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0650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文明教案20篇.docx

小班文明教案20篇

小班文明教案20篇

《小班文明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文明教案20篇!

(1)小班语言教案《文明过马路》含反思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基本的过马路常识,学会文明过马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能理解儿歌的内容。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图片:

红路灯,斑马线。

2.儿歌《过马路》

活动过程:

1.导入:

手指游戏:

《过马路》

师:

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师: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

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师:

我个你们带来了图片一些,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老师把小图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

(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

(.本文来源:

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

(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

师:

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讨论

师:

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

师:

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

危不危险?

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

师:

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

你们有没有见过?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9.引导幼儿读儿歌

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过马路。

活动反思:

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生活情境,画面生动活泼、直观,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富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整个活动思路清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

遵循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原则。

活动中我采用了“观察法、猜测法、讲述法、游戏体验法”等,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使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2)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反思《文明进餐》活动目标:

1.知道用餐时的一些文明健康行为。

2.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培养文明的餐饮之礼。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使用的餐具:

碗、残渣盘、勺子各一个。

2.图片(与进餐有关的图片,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如:

把饭菜全部吃光的、挑食的、边吃边讲话的、用手抓饭的、对着别人打喷嚏的……)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回忆进餐前要做的事:

饭前要洗手。

1.请幼儿谈谈餐前为什么要洗手?

2.教师总结:

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呢?

因为洗手可以预防病菌,所以小朋友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请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三、判断游戏:

谁是文明进餐的小朋友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这么做对吗?

为什么?

应该怎么做呢?

(帮助幼儿分清对错,学习文明进餐的礼仪)

2.谈话:

怎样才能做个文明进餐的好孩子呢?

3.谈话:

除了刚才看到的、说到的,进餐前后还要注意什么?

如:

吃完饭将自己的餐具送到指定的地方、进餐后要漱口和擦嘴等。

四、学习儿歌,结束活动。

儿歌:

进餐前,手洗净;入座时,动作轻;细细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饭。

文明进餐人人赞!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进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礼仪,如进餐时不讲话,不能一心二用,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后再离开餐桌。

正确使用餐具,爱护卫生,进餐时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洁,进餐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并及时进行漱口和擦嘴。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虽然抓住了幼儿的心理特征,但是在材料的准备上,还不够充分,不能够给幼儿更多的提示。

一个成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每个环节精心的设计与考虑。

总之,我们教师平时要多善于观察、多思考、多去了解幼儿,时刻做一个有心人。

(3)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文明小乘客》含反思一、学情分析:

公交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我们班上的许多孩子都是通过乘坐公交车来幼儿园。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乘车规则,增强文明乘车意识,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所以我让孩子们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体验公交出行。

运用看,听,说,玩等方法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体验乘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争做文明小乘客的意识和行为。

二、活动内容

社会活动--文明小乘客

三、活动目标:

1、了解文明乘车的基本规则,知道要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

2、体验遵守文明礼仪的乐趣。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四、活动准备:

课件、音频、场地布置

五、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活动教师: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开公交车的游戏吧!

"

(二)乘车情景游戏,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

1、情景表演一:

上车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上车,上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情景表演二:

注意车上安全播放录音。

提问:

"广播说了些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

3、情景表演三:

让座师:

"上来一位老爷爷?

老爷爷呀年纪大,(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没有座位了,怎么办呢?

""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给他让座呢?

"

4、情景表演四:

下车播放录音。

教师幼儿一起下车。

(三)经验回顾

1、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归纳和小结

(1)要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2)乘坐公共汽车时,排队上车,上车要主动投币或刷卡。

(3)上车后要坐好或抓好扶手,不能在车上随意走动,更不能将头、手、身体的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4)要主动给老人、残疾人、抱小孩的乘客让座。

(四)活动延伸

1、幼儿自由讨论:

"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事情呢?

"

活动反思:

公交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乘车礼仪,增强文明乘车意识,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让孩子们通过看,听,说,玩,了解乘车的基本礼仪,体验乘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争做文明小乘客的意识和行为。

(4)小班社会教案《讲文明的小宝宝》含反思【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学习正确的用餐方法。

2、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猪一家图片、小朋友用餐照片,擦嘴巾一块。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一家子,你们看!

2、教师一一介绍,“这个是猪妈妈,这两个是猪妈妈的两个娃娃,一个叫胖胖,一个叫花花。

3、“今天小猪一家呀,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听!

”幼儿听故事《两个娃娃》。

二、倾听故事,讨论正确的用餐方法。

1.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故事中讲了什么事?

花花是怎么吃饭的?

胖胖是怎么吃饭的?

你喜欢花花,还是喜欢胖胖,为什么呢?

小结:

是呀,胖胖吃饭的时候一点也不讲卫生,(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声音很大,饭菜汤乱洒,还不擦嘴巴,我们一定不能向他学习。

2.讨论正确的用餐方法。

“老师还带来几张小朋友吃饭的照片,你们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吃饭的,他们这样吃饭对不对,为什么呢?

”请幼儿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经验迁移。

1.“你平时是怎么吃饭的?

2.教师总结:

吃东西前应该先洗手,吃东西时不要大声说话,慢慢吃不乱洒。

四、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擦嘴方法

1.儿歌示范正确的擦嘴方法。

“吃完后不要忘记擦嘴、漱口哦。

老师这里有一块擦嘴巾,(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谁能上来示范一下正确的擦嘴方法?

(针对幼儿的表现,教师补充)。

“大方块变小方块,两手托住来回擦,换面擦一擦小手,再把毛巾放放好。

”xxx真能干,相信他每天都会把小嘴擦得很干净。

2.幼儿徒手练习正确地擦嘴动作。

“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做看吧!

(师幼边念儿歌边徒手练习)今天中午我们要比比看,谁的嘴巴擦得最干净,最好。

教学反思

1、利用小朋友喜爱的布娃娃来吸引孩子参与活动,孩子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在问候的时候声音也很甜,不会像平时早上来园向老师问好时一样大喊。

2、孩子们在互相打电话时,有的孩子缺少老师的提示时就会一片茫然,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对个体多一些关注,及时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3、在学会感谢这一环节时,应该再延伸一下,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谢谢。

(5)小班下学期社会文明教案《人人夸我有礼貌》含反思

活动背景:

文明礼貌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幼儿园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文明社会做人的起码要求,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行为准则。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要把当前的幼儿培养成21世纪的主人,应当从小就教育他们讲文明、懂礼貌,要教育幼儿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日常的活动中,我发现我们小班的孩子还不太会使用礼貌用语,特别是当两个小朋友发生纠纷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孩子不文明的语言脱口而出。

为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进行交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我根据小班《好行为、好习惯》德育活动,结合我园小班德育系列活动《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创造性地开展了这堂德育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表演等活动中,学会并正确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2、重点理解和掌握“请”这个礼貌用语的用法。

3、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排练好情景表演:

去兔妈妈家做客。

2、录象片段、动画课件。

3、图片等。

德育活动课实录:

一、情景导入、学习礼貌用语。

教师指导语:

今天兔妈妈请来了好多小动物来家里做客。

请我们小朋友好好看看,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的表现怎么样?

内容大意:

小花猫、小熊、小老虎、小狗到兔妈妈家做客,兔妈妈请小动物吃各自喜欢的食物。

小花猫、小熊、小狗都特别的有礼貌:

进门之前轻轻的敲门、主动向主人问好、当主人给食物时说谢谢、离开之前向主人道别。

只有小老虎到兔妈妈家做客,一点都没有礼貌:

使劲的敲门、不向主人问好、离开时不跟主人道别。

小动物们和兔妈妈都不喜欢小老虎。

小花猫轻轻地敲门,兔妈妈问:

是谁呀?

小花猫说:

是我。

兔妈妈开门:

请进!

(重点突出请)小花猫说:

谢谢。

兔妈妈把小花猫引到桌子前说:

请坐。

小花猫说:

谢谢。

兔妈妈说:

小花猫,我请你吃小鱼,小花猫接过鱼说:

谢谢。

下面依次是小熊、小狗出场。

中间穿插小狗把小花猫的鱼碰翻了,互相说:

对不起、没关系。

最后是小老虎出场,要突出它不讲礼貌。

(幼儿全神贯注地观看情景表演,看到小老虎出场不讲礼貌时哈哈大笑)师:

有哪些小动物给兔妈妈过生日?

幼1:

有小猫。

幼2:

有小狗……幼3:

有小猫、有小狗、还有老虎、小熊。

师:

你觉得哪些小动物有礼貌?

幼1:

小猫有礼貌。

幼2:

小狗有礼貌。

幼3:

小熊有礼貌。

幼4:

兔妈妈有礼貌。

师:

小朋友讲得真好,那么它们说了哪些有礼貌的话?

幼1:

兔妈妈说了请进、请坐、请吃东西。

幼2:

小动物说了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这里教师可以采取集体表演和个别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让幼儿表演部分内容)师:

刚才很多小朋友看到小老虎出场时都笑了,你们为什么要笑呢?

幼1:

因为小老虎敲门的声音很重。

幼2:

兔妈妈给东西它吃的时候,不说谢谢。

幼3:

它走的时候不说再见。

师:

那么你们喜欢谁?

为什么?

幼1:

我们喜欢小猫。

幼2:

我们还喜欢小狗……因为它们有礼貌。

[自评:

情景表演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看的节目,教师和幼儿同台表演,拉近了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调动了孩子内在的情感。

个性鲜明的小动物形象,在视觉上让幼儿辨别了是非。

]

二、联系生活、重点练习“请”字。

师:

小朋友都很喜欢小花猫、小熊、小狗,因为它们有礼貌,姚老师也很喜欢它们,特别是兔妈妈真有礼貌,对每个孩子都说了一个“请”字,我们小朋友有没有说过“请”字啊?

幼齐:

说过。

师:

你什么时候对谁说过?

幼1:

妈妈下班了,我请妈妈坐下,请妈妈喝水。

幼2:

客人到我家来,我请客人坐下。

……师:

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师: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要说到“请”字,我们来看一看电视里的人是怎么说的?

(幼儿津津有味地边看边和旁边的幼儿交流……)幼1:

小朋友请大姐姐帮忙扣纽扣。

幼2:

老师请小朋友帮忙递东西。

幼3:

小朋友请老师喝茶。

幼4:

小朋友请老师夹发夹。

……师:

录象里的小朋友都会用“请”,看!

老师这儿有一本书,你们想看吗?

幼齐:

想。

师:

那么怎样对我说呢?

幼:

老师,请你把书借给我看看,好吗?

师:

好的。

幼:

谢谢老师。

师:

不客气。

(请孩子上来和老师表演。

)[自评:

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配以生活中的录象片段,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让幼儿掌握了“请”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师不失时机,及时利用向教师“借书”这一活动情节,更加巩固了幼儿对“请”字的理解和运用。

]

三、实践体验、指导文明行为。

师: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今天学会了很多的礼貌用语,可是电视里还有一些小朋友不会用,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

幼齐:

好。

(幼儿观看录象1)1)借榔头。

东东借榔头,对陈爷爷说“哎,榔头在哪里?

”陈爷爷不理他。

师:

陈爷爷为什么不愿意借给东东?

幼1:

因为东东没有礼貌。

幼2:

东东不会说有礼貌的话。

幼3:

东东看见陈爷爷,不叫爷爷。

师:

小朋友快点教教东东应该怎么说?

幼:

东东,你应该这样说:

陈爷爷,请你借一把榔头给我,好吗?

(请该小朋友上来对着电视里的东东说。

)师:

东东听了大家的话,真的这样说了,看看这次他借到锤子了吗?

幼齐:

借到了。

(观看东东借到榔头的录象。

)师:

我们再来看一段录象,幼儿观看录象22)玩游戏。

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丁丁不小心撞了晨晨一下,晨晨哭了,丁丁心里其实也很难过,但不知道说什么好。

师:

我们也来帮帮丁丁,谁愿意教丁丁?

幼儿抢着说:

我愿意。

(请一幼儿上来对着电视里的丁丁说)师:

今天我们小朋友不仅自己学会了说礼貌用语,还会教别人学礼貌用语,真能干!

姚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个蓝猫的礼貌歌。

(一边观看动画课件一边齐唱《礼貌歌》)小宝宝,有礼貌,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同学把手招……[自评: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抓住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想办法”、“帮帮他”的形式,创造机会,让幼儿上来教一教电视里的小朋友怎样运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使幼儿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还进行了相互教育,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内在的情感体验。

]

四、结伴表演、巩固深化认识。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大人都很讲礼貌,姚老师把他们拍成了照片,请小朋友下位去看一看,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演一演,他们说的是什么礼貌用语?

(幼儿自由下位,和同伴结伴讲述、表演)幼儿1和幼儿2在商量、表演。

幼儿1:

(用手指着自己)我来做老师。

幼儿2:

那我做小朋友。

幼儿1:

(对幼儿2鞠躬)老师,您早!

幼儿2:

(对幼儿1鞠躬)小朋友早!

幼儿3和幼儿4看着图片内容表演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

幼儿3:

我踩了你的脚,对不起。

幼儿4:

没关系。

……[自评: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自我活动的空间、自我展示的舞台,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各抒己见、与同伴合作表演,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合作表演时不仅增强了同伴的感情交流,更让幼儿体验到了德育活动的无限乐趣。

]

活动后记:

1、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注意观察、加强引导,发现孩子们对文明礼貌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明显地感到,会讲礼貌用语的幼儿多了,特别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正确地使用“请”字还比较困难,可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能够恰当地运用,因此,当孩子们有了一些小纠纷时,很多幼儿改变了过去向老师“告状”的办法,而是自己利用文明礼貌用语化解矛盾。

2、幼儿的认识是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

平时我们口头传授的他们可能记了,但不容易理解,所以不易与行为联系在一起。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的模仿能力较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情景表演,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在模仿中学习。

3、德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多孩子平等地交流,讨论一些孩子的真实想法,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采取多种活动形式,组织幼儿合作、交流、感悟,孩子们在主动自觉有意义的情感体验与建构活动中,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体会到文明礼貌语言的魅力,建构了幼儿的精神文明世界,形成了生活智慧,使孩子不断地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创造生活。

4、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幼儿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

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

幼儿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幼儿在活动中发言、表演,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有的并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其实,真能触到幼儿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

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

因此思品活动最讲究的是随机教育、个别教育、即兴教育,光要靠一堂课就想让孩子养成一个什么好习惯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进行教育,真正让我们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处处皆育人”。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

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6)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娃娃文明用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学习正确的用餐方法。

2、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小猪一家图片、小朋友用餐照片,擦嘴巾一块。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一家子,你们看!

2、教师一一介绍,“这个是猪妈妈,这两个是猪妈妈的两个娃娃,一个叫胖胖,一个叫花花。

3、“今天小猪一家呀,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听!

”幼儿听故事《两个娃娃》。

二、倾听故事,讨论正确的用餐方法。

1、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故事中讲了什么事?

花花是怎么吃饭的?

胖胖是怎么吃饭的?

你喜欢花花还是胖胖,为什么呢?

小结:

是呀,胖胖吃饭的时候一点也不讲卫生,声音很大,饭菜汤乱洒,还不擦嘴巴,我们一定不能向他学习。

2、讨论正确的用餐方法。

“老师还带来几张小朋友吃饭的照片,你们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吃饭的,他们这样吃饭对不对,为什么呢?

”请幼儿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经验迁移。

1、“你平时是怎么吃饭的?

2、教师总结:

吃东西前应该先洗手,吃东西时不要大声说话,慢慢吃不乱洒。

四、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擦嘴方法。

1、儿歌示范正确的擦嘴方法。

“吃完后不要忘记擦嘴、漱口哦。

老师这里有一块擦嘴巾,谁能上来示范一下正确的擦嘴方法?

(针对幼儿的表现,教师补充)。

“大方块变小方块,两手托住来回擦,换面擦一擦小手,再把毛巾放放好。

”xxx真能干,相信他每天都会把小嘴擦得很干净。

2、幼儿徒手练习正确地擦嘴动作。

“我们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做看吧!

(师幼边念儿歌边徒手练习)今天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嘴巴擦得最干净,最好。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进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礼仪,如进餐时不讲话,不能一心二用,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后再离开餐桌。

正确使用餐具,爱护卫生,进餐时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洁,进餐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并及时进行漱口和擦嘴。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虽然抓住了幼儿的心理特征,但是在材料的准备上,还不够充分,不能够给幼儿更多的提示。

一个成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每个环节精心的设计与考虑。

总之,我们教师平时要多善于观察、多思考、多去了解幼儿,时刻做一个有心人。

(7)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做文明的好宝宝》含反思

目标:

1、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初步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2、学习儿歌《交通灯》,初步懂得做“文明的好宝宝”的重要性。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

一段有关安全方面的动画片、儿歌《交通灯》、安全教育

图片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激发幼儿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愿望。

1、看影片,提问:

片中讲了什么?

2、讨论: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二、观看交通知识图片,了解更多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讨论讲解,加深认识。

三、学习儿歌《交通灯》,进一步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红、绿、灯的用处。

《交通灯》交通灯,会说话/黄灯说,请注意/红灯说,快停下/绿灯说,请走吧/牢记它们说的话/按照黄红绿行动/做文明的好宝宝。

活动反思:

幼儿掌握交通标志的用处。

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又可以自由进行交流。

不足点是不足的地方就是教态不够亲切,表情不够丰富,眼神只停留在部分孩子的身上,没能和全体幼儿很好的交流,这是我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是要和其他老师多学习的地方。

(8)小班教案《文明乘公交》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乘坐公交车的基本行为规范。

2、增强幼儿乘车时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对乘客行为的对错作出判断。

3、幼儿体验文明乘车能带来良好秩序,同时心情愉悦的情绪情感,自觉维护文明乘公交规则。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重难点

本次教育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了解乘坐公交车规则,遵守乘坐公共汽车规则,能文明乘坐公交车。

难点是幼儿能并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判断他人乘车行为的对错或帮助在公交车上的弱势群体。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也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

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