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98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传媒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文化传媒业发展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传媒大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学校围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总目标,在“三步走”战略——“夯实基础、强根固本”阶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顺利完成了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优异成绩,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优秀;高层次人才工作有所进展,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零”的突破;科研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改革步伐加快,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党建达标验收获得优秀;校园布局更加合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完善内部绩效管理,教职工待遇有所提高;校园文化品味逐步提升,学校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传媒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期。

高等教育进入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学校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各种战略机遇,实施“二次创业”,开创新局面,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

在国家战略调整、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文化事业和传媒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看,一方面,高校之间的学科竞争日趋激烈。

一些综合性大学通过资源整合介入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呈现出整体优势,并很快抢占制高点,发展势头强劲。

另一方面,国际国内高校生源竞争激烈,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促使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学校发展方式,不断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

从文化领域来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为学校办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在推进学校“二次创业”、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距离“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

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与文化传媒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学校在学科、科研、人才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在传媒产业中发挥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凸显;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还有待建立;学校新发展与办学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突出,办学效益亟待提高;关系师生员工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学校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有待加强。

第二章总体战略与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国内外文化传媒业的新变化,顺应学生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和教职工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师生为本,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水平为核心,实施“二次创业”,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战略目标

(一)“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

根据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总目标和学校“三步走”战略,“十二五”是“彰显优势、重点提升”的阶段。

要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着力解决上水平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在保持一批学科和学科方向国内一流水平的基础上,力争有若干学科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确保学校在国内传媒高教领域的引领地位。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

教学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传媒领域精英人才。

学科结构定位:

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重点,文、工、艺、管、经、法、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突出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传媒、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三)“十二五”发展战略重点

质量提升战略。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解决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道路不动摇。

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强调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基础、师资力量为保障、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引领,形成学校各项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整体提升的新格局。

现代化管理战略。

实施现代化战略的核心是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水平,重点处理好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三个层面的关系。

我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在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处理好党委与行政的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集中与民主的关系。

提升现代化重在提升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管理水平。

学校的办学、管理等重大决策和行动要遵循大学教育规律,科学论证、慎重决策、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学校办学要更加程序化、精细化;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决策和管理要多吸收利益相关者参加,使之更符合民意和科学。

产业发展战略。

学校要适应文化传媒业变革的多样性需求,校内科研单位和广大教师,尤其是专家学者要贴近行业需求,加强与政府、企业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与文化传媒业政策、领域和重点需求相对接,实现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促进学校优势科研成果的转化,重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大学对业界的引领作用,努力使学校成为:

知识源、技术源、信息源、人才源、思想源、国际合作源。

切实加大政产学研用合作力度,使之成为学校二次创业的强劲动力。

国际化办学战略。

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效性,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教师、学生和办学条件的国际化程度。

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学科,培养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水平。

三、工作方针:

师生为本、内涵发展、改革创新、提升水平

师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学校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

在全校树立“一致谋发展、一心求质量、一切为学生”的理念。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解决高层次人才匮乏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问题。

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和教师的精神家园。

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永恒主题。

坚持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从注重数量发展转变为注重内涵发展,坚持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强化“理论、实践、管理”三个着力点,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结构,积极转变办学模式,坚持科研成果和质量并重,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内涵提升。

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校已经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也凸显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新问题。

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更需要我们发挥创新精神,注重理论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创造性地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管理机制和体制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提升水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

高校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综合实力和水平的较量,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一项长期性和根本性任务。

要凝聚人心和智慧,努力突破资源瓶颈,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凝练“中传精神”,强化“面向国际”、“面向终身”、“面向传媒应对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扩大办学效益,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发展任务与举措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突出四大战略重点,努力完成九大发展任务,开展四项改革试点。

一、发展任务

(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稳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9,800人左右。

在校研究生规模提升到5,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200人,博士研究生800人。

逐步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层次结构与规模,实现博士研究生逐年有所增加,全日制硕士生总规模基本稳定,逐步扩大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

到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总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

在校留学生教育规模逐年递增,到2015年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力争达到10%,其中,学历生比例逐年增加。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全校上下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

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明显提高专业满意度、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重视课堂教学,努力推进“三转移”——从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实现“三选择”——学生选专业,学生选课程,学生选导师。

制订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尝试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努力提高学生在主流媒体就业的比例。

3.创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在专业设置、招生、师资和学分制等方面加快探索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创办若干复合型本科专业;启动辅修/双学位培养机制,建立一年制辅修专业与辅修/双学位专业的稳定体系;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等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与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相配套的平台、基地和科技园区。

4.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力争新增1-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新增1-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整合学校资源,打破学院界限,合力打造学科专业。

进一步完善全校通识教育大平台。

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

探索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实施以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发挥兼职导师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5.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完善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管理评价、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增强管理的育人功能。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积极推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构建学校和院系领导、同行专家和学生等多主体参与、强调“教”与“学”的质量相统一、量化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监测系统和制度,突出本科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的考核、监测和统计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和评价的信息化处理能力。

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年报制度。

在做好专业评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专业评估的范围扩大到全校所有本科专业。

加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力度,逐步开展课程评估,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优化校院两级督导制度,建设好“学校教学评价专家库”,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协作顺畅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

努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机制,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学习上来,形成良好的学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分级分类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全程评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工作。

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动态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从招生、质量评价和就业等多方面进行质量保障和改革创新。

按照“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招生。

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把行业需求作为优化和评价培养过程的重要因素,探索“定单式”培养的途径。

6.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进一步整合学校优质资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努力打造以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一体的高水平“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和坚定价值立场,以及具有“国际视野、植根本土”思维、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创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探索国家主流媒体单位参与招生复试选拔。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加大实用型外语教育教学力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校外导师库和双班主任制。

加大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力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复合型传媒人才,为国际传播事业输送高端人才。

7.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定成人函授、夜大、自考和网络大学的本专科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并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管理,积极争取政府和行业等方面的培训项目。

充分发挥学校在传媒、动漫、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为营造终身学习型社会搭建“立交桥”,推进培训产业发展和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1.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理顺学科关系

整合优势资源,凝练学科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生态体系。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和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关于做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重新规划布局学位点,整合自主增列的二级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理顺学科关系,形成多样、互补的学科体系。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

以“211工程”为抓手,按照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的优先顺序,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根据不同的建设目标及任务,分层次、有计划地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投入,形成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龙头、北京市重点学科为主体、校级重点学科为支撑的梯次完备、后续实力强劲的重点学科发展格局,使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在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要争创世界一流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力争特色领域的领先水平,综合实力力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争取数字媒体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

力争新增5-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12-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增设1-2个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专业硕士学位点。

3.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力度,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积极发展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所需要的基础学科,按照“基础学科入主流”的建设思路,加大相关基础学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实现与优势学科的联动发展、与应用学科的相互渗透,在逐步进入本学科主流的同时,力争在某些方向上形成特色优势,以提升学校学科的整体实力。

4.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加快发展动画学、文化产业和新媒体等新兴交叉学科,加强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和平台建设。

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调整,寻求在学科之间创建新的学科分支,大力扶持、培育和发展一批处于学科前沿或解决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交叉、新兴学科。

促进若干新兴交叉学科尽快形成新的生长点,开创学科发展的新天地。

5.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健全学科评估体系和投入保障机制

健全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经费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实施分类建设和管理,按照优势与特色学科、传统与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分类规划,建立学校统筹管理、学院组织实施和学科团队落实管理的三层管理机制,实施分层管理和目标管理模式。

健全学科评估体系,重在考核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业绩。

特别要完善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落实相关负责人的权责,以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学科的管理考核力度。

(三)增强学校科学研究的实力

1.扩大科研规模与提升科研质量并重

实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的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横向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量上要寻求更大的增长。

到“十二五”末,学校科研经费总投入力争突破2亿元。

国家级科研项目达到9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达到260项。

SSCI、CSSCI检索论文数量年均280篇,SCI、EI检索论文年均120篇。

力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力争建设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1-2个;力争新增省部级研究基地1-2个。

2.提升学校原创理论研究水平

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

瞄准国家和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和传媒业发展的重大前沿命题,在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方面有所突破。

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加强传媒领域新兴产业的研究。

设立“中国传媒大学理论研究成果奖”,加快提升学校原创理论研究水平,占领理论制高点,多出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促进学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创新科研管理机制

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

增强全员科研意识,进一步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确保科研政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修订和完善一批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文件,充分发挥科研政策的激励作用。

努力形成统筹兼顾、平衡发展、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

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

4.加强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

大力推进科研人才培育工作,切实加强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成长制度,实施“优秀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到“十二五”末,以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为主干,打造2-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进一步整合各类科研人才,放大人才效应。

依据学科分布特点,建立校级科研基地与各学院加强合作的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鼓励教师和课题组之间协同合作进行重大课题研究。

积极探索以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和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科研群体。

5.提升科研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充分利用“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等优质国际科研资源,在发达国家建立5-10个境外培训和研究基地,开展4-5项国际性课题研究项目。

以“引智111”平台获准立项为契机,引进、汇聚更多海外学术大师和学术骨干,组建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

举办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开展高层次、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能力

1.实施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政校合作计划

加强同国家部委、各级广电传媒机构的联系,调动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与部委、传媒机构的需求对接。

争取教育部与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和北京市共建中国传媒大学,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赢得政策和经费等资源支持。

建立校院两级联系部委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寻找合作方向,落实合作内容,形成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合作联盟。

每年发展两家省部级战略合作伙伴、三家地市级战略合作伙伴,每年开展五至十次公共决策咨询,以学校优势资源服务于国家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赢得国家和社会的更大支持。

2.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能力提升工作

制定学校“产业发展规划”。

建立一整套产学研转化的科学流程和体系,实现学校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重点办好高井创意园、通州科技园和苏州研究院。

发挥产学研的协同效应,着力在文化创意和新媒体两个方面取得突出业绩,为学校产学研合作的高端人才培养、创意成果产出、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推广和产业开发提供造血功能。

争取行业和地方的支持,探索新的机制,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影视、动画等的制作能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发、节目制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格局。

3.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搭建业界实践平台

充分发挥已有的百余家教学科研基地的重要作用,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基地,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牵线搭桥,为学生的创业和就业工作搭建平台。

4.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和教育基金会的作用

实施学校董事会改组与再运行计划。

明确董事会的职能与定位,发挥董事会在学校决策、咨询和筹资中的重要作用。

力争董事单位对学校项目合作资金及捐赠资金有较大增长。

建立董事会基金与教育基金的对接,充分发挥教育基金的职能。

实施校友凝聚计划。

在校友聚集的国内外地区建立校友组织,每年成立5个校友分会,建立校友网络工作平台,形成校友会工作的常态化机制,落实各校友会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建立校友回馈母校、参与母校建设的互动渠道,使校友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

5.提升社会服务的品牌建设能力

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做好社会服务的对外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既有成果的推广利用和转化水平,维护和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品牌。

加强社会服务的人才队伍培养,注重人员梯队建设,动员、组织教职员工参与社会服务,建立校、院两级社会服务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紧密衔接、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到“十二五”末期,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梯队,以基本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后勤队伍重在调整结构;行政管理队伍和专任教师队伍重在提升专业化水平。

专任教师总数应达到120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50%以上(文法和理工类教师应达到60%,45岁以下教师70%以上应具有博士学位);具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

在学缘结构上,校外完成硕士、博士教育或在校外完成其它学科学历教育的教师达到70%以上。

2.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并完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重在激励的人才管理制度。

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

严格岗位管理。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和选拔优秀的原则。

重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评价在教师晋职中的比重,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建立既有统一规范管理,又体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教师绩效评估制度,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

健全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绩效工资,适当调整现有工资结构和水平。

3.加强师德建设

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鼓励教师潜心于严谨治学和教书育人,帮助教师克服名利至上、学术浮躁的风气。

不断完善教师参加业界实践和社会公益工作的量质结合的考核体系,将师德作为岗位聘任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坚决查处品德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4.实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项目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划,努力占领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制高点,继续引进和培养45人左右。

其中,在第一层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争取有所突破;在第二层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3-6人;在第三层次高层人才引进和培养达到20人左右。

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总数有较大提升。

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组建5-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教学创新团队。

5.强化青年教师培养

成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落实《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抓好学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实施“启智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积极加强与业界合作互动,继续实施和推进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项目。

建立校院两级培养机制,制定青年教师年度培养计划,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