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愈 明朝开国六公爵.docx
《邓愈 明朝开国六公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愈 明朝开国六公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邓愈明朝开国六公爵
邓愈明朝开国六公爵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明朝开国六公爵。
指明朝为开国立下大功。
建国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六名功臣。
他们分别是:
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
中文名,明朝开国六公爵。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
所属阵营,明朝。
主要成就,建立大明王朝。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明初大臣。
汉族。
字百室。
定远人。
少时有智计。
习法家著作。
推断时事。
多有所中。
元至正十四年。
经丁德兴推举投朱元璋幕下。
掌书记。
劝朱元璋效法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
知人善任。
不嗜杀人的做法。
以成帝业。
于是。
被任为参谋。
参预机画。
主持馈饷。
倍受信用。
他善于调护诸将。
因材用人。
使之各得其所。
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
以其为参议。
军机进退。
赏罚章程。
多由他裁决。
明朝建立。
兼太子少师。
授银青荣禄大夫。
上柱国。
录军国重事。
定官制。
礼仪。
监修《元史》,编《祖训录》。
《大明集礼》,事无巨细。
都由善长与儒臣谋议而行。
洪武三年。
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
特进光禄大夫。
左柱国。
太师。
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
子孙世袭;予铁卷。
免二死。
子免一死。
时封公者共六人。
而善长位居第一。
授封制词中将他比之萧何。
褒称甚至。
但李善长富贵极便意稍骄。
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不满。
四年。
以疾致仕。
病愈后主持修建临濠宫殿。
时朱元璋徙江南富民十四万于临濠。
又以善长管理其事。
九年。
与曹国公李文忠总中书省。
大都督府。
御史台,同议军国大事,督修圜丘。
其子琪尚临安公主。
拜驸马都尉。
胡惟庸以李善长推荐。
被擢为太常寺少卿。
后为丞相。
两人往来甚密。
十三年,胡惟庸案发。
二十三年,李善长以胡党获罪。
谓其元勋国戚。
知逆谋不举。
狐疑观望。
心怀两端。
大逆不道。
连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律处死。
朱元璋手诏条列其罪。
传着狱辞。
为《昭示奸党三录》布告天下。
次年。
虞部郎中王国用上书诉其冤。
朱元璋得书。
竟不加罪。
关于李善长是否参与谋反。
明代史家郑晓。
王世贞等人均持否定态度。
魏国公徐达。
徐达出身农家。
少有大志。
喜读兵书。
知《六韬》《三略》。
元至正十三年。
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
隶朱元璋。
从取滁州。
和州等地。
智勇兼备。
战功卓著。
位于诸将之上。
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
下太平。
俘元万户纳哈出。
继率军克溧阳。
溧水。
次年。
从朱元璋克集庆。
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
号令明肃。
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十七年。
率军克常州。
分兵取常熟。
江阴等地。
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
次年。
留守应天。
升奉国上将军。
同知枢密院事。
二十年五月。
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
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
俘斩陈军万余。
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
二十一年。
从取江州。
率师先行。
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
升中书右丞。
二十三年,从援安丰。
败张士诚部将吕珍。
移师围庐州。
旋从援洪都。
在鄱阳湖之战中。
冲锋陷阵。
败陈友谅军前锋。
杀1500人。
士气大振。
二十四年。
任左相国。
复引兵克庐州。
继挥师克江陵。
辰州等地。
邓愈平定陈友谅余部。
二十五年。
率师东向。
遵朱元璋先克淮东。
再占浙西。
后破平江之方略。
进攻张士诚,克泰州。
次年克高邮。
淮安。
兴化等地。
悉平淮东。
同年八月。
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
由太湖进围湖州。
数败张士诚军。
迫守将李伯升。
张天骐以城降。
十一月。
转兵北上。
合围平江。
并申明军纪。
禁掠民财。
二十七年九月。
率将士破城。
俘张士诚。
师还。
封信国公。
十月。
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
北伐元军。
连战皆捷。
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
占领山东全境。
明洪武元年三月。
进军河南。
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
竹昌。
取汴梁。
继在塔儿湾大败元兵5万。
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
河南平。
旋分兵克潼关。
西取华州。
五月。
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
奏请乘势直捣元都。
闰七月。
移师北上。
连克卫辉。
磁州。
会诸军于临清,沿运河北进。
大败元军于河西务。
进破通州。
迫元顺帝北走。
八月初二。
督军克大都,推翻元朝。
乘胜克真定。
怀庆等地。
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
遂与诸将商议。
运用批亢捣虚战术。
乘其不备直捣太原。
迫扩廓回军救援。
旋选精兵夜袭其营。
迫扩廓率18骑遁。
俘降4万人。
克太原。
占山西。
二年。
挥师入陕西。
迫元将李思齐降。
斩元将张思道。
陕西平。
三年。
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俘元王公。
将领以下万余人。
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
改封魏国公。
次年。
镇守北平。
练军马。
修城池。
总领北方军事。
五年。
与左。
右副将军李文忠。
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
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
次年,复率诸将出征。
败北元军于答剌海。
还军北平。
戍守边防。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
持重有谋。
纪律严明。
屡统大军。
转战南北。
功高不矜。
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
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明代开国著名将领。
字思本。
汉族。
江苏盱眙人。
朱元璋外甥。
十二岁丧母。
由朱元璋抚养长大。
喜爱读书。
作战骁勇。
治军严明。
尝下令擅入民居者死。
一卒借民釜。
斩以徇。
城中帖然。
史称“器量沉宏。
人莫测其际。
临阵踔厉历风发。
遇大敌益壮”。
师事金华范祖乾。
胡翰。
通晓经义。
能诗善歌。
恂恂若儒者。
19岁率亲军。
从朱元璋增援池州。
初建战功。
继又率部连挫元军。
于元至正十八年攻占浙江昌化。
淳安等地。
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
后与邓愈会师。
再克浙西重镇建德。
不久。
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
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
顺流而下。
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
二十五年春。
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
李文忠率军驰援。
因敌众己寡。
将士有疑惧。
他激励将士说:
兵在谋不在众。
次日。
乘雾进攻,冲其中坚。
果获大胜。
歼张军数万。
俘将校600人。
二十六年秋。
率军进克杭州。
迫守军3万投降。
升浙江行省平章。
明洪武二年。
以偏将军从常遇春攻占元上都。
常遇春病逝后。
他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
俘斩元兵万余。
次年。
与徐达分道北征。
俘获元顺帝孙及后妃公主。
缴获宋。
元。
玉玺。
金宝。
珊。
锁圭等。
升大都督府左都督。
封曹公。
同知军国事。
洪武三年正月初三日随征虏大将军徐达远征漠北。
攻克兴和。
兵至察罕脑儿。
五月。
攻克应昌。
生擒元帝之子买的--八剌。
洪武五年明太祖下令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
分三路北征。
李文忠掌东路军。
率师追至称海。
洪武七年。
率军攻克大宁。
高州。
斩故元宗壬朵朵失里等。
至毡帽山斩鲁王。
获其妃蒙哥秃。
八月。
率军至丰州。
生擒元大臣12人。
十年。
负责大都督府。
十二年与西平侯沐英进兵洮州。
平定起事番民。
兼领国子监事。
李文忠好学问。
通韬略。
交儒士。
严治军。
临阵奋勇。
战功卓著。
十七年病卒。
他器量深沉。
变化莫测。
临战意气风发。
遇大敌胆气益壮。
为人忠直。
尝命军中收养道上弃儿。
所全活无算。
又劝朱元璋少杀人。
家故多客。
尝以客言。
劝帝少诛戮。
又谏帝征日本。
及言宦者过盛。
非天子不近刑人之义。
以是积忤旨。
不免谴责。
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
帝亲临视。
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
洪武十七年卒。
追封岐阳王。
谥“武靖”。
配享太庙。
肖像功臣庙。
位次第三。
赐葬钟山之阴。
子李景隆嗣曹国公爵位。
宋国公冯胜。
冯胜。
明初大将。
初名国胜。
又名宗异。
汉族。
定远人。
冯文质次子。
冯国用之弟。
喜读书。
通兵法。
元末与其兄国用组织武装结寨自保。
后投靠朱元璋。
朱元璋略地至妙山。
国用偕胜来归。
甚见亲信。
从下滁。
和。
战三叉河。
板门寨。
鸡公山。
皆有功。
渡江。
积功为元帅。
国用死后命袭兄职。
为亲军都指挥。
洪武五年。
明军十五万兵分三路。
出击漠北。
徐达的中路军为扩廓帖木儿的王保保大败于岭北。
死伤万余人。
李文忠轻敌冒进阿鲁浑河。
与元将哈剌章激战。
几乎战死;只有冯胜率傅友德等连战皆捷。
六月十一日。
攻下亦集乃路。
至瓜州。
沙州。
七战七胜。
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
十月二十四日。
明军班师回朝。
此后。
从援安丰。
决战鄱阳湖。
下武昌降陈理。
克平江俘张士诚。
论功仅次常遇春。
迁右都督。
吴元年。
以右副将军从大将军徐达北伐。
下山东。
取汴。
洛。
潼关。
论功列第三。
中原平定。
封宋国公。
后数率大军出塞征扩廓。
纳哈出。
洪武二十年。
以冯胜为大将军。
与傅友德。
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
降伏纳哈出。
设置泰宁。
福余。
朵颜三卫。
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
“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
胜居第三”。
仅次于徐达。
常遇春。
冯胜平时在打谷场的地底下埋了许多个大腹小口的瓦瓮。
洪武二十六年。
蓝玉案发。
越二年。
以蓝党被赐死。
其亲戚向朱元璋控告冯胜私埋兵器。
因小罪与傅友德。
王弼等同为朱元璋所处死。
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
其义女。
女儿冯秀梅。
冯文敏同时被害。
成化十一年祥符新昌坊建有“冯胜祠”。
《明史》曰:
“太祖春秋高。
多猜忌。
胜功最多。
数以细故失帝意”。
卫国公邓愈。
邓愈。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
字伯颜。
虹人。
幼时聪慧好学。
稍长即怀平定天下的大志。
元末。
各地农民纷纷起义。
反抗当时的黑暗统治。
父邓顺兴。
重气节。
讲信义。
被乡人推为练总。
率领人民。
保境安民。
后与元军作战。
中箭身亡。
友德之兄友隆接掌兵权。
不久。
友隆病故。
16岁的友德继掌兵权。
亲率人马与元军作战。
友德足智多谋。
身高体壮。
武艺高强。
每战均身先士卒。
冲锋陷阵。
奋力拼杀。
元兵多不敢与之交锋。
泗州。
灵璧。
盱眙等地人民闻风归附。
求其保护。
元至正十五年。
友德率所部投奔朱元璋。
元璋命其为管军总管。
赐名愈。
时年18岁。
朱元璋为了统一江南。
命邓愈与常遇春领兵自巢湖乘船南下。
先后攻占牛渚矶。
太平。
溧阳。
溧水。
句容。
芜湖。
元将海牙率水师集结于采石。
准备进攻太平。
邓愈出奇兵直捣敌寨。
俘其精锐;又以小船两只。
满载柴薪。
内藏火药。
灌以油蜡。
冲入元军水师之中。
火烈风猛。
满江红赤。
元军大败。
死伤无数。
自此。
元军无力扼守长江。
邓愈等乘胜渡江。
进攻金陵。
元南台御史福寿督兵死守。
邓愈等浴血苦战。
终于攻破金陵。
杀死福寿。
后与徐达又顺势占领镇江。
丹阳。
邓愈金坛。
广德。
朱元璋因邓愈战功卓著。
提升为广兴翼元帅。
十七年。
朱元璋又提升邓愈为枢密院院判。
同年七月。
命邓愈为征南将军。
以胡大海为副将。
攻取旌德。
绩溪。
休宁。
并乘胜攻占江南重地徽州。
元苗帅左丞杨完者率兵数万来反夺徽州。
当时徽州城郭残破。
守御之器未备。
而胡大海率师攻婺源未回。
邓愈身边只有少数士兵。
情况危急。
于是其激励士兵。
明立赏罚。
打开四门。
布下疑兵计。
苗军见状。
不敢入城。
胡大海得到消息后。
昼夜兼程赶回。
与邓愈里应外合。
协力拼杀。
苗兵大败而逃。
邓愈又先后攻占了婺源。
休宁。
严州。
转战皖。
浙。
赣等地。
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
敌军望风而逃。
所到之处。
军纪严明。
秋毫无犯。
各地民众争持酒肉慰劳。
进攻江西时。
陈友谅部将邓克明以省印及抚州。
建昌。
临川等23州印请降。
二十二年。
邓愈率兵攻占陈友谅所占重镇南昌。
被提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镇守南昌。
在著名的“洪都保卫战”中。
他与朱文正等人一起。
为朱元璋抽调兵力全歼陈友谅赢得了时间。
朱元璋赏赐邓愈金千两。
缎百匹。
消灭陈友谅后。
邓愈又奉命先后平定江西南安。
南雄。
韶州。
赣州诸郡。
28岁的邓愈被提升为江西行省右丞。
湖广行省平章。
镇守襄阳等处。
30岁任御史大夫。
朱元璋登基。
建元洪武。
加封邓愈为太子谕德。
当年。
徐达。
常遇春率北伐大军出山东。
邓愈自湖北出河南。
作为偏师进行配合。
大军平定中原后。
命邓愈为征戍将军正总兵。
平取江淮等地未归附的州县。
不到两年。
唐州。
南阳。
金州。
均州。
商州。
房州等地均归附明朝。
洪武三年。
朱元璋又任命邓愈为征虏左副将军。
协同徐达西征。
邓愈率兵奋战元残军王保保部。
斩首2000级。
俘获王公以下百余人。
士兵8万多。
骆驼。
马匹。
辎重不计其数。
八月。
进克河州。
乌斯藏诸部。
招降吐蕃。
追击元豫王至西黄河。
在黑松林斩杀元大将阿撒秃。
大军深入甘肃西北数千里。
因此。
河州以西皆属明朝版图。
十一月。
班师还京。
因功赐宅第于南京洪武正街。
赐虹县城南良田500顷。
佃户73家。
守坟户150户。
仪仗户19家;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
特进荣禄大夫。
右柱国。
封卫国公。
同参军知事。
食俸禄3000石。
洪武十年。
吐蕃残部抢劫乌斯藏贡使辎重。
邓愈任征西将军。
兵分但路。
深入吐蕃腹地。
追杀至昆仑山。
俘斩万人。
获马。
牛。
羊20余万。
招降诸国。
开辟疆土数千里。
朱元璋见到捷报后。
降旨嘉奖邓愈。
赐红蟒暖袍一件。
玉带一围。
十月。
凯旋到达寿春。
不久。
因病去世。
时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
年41岁。
朱元璋闻讯大哭。
停朝3日。
亲迎灵柩祭奠。
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
谥号武顺。
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
他还亲自选择墓地。
安葬在南京雨花台西安德门里的西山。
墓前置六对石翁仲石马。
山上遍植松柏。
禁止樵猎。
郑国公常茂。
常茂。
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子。
常遇春共有三个儿子。
长子常茂。
次子常升。
三子常森。
历史上的常茂功绩远不如其父常遇春。
但评书《明英烈》中对常茂评价颇高。
其功绩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
书中描述:
“常茂。
打仗足智多谋。
人称无敌大将。
纵横天下。
少有对手。
即使碰到几个势均力敌的。
肚子里也会冒坏水。
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
立下赫赫战功。
完成统一后,封孝义永安王.朱元璋猜忌忠臣。
令常茂驻守长城。
不给粮草。
后常茂逃走。
跟随燕王朱棣挂孝征南。
保燕王当了永乐皇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