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99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docx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试题

浙江省义乌市四校2018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共8页,有4大题,36小题,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作图时,先用铅笔,再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涂黑。

(g=10牛/千克)。

4.本卷可能要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Mg-24S-32Cl-35.5Ca-40Fe-56Zn-65Ba-137Cu-64

温馨提示:

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Na2O、C、CO   B.Mg(OH)2、CuSO4、C、CO2

C.KOH、HNO3、O2、SO3  D.HCl、NaOH、O2、P2O5

2.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3.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4.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5.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

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则(▲)

①Mg→MgCl2②Mg(OH)2→MgCl2③MgCO3→MgCl2。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进行

C.只有②发生了中和反应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6.如图所示,关于热现象的有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表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水蒸气将瓶塞顶出,说明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C.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两个铅柱压紧后可以吊起钩码,说明物体间存在黏性

7.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8.如图所示,甲同学站在地面上用定滑轮把地面上的物体匀速向上运送到某一高度处,乙同学站在某一高处用动滑轮把该物体也从地面上匀速向上运送到同样的高度处。

不计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及绳子的重力。

就甲和乙这一运送物体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做功相同B.甲和乙做功的功率相同C.甲比乙做的功少D.甲比乙做功的功率大

9.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

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B.检验二氧化碳

C.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起重为300牛的重物,若滑轮重为15牛,则实际使用时,所用拉力F的大小可能是(▲)

A.315牛B.157.5牛C.160牛D.150牛

11.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

 A.金属活动性顺序:

M>Cu>AgB.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12.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

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 )

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B.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变D.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13.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

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B.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

C.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D.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

14.往200g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己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

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200g溶液中的CuCl2质量分数为6.75%B.B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C.取DE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D.D点对应纵坐标为6.4

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R1的阻值是20ΩB.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4A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Ω

C.电源电压是16VD.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7.2W

2、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16.

如图所示,为了形象的描述核能的获得,两位同学分别画了一张利用核能途径的原理图;其中甲图表示的是▲;图乙表示的是▲。

17.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具有酸性,且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维生素C属于的物质类别是▲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A.食盐B.纯碱 C.硫酸钾  D.苛性钠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丹麦沦陷,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巧妙地用"王水"(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把金质奖章溶解:

Au+HNO3+3HCl=AuCl3+NO↑+2H2O,并保存在一个容器中。

战后玻尔向该容器中投入金属铜使黄金从溶液中析出,并重新铸造成与原来十分相似的诺贝尔奖章。

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这个反应属于▲反应。

19.如图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已知AC长为1m,AD=DB=0.15m,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N,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C点的力至少是▲N。

20.已知某固体粉末是NaOH、BaCl2、Na2CO3、CuSO4、Na2SO4之一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BaSO4不溶于酸,经过思考设计如下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原粉末中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2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请你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若该汽油机活塞1s内对外做功30次,则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转/分。

22.钓鱼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活动,如图是钓鱼示意图。

(1)钓鱼时,若其它条件不变,鱼竿长度越长,手提鱼竿的力越▲。

(2)钓鱼者将一条重为5牛的鱼从水面提高2米,再沿水平方向移动1米。

在这一过程中,他克服鱼的重力做功为▲焦。

23.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定值电阻R和一个LED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

(1)观察图象可知,R的阻值为▲Ω。

(2)如图乙所示,将LED灯与R串联在电路中,若LED灯的电功率为0.06W,则R中的电流为▲A,电路的总功率为▲W。

24.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第2秒末时,物体处于▲状态,第6秒末到第9秒末,推力F做功是▲焦耳,3-6秒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牛。

3、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A实验中将两种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B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

(3)C实验中的现象是▲ 。

26.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mB)。

(l)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

(3)图乙、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V乙▲V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题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

27.李翔用如图所示电路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李翔在连接电路前检查仪器,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李翔接下来的操作是:

▲。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观灯泡总不亮,且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实验中,李翔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在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时,李翔设计了右图表格,请你评价表格设计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28.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

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b(填“>”“=”或“<”);

(4)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装置(填“甲”“乙”或“丙”).

四、解答题(有7小题,共55分,30题6分,)

29.如图所示,使重力都为150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已知OB=2OA。

(1)则F1=N,F2=N,F3=N。

(2)利用图丙的机械,小科把此物体匀速提高2米,用时10秒,求拉力F3的功率。

 

30.现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对其成分进行分析。

取24g此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80

160

24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8

4

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

(2)CuO的质量为     g。

(3)稀硫酸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4)氧化铜溶解完全所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g。

 

31.《今日早报》报道:

杭州火车东站将新建一个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屋顶光伏建设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若每平方米面积上每分钟接收太阳能4.8×104焦,一天8小时日照,过程①的能量转化效率为25%。

该系统与火力发电相比,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281.01吨,每燃烧1吨标准煤产生的粉尘约为标准煤总质量的1%。

试问:

(1)图中过程①实现将能转化为电能;过程③实现将电能转化为能。

(2)该系统一天能发电多少千瓦时?

 

(3)与火力发电相比,屋顶光伏发电一年可以减少千克粉尘的排放?

该系统有什么优势?

 

32.在一烧杯中盛有l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问答问题:

(1)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的实验现象是      。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3)生成沉淀多少克?

(4)反应恰好结束时,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3.图甲所示是某型号双向双动式和面机,主要结构为:

加热器、一个能带动搅拌器正转和反转的电动机、一个带动料桶的电动机。

使用时,先给水加热到适宜的温度,然后将面粉倒入,带动搅拌器和料筒的两电动机即交替工作。

下表是这个和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图乙是和面机正常工作时搅拌电机和料桶电机交替工作的P﹣t图象。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频率

50Hz

搅拌电机额定频率

900W

料桶电机额定频率

600W

加热额定频率

1000W

(1)求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若和面需用60℃的热水,若取1.5kg20℃的水,则需要加热多长时间开始和面?

[设无热损失,c水=4.2×103J/(kg•℃)]

(3)不算烧水时间,若完成一次和面需要24分钟,则共需要多少电能?

 

34.小明要买一个电炉用来烧开水,他到商店去选购时看到有800W和1200W两种规格,他想:

800W的功率小,比较省电,打算买800W的。

如果从节能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他的这种想法合理吗,为什么?

2017~2018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作业检测

科学答题卷

提示:

请将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卷左上角。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简答题(本题有20空格,共40分。

请将答案填入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16.

17.

(1)

(2)

18.

19.

20.

(1)

(2)

21.

22.

(1)

(2)

23.

(1)

(2)

24.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请将答案填入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25.

(1)

(2)

(3)

26.

(1)

(2)

(3)

27.

(1)

(2)(3)

(4)

28.

(1)

(2)

(3)(4)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6小题,共55分)

29.如图所示,使重力都为150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已知OB=2OA。

(1)(6分)则F1=N,F2=N,F3=N。

(2)(3分)利用图丙的机械,小科把此物体匀速提高2米,用时10秒,求拉力F3的功率。

30.(每空2分,共8分)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

(2)CuO的质量为     g。

(3)稀硫酸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4)氧化铜溶解完全所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g。

31.4分

(1)图中过程①实现将能转化为电能;过程③实现将电能转化为能。

(3分)

(2)该系统一天能发电多少千瓦时?

 

(4分)(3)与火力发电相比,屋顶光伏发电一年可以减少千克粉尘的排放?

该系统有什么优势?

32.(2分)

(1)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的实验现象是      。

(3分)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3分)(3)生成沉淀多少克?

 

(3分)(4)反应恰好结束时,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3.(2分)

(1)求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4分)

(2)若和面需用60℃的热水,若取1.5kg20℃的水,则需要加热多长时间开始和面?

[设无热损失,c水=4.2×103J/(kg•℃)]

 

(4分)(3)不算烧水时间,若完成一次和面需要24分钟,则共需要多少电能?

 

34.(6分)小明要买一个电炉用来烧开水,他到商店去选购时看到有800W和1200W两种规格,他想:

800W的功率小,比较省电,打算买800W的。

如果从节能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他的这种想法合理吗,为什么?

2017~2018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作业检测

科学答题卷

提示:

请将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卷左上角。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A

C

D

D

A

A

C

11

12

13

14

15

C

D

B

B

A

二、简答题(本题有20空格,共40分。

请将答案填入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16.裂变聚变

17.

(1)有机

(2)BD

18.3Cu+2AuCl3=3CuCl2+2Au置换

19.63

20.

(1)硫酸铜、硫酸钠氢氧化钠

(2)BaCl2+Na2CO3=BaCO3!

+2NaCl

21.乙甲丁丙3600

22.

(1)大

(2)10

23.

(1)50

(2)0.020.08

24.静止244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请将答案填入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25.

(1)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略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3)a端铜丝由红变黑,且下沉

26.

(1)质量

(2)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小于质量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7.

(1)将指针调零

(2)小灯泡断路(3)0.7

(4)不合理,不同电压下灯泡的电功率不同,求电功率平均值一栏无意义

28.

(1)酒精灯

(2)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3)<(4)乙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6小题,共55分)

29.如图所示,使重力都为150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已知OB=2OA。

(1)(6分)则F1=75N,F2=300N,F3=50N。

(2)(3分)利用图丙的机械,小科把此物体匀速提高2米,用时10秒,求拉力F3的功率。

30w

30.(每空2分,共8分)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4   。

(2)CuO的质量为  20   g。

(3)稀硫酸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4.5%    。

(4)氧化铜溶解完全所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100  g。

31.4分

(1)图中过程①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过程③实现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分)

(2)该系统一天能发电多少千瓦时?

1.92*105千瓦时

 

(4分)(3)与火力发电相比,屋顶光伏发电一年可以减少32810千克粉尘的排放?

该系统有什么优势?

清洁无污染,减少雾霾合理即可。

32.(2分)

(1)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3分)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4.4克

 

(3分)(3)生成沉淀多少克?

 

19.7克

(3分)(4)反应恰好结束时,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8.1%

33.(2分)

(1)求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48.4欧

 

(4分)

(2)若和面需用60℃的热水,若取1.5kg20℃的水,则需要加热多长时间开始和面?

[设无热损失,c水=4.2×103J/(kg•℃)]

 

252秒

 

(4分)(3)不算烧水时间,若完成一次和面需要24分钟,则共需要多少电能?

 

1.152*106焦

34.(6分)小明要买一个电炉用来烧开水,他到商店去选购时看到有800W和1200W两种规格,他想:

800W的功率小,比较省电,打算买800W的。

如果从节能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他的这种想法合理吗,为什么?

使用电炉,消耗的是电能,是否省电,不能只看电功率的大小。

假设不考虑热量散失和其它能量损失,将同样的一壶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消耗的电能也相同。

只是用800W加热的时候比用1200W的时间更长一些。

但是,实际上用电炉给水壶加热的同时,也在散热,由于使用800W电妒如热的时间更长,散失的热量也就更多,所以要同样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电能也会更多!

故他的想法是不合理的。

所以在用户电度表允许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电功率大一些的电炉更为合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