近代化才有出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近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它包括: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史学界把世界近代化的类型分为两种:

“早发内生型”(社会内部自身力量产生近代化)和“后发外生型”(近代化的启动多是源于外部的刺激与挑战)。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近代化的类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

【答案】示例一早发内生型近代化,如英国。

18世纪中期,英国近代化因素已具备。

英国首创君主立宪制;拥有广阔的世界市场;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为近代化提供资金和自由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积累了技术经验;政府奖励技术发明。

这些因素促成英国率先启动并完成近代化。

英国是早发内生型近代化的典型。

示例二后发外生型近代化,如中国。

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因素开始具备。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为近代化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军事、经济、教育逐渐开始近代化;在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发展,也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甲午战后,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上的近代化。

中国是后发外生型近代化的典型。

练一练:

4“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

①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提倡国货”运动

②国民政府实行的“币制改革”

③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④官僚资本的形成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评述:

“袁世凯接管政权并不是简单的旧政权复辟。

他担任总统时期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商业的立法,稳定财政货币制度,鼓励私有企业”。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这些经济政策不过一纸空文,并未落实

B.意识形态的矛盾导致历史认识的差异

C.这些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采取的欺骗手段

 

材料一唐朝长江三角洲的手工业及城市主要有洪州的造船业,越州的青瓷制造业,宣州的造纸业和苏州的织锦业等.

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江南地区的工业有汉阳铁厂、安庆内军械所、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上海发昌机器厂、福州船政局、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等。

材料三一战期间,长江三角洲近代工业企业数量增多,工业生产领域扩展,以轻工业为主,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区域发展的分布格局。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生产手段方面有何变化?

其中材料二反映了哪两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4分)

由传统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业生产转变。

官办企业和私有企业

2>历史学家们曾指出:

“中国的近代化首先在江南展开绝不是偶然的。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分)

这里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城镇发展,人口集中,交通发达,地理条件优越;近代通商口岸被迫开放,自然经济解体相对较早;近代洋务企业、外商企业、民族工业最早在这里创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在全球化的今天,你认为只能够过民族工业的出路在哪里?

把握发展机遇努力创建和平的建设环境;创新科技,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转变产业结构;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机制等。

 

马克思

主义

民主科学

图解历史

民主革命

思想

维新变法

思想

早期

维新

思想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或影响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

较快发展

1927——1936

沉重打击

1937——1945

陷入绝境

1945——1949

 

主题一:

近代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2)政治上: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